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45)
- 2023(7308)
- 2022(6065)
- 2021(5438)
- 2020(4594)
- 2019(10174)
- 2018(9763)
- 2017(18515)
- 2016(10157)
- 2015(10704)
- 2014(10150)
- 2013(9998)
- 2012(9305)
- 2011(8337)
- 2010(8176)
- 2009(7426)
- 2008(7139)
- 2007(6244)
- 2006(5461)
- 2005(4832)
- 学科
- 济(40254)
- 经济(40207)
- 管理(27683)
- 业(27543)
- 企(21831)
- 企业(21831)
- 方法(19080)
- 数学(17231)
- 数学方法(17069)
- 财(11266)
- 农(11136)
- 学(10767)
- 中国(10322)
- 贸(9123)
- 贸易(9121)
- 易(8906)
- 业经(8728)
- 制(8104)
- 农业(7592)
- 产业(7199)
- 地方(6955)
- 务(6887)
- 财务(6884)
- 财务管理(6868)
- 企业财务(6602)
- 技术(6334)
- 环境(6142)
- 结构(6085)
- 体(6037)
- 银(6016)
- 机构
- 大学(147378)
- 学院(144867)
- 济(59656)
- 经济(58679)
- 研究(55160)
- 管理(53199)
- 理学(47348)
- 理学院(46744)
- 管理学(45704)
- 管理学院(45482)
- 中国(39340)
- 科学(38403)
- 农(37824)
- 京(31599)
- 农业(30626)
- 业大(30571)
- 所(30094)
- 研究所(28140)
- 财(24874)
- 中心(23795)
- 江(20878)
- 财经(20463)
- 农业大学(20421)
- 院(20282)
- 北京(19379)
- 经(18850)
- 经济学(18833)
- 省(18255)
- 科学院(17556)
- 室(17381)
- 基金
- 项目(108487)
- 科学(84586)
- 基金(81215)
- 家(76359)
- 国家(75777)
- 研究(67189)
- 科学基金(63047)
- 自然(44984)
- 社会(44331)
- 自然科(43992)
- 自然科学(43973)
- 基金项目(43390)
- 自然科学基金(43260)
- 社会科(42149)
- 社会科学(42137)
- 省(41939)
- 划(36762)
- 资助(33029)
- 教育(30104)
- 重点(25385)
- 计划(24026)
- 部(23412)
- 编号(23023)
- 发(22949)
- 创(22787)
- 科研(22118)
- 科技(21620)
- 创新(21476)
- 业(20568)
- 国家社会(19314)
共检索到202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玉珍 张高英
1991~1992年对花生的研究结果显示,多效唑(PP_(333))处理使花生叶片同化组织排列紧密,叶片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明显增厚,但贮水组织厚度略有下降.PP_(333)对处理后出生的花生叶片叶绿体结构有影响,表现为叶绿体基粒数明显增多,每一基粒中基粒片层数较多;同时,叶绿体附近的线粒体数目明显增多.PP_(333)使花生主茎大维管束及分化的导管增多,导管壁厚;皮层厚角组织加厚层数多于对照;主茎纵切表皮细胞、皮层细胞、髓细胞长度大大缩短,使花生抗倒能力增强.
关键词:
花生 多效唑 茎叶解剖结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曾旭 张怀琼 罗培高 任正隆
为探明多效唑(PP333)对小麦叶片衰老生理生化及产量的影响,在小麦拔节期,以不同质量浓度(0,100,200和400 mg/L)的多效唑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分别测定扬花后不同天数小麦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含量(MDA)、可溶性蛋白质以及与产量性状相关的指标。结果表明,适当质量浓度(100,200 mg/L)的多效唑处理能有效地延缓小麦灌浆至成熟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增强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效地抑制了膜脂氧化,从而使得小穗数、穗粒重、千粒重等性状比对照明显提高。
关键词:
多效唑 小麦 衰老 叶绿素含量 光合速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洋 郑殿峰 冯乃杰 张红梅 张盼盼 陈文浩 刘涛 龚屾
研究了鼓粒期叶施烯效唑和激动素对绿豆叶片光合特性、糖分积累、保护性酶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两处理不同程度提高了绿豆鼓粒期至成熟期叶片叶绿素、糖分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并且降低了MDA含量;2013年烯效唑和激动素分别较对照产量提高了22.84%、3.63%;2014年烯效唑和激动素分别较对照产量提高了26.19%、44.26%。综上所述,烯效唑和激动素能有效提高绿豆籽粒产量。
关键词:
绿豆 烯效唑 激动素 碳代谢 籽粒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项洪涛 李琬 何宁 王雪扬 曾玲玲 刘佳 冯延江
【目的】研究初花期冷害及预喷施烯效唑(S3307)对绿豆(Vigna radiata)叶片生理代谢和产量的影响,为探明绿豆对低温胁迫的应激反应及预喷施S3307的应用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盆栽条件下,以绿丰5号和绿丰2号为材料,初花期预喷施S3307,同时连续低温(平均15 ℃)处理5 d,研究初花期低温对绿豆叶片细胞膜透性、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以及S3307的缓解作用。【结果】初花期冷害引起绿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显著增加,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有所增加,低温处理1~5 d导致绿丰5号百粒重显著下降2.17%~16.60%,单株产量显著下降10.37%~44.62%,绿丰2号百粒重显著下降3.33%~22.14%,单株产量显著下降12.73%~45.69%。S3307具有抵御初花期冷害的作用,低温条件下,预喷施S3307能有效增加绿豆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能够进一步提高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喷施S3307具有提高绿豆产量的调控效应,正常温度条件下,绿丰5号和绿丰2号单株产量分别显著提高4.70%和7.87%;冷害条件下,绿丰5号处理1~5 d时,百粒重显著提高1.23%~3.32%,单株产量显著提高3.49%~8.13%。绿丰2号处理1~5 d时,百粒重显著提高1.72%~5.21%,单株产量显著提高10.94%~16.55%。【结论】初花期低温影响绿豆叶片细胞膜透性、AsA-GSH循环、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功能;预喷施S3307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非酶抗氧化剂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有效缓解冷害对绿豆生理的胁迫伤害,相对提高绿豆产量。
关键词:
绿豆 烯效唑 低温 叶片生理 产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梁根桃 沈锡康 方星
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_(333)),不同时间对3个菊花品种进行了叶面喷施试验,祥细观察其对株型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PP_(333)能明显地抑制菊花的茎和叶的生长,使植株矮化,节间缩短;叶片变小,厚度增加;叶色加深,叶绿素含量增加;推迟开花,延长花期。同时,试验结果为合理应用PP_(333)控制菊花株型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艳 陈典 黄晓梅
以MS为基本培养基,用大蒜茎尖外植体培养的试管苗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对大蒜试管鳞茎形成和膨大作用显著,多效唑质量浓度为2~8mg/L时,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多效唑对鳞茎形成与分化的抑制程度加深,叶片和根系变短、变细弱;诱导鳞茎形成和膨大的最适多效唑质量浓度为6mg/L;多效唑处理后,大蒜试管苗叶鞘中内源激素IAA与ABA的含量比急剧下降,降低幅度越大,鳞茎形成、膨大的效果越好.
关键词:
大蒜 多效唑 试管鳞茎 内源激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翁忙玲 吴震 李式军
于山葵根茎形成期前喷施不同质量浓度 ( 5 0、 10 0、和 15 0mg·L-1)多效唑 (PP3 3 3 ) ,能有效地控制植株茎叶生长 ,显著促进根茎的形成 ,提高根茎中维生素C和淀粉含量。以 10 0mg·L-1处理效果最佳 ,每株根茎平均鲜重为 5 0 14g ,比对照高 2 3 5 % ,尤其是 9cm长、 5 0 g以上的根茎数比对照显著增加 ,有效地提高了山葵根茎的产量和商品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彦妮 董亚茹 卓丽环 张远东
以复叶槭的茎段、叶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多种激素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叶外植体在各种培养基上均形成愈伤组织,但没有出现芽的分化。茎段外植体在多种培养基上均产生愈伤组织,但仅在MS+0.000 5mg.L-1TDZ+0.01 mg.L-1NAA培养基上出现再生芽,芽的分化率为22.8%,在MS+0.1 mg.L-1NAA上生根率为83.3%,移植后成活率为86.2%。
关键词:
复叶槭 植物激素 愈伤组织 诱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熹 俞美玉 陶龙兴 黄效林
1989~1992年田间与盆栽试验,研究烯效唑对小麦成熟期间旗叶及下二叶等三片功能叶衰老的延缓作用和增产效果。研究表明:1.烯效唑延缓小麦成熟期间功能叶片的衰老,表现在叶片细胞电解质渗漏率降低,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增高,丙二醛积累减少;2.烯效唑对离休旗叶片有保绿作用;于小麦齐穗期喷施20~40×10-6,烯效唑药液750kg/hm2,可提高小麦千粒重3~4g,增产12%~16%。
关键词:
小麦,叶片衰老,烯效唑,超氧物歧化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晓光 石玉华 王成雨 尹燕枰 宁堂原 史春余 李勇 王振林
【目的】明确氮肥和多效唑对小麦茎秆木质素含量的影响,探讨氮肥和多效唑调节茎秆抗倒伏能力的机制。【方法】以小麦品种烟农21和藁城8901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氮肥和多效唑对小麦不同时期茎秆抗折力、抗倒伏指数、木质素含量的影响以及木质素合成相关酶的活性变化。【结果】同品种条件下,与低施氮(225 kg.hm-2)处理相比,高施氮(300 kg.hm-2)处理降低了茎秆苯丙氨酸转氨酶(PAL)、酪氨酸解氨酶(TAL)、肉桂醇脱氢酶(CAD)和4-香豆酸:CoA连接酶(4CL)的活性,茎秆木质素含量、抗折力和抗倒伏指数降低。而喷施多效唑显著提高茎秆PAL、TAL和CAD的活性,木质素含量...
关键词:
小麦 木质素 酶活性 抗倒伏指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玉坤 闫翠萍 杨利艳 宁东贤 杨秀丽 杨丽萍 李楠
为了研究秸秆和地膜2种覆盖方式对黑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黑花生品种(系)豫花黑1号和临黑3号为试验材料,分析叶片光合特性和籽粒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膜和秸秆覆盖均可改善耕层土壤的水分环境,促进黑花生植株的主茎高、侧枝长和分枝数,全膜覆盖效应要优于其他方式和对照;全膜覆盖可显著增加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值,提高叶片光合效率,要好于半膜和秸秆覆盖; 4种方式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籽粒含油量、粗蛋白、油酸含量等品质性状,对籽粒锌元素含量的促进效应大于对硒含量的影响;豫花黑1号品种稳定性较好,而临黑3号更具环境可塑性。
关键词:
覆盖方式 黑花生 光合 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秀梅 钟瑞春 揭红科 蒋菁 熊发前 黄志鹏 贺梁琼 李忠 韩柱强 唐荣华
通过设置不同的间作行距(30、40、50 cm)和根系分隔处理,研究木薯/花生间作条件下花生叶片碳氮代谢产物及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间作可降低花生叶片可溶性糖、氨基酸含量和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及硝酸还原酶活性,中宽行距(40、50 cm)间作可增加花生叶片的蛋白质含量。窄行距自然间作对碳氮代谢产物和氮代谢酶活性的抑制程度最大,根系分隔处理可缓解窄行距间作对碳氮代谢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窄行距(30 cm)根系分隔处理的碳氮代谢产物均高于根系不分隔处理;相反,中宽行距根系分隔处理的碳氮代谢产物低于根系不分隔处理,说明木薯和花生根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因间作行距而异,行距过窄时表...
关键词:
花生 间作 碳氮代谢 酶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志新 邹志荣 张春梅 王云冰 杨建军 燕飞
【目的】探讨番茄体内多胺代谢与抗旱性的关系,为植物抗旱性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番茄幼苗为材料,用不同质量浓度(0(CK),50,75,100 g/L)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研究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番茄幼苗叶片和根系中多胺代谢的变化。【结果】水分胁迫影响番茄幼苗叶片和根系中的多胺代谢,随胁迫时间的延长,番茄幼苗叶片和根系中游离态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及精氨酸脱羧酶(ADC)、鸟氨酸脱羧酶(ODC)、多胺氧化酶(PAO)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除PAO外上升幅度随胁迫程度加重而增大。番茄幼苗叶片和根系中ADC、ODC活性与Put含量极显...
关键词:
番茄 水分胁迫 多胺代谢 酶活性 抗旱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凤珏 王泽平 许鸿源 梁琼月 韦战飞 刘超 余乃明
为探索多效唑(MET)和缩节胺(DPC)对罗汉果光合特性与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青皮果品系的罗汉果组培苗为材料,按常规使用浓度MET 50 mg.L-1和DPC 1500 mg.L-1,在植株上棚去顶后,进行叶面喷施,清水作对照。结果表明:MET和DPC均能提高罗汉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增加罗汉果果实干物质,尤其是甜甙和总糖含量,果实品质得到改善。
关键词:
罗汉果 多效唑 缩节胺 光合参数 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文军 沈雅飞 曹志华 束庆龙 胡娟娟 李春生
【目的】研究不同叶面肥对油茶容器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叶面肥在油茶苗木培育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凤阳1号"1年生油茶容器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法,喷施不同的叶面肥(处理Ⅰ(尿素)、处理Ⅱ(海藻精华素)、处理Ⅲ(平衡型水溶肥料)和处理Ⅳ(磷酸二氢钾)),以喷清水为对照(CK),每隔15d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第3次喷施后30d,分别测定油茶容器苗叶片解剖结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和比叶重等指标,比较不同叶面肥对油茶容器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喷施不同叶面肥的4个处理均可增加叶片厚度,叶片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海绵组织和叶片结构紧密度,其中叶片厚度、叶片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