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97)
- 2023(6856)
- 2022(5634)
- 2021(5007)
- 2020(4160)
- 2019(9212)
- 2018(8721)
- 2017(16175)
- 2016(8977)
- 2015(9664)
- 2014(9088)
- 2013(8905)
- 2012(8260)
- 2011(7358)
- 2010(7181)
- 2009(6510)
- 2008(6297)
- 2007(5431)
- 2006(4769)
- 2005(4092)
- 学科
- 济(33253)
- 经济(33207)
- 管理(24908)
- 业(24122)
- 企(18587)
- 企业(18587)
- 方法(15920)
- 数学(14322)
- 数学方法(14186)
- 农(9976)
- 学(9668)
- 财(9198)
- 中国(8652)
- 贸(8376)
- 贸易(8375)
- 易(8181)
- 业经(7485)
- 农业(6986)
- 制(5901)
- 技术(5803)
- 环境(5718)
- 务(5457)
- 财务(5454)
- 地方(5450)
- 财务管理(5441)
- 企业财务(5201)
- 划(4944)
- 银(4870)
- 银行(4820)
- 融(4797)
- 机构
- 大学(130772)
- 学院(128289)
- 济(50645)
- 经济(49775)
- 研究(49358)
- 管理(46525)
- 理学(41459)
- 理学院(40912)
- 管理学(40011)
- 管理学院(39824)
- 农(36289)
- 科学(35292)
- 中国(34853)
- 农业(29492)
- 业大(28483)
- 京(27824)
- 所(27165)
- 研究所(25473)
- 中心(21571)
- 财(20742)
- 农业大学(19741)
- 江(18488)
- 院(18033)
- 财经(17093)
- 北京(16987)
- 省(16926)
- 室(16460)
- 科学院(15983)
- 经(15814)
- 业(15711)
- 基金
- 项目(97432)
- 科学(75222)
- 基金(72576)
- 家(68922)
- 国家(68394)
- 研究(59106)
- 科学基金(56424)
- 自然(40876)
- 自然科(39988)
- 自然科学(39968)
- 自然科学基金(39300)
- 基金项目(38876)
- 社会(38560)
- 省(37682)
- 社会科(36594)
- 社会科学(36582)
- 划(33338)
- 资助(29225)
- 教育(26399)
- 重点(22703)
- 计划(22378)
- 部(20802)
- 创(20545)
- 发(20474)
- 科技(20277)
- 编号(20207)
- 科研(20179)
- 创新(19327)
- 业(19159)
- 农(17239)
共检索到179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凤珏 王泽平 许鸿源 梁琼月 韦战飞 刘超 余乃明
为探索多效唑(MET)和缩节胺(DPC)对罗汉果光合特性与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青皮果品系的罗汉果组培苗为材料,按常规使用浓度MET 50 mg.L-1和DPC 1500 mg.L-1,在植株上棚去顶后,进行叶面喷施,清水作对照。结果表明:MET和DPC均能提高罗汉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增加罗汉果果实干物质,尤其是甜甙和总糖含量,果实品质得到改善。
关键词:
罗汉果 多效唑 缩节胺 光合参数 品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继富 刘举
以‘农青2号’罗汉果为试验材料,在露地进行棚架与篱架密植栽培试验,统计单位面积产果数和各等级果实率,分析果实甜苷Ⅴ、总糖和V–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棚架栽培每1 hm2产果数较篱架栽培提高了10.8%,二者差异显著;2种架式特果率、大果率和中果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种架式每1 hm2产果数随栽培密度的增大而明显增加,但特果率和大果率随栽培密度的增大总体呈下降趋势,架式、密度、架式与密度互作对中果率和外果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小果率随栽培密度的增大总体呈上升趋势;篱架栽培果实甜苷Ⅴ含量较棚架栽培提高了9.6%,2种架式间差异显著,但2种架式总糖、V–C含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种架式...
关键词:
罗汉果 架式 密度 产量 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磊 卢凤来 刘金磊 刘幼娴 宋云飞 李典鹏
采用乙烯利处理的方法对采收季节后期无法自然成熟的罗汉果苦果进行采后处理研究,以实现对罗汉果苦果废物利用。采摘20、30、40 d果龄的罗汉果,进行温度、乙烯利用量、放置时间对罗汉果催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罗汉果苦果催熟的最佳条件为:30日龄以上的罗汉果、0.1%~0.2%乙烯利浸泡2 min、室温15℃以上放置2~4周,70%的果实在试验结束时表现出全面成熟。说明使用乙烯利催熟罗汉果苦果的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罗汉果 苦果 乙烯利 催熟 皂苷含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友林
罗汉果是葫芦科藤本落叶植物罗汉果的成熟果实,以广西桂林产的罗汉果最为有名。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罗汉果中含有丰富的天然果糖、罗汉果甜甙及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热含量极低。罗汉果甜甙的甜度约为蔗糖的300倍,并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中医认为,罗汉果味甘性凉,有清热润肺、止咳化啖、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肺热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等症。中医常用罗汉果与其他中药配伍组成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鱼冰星 王宏富 原向阳 杨净 段宏凯 王钰云 李智
为研究多效唑和乙烯利对谷子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张杂谷10号’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谷子不同生育时期分别叶面喷施多效唑和乙烯利,对谷子主要农艺性状、叶片SPAD值、光合参数及产量进行测定,并比较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单施和互作的效应。结果表明:多效唑和乙烯利单施处理下,谷子株高显著降低,在A_1处理下达到最小值,较对照降低4.61%,茎粗显著增加,基部第一、第二和第三节间粗度均在A_1处理时最大,比对照分别增加11.30%、13.26%和14.44%,叶面积同样在A_1处理时最大,较对照显著增加11.76%;谷子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增加,均在A_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比对照分别增加6.81%、22.85%、18.78%和3.48%,而胞间CO_2浓度较对照显著降低6.84%;除穗长、穗码数外,穗粗、穗重、穗粒重及产量与对照相比达到显著性差异,其中穗粗在A_1处理下最好,穗重、穗粒重和产量则在B_2处理下达到最大,比对照显著增加14.10%、11.75%和11.09%。多效唑、乙烯利互作处理下,谷子株高在A_1B_2处理下达到最小值,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6.05%,茎粗在A_1B_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基部第一、第二和第三节间粗度较对照显著增加11.96%、15.88%和14.00%,叶面积同样在A_1B_2处理时最大,较对照显著增加13.11%;谷子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在A_1B_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比对照分别增加8.37%、49.41%、22.64%和10.75%,而胞间CO_2浓度较对照显著降低8.14%;除穗长、穗码数外,穗粗、穗重、穗粒重及产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变化,其中穗粗在A_1B_2处理下最好,穗重、穗粒重、产量则在A_1B_2和A_2B_2处理时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增加20.87%、18.72%、20.73%和15.60%、16.11%、16.82%。而在A_3B_3和A_3B_1处理时谷子穗粒重、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分别减少5.54%、6.58%和7.73%、8.81%。试验表明,与单施相比,2种调节剂互作效应更显著,在谷子拔节期前或拔节期喷施300 mg/L多效唑后,在抽穗期追施400 mg/L乙烯利最适宜,而在孕穗期喷施多效唑后,孕穗期或灌浆期追施乙烯利会降低穗粒重,造成产量下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耿小丽 武慧娟 付萍 周栋昌 刘乾
为筛选燕麦(Avena sativa)种子生产适宜的生长调节剂,增强燕麦抗倒伏性,提高种子产量,设计不同水平多效唑[0.6 g·L~(-1)_ (P1)、0.9 g·L~(-1)_ (P2)和1.2 g·L~(-1)_ (P3)]、矮壮素[3.0 mL·L~(-1) (C1)、4.0 mL·L~(-1) (C2)和5.0 mL·L~(-1) (C3)]和缩节胺[3.0 mL·L~(-1) (M_1)、3.5 mL·L~(-1) (M_2)、4.0 mL·L~(-1) (M_3)]处理,研究了各水平燕麦植株生长发育、抗倒伏性和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不施对照(CK)相比,多效唑、矮壮素、缩节胺都可以降低燕麦植株高度,促进茎粗增长,其中效果最明显的M_3处理株高较CK降低21.88%,M_2处理茎粗较CK增加22.67%;3种调节剂都可以使燕麦第2节间长度缩短,抗折力增加,M_3第2节间长度较CK缩短21.52%,抗折力较CK提高36.36%;3种调节剂都可以有效促进燕麦穗粒数,千粒重和种子产量的增加,缩节胺喷施效果最好,缩节胺3个水平M_1、M_2、M_3种子产量较CK增长4.63%、16.54%、21.00%。综合分析说明,本研究中缩节胺可以有效提高燕麦抗倒伏力,提高燕麦种子产量,缩节胺4.0 mL·L~(-1) (M_3)在燕麦种子生产中效果最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陆耀邦 莫明荣 伍川 李土生 李刚生
罗汉果是中国特色农产品,世界珍稀果品,经济效益好,因生长在山区林地,发展受到限制。为扩大生产,做强做大罗汉果产业,该文研究了特色农产品罗汉果栽培技术,把原产于山区林地的罗汉果引种到山下平原缓坡(台)地、丘陵坡地、山区水田栽培,并提出了罗汉果"下山"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 罗汉果 试验研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莫长明 马小军 齐力旺 白隆华 石磊 冯世鑫
为了深入了解罗汉果种质遗传改良潜力和探讨性状遗传相关关系,该文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系统调查18个罗汉果无性系种质的26个性状,并进行方差、主成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种质的26个性状中,有25个性状均存在较大遗传变异,且在长势、生育期、营养品质、产量及甜苷方面变异突出,具有良好的遗传改良潜力;单果重与果纵径呈极显著正相关;总苷含量与果形呈极显著正相关。故高产品种选育应高度关注果纵径,选择果纵径较长的株系;高总苷含量品种选育应高度关注果形指数,选择果形指数较大的株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戚向阳 陈维军 张俐勤 单夏锋 宋云飞
【目的】研究罗汉果皂甙提取物及罗汉果皂甙V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D-脱氧核糖法、抗超氧阴离子试剂盒法及比色法分析罗汉果皂甙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的效果。【结果】(1)罗汉果皂甙提取物(MG)均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可抑制大鼠肝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对Fe2+和H2O2诱导的肝组织过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减少红细胞溶血的发生。(2)罗汉果皂甙V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效果与MG相当,但对O2-–的清除作用优于MG。【结论】罗汉果皂甙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活性,罗汉果皂甙V是提取物中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梁根桃 沈锡康 方星
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_(333)),不同时间对3个菊花品种进行了叶面喷施试验,祥细观察其对株型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PP_(333)能明显地抑制菊花的茎和叶的生长,使植株矮化,节间缩短;叶片变小,厚度增加;叶色加深,叶绿素含量增加;推迟开花,延长花期。同时,试验结果为合理应用PP_(333)控制菊花株型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华 聂艳 王定跃 谢利娟
【目的】探索外源激素乙烯利和多效唑对簕杜鹃观赏性状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植株开花过程与生理生化特性的相关性,为实际生产中簕杜鹃的花期调控、提高开花率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对植株分别叶面喷施25、50、75、100、125 mg·L~(-1)的乙烯利及100、300、500、700、900 mg·L~(-1)的多效唑,以喷清水为对照(CK)。2016年8月23日开始第1次处理,每隔10天喷施1次,共喷施3次。观察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中观赏性状的变化,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植株生长开花过程中内源激素、碳水化合物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花芽分化初期,较低的IAA、GA_3以及较高的ABA、ZR有利于植物开展花芽分化;分化后期,高水平的IAA、相对稳定的GA_3以及较低的ABA、ZR对花各部位的发育有益。形态分化初期,总氮含量较低,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质较高能够促进植株开花。75 mg·L~(-1)乙烯利使ABA/IAA、ABA/GA_3、ZR/IAA、ZR/GA_3比值明显升高,叶片总氮含量降低,促进分化初期C/N比值,同时增加植株花枝数、花朵数,使植株花期起始时间提早5天,总时长较对照延长7天;多效唑100 mg·L~(-1)抑制ABA/IAA、ABA/GA_3、ZR/IAA、ZR/GA_3比值及总氮水平,使植株花期起始时间延后1天,末花期不变。【结论】75 mg·L~(-1)乙烯利处理对植株花枝数、花朵数、始花期及开花总时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生产栽培中可依据此结论进行植株的促进栽培;而多效唑处理对簕杜鹃生长开花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现象。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洋 贾晓辉 郝建军 付淑杰 李云鹏
以京亚和夕阳红葡萄为试材,用不同浓度S3307喷施果穗,研究S3307对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3307显著促进葡萄果皮花色素含量增加,使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有机酸含量下降,提高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升高。这说明S3307有促进葡萄果实着色作用,并能改善果实品质,因此在生产上有一定应用价值。进一步研究表明,花色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机酸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韩焕勇 杜明伟 王方永 陈兵 田晓莉
【目的】研究增效缩节胺(DPC~+)应用剂量对北疆早熟棉花农艺及经济性状的影响,为大田应用DPC~+进行化学封顶提供依据。【方法】以"新陆早53号"为材料,设置450、750、1050 mL/hm~(2 ) 3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剂量DPC~+对棉花株高、果枝台数、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随DPC~+剂量增加,株高和果枝台数均呈现降低趋势,但单株结铃有增加趋势,单铃重有降低趋势,各处理间纤维品质的差异不大。综合来看,中剂量750 mL/hm~(2 )处理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最高。【结论】生产中可根据棉花长势,在中剂量的基础上,适当调整DPC~+用量,保证效益收益,持续提升棉花简化栽培的潜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翁忙玲 吴震 李式军
于山葵根茎形成期前喷施不同质量浓度 ( 5 0、 10 0、和 15 0mg·L-1)多效唑 (PP3 3 3 ) ,能有效地控制植株茎叶生长 ,显著促进根茎的形成 ,提高根茎中维生素C和淀粉含量。以 10 0mg·L-1处理效果最佳 ,每株根茎平均鲜重为 5 0 14g ,比对照高 2 3 5 % ,尤其是 9cm长、 5 0 g以上的根茎数比对照显著增加 ,有效地提高了山葵根茎的产量和商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