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3)
2023(6651)
2022(5504)
2021(4851)
2020(4017)
2019(8734)
2018(8179)
2017(14877)
2016(8528)
2015(9055)
2014(8559)
2013(8320)
2012(7620)
2011(6900)
2010(6771)
2009(6238)
2008(5885)
2007(5129)
2006(4428)
2005(3704)
作者
(29752)
(24769)
(24759)
(23107)
(15661)
(12224)
(11057)
(9698)
(9520)
(8695)
(8471)
(8255)
(8156)
(8084)
(7837)
(7629)
(7499)
(7358)
(7298)
(7100)
(6546)
(6062)
(5944)
(5654)
(5521)
(5504)
(5430)
(5428)
(5199)
(5020)
学科
(30280)
经济(30244)
管理(23641)
(22271)
(17045)
企业(17045)
方法(14739)
数学(13332)
数学方法(13210)
(9763)
(9442)
(8013)
(7647)
贸易(7647)
中国(7546)
(7471)
业经(7356)
农业(6669)
环境(6441)
技术(6023)
(5174)
(5014)
(4944)
财务(4941)
财务管理(4933)
产业(4796)
地方(4779)
企业财务(4715)
(4528)
银行(4481)
机构
大学(125159)
学院(124327)
(46781)
经济(45955)
研究(45853)
管理(43749)
理学(39196)
理学院(38644)
(37876)
管理学(37807)
管理学院(37626)
科学(34363)
中国(31682)
农业(30795)
业大(29503)
(25920)
(25905)
研究所(24380)
农业大学(20986)
中心(20065)
(19147)
(18076)
(16985)
(16789)
(16311)
(16020)
财经(16001)
实验(15731)
科学院(15506)
北京(15264)
基金
项目(95376)
科学(73318)
基金(70499)
(66745)
国家(66233)
研究(57157)
科学基金(54808)
自然(39599)
自然科(38667)
自然科学(38641)
(38320)
自然科学基金(37983)
基金项目(37971)
社会(37292)
社会科(35448)
社会科学(35437)
(32973)
资助(27804)
教育(25859)
计划(22212)
重点(22128)
科技(20471)
(20282)
(20015)
编号(19743)
(19683)
科研(19617)
创新(19108)
(19024)
(17393)
期刊
(44048)
经济(44048)
学报(35883)
(33576)
研究(28687)
科学(27519)
大学(24847)
学学(24219)
农业(22640)
中国(22338)
管理(14012)
(13772)
(11886)
业大(11581)
农业大学(10075)
(9139)
(8214)
金融(8214)
业经(8108)
经济研究(7997)
科技(7929)
财经(7692)
教育(7439)
技术(7420)
林业(6794)
中国农业(6768)
自然(6719)
(6606)
问题(6387)
资源(5747)
共检索到168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鄢杰明  严善春  曹传旺  
为进一步揭示多杀菌素的杀虫活性及作用机理,采用生化方法测定了多杀菌素对舞毒蛾3龄和5龄幼虫体内几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处理舞毒蛾3龄和5龄幼虫后,其体内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无明显变化,而酚氧化酶(PO)的活性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作用。多杀菌素对舞毒蛾3龄幼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同样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作用,其中在处理3~6h时,对酶的激活作用达到最高(P<0.01);但对5龄幼虫体内这两种酶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其中在处理3h时,对酶的激活作用最强,分别为同期对照的1.543和1.716倍,差异极显著(P<0.01),6h后无明显差异。多杀菌素对舞...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鄢杰明  钟华  严俊鑫  严善春  
为了研究多杀菌素对森林害虫舞毒蛾的杀虫活性,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多杀菌素对舞毒蛾3龄和5龄幼虫的生物活性及致死中量对其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杀菌素24h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0249mg·L-1(3龄)和0.2269mg·L-1(5龄);致死中量多杀菌素对舞毒蛾3龄和5龄幼虫体内解毒酶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多功能氧化酶(MFO)和碱性磷酸酯酶(ALP)大体上均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作用,差异显著(P<0.05);而对酸性磷酸酯酶表现为抑制-激活-抑制作用,差异极显著(P<0.01)。LC10和LC50剂量的多杀菌素对舞毒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丹  严善春  曹传旺  廖月枝  
为了研究多杀菌素对黄褐天幕毛虫的杀虫活性及作用机制,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多杀菌素对黄褐天幕毛虫幼虫的毒杀效力,并用分光光度法检测LC50剂量药剂处理后不同时间点幼虫体内各种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对4龄、5龄幼虫均表现出极高的杀虫活性,见效速度块;而且黄褐天幕毛虫4龄、5龄幼虫经过多杀菌素处理后,谷胱甘肽S-转移酶均表现为复杂的抑制-激活-再抑制作用,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则均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的作用。多杀菌素对4龄幼虫羧酸酯酶活性具有激活作用,对乙酰胆碱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均具有先激活后抑制作用,对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先激活再抑制后激活的作用,对过氧化氢酶则表现为复杂的先抑制再激活后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廖月枝  严善春  李小平  曹传旺  
测定甲氧虫酰肼(RH-2485)对舞毒蛾幼虫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舞毒蛾2龄、4龄、6龄幼虫经甲氧虫酰肼处理后,其体内的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均先被诱导后被抑制。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4龄、6龄幼虫体内过氧化物酶(POD)也表现为先诱导后抑制的作用,其中在处理24h时,对该酶的诱导作用最强,分别为同期对照的1.603,1.805倍;处理48h后,对该酶的抑制作用最强,分别为同期对照的0.858,0.608倍,差异均极显著(P<0.01);但对2龄幼虫体内该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在处理24h后,对该酶的抑制作用最强,为同期对照的0.541倍,差异极显著(P<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慧  严善春  曹传旺  李奇  
为进一步揭示呋喃虫酰肼对舞毒蛾的杀虫活性,分别采用叶片药膜法、质量法和酶活性测定法研究了呋喃虫酰肼对舞毒蛾幼虫的毒力、对舞毒蛾食物利用以及对其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呋喃虫酰肼对舞毒蛾幼虫24h致死中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3龄0.369mg/L和5龄0.842mg/L。用LC10和LC30剂量呋喃虫酰肼连续处理3龄幼虫后,其发育时间均明显延长,幼虫的成活率明显降低;其幼虫相对生长率(RGR)、相对取食量(RCR)、食物利用率(ECI)和食物转化率(ECD)均显著低于对照。舞毒蛾3龄和5龄幼虫经LC50剂量呋喃虫酰肼处理后,其体内的酚氧化酶(PO)、过氧化氢酶(CAT)、几丁质酶和5龄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凯  周艳涛  王皙玮  姜虹  王嘉冰  张文一  严善春  
为了探讨重金属铜、镉污染胁迫下舞毒蛾体内排毒代谢酶活性的变化,本文以3种不同质量分数的铜(Cu,400、700、1 000 mg/kg)、镉(Cd,1.0、3.0、6.0 mg/kg)处理土壤,用处理后的土壤盆栽1年生小黑杨扦插苗,研究舞毒蛾体内排毒代谢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Cu、Cd不同浓度处理的杨树对舞毒蛾3龄、4龄幼虫体内排毒代谢酶活性有显著的干扰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中、高质量分数Cu、Cd处理组3龄幼虫体内SOd、ACP和Ak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POd和gSTS酶活性变化恰恰相反,中、高质量分数Cu、Cd处理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苑冉  李欣悦  吴韶平  曹传旺  
【目的】以林业食叶害虫舞毒蛾为对象,研究CO_2浓度升高对个体生长发育、营养利用和体内解毒酶及保护酶的影响。【方法】利用密闭式CO_2人工气候箱研究了不同CO_2浓度(397、550和750μL·L~(-1))对人工饲料饲养舞毒蛾生长发育指标和营养利用的影响,并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CO_2升高对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CO_2浓度升高可延长舞毒蛾卵孵化历期、增加产卵量和孵化率;同时显著延长了幼虫总发育历期,而对蛹和成虫历期影响不显著。CO_2浓度升高可降低舞毒蛾幼虫相对取食率和近似消化率,同时增加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750μL·L~(-1) CO_2浓度可显著诱导舞毒蛾幼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比397μL·L~(-1) CO_2浓度处理组增加了32.05%和13.47%;随着CO_2浓度的升高,550μL·L~(-1)和750μL·L~(-1) CO_2浓度下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比397μL·L~(-1)CO_2浓度下分别增加了78.79%和93.50%;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在550μL·L~(-1) CO_2浓度处理下最高,分别比397μL·L~(-1)和750μL·L~(-1)CO_2处理组活性增加71.03%和50.00%(P<0.05)。【结论】CO_2浓度升高能够影响舞毒蛾幼虫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功能,同时舞毒蛾通过改变发育历期、增加食物的利用和转化以及改变体内解毒酶和(或)保护酶活性来维持生长以抵抗高浓度CO_2环境。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鹏虎  周刚  陈大福  梁勤  
探讨了不同金属离子对蜜蜂球囊菌几丁质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00 mmol.L-1范围内,一价金属离子Na+、K+随离子浓度的增大,对几丁质酶活力的影响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在1-10 mmol.L-1范围内,二价金属离子Mg2+、Mn2+起抑制作用,Zn2+基本没有影响,Ca2+、Fe2+起促进作用;在1-10 mmol.L-1范围内,三价金属离子A l3+起促进作用,Fe3+基本没有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曾健勇  张方明  吴玥  张婷婷  张国财  
【目的】通过舞毒蛾幼虫解毒酶活力、保护酶活力测定,研究阿维菌素和杀铃脲对舞毒蛾幼虫的联合作用机制,为上述2种农药的混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人工饲料中添加不等量的9 000μg·mL~(-1)阿维菌素丙酮溶液和25 000μg·mL~(-1)杀铃脲丙酮溶液,分别配制成含有阿维菌素、杀铃脲的单剂和复合剂混毒饲料。饲料中药剂含量:低浓度处理组单剂阿维菌素0.50μg·g~(-1),单剂杀铃脲8.30μg·g~(-1),复合剂阿维菌素0.50μg·g~(-1)、杀铃脲8.30μg·g~(-1);高浓度处理组单剂阿维菌素1.10μg·g~(-1),单剂杀铃脲16.60μg·g~(-1),复合剂阿维菌素1.10μg·g~(-1)、杀铃脲16.60μg·g~(-1)。采用含毒饲料处理3龄舞毒蛾幼虫,24 h后统计幼虫死亡率,测定存活幼虫解毒酶CarE和GST活力以及保护酶SOD、POD、CAT和PPO活力。【结果】对照组、阿维菌素和杀铃脲单剂处理时舞毒蛾幼虫死亡率为0,低浓度复合剂处理的舞毒蛾幼虫死亡率为1.15%,与对照组、单剂处理组无显著差异;高浓度复合剂处理的舞毒蛾幼虫死亡率为4.11%,与对照组、单剂处理组有显著差异。阿维菌素和杀铃脲单剂处理、复合剂处理的幼虫CarE和GST活力均高于对照组;阿维菌素和杀铃脲单剂处理时,幼虫CarE和GST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合剂处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阿维菌素和杀铃脲单剂处理及复合剂处理时,幼虫SOD、CAT和PPO活力均高于对照组,而POD活力均低于对照组;复合剂处理SOD、POD和CAT活力均高于单剂处理,而复合剂处理PPO活力则均低于单剂处理。【结论】阿维菌素和杀铃脲联合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舞毒蛾幼虫解毒酶CarE和GST活力,再辅以抑制保护酶PPO活力,从而提高毒杀效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龙  戴武  张春妮  
【目的】探讨氟铃脲对棉铃虫的毒性机制,为苯甲酰基脲类农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以及新农药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棉铃虫为材料,研究了氟铃脲对棉铃虫的杀虫活性,探讨氟铃脲处理后对棉铃虫几丁质含量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了氟铃脲对几丁质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供试棉铃虫3龄幼虫经氟铃脲直接浸渍处理后,逐渐表现出反应迟钝、非正常蜕皮以及表皮发育异常等中毒症状,最终畸形死亡。氟铃脲处理后96h的LC50值为226.43mg/L,表现出较强的触杀作用以及致畸活性。用氟铃脲120和240mg/L处理72h后棉铃虫3龄幼虫几丁质含量显著降低,并且120mg/L氟铃脲处理72h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辉  杨金奎  张克勤  
【目的】研究毛壳菌(Chaetomiumsp.YMF1.00843)产胞外几丁质酶的酶学性质及抑菌活性,为几丁质酶的抑菌作用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蛋白活性电泳方法纯化几丁质酶液,测定几丁质酶的酶学性质,并用酶液浸泡病原菌菌块,研究酶液的抑菌活性。【结果】用蛋白活性电泳方法得到几丁质酶的纯酶液,经检测为电泳纯条带,分子质量为43ku。毛壳菌几丁质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H为6,40℃以下保温30min均能保持其初始活性,在pH 5~9保温30min仍旧具有较高的活性,Ca2+和Zn2+能明显增强几丁质酶的活性,其纯酶液能抑制立枯丝核菌和烟草赤星病菌的菌丝生长。【结论】毛壳菌几丁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慧  严善春  王志英  葛士林  曹传旺  
采用质量法和酶活性测定法研究了毒死蜱对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3龄幼虫食物利用的影响,并测定了其毒力及解毒酶、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用亚致死浓度(1.5 mg.L-1)毒死蜱处理小黑杨叶片,饲喂舞毒蛾3龄幼虫,其幼虫生长率(RGR)、食物利用率(ECI)和食物转化率(ECD)均显著低于对照,而近似消化率(AD)显著高于对照,相对取食量(RCR)处理和对照间差异不显著。毒死蜱对舞毒蛾幼虫24 h致死中浓度(LC50)为5.86 mg.L-1,其毒力低于三氟氯氰菊酯而高于氧化乐果。毒死蜱对舞毒蛾3龄幼虫体内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AChE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殷红福  林海萍  李芬  张立钦  毛胜凤  
为探讨继代移殖对球孢白僵菌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活性的影响及与毒力的相关性,以筛选得到的高毒力菌株B5、BXS与低毒力菌株B11、BZ为出发菌株,通过连续接种松墨天牛幼虫获得H1、H2、H3、H4继代移殖菌株,而连续在PPDA培养基上转接,获得R1、R2、R3和R4继代移殖菌株。分别对各原始菌株与继代移殖菌株进行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活性与毒力测定,并将每种酶活性与相应菌株对松墨天牛的半致死时间(LT50)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高毒力菌株B5、BXS与低毒力菌株B11、BZ在PPDA培养基上继代移殖,随着各菌株对松墨天牛的毒力逐代下降,其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活性也逐代降低;来源于松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龙  张春妮  戴武  
关键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娟  张树生  李岳峰  茆泽圣  冉炜  沈其荣  
对盆栽试验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计数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苏格兰球囊霉菌(Glomus caledonium)的番茄菌根根际土壤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和产几丁质酶细菌总数显著高于非菌根根际土壤。从番茄菌根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产几丁质酶细菌,该菌能够抑制黄瓜尖镰孢的生长。经16S rDNA和生理生化鉴定,该菌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菌株。该菌在pH 6~8范围几丁质酶活性没有显著差异,产酶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装液量为1/5(250mL三角瓶)。在几丁质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培养125 h后酶活性与蛋白质含量达到平衡。表明:该菌株具有稳定的产几丁质酶能力,因此具有潜在的生物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