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54)
2023(8856)
2022(6743)
2021(5958)
2020(4771)
2019(10398)
2018(10212)
2017(18609)
2016(10736)
2015(11817)
2014(11596)
2013(10660)
2012(9242)
2011(8154)
2010(7933)
2009(7078)
2008(6855)
2007(5925)
2006(5215)
2005(4575)
作者
(32055)
(26912)
(26809)
(25259)
(16968)
(12992)
(11902)
(10582)
(10287)
(9324)
(9182)
(8888)
(8814)
(8484)
(8360)
(8334)
(8209)
(8024)
(7714)
(7702)
(6940)
(6608)
(6574)
(6156)
(6073)
(6055)
(5973)
(5841)
(5514)
(5479)
学科
(37613)
经济(37569)
(27543)
管理(27255)
(20423)
企业(20423)
方法(14908)
(13876)
数学(13150)
中国(13136)
数学方法(13019)
业经(10425)
农业(9486)
(9150)
(8336)
(8079)
贸易(8077)
(7882)
地方(7445)
理论(7442)
技术(6939)
(6805)
产业(6759)
(6332)
环境(6006)
教学(5978)
教育(5916)
(5779)
银行(5731)
信息(5592)
机构
学院(145956)
大学(144633)
(55575)
经济(54514)
管理(52063)
研究(51403)
理学(45931)
理学院(45406)
管理学(44412)
管理学院(44197)
中国(35649)
(34975)
科学(34593)
(30142)
业大(28504)
农业(27902)
(26888)
研究所(25099)
(23170)
中心(22604)
(21957)
(19377)
财经(19168)
师范(19029)
农业大学(18851)
(18788)
北京(18252)
技术(18049)
(17642)
经济学(17205)
基金
项目(107077)
科学(82876)
基金(76331)
研究(72976)
(70087)
国家(69479)
科学基金(58121)
社会(46534)
社会科(44050)
社会科学(44036)
(43711)
基金项目(41049)
自然(38947)
自然科(38117)
自然科学(38100)
自然科学基金(37438)
(36940)
教育(34924)
资助(29470)
编号(28692)
重点(25094)
(23182)
(23034)
(22473)
成果(21634)
计划(21561)
创新(21508)
科研(20869)
课题(20838)
(20253)
期刊
(56300)
经济(56300)
研究(37948)
学报(32306)
(32147)
中国(30377)
科学(26254)
大学(23427)
学学(22414)
农业(21790)
教育(20171)
管理(17903)
(16857)
技术(12158)
(11987)
(10755)
金融(10755)
业经(10739)
经济研究(10008)
业大(9646)
财经(9133)
(8937)
农业大学(8264)
问题(8111)
科技(7971)
(7864)
商业(6877)
职业(6446)
资源(6244)
林业(6198)
共检索到205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艳  陈典  黄晓梅  
以MS为基本培养基,用大蒜茎尖外植体培养的试管苗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对大蒜试管鳞茎形成和膨大作用显著,多效唑质量浓度为2~8mg/L时,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多效唑对鳞茎形成与分化的抑制程度加深,叶片和根系变短、变细弱;诱导鳞茎形成和膨大的最适多效唑质量浓度为6mg/L;多效唑处理后,大蒜试管苗叶鞘中内源激素IAA与ABA的含量比急剧下降,降低幅度越大,鳞茎形成、膨大的效果越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林林  李振东  王倩  
通过生物学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大蒜鳞茎浸提液对黄瓜发芽、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对黄瓜的苗长、根长抑制显著增强,而浓度为40 mg/mL时,对发芽率的抑制显著。在20 mg/mL浓度范围内,大蒜鳞茎浸提液,促进了黄瓜的幼苗生长、增加了可溶性糖、蛋白质、Vc、叶绿素的含量,提高了POD、SOD、CAT的活性,高浓度的浸提液抑制了幼苗生长及POD、SOD、CAT的活性,降低可溶性糖、蛋白质、Vc、叶绿素的含量。随着浓度的增加,MDA的变化趋势为"V"型,浓度为10 mg/mL时,MDA降低了13.7%。20 mg/mL浓度范围内的大蒜浸提液对黄瓜生长有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高琼  李式军  张学平  
以B5为基本培养基,用徐州白蒜和太仓白蒜2个地方品种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纵切的蒜瓣幼芽基部切块和试管苗茎基部切块具有较高的增殖能力,但后者代增殖系数有随世代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15℃的较低温度和pH7.5的微碱性培养基是大蒜微繁增殖的理想条件。离体条件下温度和光周期对试管苗鳞茎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太仓白蒜在25℃下以蔗糖为糖源时鳞茎形成率较高,并且要求长光照条件;徐州白蒜每天照光8~16h均可形成鳞茎,照光12h以上鳞茎形成率较高,其对蔗糖和葡萄糖及其浓度无明显反应差异。培养基添加1.0mg/LPP333可促进太仓白蒜鳞茎的形成。离体条件下形成的大蒜试管鳞茎在蛭石中15℃下可发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亚萍  刘秀群  陈龙清  
以卷丹的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培养方式(固体培养、固-液培养、液体浅层静置培养)、蔗糖与活性炭双因素、茉莉酸甲酯等对卷丹试管内结鳞茎的生长和膨大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对卷丹试管鳞茎生长和膨大有利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液体培养方式对卷丹试管鳞茎膨大效果较显著,鳞茎的平均鲜质量达到249.84mg,是固体培养条件下的3倍,直径>8 mm鳞茎的产率达54.05%,是固体培养条件下的近5倍;蔗糖和活性炭双因素试验表明,90 g/L蔗糖+3 g/L活性炭是最佳浓度配比,可使鳞茎平均鲜质量达到479.17 mg,最大达到870 mg;茉莉酸甲酯的最佳浓度为10-7mol/L,可使鳞茎平均鲜质量达180 m...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咸丰  程智慧  关志华  杜慧芳  
为探寻反季节栽培大蒜生产的理论和技术,实现新鲜大蒜的周年供应,丰富设施栽培结构模式和减轻连作障碍。以两个大蒜品种为试材,在反季节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叶面水杨酸(SA)处理对大蒜鳞茎形成、产量及鳞茎形成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SA处理均能促进大蒜的鳞茎比率和假茎粗,抑制大蒜的株高和假茎长的增长,增加蒜瓣质量、蒜头质量和蒜头产量,提高大蒜鳞茎中POD、SOD的活性,抑制CAT的活性,且以200 mg/L处理的效果最显著。说明SA能显著促进大蒜鳞茎膨大和质量增加,以200 mg/L处理的效果最好,SA对大蒜植株生长有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索长江  
多效唑(PP_(333))作为一种效果显著、作用时间长的生长延缓剂,已广泛应用在大田和园艺作物上。霞草(Cypsophila elegans)俗称满天星。是束花和插花的主要花材,在鲜花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作者着重研究了多效唑在霞草试管繁殖中继代增殖和生根移植方面的作用,以探讨霞草工厂化生产的新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曲英华  高树英明  
为克服大蒜茎尖离体培养增殖率低的问题 ,对准备切取茎尖组织进行离体培养的大蒜种球以及切取的带有 1,2片叶原基的大蒜茎尖组织 (外植体 )进行了低温处理 ,结果表明 ,低温处理促进了大蒜茎尖离体培养时芽的形成及生长。对外植体的低温处理比对种球的低温处理效果好 ,6 0d低温处理后 ,外植体低温处理区的新芽形成数是种球低温处理区的 10倍 ,平均每个茎尖形成新芽 2 2 2个 ;种球低温处理和外植体低温处理并用时 ,没有产生累加效应 ,相反 ,外植体低温处理的效果 ,被种球低温处理削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海平  李锡香  沈镝  宋江萍  邱杨  Philipp W.Simon  
对无性繁殖蔬菜资源圃保存的192份大蒜种质的8个鳞茎产量构成数量性状(鳞茎高、鳞茎直径、鳞茎重、鳞芽高、鳞芽背宽、鳞芽数、鳞茎盘厚、鳞茎盘直径)进行了观测、统计分析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8个数量性状均存在较大变异;依据频次分布和5级分组的惯例,提出了各个性状相应的分级标准;相关分析表明,鳞茎单产与除鳞芽背宽之外的其他7个性状显著相关,其中与鳞茎重和鳞茎直径相关系数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983 77和0.726 9;主成分分析表明,与产量相关的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74.84%,在第一主成分的特征向量中,以鳞茎重最大、鳞茎直径次之,再次是鳞茎高和鳞芽数;不同种质鳞茎产量差异显著,结合主坐标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辰壹  郑成锐  程智慧  
【目的】明确大蒜鳞茎提取液在抑制种传病害过程中对寄主植物黄瓜的化感效应,为开发利用大蒜鳞茎提取液作为新生物源农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吉木萨尔白皮蒜为研究材料,按照ISTA种传病害研究方法,以不同质量分数(2.5%,1.25%,0.625%和0.312 5%)大蒜鳞茎水提液,分别活体接种2种种传病害(黄瓜镰刀菌枯萎病和猝倒病)病原菌孢子,用菌落数计算防治效果;测定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时期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率、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系活力、α-淀粉酶活力、出苗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等指标,以化感效应指数为依据,确定不同质量分数大蒜鳞茎提取液对寄主黄瓜幼苗的化感作用。【结果】大蒜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苗苗  程智慧  温艳斌  刘晓雪  
【目的】研究培养基和pH值对大蒜茎盘不定芽诱导的影响,明确诱导大蒜茎盘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和pH值组合,为提高大蒜组织快繁效率提供参考。【方法】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大蒜种质资源圃中大蒜品种G064的蒜瓣茎盘为外植体材料,在pH值6.0,6.5,7.0,7.5的MS、LS和B5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并诱导不定芽,统计出芽诱导率和繁殖系数,并观察茎盘在最佳组合下的发育表现。【结果】大蒜茎盘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率在偏碱性培养基中较高,且以pH 7.5的LS培养基最高,为80.3%;其次为pH 7.5的MS培养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雅琴  黄雪芳  李冬林  向其柏  
应用薄层层析-荧光测定法研究了中国石蒜Lycoris chinensis花期前后鳞茎内源多胺质量摩尔浓度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内源多胺与中国石蒜花芽分化的关系。中国石蒜在不同发育期3种内源多胺存在有规律的非同步变化。腐胺和精胺2种多胺变幅较大,亚精胺变幅较小。在开花前的花原基分化期,腐胺质量摩尔浓度明显高于亚精胺和精胺,7月上旬外鳞片、中鳞片、内鳞片和茎尖中腐胺质量摩尔浓度分别为1.238,1.676,2.313,1.451 nmol.g-1,为同期精胺质量摩尔浓度的1.48,1.90,2.56,1.40倍,亚精胺的1.97,2.69,3.66和2.09倍;花期腐胺质量摩尔浓度下降,而精胺剧增,8...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莉  程智慧  孟焕文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及孢子萌发法,研究了大蒜鳞茎粗提物对西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iumf.niveum Snyder et Heansen)病菌的抑杀效应。结果表明,随大蒜鳞茎粗提物质量浓度的增加,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增强,大蒜鳞茎粗提物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0.156 25 mg/mL;当大蒜鳞茎粗提物的质量浓度达到10 mg/mL时,对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100%;质量浓度达到20 mg/mL时,抑菌圈直径最大,为5.7 mm,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100%,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大蒜鳞茎粗提物可有效抑杀西瓜枯萎病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寒霜  赵俊丽  李伟明  付书平  王书生  
以河北省两个名优地方品种安国大蒜和永年大蒜为试材,用Ms,B5作基本培养基,研究了大蒜茎尖繁殖脱毒快繁技术。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B5+0.1 mg/L NAA+3 mg/L 6_BA,但是,激素、营养物质的添加数量以及培养时期不同品种间有差异;剥离大蒜茎尖带一定数量的鳞片为好,其不仅可提高脱毒苗成活率,而且有利于扩大茎尖繁殖系数。无毒蒜大田扩繁的播种时间对产量有一定影响,且品种间差异较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昌华  李小川  赵美华  赵军良  罗春香  
采用山西栽培的5个地方名蒜茎尖离体培养,获得了无病毒蒜种。结果表明,茎尖大小为0.2~0.5mm,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以B5或MS.附加1~2mg/L细胞分裂素和0.01~0.1mg/LNAA,效果最佳。根系诱导在原培养基中加入0.2mg/LNAA,出根率可达90%以上。成苗后于12月份移栽到节能日光温室,成活率达90%以上。经对脱毒苗形态观察和染色体检测,没有发生异常变化,植株生长健壮,遗传性稳定,产量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孔素萍  曹齐卫  孙敬强  刘波  徐坤  
【目的】大蒜为无性繁殖作物,难以采用常规育种方法选育新品种,而化学诱变作为种质创制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一些作物上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探讨秋水仙素对大蒜茎尖组培试管苗多倍体的诱变效应,旨在为创新大蒜种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方法】选用山东‘苍山蒲棵’、四川‘正月早’和‘新疆紫皮’3个生态区域的大蒜品种,鳞茎经自然晾干通过休眠后,取鳞芽茎尖为外植体接种到不同处理的培养基上,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秋水仙素不同浓度及处理时间对大蒜茎尖试管苗成苗率及染色体加倍率的影响,并建立相关回归模型;通过对回归模型进行解析,确定诱变大蒜四倍体的优化方案;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幼叶和根尖压片染色体计数相结合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