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58)
- 2023(13296)
- 2022(11628)
- 2021(10952)
- 2020(9188)
- 2019(21598)
- 2018(21320)
- 2017(41635)
- 2016(22225)
- 2015(25030)
- 2014(24847)
- 2013(24256)
- 2012(21866)
- 2011(19491)
- 2010(19804)
- 2009(18255)
- 2008(16642)
- 2007(14366)
- 2006(12508)
- 2005(10934)
- 学科
- 济(87485)
- 经济(87400)
- 管理(62607)
- 业(60866)
- 企(51704)
- 企业(51704)
- 方法(44402)
- 数学(39324)
- 数学方法(38617)
- 中国(27411)
- 融(27138)
- 金融(27136)
- 银(25387)
- 银行(25351)
- 行(24426)
- 财(22469)
- 农(21977)
- 业经(20199)
- 地方(18938)
- 制(17703)
- 学(17657)
- 理论(16325)
- 务(15408)
- 财务(15329)
- 财务管理(15304)
- 农业(15079)
- 贸(15045)
- 贸易(15031)
- 易(14634)
- 企业财务(14569)
- 机构
- 大学(304144)
- 学院(303214)
- 管理(124308)
- 济(118696)
- 经济(116025)
- 理学(108569)
- 理学院(107459)
- 管理学(105237)
- 管理学院(104721)
- 研究(95901)
- 中国(77390)
- 京(64164)
- 科学(60197)
- 财(53872)
- 所(46882)
- 中心(46146)
- 农(45808)
- 业大(45041)
- 财经(44035)
- 研究所(43065)
- 江(42003)
- 北京(40553)
- 经(40067)
- 范(38620)
- 师范(38268)
- 农业(35788)
- 经济学(35660)
- 州(35569)
- 院(35123)
- 财经大学(33109)
- 基金
- 项目(213769)
- 科学(168046)
- 研究(155850)
- 基金(155157)
- 家(134490)
- 国家(133393)
- 科学基金(115737)
- 社会(96948)
- 社会科(92125)
- 社会科学(92100)
- 省(83827)
- 基金项目(82357)
- 自然(76422)
- 自然科(74714)
- 自然科学(74700)
- 自然科学基金(73288)
- 教育(71950)
- 划(70220)
- 资助(65433)
- 编号(64346)
- 成果(50990)
- 重点(47527)
- 部(46535)
- 发(44851)
- 创(44669)
- 课题(43494)
- 创新(41622)
- 科研(41128)
- 项目编号(40230)
- 教育部(40190)
- 期刊
- 济(121141)
- 经济(121141)
- 研究(86515)
- 中国(54468)
- 学报(46147)
- 管理(44481)
- 科学(42708)
- 农(40663)
- 财(39629)
- 融(37333)
- 金融(37333)
- 大学(35344)
- 学学(33219)
- 教育(32973)
- 农业(28033)
- 技术(27599)
- 财经(20536)
- 业经(20144)
- 经济研究(19819)
- 经(17374)
- 图书(16935)
- 理论(16017)
- 问题(15235)
- 统计(14968)
- 实践(14884)
- 践(14884)
- 技术经济(14839)
- 科技(14667)
- 业(14352)
- 策(13530)
共检索到432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辉 梁镇涛 鄢宇晨
[目的/意义]在国内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外数据融合与集成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旨在为数据融合与集成领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主要从相关研究、研究路径与方法以及应用与挑战三个方面进行回顾,并从概念、路径和应用三个方面指出未来研究方向。[结果/结论]目前研究路径与方法包括数据处理模型、基于阶段的策略、基于特征表示的方法以及基于语义的应用4个层面;从多传感器系统、生物医学、环境研究和城市建设4个领域研究发现,每个领域都存在着共同或者特殊的应用挑战。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普 陈文祺 顾亮 叶东宇 景慎旗
[目的/意义]医学实体识别是医疗健康知识挖掘和知识组织的关键环节。深入挖掘多模态数据间语义关联可以提升医学实体识别效果,进而为领域知识补全和知识推理提供支撑。[方法/过程]提出一种基于双线性注意力融合机制的多模态中文医学实体识别模型BAF-MNER。首先通过视觉和文本编码器进行多模态医学数据的语义特征学习;接着利用双线性注意力网络实现图像和文本跨模态语义交互,并引入门控机制过滤视觉噪声;然后融合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视觉特征和文本特征进而构建多模态特征表示,同时增加批量归一化层优化深度神经网络;最后将多模态特征向量输入CRF层解码获取预测标签。[结果/结论]本模型能够有效提升中文医学实体识别效果,在多模态医学数据集上的F1值较单模态基线模型提升4.07%,较多模态基线模型提升1.65%;在多模态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马超 李纲 陈思菁 毛进 张霁
为有效识别旅游产品在线评论中多模态数据对在线评论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因素,探究基于用户生成内容的在线旅游产品优化方法,从数据融合分析角度出发,对旅游产品在线评论中的多模态数据进行特征融合。以旅游产品的真实在线评论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同时使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进行文本向量嵌入与图片内容识别,融合图文特征向量,构建多模态在线评论有用性分类模型,进行模型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仅包含文本或仅包含图片的单模态评论相比,图文结合的多模态评论能够更好地进行在线评论有用性预测,结合评论激励机制,提高在线评论质量,能够充分发挥用户生成内容潜在价值,为产品提供者提供优化思路,为产品消费者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丽英 何云帆 田俊华
显性化测量与评估在线学习行为和情感状态是学习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克服单模态数据分析片面和多模态数据融合模糊等问题,全面感知和反馈在线学习过程状态,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在线学习行为多模态数据融合模型。该模型利用自动化操作行为事件监听、表情识别、生理特征监测等原理,从行为、情绪和认知3个维度进行时序数据同步融合、分层递进诊断评估和统计聚类分析;考虑到对在线学习者具有较低的侵入性和干扰性,该模型在技术实现上采用分布式物联网技术和开放式Django Web服务器部署技术,形成学习过程状态数据的自动采集、分析、融合、评估和反馈等多层体系结构;应用该系统对MOOC环境下在线学习行为评测实验,讨论了本模型的准确性、易用性和有用性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模型能够为在线学习分析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同类研究可提供方法借鉴与技术实现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松 焦海燕 刘新民
[目的/意义]快速且精准地识别海量多模态数据中的价值性内容,对于促进知识传播、提升产出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可解释性视角聚焦知识共创中“用户+多模态知识”的双重推进机制。首先,依托BERT+BiLSTM与ResNet模型分别提炼文本与图片特征以获取多模态知识向量表示;其次,依据社会认知理论剖析用户行为,采用DeepFM捕捉交互特征间的关联生成用户向量表示;再次,借助K-BERT对文本数据嵌入知识图谱得到外部知识向量表示;最后,基于多头注意力机制融合各维度特征向量,通过动态调整权重完成价值内容的识别。[结果/结论]通过使用魅族Flyme社区数据进行实验,所构建的融合模型准确率达到88.31%,相较于其他基线模型与组合模型,评价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证明嵌入外部知识并融合文本、图片与用户属性可以有效提升价值的识别效果。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唐烨伟 卜凡丽 赵一婷
如何精准识别学习者情绪,深度融合各模态情绪数据,剖析情绪发生的作用机制,已成为智能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本研究提出学习者多模态情绪融合分析概念,从学习者多模态情绪融合分析的动因、框架与路向三个维度,探索多模态情绪数据之间的有机融合,精准感知学习者的情绪状态,挖掘多模态情绪数据的潜在价值,实现对学习发展规律的细粒度解析,推进学习者情绪识别领域的实践探索。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芦楠楠 韩之远
多模态数据融合是针对单模态数据信息表达不充分而形成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有利于更深层地挖掘和利用数据。然而,现存的多模态数据融合方法缺乏多模态数据之间复杂相关性的表示和处理。在数据相关性建模方面,超图能够很好地表示复杂数据之间的高阶关系,但容易覆盖底层特征。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超图卷积并结合底层特征学习的多模态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多模态数据构造多模态超图,利用超图卷积获得节点高层特征表示,然后自适应学习节点底层特征权重,保留底层信息,最后将高层信息和底层信息融合,进行节点分类。通过物体识别实验,验证了底层特征的重要性。同时,在结构体健康监测的实际场景中,该方法能够很好地融合震电磁三场数据进行损伤等级判定。
关键词:
超图卷积 数据特征 节点分类 多模态融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小宇 马静
[目的/意义]多模态舆情表征是多模态舆情计算与分析的基础。文章探索了一种赋予不同模态特征动态权重的舆情表征算法,可以更精准地捕捉到模态之间的依赖关系,极大降低多模态舆情表征复杂度,减少算力资源消耗。[方法/过程]SEFusion-MPOR算法在预训练模型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全连接层、门控机制与激活函数构建了压缩与激活算子,获取各模态的动态权重,使用矩阵相乘将动态权重作用于相应模态,进而构建了多模态特征融合的网络舆情表征算法。[结果/结论]在Memotion 3与MVSA-multiple两个公开的多模态舆情数据集上进行实验,与基线模型的对比表明,文章提出的表征方法在多个子任务中取得了最优结果。该方法仅通过简单操作,就达到了复杂表征算法的效果,且具有可解释性与外推性。其高效和准确的表征方法不仅适用于舆情情报处理,也适合情报分析工作中的通用多模态信息基础表征。[局限]研究验证仅限于双模态数据集,未涉及更广泛模态的数据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迪 吴文斌 陆苗 胡琼 周清波
地表覆盖数据对于全球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发展政策制定有着重要意义。遥感已成为获取地表覆盖数据的重要手段。而目前的地表覆盖数据产品,如Globe land30、FRoM-GlC、ModIS ColleCtIon5、ModIS CRopland、Glob CoveR、GlC2000等,存在数据精度不高、数据间一致性较差、与统计数据差异较大等问题。因此,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数据重建方法成为目前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文章检索了近10年关于多源数据融合在地表覆盖数据重建中的应用的相关文献,概括了多源数据在数据重建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地表覆盖数据重建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评述了不同方法的特点...
关键词:
多源数据 遥感 地表覆盖 融合方法 重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茜 周清波 吴文斌 胡琼 余强毅 唐华俊
农作物遥感识别是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多源数据在农作遥感识别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笔者从多源数据融合的角度,归纳了2000年后多源数据在农作物遥感识别中应用的总体概况,系统梳理并提炼了当前多源数据融合的主要融合技术和融合模式。围绕与多源数据融合和农作物遥感识别相关的关键词,在Google学术、ISI Web of Knowledge和中国知网中对2000—2014年间国内外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并统计不同传感器的使用频率及结合方式。研究表明,以提高空间分辨率为目标的多源数据融合和以提高时间分辨率为目标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是当前的两种主要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时空尺度的扩展。前者的融合技...
关键词:
农作物 多源数据 融合 遥感 识别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丁遒劲 马袁燕 李勃慧
国家图书馆、CALIS及NSTL均在开展资源发现系统构建,特别是多来源元数据集成的相关实践,然而元数据资源的获取渠道相对单一,尚未形成标准化、模块化的工作流程。通过对比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图书馆的元数据集成实践,提出一个面向多来源元数据集成的组织管理框架,旨在形成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固化元数据获取流程、明晰相关利益主体间的权益关系。
关键词:
元数据集成 发现服务 组织管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继东 张慧迪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中不同模态之间传递的信息互为补充,为了充分挖掘突发事件中用户的意见,在情感分析中引入注意力机制,对挖掘上下文信息进而实现有效分类具有重大意义。[方法/过程]首先提出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其次以“7.20河南特大暴雨”突发事件为例,运用Glove执行词向量嵌入,BiLSTM和VGG16进行文本、图像特征提取。最后融合图文特征进行情感分类。[结果/结论]对比单模态的情感分析效果,多模态模型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内容。在多模态情感模型基础上,对比有无注意力机制的分析效果,证实注意力机制能够突出文本中情感信息量的部分,提升了突发事件情感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邓林 李娜
ESP教学已经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但我国ESP教学与研究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课程内容;师生角色定位以及课堂设计三个方面探讨了多模态ESP课堂的教学模式,主张在ESP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调用模态系统刺激学习者的各种感官;满足学习者的"目标需求与学习需求",全面提高学习者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
ESP 多模态 师生角色定位 课堂设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淑杰 刘晓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表意资源越来越多模态化,探讨以基于多模态话语的自主学习框架成为必要。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的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在自主学习语境下分别投射为学习目标、师生关系及自主学习环境设计主要是媒体设计、学生在线互动设计及评估与反思设计三个方面。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自主学习进行研究,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参与动机、习得学习策略及自我评估能力,从而提升学习者习得表意资源的效率,发展学习者的表意潜势,最终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 自主学习 意义潜势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美珍
以教育生态学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探究多模态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总体上对现实课堂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已达到中等偏上水平,但课堂生态各因子的分布频率呈现不均衡分布态势。其中,教师参与的得分平均值最高,然后依次是教师支持、大学生合作、课堂秩序和大学生参与的得分平均值最低。因此,提出在多模态教学环境下优化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建议,即控制大学英语班级规模,优化多模态生态化教学环境;运用多模态生态化评价模式,激励和督促大学生努力学习;实施多模态生态化教学模式,构建大学生个体互助学习共同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