- 年份
- 2024(7075)
- 2023(10195)
- 2022(8151)
- 2021(7515)
- 2020(6430)
- 2019(14397)
- 2018(14881)
- 2017(28395)
- 2016(16117)
- 2015(18015)
- 2014(18381)
- 2013(17752)
- 2012(16406)
- 2011(14847)
- 2010(15444)
- 2009(14992)
- 2008(15077)
- 2007(13622)
- 2006(12792)
- 2005(12268)
- 学科
- 济(60448)
- 经济(60345)
- 管理(48389)
- 业(43385)
- 企(35650)
- 企业(35650)
- 制(23165)
- 中国(23058)
- 方法(20824)
- 财(19536)
- 农(19199)
- 数学(17786)
- 数学方法(17564)
- 业经(16111)
- 体(15213)
- 银(14519)
- 银行(14497)
- 行(13896)
- 体制(12578)
- 融(12310)
- 金融(12308)
- 学(12015)
- 农业(11661)
- 贸(11330)
- 贸易(11320)
- 度(11239)
- 制度(11208)
- 地方(11168)
- 教育(11099)
- 易(11078)
- 机构
- 大学(229600)
- 学院(226305)
- 济(94950)
- 经济(92638)
- 研究(81336)
- 管理(81218)
- 理学(67418)
- 理学院(66662)
- 管理学(65589)
- 管理学院(65147)
- 中国(63955)
- 财(52089)
- 京(50004)
- 科学(45141)
- 所(40907)
- 财经(38766)
- 江(38196)
- 中心(36523)
- 研究所(36012)
- 农(34938)
- 经(34896)
- 北京(32526)
- 范(31005)
- 师范(30722)
- 州(29819)
- 经济学(29813)
- 院(29688)
- 业大(29231)
- 财经大学(28405)
- 农业(26762)
- 基金
- 项目(135683)
- 科学(106037)
- 研究(104369)
- 基金(96694)
- 家(83207)
- 国家(82464)
- 科学基金(69579)
- 社会(66291)
- 社会科(62682)
- 社会科学(62670)
- 省(52587)
- 基金项目(49811)
- 教育(49742)
- 划(44214)
- 编号(43574)
- 自然(41660)
- 自然科(40588)
- 自然科学(40573)
- 自然科学基金(39866)
- 资助(39115)
- 成果(38605)
- 课题(31937)
- 重点(31118)
- 部(31097)
- 制(30782)
- 发(29591)
- 性(28004)
- 创(27799)
- 国家社会(27453)
- 教育部(27022)
共检索到375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向明 张金福
本文认为,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只有解决好统一与多样的问题,才能满足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需要。高考招生制度的多样化问题主要体现在选拔录取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尺度的多元化、考试机会的多次性等方面。
关键词:
高考招生制度 多样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全愈
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必须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追问:一是"一流考生"等于"一流学生"吗;二是"学什么考什么"还是"考什么学什么";三是大学"追"学生还是学生"追"大学;四是考"开卷作文"还是考"闭卷作文"。
关键词:
高考 招生 改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金芳
高考招生制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公正选拔人才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同时,高考招生制度在国计民生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事关教育全局。《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我国未来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更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实现"教、考、录"三者相对分离,逐步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秉林
高考招生制度是国家高等教育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教育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高考招生制度广遭社会诟病,要求改革的呼声日趋强烈,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根本动因,是它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求,且其公平性亦受到严峻挑战。首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入学机会不再是社会稀缺资源,而且高校分层分类显著,将高考成绩作为高校录取的唯一依据,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其次,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中小学校的教育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虹 钟秉林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给大学教育改革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大学必须做出与之相适应的改革回应和制度安排:在招录体制上,以科学选择合适人才作为招录理念,并在招考目的、招考路径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转变;在教育改革策略上以内涵式发展为核心,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诸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乃祝 肖地楚
教育公平是教育系统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它不仅是评价一个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要素。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若干年里,我国社会进入改革、发展转型期,作为体现教育公平核心范畴的高考招生制度成为了社会议论的焦点,其公平性问题被大家高度关注,如何解决高考招生改革中的科学性与公平性,为国家更好地选拔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申培轩 李艺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是一系列复杂的制度变迁活动。《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本文力图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审视我国高考招生制度变迁的路径,思考山东省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创新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高考招生制度 改革 路径分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秉林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关注度高、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面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要在更新教育观念,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选拔标准,构建考生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综合改革,推进学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苏娜 魏晓宇
高考是中国各类考试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考试.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以来,在很长一段时内高考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选拔了大量人才,高效率保证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但因其重要性和高竞争性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应试教育的盛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纵观历史,为了解决高考顽疾,高考改革40年的改革历程在曲折中逐渐朝着扩大高校招生录取自主权、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强调科学选材原则、注重公平价值取向等趋势发展,尤其是新一轮高考改革实施后,在先行先试的上海和浙江改革过程中,虽然遭遇了一定的问题和挑战,高校根据学校特色与专业要求提出选考科目要求,根据成绩和专业要求录取学生,考试科目调整更强调突出学生兴趣和选择,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招生录取政策趋于多元并更加公平.
关键词:
高考 高考改革 教育公平 科学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秉林 王新凤
恢复高考40年来,我国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变迁体现在:选拔标准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重视全面发展;考试科目从零散、分科走向融合,强调能力立意;考试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注重综合评价;招生录取从效率优先到更加注重公平,实施阳光工程;招生计划从质量优先走向综合考量,实施政策补偿。高考改革具有渐进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呈现出注重科学性、自主性、选择性和公平性的基本价值取向,经历了迂回曲折的发展过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宏观环境的变化,各利益相关者不断增加与分化的利益诉求,对高考招生制度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提出的变革需求,成
关键词:
高考改革 价值取向 政策文本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湖滨
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高考招生现状,指出当前我国高考招生模式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合,阐述了改革和深化现有高考招生模式的意义,并提出深化现有高考招生模式、探寻高考招生新模式,以及实现多种招生模式协调发展的多元化改革建议。
关键词:
高考 招生模式 多元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邵光华 吴维维
通过对2017年浙江省新高考录取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标。一些选考科目组合选考人数偏少,学生选考较少考虑大学专业科目要求,1/4的学生并非出于兴趣选择选考科目,新高考在让学生进入理想专业方面仍不尽人意,没有为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学习基础。建议高校根据大类招生要求对选考适当限制科目的任意选择性;继续扩大三位一体招生规模;在报考方面采取大类专业报考,给予学生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
关键词:
高考综合改革 选考 调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明坤 陈镭
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剧,城乡分布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成为社会关切。优质高教资源城乡差距呈现不平衡现状,需积极发挥政府调控作用,挖掘社会力量扶助潜力,在制度设置上开展具有远见的教育质量平衡战略,加强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资源配置,完善弱势群体高等教育入学体系,强化社会教育公平意识的形成,以有效解决弱势群体高等教育问题。
关键词:
弱势群体 教育改革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希伟
高考制度作为一项高竞争、高利害、高风险的考试制度,本身是一个矛盾统一体。目前,在浙、沪试点高考招生制度的创新价值在于赋予学生充分选择权、增加高校招生自主权、激活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调整;但同时也面临一定程度的应试主义、学科专业录取要求与考生知识基础的匹配问题、分数不等值、考试效度与区分度问题等。为此,建议浙江将选考时间减少至两次、推迟高考选考时间安排,并限制某选考科目第一次获得满分者不得再参加第二次考试;上海可以考虑扩大高考选考科目的分值区间;两地应加强学科专业录取要求与考生知识结构匹配问题研究。
关键词:
新高考制度 招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