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78)
- 2023(8860)
- 2022(7401)
- 2021(6903)
- 2020(5389)
- 2019(12600)
- 2018(12475)
- 2017(21688)
- 2016(13089)
- 2015(14789)
- 2014(15234)
- 2013(14335)
- 2012(13787)
- 2011(12883)
- 2010(13399)
- 2009(12113)
- 2008(11949)
- 2007(11013)
- 2006(10144)
- 2005(9572)
- 学科
- 济(52293)
- 经济(52214)
- 管理(28736)
- 业(26978)
- 中国(23084)
- 企(19935)
- 企业(19935)
- 教育(19809)
- 地方(18453)
- 农(15613)
- 方法(14760)
- 学(12983)
- 数学(12516)
- 业经(12445)
- 数学方法(12266)
- 发(11946)
- 制(11064)
- 农业(10609)
- 理论(10476)
- 地方经济(10309)
- 财(10100)
- 融(9876)
- 金融(9876)
- 银(9741)
- 银行(9724)
- 行(9545)
- 发展(9247)
- 展(9119)
- 技术(8962)
- 环境(8518)
- 机构
- 大学(181632)
- 学院(179761)
- 研究(72462)
- 济(66744)
- 经济(64950)
- 管理(59069)
- 中国(49684)
- 理学(48755)
- 理学院(47998)
- 管理学(47007)
- 管理学院(46640)
- 科学(43867)
- 京(42315)
- 所(37755)
- 范(35812)
- 师范(35574)
- 研究所(34003)
- 教育(33104)
- 财(32116)
- 中心(31175)
- 江(30597)
- 农(30146)
- 师范大学(29016)
- 北京(28583)
- 院(26500)
- 业大(24493)
- 州(24483)
- 财经(23718)
- 技术(23488)
- 农业(23084)
- 基金
- 项目(110732)
- 研究(88590)
- 科学(86942)
- 基金(73238)
- 家(63246)
- 国家(62501)
- 社会(52906)
- 科学基金(51549)
- 社会科(49728)
- 社会科学(49717)
- 教育(46835)
- 省(46616)
- 划(40626)
- 编号(38550)
- 基金项目(37255)
- 成果(34614)
- 课题(31482)
- 发(30822)
- 自然(30048)
- 资助(29907)
- 自然科(29213)
- 自然科学(29204)
- 自然科学基金(28626)
- 重点(27033)
- 年(25767)
- 部(25092)
- 发展(24941)
- 展(24434)
- 规划(23573)
- 性(22931)
- 期刊
- 济(86471)
- 经济(86471)
- 研究(67616)
- 教育(53663)
- 中国(53047)
- 农(28984)
- 学报(25851)
- 科学(24767)
- 财(23547)
- 管理(22528)
- 大学(20653)
- 农业(20010)
- 技术(19665)
- 融(18330)
- 金融(18330)
- 学学(17715)
- 业经(15161)
- 职业(13257)
- 经济研究(12981)
- 财经(11794)
- 业(10809)
- 问题(10798)
- 经(10244)
- 发(10132)
- 坛(10125)
- 论坛(10125)
- 技术教育(8812)
- 职业技术(8812)
- 职业技术教育(8812)
- 图书(8719)
共检索到303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微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与实施,对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注日渐升温,评鉴其均衡与公平的尺度这一难点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从普遍意义上探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言论和视角已经不少,例如从入学机会均等、资源配置均等、区域和城乡差异缩小等角度展开的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强 吴中元
教育均衡发展评价在教育发展研究中有着重要地位。文章从教育发展理论基础出发,结合教育评价理论提出了包含教育发展数量指标和教育发展质量指标的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天津市基础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教育均衡发展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孔珍
当前,我国各地正在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其评价工作。本文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应以教育公平为政策取向,遵循未来导向、灵活务实、渐进发展、长期规划和整体推进等政策原则,同时又有所侧重。评价指标要点应包括入学机会、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教育结果。
关键词: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评价政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冯建军
从教育均衡到优质均衡,已经成为新时期发达地区实现教育公平的先行追求。优质均衡是在资源配置均衡的基础上实现质量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质量既包含国家统一标准的要求,也包含个体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国家质量标准和个性发展的统一。因此,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表现为教育质量的底线均衡与特色均衡的统一,是在质量合格底线基础上的特色均衡、差异均衡。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育均衡 优质均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新年伊始,江苏省南京市推出"新班额计划"、"快乐的星期六"行动等一系列新举措,进一步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据悉,南京今年将从小学、初中新生入学开始推行"新班额"计划试点,通过科学规划、合理控制班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焦小峰 倪闽景
本文分析了上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就和需要突破的问题,提出上海要追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并就高位均衡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说明。本文认为,上海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按照学生数均衡配置校舍、经费和师资等资源,其重点和难点是抬高底部,核心和关键是深入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和内涵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善迈 董俊燕 赵佳音
义务教育校际均衡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校际资源分配是否均衡与居民自身利益密切相关,涉及校际的机会和规则的公平,而目前已有的义务教育均衡研究微观上集中于县域层面,对于关系居民义务教育资源分配的校际均衡关注较少。校际均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有效地监控和评价县级政府对教育均衡发展努力程度的有效工具。制订义务教育县域内校际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资源配置均等原则、财政中立原则、弱势补偿原则、数据可得性原则。指标体系包括入学规则均衡指标、资源配置均衡指标和学校教育产出均衡指标。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校际均衡 均衡发展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景迅
近年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各地在创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域的实践中进展迅速更是有力推动了这一战略的实现。我国现有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本质是一种强调县域内教育资源基本配置的均衡,随着优质均衡理念的提升,这种均衡面临着从强调某一地理区域内的教育均衡转向强调不同群体学生之间的均衡,优质均衡尤其强调要对弱势群体学生进行资源倾斜和帮扶。这就要求政府及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应明确义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学生类别,使对其帮扶更有针对性;要建立对弱势群体学生系统的教育资源倾斜和帮扶体系;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志军 王振存
教育均衡分为基础均衡和高位均衡,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性、文化性决定了教育均衡发展应关注文化影响,走向高位均衡是教育改革的应然追求,以文化关怀为切入点科学构建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策略对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实现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应推进研究范式从绩效主义到文化自觉的转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文化关怀、特色彰显、生态共荣"的价值理念;充分发挥文化的推进作用,关注文化影响,加强文化研究,重视家庭、学校、社会和区域文化建设。
关键词:
教育均衡发展 基础均衡 高位均衡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亮亮 贾元华 牛忠海
针对目前公路网发展情况,从公路交通与经济社会的经济适应性角度出发,建立了公路网规模适应性和结构适应性的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弹性系数法对指标进行量化;同时,参照目前国际上应用比较广泛的计算分配均衡程度指数的方法 -基尼系数与洛伦兹曲线,构建了公路网均衡发展评价方法以及评判标准;最后,以我国中部六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可以用于公路网均衡发展评价工作,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中正
推动区域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实现区域教育整体性的现代化已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机构、学校等的关注焦点,这不仅是区域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拟以上海青浦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为基本依据,对实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建朝
基于阿玛蒂亚·森的比较正义视角,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应该充分考量现实复杂性,扬弃罗尔斯平等加补偿的普适正义实现路径,坚持比较正义的进路。比较正义进路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眼于现实具体的教育不均衡,在宽泛理性基础上,以提升教育主体的可行能力为基础、强调保障教育主体实质自由。比较正义范式对教育走向优质均衡起着理论思维变革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育均衡 配置正义 比较正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学军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究竟是什么?它不只是义务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是义务教育价值取向的调整,是为了实现所有人所有可能方面的发展。它始终应是一种大视野的教育发展观,不能局限于一些学校、一个地区、一段时期、一个环节和教育一域。它的核心任务仍然在于要合理配置资源,而非意味着"资源均衡"向"质量均衡"的转变。它不是政策修辞,不是一般性的行政工作,也不是政府对于人们的恩惠,而是一种法律要求,是政府的责任。
关键词:
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冯建军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实现了从权利平等到资源均衡的转变,正在从资源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优质均衡是优质和均衡的结合,是在资源均衡基础上追求教育质量的提升,旨在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教育质量体现在教育输入、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三个方面,教育质量均衡也因此包括教育输入的质量均衡、教育过程的质量均衡和教育结果的质量均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是底线均衡基础上的差异均衡,其发展是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发展,是基本质量标准基础上的特色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把基本质量标准与多元特色发展结合起来,以学校为主体,通过深化学校内部的变革,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建朝
尽管配置正义理论能够实现教育资源和基本善的均衡分配,有助于教育正义的实现。但由于其视域的局限和偏颇,教育要实现优质均衡发展,其理论视域需要在实现配置正义基础上借助关系正义理论予以审视,共同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图景的达成。
关键词:
关系正义 教育均衡 配置正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