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0)
2023(9884)
2022(8598)
2021(7767)
2020(6883)
2019(15758)
2018(15633)
2017(30489)
2016(16923)
2015(19053)
2014(19343)
2013(19245)
2012(18116)
2011(16403)
2010(16575)
2009(15601)
2008(15912)
2007(14562)
2006(12470)
2005(11528)
作者
(51291)
(43341)
(43171)
(41356)
(27486)
(20874)
(19806)
(16776)
(16221)
(15468)
(14738)
(14519)
(13958)
(13803)
(13793)
(13519)
(13415)
(12775)
(12709)
(12438)
(10848)
(10779)
(10496)
(9762)
(9757)
(9751)
(9743)
(9741)
(8878)
(8683)
学科
(67841)
经济(67739)
管理(52459)
(49538)
(41172)
企业(41172)
方法(32644)
数学(28795)
数学方法(28502)
(22157)
(18614)
(18571)
中国(16787)
(15784)
业经(14412)
(13858)
财务(13824)
财务管理(13786)
企业财务(13117)
(12633)
贸易(12631)
(12430)
银行(12396)
(12351)
(12301)
农业(11838)
(11753)
地方(11693)
(11651)
金融(11646)
机构
大学(252015)
学院(249729)
(102365)
经济(100117)
管理(92877)
研究(85592)
理学(79911)
理学院(78991)
管理学(77580)
管理学院(77105)
中国(64309)
科学(53752)
(52691)
(51021)
(47660)
(44988)
研究所(40730)
业大(39911)
财经(39877)
中心(39483)
(38849)
农业(37732)
(36047)
北京(32811)
经济学(32321)
(31014)
师范(30619)
(30398)
(30142)
财经大学(29617)
基金
项目(165081)
科学(128972)
基金(120350)
研究(116980)
(106335)
国家(105509)
科学基金(88969)
社会(74101)
社会科(70236)
社会科学(70213)
(64542)
基金项目(63730)
自然(58416)
自然科(57044)
自然科学(57020)
自然科学基金(56048)
(54785)
教育(54425)
资助(49588)
编号(46361)
成果(38795)
重点(38005)
(37481)
(34761)
(34258)
(33667)
课题(32532)
科研(32387)
创新(32220)
教育部(31718)
期刊
(111291)
经济(111291)
研究(71867)
中国(49419)
学报(44530)
(43163)
(42499)
科学(38762)
管理(33375)
大学(33231)
学学(31650)
农业(28444)
(23812)
金融(23812)
教育(23683)
财经(20618)
技术(20486)
经济研究(17741)
(17603)
业经(17333)
(15172)
问题(15131)
(13588)
技术经济(12235)
(12057)
理论(12046)
科技(11504)
财会(11372)
统计(11322)
业大(11271)
共检索到369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戴新华  
一、多效生物制剂简况多效生物制剂主要成分为光合细菌(PSB)。光合细菌(PSB)制品自80年代以来即在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以及我国台湾省被普遍用于养殖业、种植业、水产业和饲料行业,并取得了很大成功。PSB制品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而生产的微生物活菌制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红莉  刘丽娟  张德锋  尹纪元  石存斌  任燕  夏苏东  王庆  
微生物制剂因其具有无毒害、无污染、低成本的优点在水产领域迅速发展,成为最具潜力的抗生素的替代产品。本研究通过对市场在售水产微生物制剂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以及抗生素药敏实验、耐药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检测,评估水产微生物制剂源细菌的耐药性,为水产养殖中益生菌的筛选和安全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211株细菌可分为9个属,其中以芽孢杆菌属、肠球菌属、乳杆菌属为主。药敏实验结果显示,211株分离菌株中98株(46.7%)细菌表现为耐药。进一步对耐药性较强和多重耐药的79株细菌进行五大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检测。结果显示,79株耐药菌中携带耐药基因的菌株阳性率为74.7%,存在多重耐药基因的菌株高达40.5%,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耐药基因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3.2%和40.5%。可移动遗传元件(Tn916/1545)检出率为13.9%。综上可知,市售微生物制剂中发现了耐药菌株以及耐药基因,表明水产用微生物制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应加强对微生物制剂的安全性检测和风险评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永芬  乔宏兴  席磊  耿爱莲  李华玮  边传周  
为探讨益生菌与黄芪联合使用在肉仔鸡生产中的协同作用效果。把鸡源乳杆菌微胶囊、枯草芽孢杆菌菌粉、地衣芽孢杆菌粉和黄芪粉按照质量比3∶1∶1∶3的比例混合复配成益生菌-黄芪复合生物制剂;在3日龄AA肉仔鸡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g/kg复合益生菌制剂、4g/kg黄芪粉和4、5和6g/kg益生菌-黄芪复合生物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作用和肠道菌群影响的效果进行观察。益生菌-黄芪复合生物制剂组较复合益生菌组、黄芪组可以:1)显著提高肉仔鸡生产性能,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4.01%~24.90%和13.40%~24.24%;料肉比分别下降了14.56%~7.28%和14.15%~6.83%;2)显著提高机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温崇庆  薛明  张金燕  黄瑜  周世宁  
通过双层平板法以不同细菌为宿主测定了8个厂家蛭弧菌类生物制剂的噬斑含量及噬斑分离物的宿主裂解范围;以3对靶向不同类群蛭弧菌类生物的特异引物对各产品及其噬斑分离物进行了PCR检测;对两株代表性蛭弧菌分离物的16S rRNA基因进行了测序,并通过构建蛭弧菌科进化树分析了它们的系统地位。结果表明,被检测的8个蛭弧菌类生物制剂中有6个质量明显不合格,仅两个样品被蛭弧菌科特异引物检测为阳性,被双层平板法证实有噬斑出现。其中一个样品JSF中存在两种形态和宿主范围不同的噬斑分离物,且不同宿主菌计数结果存在明显差异。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这两种噬斑分离物JSF1和JSF2,分别属于蛭弧菌科的类群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曲弨琪  满秀玲  段亮亮  
采用保水剂(处理Ⅰ)、生根粉(处理Ⅱ)、矮壮素(处理Ⅲ)与多效唑(处理Ⅳ)4种生物制剂,研究了不同生物制剂对2年生沙漠植物约书亚树幼苗的成活、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效益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处理Ⅰ及处理Ⅱ均能显著提高约书亚树幼苗的成活率,分别高于对照10.78%及5.43%,处理Ⅲ及处理Ⅳ较对照的成活率分别降低了15.78%及11.25%。处理Ⅰ显著促进了幼苗生长并提高了约书亚树幼苗的光合生理指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POD酶及CAT酶活性。处理Ⅱ对幼苗株型无显著影响,抗氧化酶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Ⅲ使幼苗株高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并主要影响幼苗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及抗氧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Shaukat Ali Abro  把余玲  田霄鸿  李萌  游东海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和添加微生物制剂条件下,小麦秸秆腐解对土壤中不同形态碳、氮含量的影响,为评价秸秆还田措施补充土壤养分、改善土壤肥力的贡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内模拟恒温培养方法,于15和20℃条件下,在装有127.5g风干土样的培养盆中,分别添加不同量秸秆(0.961,0g/盆)和微生物制剂(2.88,0.961,0mg/盆),后培养75d,测定秸秆腐解期间CO2释放量及腐解后土壤中不同形态碳、氮的含量。【结果】温度对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影响较大,而微生物制剂未表现出作用效果。经75d腐解培养后,添加秸秆与对照相比,15℃下秸秆CO2-C的净累积释放量较20℃下低37.1%,而土壤有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卫亚红  Dorna H  
以洋葱种子“Wolska”为材料,研究了在10℃时杀真菌剂、生物制剂、PEG 8000和水引发单独处理及复合处理对洋葱种子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未处理的对照种子主要受青霉菌感染;杀真菌剂(单独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可减少青霉菌的感染率;而生物制剂(Biozym生物合剂,Promot助长剂分别单独处理)未能很好地控制青霉菌的感染;水引发剂处理后,种子青霉菌的感染率极显著地低于未处理的对照种子;在杀真菌剂与PEG 8000同时处理种子和杀真菌剂先于水引发剂处理种子的2种复合处理中,可检测到高比例的未染菌种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朗  陈恩海  黄小翠  
分析了甘蔗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生物控制作用、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用的方法及手段,以及生物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讨论了甘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可行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瑞蕊  王林  任胜超  闫铁军  吴凤光  何结望  许自成  
本文在施用饼肥和沼渣的基础上,研究了配施腐植酸钠、功能微生物制剂对烟草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配施功能微生物制剂和腐植酸钠效果最好,缩短烟株生育期1~4 d,增加烟株叶片数、株高、叶面积,提高烟株的抗病性,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增强烤烟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产量和产值分别增加26.4%和34.20%,均价提高0.93元/kg,上等烟比例增加6.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晓莉  代梨梨  陶玲  彭亮  李谷  
本研究于2019年7-10月采用底部层流曝气+硅藻促生+微生态菌剂联合应用的方法对白洋淀沟壕水体进行了修复,测定并比较了修复前后水体理化指标和藻类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底部层流曝气+硅藻促生+微生态菌剂联合应用的修复技术可以减小水体表层和底层间的pH、水温、DO差异,并增加水体pH、透明度、底层溶解氧。8月份开始,试验区氮磷相关指标值均低于对照区(除NO~-_3-N外),COD_(Mn)与对照区无显著差异。试验期间从各采样点样本中共观察到浮游藻类8门108属169种。种类组成最多的是绿藻门,共41属66种,其次是硅藻门,23属45种,再次足蓝藻门,28属32种,试验区和对照区藻类物种组成无显著差异。试验区和对照区浮游植物数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65×10~6~25.85×10~6 cells/L和13.54×10~6~50.33×10~6 cells/L,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7.10~66.40 mg/L和28.60~177.20 mg/L,对照区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生物量的最大值出现在8月份,试验区则在9月份,9-10月份,试验区的浮游植物数量和生物量显著低于对照区。7-9月份,绿藻门、蓝藻门和隐藻门的贡献率>90%,9-10月份硅藻门的比率逐渐升高,试验区硅藻门占比最高达22.92%,显著高于对照区;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试验区高于对照区。伪鱼腥藻属和拟柱孢藻属、隐藻属和蓝隐藻属等陆续成为水体中的优势藻种,其中伪鱼腥藻一直是水体中的优势种。结果表明该水体修复方法对试验区水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仕柳  戴求仲  蒋桂韬  李湘  朱吉  
在不用药物、不接种疫苗的条件下,于饮水中添加0(CK),0.5%,1.0%和1.5%的以壳聚糖为培养底物研制的壳聚糖饲用微生物制剂饲喂湘黄鸡,探讨其对湘黄鸡免疫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脾脏指数有上升趋势(P<0.25),法氏囊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血液中IgG含量呈上升趋势(P<0.25),T3,T4和IgA含量也显著提高(P<0.05或P<0.01);试验组盲肠中大肠杆菌显著减少,而乳酸杆菌显著增加(P<0.01).同时在日增重和育成率上,试验组提高率达9.31%(P<0.01)和7.01%(P<0.05),表明该制剂通过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增强T3,...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飞  李小龙  赵强忠  赵谋明  
监测并分析了单独或组合加入光合细菌、益生菌(酵母与乳杆菌)和芽孢杆菌后,对虾养殖池凌晨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变化。试验分为6组,即3个单独添加组(益生菌组、芽孢杆菌组、光合细菌组)和3个组合添加组(光合细菌与芽孢杆菌组、益生菌与芽孢杆菌组、光合细菌与益生菌组)。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制剂后,益生菌组、芽孢杆菌组、光合细菌与芽孢杆菌组、益生菌与芽孢杆菌组池塘水体中总氨氮水平提高了41%~99.8%;而光合细菌组、光合细菌与益生菌组无显著性变化,但亚硝酸氮水平有所升高(107%~210%)。单独添加组水体中总氨氮水平的变化强弱顺序为芽孢杆菌>益生菌>光合细菌,组合添加组为芽孢杆菌与益生菌组>芽孢杆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鹏  吴宏达  孟凡坤  郑海燕  杨曌  王建丽  申忠宝  
为研究外源生物制剂对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及肉羊养分瘤胃降解率的影响,筛选高效青贮生物添加剂,探索实用的玉米秸秆饲料转化方法。以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中原单32秸秆为试验材料,生物制剂分别采用酶制剂、菌制剂及酶菌复合制剂,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共15个处理。玉米秸秆切短,装入聚乙烯袋,抽真空青贮60d后,采用实验室化学分析法及半体内试验测定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各处理及对照感官评定均达到了优级;酶菌复合处理玉米秸秆发酵品质优于酶制剂、菌制剂处理,玉米秸秆添加木聚糖酶1g/3kg、果胶酶1g/3kg、β-葡聚糖酶1g/3kg、乳杆菌3g/3kg、纤维素酶1g/3kg(MCL_2)处理和添加木聚糖酶1g/3kg、果胶酶1g/3kg、β-葡聚糖酶1g/3kg、乳杆菌3g/3kg、漆酶1g/3kg(MCL_4)处理乳酸含量最高,分别为4.03%DM和3.95%DM(P0.05);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玉米秸秆经酶制剂和酶菌复合处理青贮后,青贮饲料NDF、ADF及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中MCL_2处理最低,分别为52.17%DM、31.94%DM和22.86%DM(P0.05),其中ML_2纤维素降解率最高,为37.38%(P酶处理>菌处理,其中MCL_2处理效果最佳;纤维素酶降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纤维素、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适纤维素酶添加量为1g/3kg。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佩文  尚慧  黄春芬  董丽英  刘树芳  沐卫东  李家瑞  
本文介绍一种由新鲜鸡蛋黄20 g、食用植物油60 mL、加入清水、总体积1000 mL组成的可提高生物杀虫剂防治效果的生物增效剂的应用技术。含3%~8%该生物增效制剂的2%阿维菌素乳油,施药后7 d,小菜蛾虫口平均下降率为85.79%~90.93%,平均校正防治效果为86.90%~91.59%,比单用2%阿维菌素乳油的平均防治效果提高率为5.85%~12.19%,平均校正防治效果提高率为5.26%~10.94%。用含3%~8%该生物增效制剂的100亿活芽孢/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BT),施药后7d,小菜蛾虫口平均下降率为83.42%~86.69%,平均校正防治效果为84.69%~87.8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