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37)
- 2023(9840)
- 2022(8894)
- 2021(8426)
- 2020(7208)
- 2019(16558)
- 2018(16561)
- 2017(31926)
- 2016(17668)
- 2015(19780)
- 2014(19946)
- 2013(19625)
- 2012(17994)
- 2011(16063)
- 2010(15810)
- 2009(14350)
- 2008(14150)
- 2007(11909)
- 2006(10209)
- 2005(8725)
- 学科
- 济(64540)
- 经济(64473)
- 管理(51739)
- 业(48499)
- 企(41885)
- 企业(41885)
- 方法(32280)
- 数学(27862)
- 数学方法(27466)
- 财(18491)
- 学(16950)
- 农(16271)
- 中国(15601)
- 业经(14293)
- 务(13227)
- 财务(13165)
- 财务管理(13142)
- 地方(12722)
- 企业财务(12498)
- 理论(11677)
- 制(11487)
- 和(11166)
- 农业(10949)
- 技术(10540)
- 贸(10511)
- 贸易(10505)
- 环境(10224)
- 易(10182)
- 划(9595)
- 银(9283)
- 机构
- 大学(247301)
- 学院(244489)
- 管理(98742)
- 济(87936)
- 理学(86202)
- 经济(85787)
- 理学院(85228)
- 管理学(83583)
- 管理学院(83170)
- 研究(81741)
- 中国(58717)
- 科学(55587)
- 京(53518)
- 农(44504)
- 所(42469)
- 业大(42108)
- 财(40449)
- 研究所(39231)
- 中心(36606)
- 农业(35210)
- 江(34512)
- 北京(33765)
- 财经(32951)
- 范(31612)
- 师范(31237)
- 院(30223)
- 经(29984)
- 州(28525)
- 技术(27358)
- 师范大学(25321)
- 基金
- 项目(176553)
- 科学(136689)
- 基金(126971)
- 研究(124225)
- 家(112864)
- 国家(111961)
- 科学基金(94963)
- 社会(74669)
- 社会科(70592)
- 社会科学(70573)
- 省(69952)
- 基金项目(68560)
- 自然(65505)
- 自然科(63953)
- 自然科学(63934)
- 自然科学基金(62745)
- 划(59233)
- 教育(56621)
- 资助(52810)
- 编号(50292)
- 成果(40628)
- 重点(39426)
- 部(37937)
- 发(36408)
- 创(36345)
- 科研(34722)
- 课题(34598)
- 计划(34160)
- 创新(33883)
- 大学(32315)
共检索到343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俊宝 吴斌 骆有庆 许志春 曹川健 田桂芳
为了明确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天牛灾害措施的可行性,首次提出了控灾阈值的概念.在宁夏引黄灌区选择对不同诱饵树配置、不同树龄的样地35块进行调查,并对15株平均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建立虫口模型及其材积损失模型,结合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并根据目前市场木材收购标准,确定了光肩星天牛控灾阈值模型.结果表明:诱饵树比例应控制在[7.093%,25%]的区间内,同时可以根据对不同树种的不同要求计算出适宜的控灾阈值,体现了控灾阈值的动态性、灵活性.
关键词:
多树种配置 光肩星天牛 灾害 控灾阈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斌 温俊宝 骆有庆 许志春
该文根据宁夏引黄灌区的具体情况,有目的选择了农田防护林网的6种不同的典型配置模式,建立了具有地区特色的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光肩星天牛灾害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抗虫效果及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为目标函数,运用目前国内外通行的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方法,首次全面地对其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旨在从定量的角度,选择一种最优的树种配置模式,在解决光肩星天牛灾害的基础上,达到综合效益最佳.研究结果表明:“65%目标树种+25%非寄主树种+10%诱饵树”模式的综合效益最佳,评价决策值为0.948,既达到了抗御光肩星天牛灾害的目的,又保证了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而目标树种纯林模式的综合效益最低,评价决策...
关键词:
多树种配置 光肩星天牛 综合效益 评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玉成 马晖 曹川健 李慧菊 井上二郎
利用人工接虫技术能早期鉴定林木抗虫性,缩短林木育种周期.作者于1997 年进行早期鉴定方法的探讨,1998 年在1997 年的基础上采用网室接种天牛成虫、树干套笼接种成虫、接种幼虫3种方法进行接种试验.3 种接种试验结果比较一致.接种成虫的产卵数、孵化幼虫数( 虫口密度) 在糖槭、合作杨、中林34 上多,林木受害严重;在新疆杨、毛白杨、河北杨上少,林木受害较轻;刺槐、臭椿基本免受危害.接种幼虫试验,幼虫成活率在糖槭、合作杨上高,在毛白杨、河北杨、新疆杨上比较低,在刺槐、臭椿上最低.试验结果与宁夏地区光肩星天牛危害调查的各树种对天牛的抗性相吻合.3 种方法进行早期鉴定都是可行、有效、简便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丰 刘荣光 宝山 吴彤
光肩星天牛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 Motsch .) 和黄斑星天牛A.nobilis Ganglbauer 是严重危害许多树木的蛀干害虫.根据调查,已发现在宁夏被危害的树种有10 科14 属34 种.在防治研究中,该文以生物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理论为依据,采用调查研究和对比试验方法,总结出了树种抗虫性新概念,选出了以沙枣 Elaeagxus angustifolia L.为主的4 种诱杀树种,进行了诱杀树种和诱饵树种防治天牛危害效果试验,效益显著.从而探索出了一条用诱杀树种有效防治天牛危害的新途径,并为多树种合理混交造林防治天牛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黄斑星天牛 诱杀树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瑞桐 秦锡祥 陈德钧 陈维培
通过对光肩星天牛人工接种与模拟危害的方法,观察了在不同卵槽数和虫孔数时,对沙兰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有卵槽50个以下的2年生树表现出有促进生长作用;对连续3年钻孔1~9个的3年生树,至5年生时,3年累积生长量与对照相比,胸径增加22%~49%,树高降低5%~25%。通过对16年生大官杨和泰青杨的解剖,因虫孔的原因可使89%的木材变为三等材,降低价值约46%。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杨树 损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洎
根据中国1991~2010年各省的数据,使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中国区域社会经济环境与自然灾害抗御能力间的内在联系。实证结果表明:人均生产总值的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和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增加以及每千人医生数的增加可以显著的提高区域灾害抗御能力;增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提高GDP增速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的影响不显著。增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可减少因灾死亡人数和受灾人口数,但会加大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因而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的最终影响不能确定。
关键词:
灾害抗御能力 社会经济环境 面板数据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骆有庆 刘荣光 许志春 孙长春 温俊宝
在明确“三北”地区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的主要成因 (林分树种组成过于单一 ,且多为易感天牛树种 ,抗御天牛灾害功能低下 )的基础上 ,从控制天牛灾害的角度 ,根据其树种配置结构 ,将各地的防护林网划分为 3类 ,即一代林网、二代林网和加强型二代林网 .指出构建加强型二代林网这种生态调控技术 ,是持续控制杨树天牛灾害的根本措施 .在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杨树天牛灾害理论 (以生态系统稳定性、风险分散理论和抗性相对论为基础 )指导下 ,提出加强型二代林网配置中的树种类群应包括非寄主树种、抗性树种和诱饵树 3类 ,界定了 3类树种相应的特点和功能 ,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多树种配置原则和技术 ,以及简便有效的诱...
关键词:
防护林 杨树 天牛 灾害 生态调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骆有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宝山 李丰 李忠 吴彤
该文对宁夏新引进和原有的14 种杨树的生长及抗虫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欧洲山杨三倍体、截叶毛白杨等数种杨树,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相对抗虫性.并对其抗虫强度进行了排序.其抗虫性都优于新疆杨.
关键词:
杨树 抗虫序列 光肩星天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秦锡祥 高瑞桐 李吉震 曹桂洪 陈维培
以杨树抗虫品种为主综合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的研究*秦锡祥高瑞桐李吉震曹桂洪陈维培关键词杨树抗虫品种、综合防治、光肩星天牛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是杨树(Populusspp.)重要的蛀干害虫,造成木材...
关键词:
杨树抗虫品种,综合防治,光肩星天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杰 赵晓明
该文对光肩星天牛羽化孔、排粪孔、刻槽数目做了统计分析,采用波松分布、负二项分布进行拟和,并用扩散型指数进行检验,确定了蛹、幼虫和卵的空间分布型属负二项分布.研究了林分被害的年度变化及胸径与被害关系,分析了生存率和集中度,根据Lwao 回归,确定了X* 与X 的回归直线,得出了不同虫口密度和允许误差下的最适抽样数.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危害分析 抽样调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章义 刘文蔚 刘志柏
通过栽植3片共119个不同杨树品种对比试验林,以及大面积普查及多因素综合评判,筛选出10个光合潜力大、木材产量高、经济效益好、高折光肩星天牛的优良品种。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杨树,抗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慕宗昭 尹若波 祁诚进 张瑞波 于加良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ulsky)分布于国内大部分省区。山东绝大多数个体(约占90%)1年1代,少量个体(约占10%)3年2代(即1年1代和2年1代交替进行),以卵、卵态幼虫和幼虫越冬。成虫有啃食嫩枝...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光肩星天牛,种群消长,机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光 金幼菊 骆有庆 沈应柏 陈华君
植物挥发性物质在昆虫搜寻寄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文首次利用动态顶空采集法 ,提取了光肩星天牛部分寄主树种合作杨、新疆杨、毛白杨、旱柳未损伤及遭受机械损伤后的挥发性物质 ,共鉴定出 56种化合物 ,包括醛类、酯类、醇类、萜烯类、脂肪酸类等 .结果表明 ,感光肩星天牛树种释放较多的酯、萜类物质 ,而抗性树种则释放较多的醇、醛类物质 .在遭受机械损伤后醛类和醇类物质的释放量增加 ,同时还产生大量的萜类物质 .这些物质释放的变化可能与光肩星天牛的取食习性有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骆有庆 李建光
该文简要评述了我国杨树天牛灾害的主要成因及现有主要控制措施.指出我国杨树天牛灾害的主要成因是生态性原因,树种选择、配置和栽植利用方式不当是主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杨树天牛灾害的控制需综合考虑寄主树种、天牛、天敌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控制杨树天牛灾害的应用技术和基础研究方向和策略.
关键词:
杨树天牛 寄主 生存环境 天敌 研究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