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47)
2023(5505)
2022(4490)
2021(3996)
2020(3282)
2019(7156)
2018(6742)
2017(12434)
2016(6814)
2015(7111)
2014(6695)
2013(6456)
2012(5712)
2011(5109)
2010(4862)
2009(4377)
2008(4219)
2007(3487)
2006(2898)
2005(2331)
作者
(22070)
(18537)
(18418)
(17188)
(11642)
(9145)
(8115)
(7377)
(7075)
(6339)
(6223)
(6039)
(6038)
(5904)
(5689)
(5618)
(5590)
(5510)
(5344)
(5230)
(4934)
(4459)
(4272)
(4270)
(4160)
(4035)
(4033)
(4015)
(3950)
(3710)
学科
(24801)
经济(24771)
管理(19845)
(19595)
(14873)
企业(14873)
方法(12311)
数学(11193)
数学方法(11112)
(7979)
(6874)
贸易(6874)
(6859)
(6728)
(6214)
中国(6081)
业经(5910)
农业(5720)
技术(4827)
环境(4617)
(4318)
财务(4316)
财务管理(4311)
企业财务(4116)
(4043)
(3968)
地方(3963)
产业(3931)
(3651)
(3544)
机构
大学(96751)
学院(96354)
(38908)
经济(38348)
管理(37442)
理学(33875)
研究(33791)
理学院(33493)
管理学(32882)
管理学院(32739)
(26535)
科学(24223)
中国(23633)
业大(21508)
农业(21497)
(19425)
(18059)
研究所(17149)
(15312)
中心(15002)
农业大学(14781)
财经(13134)
(13102)
(12216)
(12164)
经济学(12016)
北京(11435)
(11410)
(11204)
(11195)
基金
项目(75994)
科学(59272)
基金(57121)
(53804)
国家(53367)
研究(46520)
科学基金(44724)
自然(31786)
社会(31593)
基金项目(31174)
自然科(31108)
自然科学(31094)
自然科学基金(30582)
社会科(30048)
社会科学(30040)
(29719)
(25707)
资助(22172)
教育(20485)
重点(17481)
计划(16981)
(16431)
(16126)
(15936)
编号(15906)
科研(15557)
创新(15419)
科技(15313)
(15218)
国家社会(13932)
期刊
(34608)
经济(34608)
学报(24852)
(22748)
研究(21408)
科学(20058)
大学(17380)
学学(17075)
农业(15360)
中国(14970)
管理(11624)
(10807)
(8493)
业大(7724)
经济研究(6677)
农业大学(6672)
业经(6609)
(6443)
(6210)
金融(6210)
财经(6096)
科技(5933)
技术(5457)
(5180)
商业(5122)
问题(5052)
林业(4776)
中国农业(4591)
资源(4568)
自然(4416)
共检索到123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翁忙玲  吴震  李式军  
于山葵根茎形成期前喷施不同质量浓度 ( 5 0、 10 0、和 15 0mg·L-1)多效唑 (PP3 3 3 ) ,能有效地控制植株茎叶生长 ,显著促进根茎的形成 ,提高根茎中维生素C和淀粉含量。以 10 0mg·L-1处理效果最佳 ,每株根茎平均鲜重为 5 0 14g ,比对照高 2 3 5 % ,尤其是 9cm长、 5 0 g以上的根茎数比对照显著增加 ,有效地提高了山葵根茎的产量和商品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艳  陈典  黄晓梅  
以MS为基本培养基,用大蒜茎尖外植体培养的试管苗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对大蒜试管鳞茎形成和膨大作用显著,多效唑质量浓度为2~8mg/L时,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多效唑对鳞茎形成与分化的抑制程度加深,叶片和根系变短、变细弱;诱导鳞茎形成和膨大的最适多效唑质量浓度为6mg/L;多效唑处理后,大蒜试管苗叶鞘中内源激素IAA与ABA的含量比急剧下降,降低幅度越大,鳞茎形成、膨大的效果越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玉珍  张高英  
1991~1992年对花生的研究结果显示,多效唑(PP_(333))处理使花生叶片同化组织排列紧密,叶片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明显增厚,但贮水组织厚度略有下降.PP_(333)对处理后出生的花生叶片叶绿体结构有影响,表现为叶绿体基粒数明显增多,每一基粒中基粒片层数较多;同时,叶绿体附近的线粒体数目明显增多.PP_(333)使花生主茎大维管束及分化的导管增多,导管壁厚;皮层厚角组织加厚层数多于对照;主茎纵切表皮细胞、皮层细胞、髓细胞长度大大缩短,使花生抗倒能力增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魏小春  李锡香  沈镝  王海平  邱杨  张晓辉  宋江萍  
以P型及G型欧洲山芥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水平(0.75,1.5,3 mol/L)对植株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物型及其不同器官的硫甙种类和分布不尽相同。高氮量处理显著降低了两类欧洲山芥叶片中可溶性总糖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不同浓度的氮处理对P型欧洲山芥叶片的硫甙影响不明显,但高氮量处理显著提高了其根中总硫甙、总芳香族硫甙及芳香族主组分R-2-羟基-2-苯乙基-硫甙与2-苯乙基硫甙的含量;低氮处理则对植株根中吲哚族硫甙积累有利。高氮水平明显抑制了G型欧洲山芥叶片中总硫甙、总芳香族硫甙及其主组分S-2-羟基-2-苯乙基硫甙的含量,也明显抑制了其根中总硫甙、总芳香族硫甙及其主组分S-2-羟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凤珏  王泽平  许鸿源  梁琼月  韦战飞  刘超  余乃明  
为探索多效唑(MET)和缩节胺(DPC)对罗汉果光合特性与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青皮果品系的罗汉果组培苗为材料,按常规使用浓度MET 50 mg.L-1和DPC 1500 mg.L-1,在植株上棚去顶后,进行叶面喷施,清水作对照。结果表明:MET和DPC均能提高罗汉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增加罗汉果果实干物质,尤其是甜甙和总糖含量,果实品质得到改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选阳  张招娟  郑佳伟  林羽立  
【目的】研究水培及不同营养液配方、不同N素形态及其比例对叶菜型甘薯茎尖营养品质与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方法】以1/2Hoagland配方(1/2 HL)、4种通用营养液、10种不同N素形态及其比例的营养液水培叶菜型甘薯,研究水培对其茎尖叶片、嫩茎和叶柄的营养品质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1)与土壤栽培相比,1/2 HL水培提高了叶菜型甘薯VC、黄酮和硝酸盐含量,对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影响。(2)叶菜型甘薯不同部位硝酸盐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嫩茎最高,叶片居中,叶柄最低。(3)不同营养液配方显著影响叶菜型甘薯硝酸盐含量。营养液华南B与1/2HL培养的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华南A;园氏配方与土壤栽培相当,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晓光  石玉华  王成雨  尹燕枰  宁堂原  史春余  李勇  王振林  
【目的】明确氮肥和多效唑对小麦茎秆木质素含量的影响,探讨氮肥和多效唑调节茎秆抗倒伏能力的机制。【方法】以小麦品种烟农21和藁城8901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氮肥和多效唑对小麦不同时期茎秆抗折力、抗倒伏指数、木质素含量的影响以及木质素合成相关酶的活性变化。【结果】同品种条件下,与低施氮(225 kg.hm-2)处理相比,高施氮(300 kg.hm-2)处理降低了茎秆苯丙氨酸转氨酶(PAL)、酪氨酸解氨酶(TAL)、肉桂醇脱氢酶(CAD)和4-香豆酸:CoA连接酶(4CL)的活性,茎秆木质素含量、抗折力和抗倒伏指数降低。而喷施多效唑显著提高茎秆PAL、TAL和CAD的活性,木质素含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索长江  
多效唑(PP_(333))作为一种效果显著、作用时间长的生长延缓剂,已广泛应用在大田和园艺作物上。霞草(Cypsophila elegans)俗称满天星。是束花和插花的主要花材,在鲜花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作者着重研究了多效唑在霞草试管繁殖中继代增殖和生根移植方面的作用,以探讨霞草工厂化生产的新途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梁根桃  沈锡康  方星  
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_(333)),不同时间对3个菊花品种进行了叶面喷施试验,祥细观察其对株型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PP_(333)能明显地抑制菊花的茎和叶的生长,使植株矮化,节间缩短;叶片变小,厚度增加;叶色加深,叶绿素含量增加;推迟开花,延长花期。同时,试验结果为合理应用PP_(333)控制菊花株型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崇秋  郑顺林  李方安  李德林  郭刚金  袁继超  
采用盆栽及营养液培养方法,以脱毒原原种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营养配施稀效唑对马铃薯植株形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马铃薯原种高产高效繁殖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①增施氮肥降低了根长、根鲜重,增加了叶面积、主茎鲜重、单薯重等指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面积、主茎鲜重、单位叶面积重和单薯重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叶面喷施稀效唑对根长和根鲜重影响很小,对叶面积、主茎鲜重、单薯重、单位叶面积重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喷施浓度的提高,总叶面积重和单位叶面积重呈不断增高的趋势。②氮肥、稀效唑对马铃薯产量影响极显著,施氮与不施氮处理相比,产量增加了50.41%,喷施稀效唑产量增加了9.04%,随着施氮量及稀效唑喷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廖虹  郭华春  刘艳  
对云南省84个马铃薯品种(系)块茎的单株产量、干物质、淀粉、还原糖、粗蛋白含量和7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对矿质营养和有机营养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云南省84个马铃薯品种(系)单株产量为0.08~1.56 kg;块茎干物质含量为15.96%~32.68%;淀粉含量为11.45%~29.64%;还原糖含量为0.01%~0.48%;粗蛋白含量为0.52%~1.92%;矿质元素含量范围Fe为25.43~276.63 mg/kg、K为11.66~22.42 g/kg、Mg为0.48~0.98 g/kg、Mn为3.14~9.19 mg/kg、Zn为12.63~34.53 mg/kg、...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星贝  吴东倩  汪灿  胡丹  杨浩  佘恒志  阮仁武  袁晓辉  易泽林  
【目的】甜荞(Fagopyrum esculentum m.)被誉为21世纪人类的绿色食品之一。倒伏是制约甜荞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研究喷施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对甜荞茎秆抗倒性能的影响,为甜荞的抗倒伏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3—2014年在西南大学歇马科研基地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中抗甜荞品种"宁荞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0(cK)、25 mg·l~(-1)(t1)、50 mg·l~(-1)(t2)、75 mg·l~(-1)(t3)和100 mg·l~(-1)(t4)5个烯效唑浓度处理,于4叶期按100 ml·m~(-2)进行叶面喷施。分别于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对茎秆抗折力、倒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恩和  胡恒觉  
多效唑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效果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张恩和,胡恒觉多效唑(PP333)(Multi-EffectTriazole,MEF),国际通用名称为Paclobutrazol,是70年代末英国ICI有限公司植保部推出的—种高效低毒植物生长延缓剂和广谱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明雪花   王斌   王腾飞   马霞   张译尹   赵小娜   兰剑  
【目的】研究氮肥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确定宁夏雨养区饲用小黑麦的最佳氮肥施用量,为饲用小黑麦的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2021-2022年,以‘晋饲草1号’饲用小黑麦为试验材料,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曹堡村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氮肥不同施用量(0 kg/hm~2(F_1,对照),75 kg/hm~2(F_2),150kg/hm~2(F_3)和225 kg/hm~2(F_4))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和氮肥偏生产力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并分析生产性能与营养品质间的相关性,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氮肥处理饲用小黑麦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21-2022年,施氮肥处理的饲用小黑麦株高、叶茎比、叶片数和叶面积均高于未施氮肥处理,其中F_3处理的上述所有指标均最高。2021年和2022年,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饲用小黑麦粗灰分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呈降低趋势,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F_3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较低,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均最高。2021年和2022年,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饲用小黑麦干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饲用小黑麦氮肥偏生产力呈降低趋势,其中F_3处理饲用小黑麦的干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饲用小黑麦的干草产量与株高、叶片数、粗蛋白产量以及粗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叶茎比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不同氮肥处理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为F_3>F_2>F_4>F_1。【结论】当氮肥施用量为150 kg/hm~2时,饲用小黑麦生长指标、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总体均较优,为宁夏雨养区饲用小黑麦的最佳氮肥施用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锡阁  周成翀  吴志新  王辉  罗燕儿  陈孝煊  
从4种具有优良发酵豆粕能力的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米根霉、产黄青霉)中筛选最优发酵菌株组合,以粗蛋白含量和大豆肽含量为评价标准,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豆粕固态发酵前后的营养物质含量和抗营养因子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B-8和米根霉M-1为最优发酵菌株组合。复合发酵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根霉同时接入到豆粕中,两菌株接种比例2∶1,发酵总接种量10%,发酵温度40℃,料水比1.0∶1.4(质量比),发酵时间96 h。豆粕经复合发酵后,发酵产物中大豆肽、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含量较发酵前均得到显著提升,水分含量显著下降,大分子蛋白质基本降解为10 ku以下的小分子,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显著低于未发酵豆粕。结果表明,豆粕经复合发酵后营养成分显著增加,抗营养因子含量显著降低,营养品质得到改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