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71)
2023(6920)
2022(5726)
2021(5101)
2020(4277)
2019(9434)
2018(8981)
2017(16531)
2016(9201)
2015(9890)
2014(9396)
2013(9221)
2012(8525)
2011(7715)
2010(7411)
2009(6651)
2008(6593)
2007(5602)
2006(4900)
2005(4248)
作者
(31028)
(25951)
(25856)
(24067)
(16437)
(12726)
(11477)
(10245)
(10006)
(9064)
(8942)
(8588)
(8544)
(8265)
(8141)
(8023)
(7992)
(7735)
(7538)
(7449)
(6864)
(6414)
(6090)
(6006)
(6000)
(5762)
(5622)
(5559)
(5344)
(5325)
学科
(33910)
经济(33862)
管理(25547)
(25005)
(19724)
企业(19724)
方法(16401)
数学(14752)
数学方法(14605)
(9868)
(9846)
(9750)
中国(8832)
(8477)
贸易(8476)
(8281)
业经(7625)
农业(6769)
(6163)
财务(6160)
财务管理(6146)
(6138)
技术(5971)
企业财务(5864)
环境(5676)
地方(5217)
(5098)
银行(5049)
(4969)
金融(4966)
机构
大学(133509)
学院(130895)
(51742)
经济(50837)
研究(50622)
管理(47755)
理学(42480)
理学院(41942)
管理学(41006)
管理学院(40820)
(37078)
科学(36161)
中国(35813)
农业(30194)
业大(29066)
(28695)
(28069)
研究所(26282)
中心(22043)
(21543)
农业大学(20017)
(18967)
(18395)
财经(17654)
北京(17538)
(17456)
(16910)
科学院(16528)
(16355)
(16319)
基金
项目(99220)
科学(76662)
基金(73921)
(70444)
国家(69910)
研究(60159)
科学基金(57516)
自然(41820)
自然科(40930)
自然科学(40909)
自然科学基金(40218)
基金项目(39516)
社会(39099)
(38408)
社会科(37105)
社会科学(37093)
(34088)
资助(29892)
教育(26848)
重点(23168)
计划(22902)
(21186)
(20927)
(20743)
科技(20705)
编号(20630)
科研(20525)
创新(19669)
(19603)
(17392)
期刊
(49649)
经济(49649)
学报(35365)
研究(33323)
(32396)
科学(28166)
大学(24721)
中国(24645)
学学(23956)
农业(22082)
管理(16766)
(15785)
(12437)
业大(11074)
(9742)
金融(9742)
农业大学(9460)
经济研究(9419)
(8760)
财经(8520)
教育(8365)
技术(8296)
业经(8212)
科技(7721)
(7276)
林业(7200)
问题(6849)
中国农业(6598)
自然(6218)
商业(5969)
共检索到184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鱼冰星  王宏富  原向阳  杨净  段宏凯  王钰云  李智  
为研究多效唑和乙烯利对谷子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张杂谷10号’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谷子不同生育时期分别叶面喷施多效唑和乙烯利,对谷子主要农艺性状、叶片SPAD值、光合参数及产量进行测定,并比较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单施和互作的效应。结果表明:多效唑和乙烯利单施处理下,谷子株高显著降低,在A_1处理下达到最小值,较对照降低4.61%,茎粗显著增加,基部第一、第二和第三节间粗度均在A_1处理时最大,比对照分别增加11.30%、13.26%和14.44%,叶面积同样在A_1处理时最大,较对照显著增加11.76%;谷子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增加,均在A_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比对照分别增加6.81%、22.85%、18.78%和3.48%,而胞间CO_2浓度较对照显著降低6.84%;除穗长、穗码数外,穗粗、穗重、穗粒重及产量与对照相比达到显著性差异,其中穗粗在A_1处理下最好,穗重、穗粒重和产量则在B_2处理下达到最大,比对照显著增加14.10%、11.75%和11.09%。多效唑、乙烯利互作处理下,谷子株高在A_1B_2处理下达到最小值,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6.05%,茎粗在A_1B_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基部第一、第二和第三节间粗度较对照显著增加11.96%、15.88%和14.00%,叶面积同样在A_1B_2处理时最大,较对照显著增加13.11%;谷子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在A_1B_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比对照分别增加8.37%、49.41%、22.64%和10.75%,而胞间CO_2浓度较对照显著降低8.14%;除穗长、穗码数外,穗粗、穗重、穗粒重及产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变化,其中穗粗在A_1B_2处理下最好,穗重、穗粒重、产量则在A_1B_2和A_2B_2处理时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增加20.87%、18.72%、20.73%和15.60%、16.11%、16.82%。而在A_3B_3和A_3B_1处理时谷子穗粒重、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分别减少5.54%、6.58%和7.73%、8.81%。试验表明,与单施相比,2种调节剂互作效应更显著,在谷子拔节期前或拔节期喷施300 mg/L多效唑后,在抽穗期追施400 mg/L乙烯利最适宜,而在孕穗期喷施多效唑后,孕穗期或灌浆期追施乙烯利会降低穗粒重,造成产量下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华  聂艳  王定跃  谢利娟  
【目的】探索外源激素乙烯利和多效唑对簕杜鹃观赏性状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植株开花过程与生理生化特性的相关性,为实际生产中簕杜鹃的花期调控、提高开花率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对植株分别叶面喷施25、50、75、100、125 mg·L~(-1)的乙烯利及100、300、500、700、900 mg·L~(-1)的多效唑,以喷清水为对照(CK)。2016年8月23日开始第1次处理,每隔10天喷施1次,共喷施3次。观察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中观赏性状的变化,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植株生长开花过程中内源激素、碳水化合物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花芽分化初期,较低的IAA、GA_3以及较高的ABA、ZR有利于植物开展花芽分化;分化后期,高水平的IAA、相对稳定的GA_3以及较低的ABA、ZR对花各部位的发育有益。形态分化初期,总氮含量较低,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质较高能够促进植株开花。75 mg·L~(-1)乙烯利使ABA/IAA、ABA/GA_3、ZR/IAA、ZR/GA_3比值明显升高,叶片总氮含量降低,促进分化初期C/N比值,同时增加植株花枝数、花朵数,使植株花期起始时间提早5天,总时长较对照延长7天;多效唑100 mg·L~(-1)抑制ABA/IAA、ABA/GA_3、ZR/IAA、ZR/GA_3比值及总氮水平,使植株花期起始时间延后1天,末花期不变。【结论】75 mg·L~(-1)乙烯利处理对植株花枝数、花朵数、始花期及开花总时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生产栽培中可依据此结论进行植株的促进栽培;而多效唑处理对簕杜鹃生长开花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现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贞攀  郭平毅  原向阳  董淑琦  刘阳  高虹  宁娜  郭美俊  解丽丽  冯雷  王斌强  余凯凯  
为探明除草剂对张杂谷10号安全性以及光合生理机制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喷施不同剂量的苯磺隆和单嘧磺隆,于药后5、15和25d分别测定其光合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供试2种除草剂处理后,谷子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的有效量子产量(Y(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胞间Co2浓度(Ci)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变化则呈现相反趋势,且均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此外,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指标得到一定的恢复,进而谷子药害情况得到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志鹏  蒋晔  甘霖  熊兴耀  
以6年生鸡嘴荔为试材,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和多效唑进行处理,研究其对鸡嘴荔内源激素和花芽分化的影响,寻找解决鸡嘴荔成花率低和坐果率低的方法.结果表明,多效唑和乙烯利处理均能提高鸡嘴荔的成花率,其中,对鸡嘴荔成花率提高作用最明显的是处理A(乙烯利800mg/L),末次梢成花率达到91.88%,比对照提高了18.59%;其次为处理D(多效唑600 mg/L),处理C(乙烯利400mg/L)和处理B(多效唑1000mg/L),成花率分别为91.81%,80.44%和76.37%,分别比对照提高18.52%,7.15%和3.08%.在花芽分化前期,各处理能明显降低植株体内IAA和GA3的含量,提高ABA...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聂艳  
簕杜鹃生长势强,繁殖栽培容易,花期长且具有独特的观赏特性,作为深圳市的市花,广泛应用于盆栽、悬挂以及立交桥的垂直绿化等方面,但由于深圳市年度间低温、降雨以及人工管理不当等原因,使得簕杜鹃出现苞片大小不均匀,开花不整齐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簕杜鹃的观赏价值和生产应用。因此本文以簕杜鹃品种‘同安红’为研究材料,采用叶面喷施乙烯利(25、50、75、100、125mg/L)和多效唑(100、300、500、700、900mg/L)两种外源激素,探索外源激素对簕杜鹃观赏性状调控的生理基础;同时观察簕杜鹃花芽的外部形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肖琳  胡正元  蔡鹤亭  何晖  江扬洲  刘亚平  
在杂交水稻温室秧苗1 叶1 心期和寄秧15 d 后各喷施1 次50 ~200 mg·L- 1 烯效唑,可使苗高降低,植株干重、分蘖和总根数、白根数增加,茎基部变宽,叶片变宽变短,根系活力增强,叶片的可溶性糖、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 活性、光合速率提高;后期灌浆速率增大,有效穗增加。其中以喷施100 mg·L- 1 处理效果最好,1996 年小区试验比对照增产18-09 % ,1997 年大区对比试验较之对照增产16-20 %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凤珏  王泽平  许鸿源  梁琼月  韦战飞  刘超  余乃明  
为探索多效唑(MET)和缩节胺(DPC)对罗汉果光合特性与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青皮果品系的罗汉果组培苗为材料,按常规使用浓度MET 50 mg.L-1和DPC 1500 mg.L-1,在植株上棚去顶后,进行叶面喷施,清水作对照。结果表明:MET和DPC均能提高罗汉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增加罗汉果果实干物质,尤其是甜甙和总糖含量,果实品质得到改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留生  韩碧文  何钟佩  
以京冬6号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氨基嘌呤(BA)、乙烯利及其配合使用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有效改变了小麦蛋白质含量及组分、氨基酸组成、沉降值、面筋含量等品质指标和千粒重。开花期喷施 BA 50mg/L 和灌浆期喷施乙烯利50mg/L 的复合处理,籽重和品质指标同时显著提高,表明了化学控制手段在协调碳氮物质代谢,实现产量品质协同提高方面的应用潜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文廷刚  杜小凤  王伟中  顾大路  杨文飞  吴雪芬  钱新民  吴传万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文廷刚  杜小凤  王伟中  顾大路  杨文飞  吴雪芬  钱新民  吴传万  
为探明乙烯利和劲丰对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以淮麦31为材料,研究了乙烯利和劲丰对小麦各营养器官花后干物质积累动态、花前和花后干物质再转运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和劲丰处理能增强小麦灌浆中后期上部功能叶片和节间的干物质积累,并促进其灌浆后期干物质转运。与对照相比,乙烯利降低了花前花后暂贮干物质的总输出量,增加了成熟期干物质在各营养器官中的分配量和比例,减少了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量,降低了籽粒产量、总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劲丰则能促进花前和花后两个时期暂贮干物质的输出,降低成熟期干物质在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利艳  郭晓娣  张玉荣  边璐  刘金香  
为明确乙烯对禾谷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致病性的影响并评价转BtACO基因拟南芥对禾谷炭疽菌的抗性。通过施加不同浓度外源乙烯利,对禾谷炭疽菌生长状况进行比较,并对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的野生拟南芥接种禾谷炭疽菌,分析禾谷炭疽菌的致病性,最后对转BtACO基因拟南芥接菌后的抗病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外源乙烯利浓度对禾谷炭疽菌黑色素及孢子生长的影响不同:10~100mg/L乙烯利促进黑色素的产生,125~200mg/L乙烯利抑制黑色素的产生;50~75mg/L乙烯利对禾谷炭疽菌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高浓度乙烯利(125~200mg/L)促进孢子的萌发。对野生型拟南芥接菌观察发现,高浓度乙烯利(125~200mg/L)增强了禾谷炭疽菌的致病性;而转BtACO基因拟南芥较野生型植株发病程度轻,有更高的生物量积累。综上,低浓度乙烯利处理(10~75mg/L)可降低禾谷炭疽菌的致病性,BtACO基因可以作为候选基因运用于作物对禾谷炭疽菌的抗性育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剑亚  俞炳果  曹大铭  
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变与乙烯、多胺的关系已有报道。骆炳山等报道光敏核不育水稻(PGMR)的雄性不育与穗中高乙烯水平有关。冯剑亚等的研究表明PGMR的雄性不育与幼穗中低多胺水平有关。为了进一步了解多胺与乙烯代谢在PGMR育性转换中的作用,1990年用乙烯利和氯化钴进行了试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启玲  王运华  吴礼树  
在土培条件下,对棉花喷施乙烯的抑制剂(CoCl_2)、拮抗剂(STS)和促进剂(Eth),研究其对棉花营养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硼使棉花叶片及蕾的乙烯释放量增加。调节棉花乙烯释放量,能改变棉花叶片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影响棉花叶片N、P、K的含量,并最终影响棉花的产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余建  赵爱春  刘长英  梁燕梅  朱攀攀  蔡雨翔  王茜龄  李镇刚  余茂德  
【目的】以桑品种‘嘉陵40号’的桑椹为试验材料,探究乙烯在桑椹发育进程中的作用和乙烯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为今后有效开发桑椹的经济价值和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调控桑椹成熟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桑盛花期后21天(21DAF)和26天(26DAF),分别用100 mg·L(-1)乙烯利喷洒桑椹表面,采摘后桑椹经0.5μL·L(-1)乙烯抑制剂1-MCP熏蒸处理,测定其花青素和总糖含量,并提取桑椹的总RNA及合成cDNA模板,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乙烯生物合成基因MaACO2和MaACS3,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欢   杨署光   蒋毅   葛立鑫   田维敏   史敏晶  
【目的】研究不同割胶方式下不同品系幼龄橡胶树的排胶生理特性,为阐述乳管排胶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天然橡胶生产中针对不同品系进行合理规划割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PR107、RY8-79、Tjir1和RY7-33-97共4个品系的6龄未开割橡胶树,在S/2 d/2(割线长度为1/2茎围,每2天割1刀)的强割和后续添加1%乙烯利刺激割胶方式下,对其橡胶粒子粒径以及干胶含量、排胶体积、排胶时间、排胶初速度、堵塞指数、硫醇含量等常规排胶生理参数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割胶刀次对这些参数的影响。【结果】1)不同品系胶乳橡胶粒子粒径具有明显差异,起始值最大的是RY8-79和PR107,RY7-33-97的胶乳粒径较小,Tjir1的胶乳粒径最小。强割后,随着割胶刀次增加,不同品系胶乳粒径普遍短暂上升后降低,其中RY8-79和Tjir1的胶乳粒径变化较大,PR107和RY7-33-97的胶乳粒径相对稳定,但均在强割8刀后胶乳粒径降至0.80μm以下,与最大胶乳粒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乙烯利刺激后,胶乳粒径维持在较小水平。2)干胶含量起始值最高为RY7-33-97,其次为RY8-79和PR107,最差为Tjir1。在强割条件下,RY8-79和RY7-33-97干胶含量下降较快,PR107和Tjir1干胶含量下降相对缓慢;乙烯利处理后,PR107干胶含量仅略有下降;RY8-79、RY7-33-97和Tjir1干胶含量相对下调趋势略明显,尤其是RY7-33-97。3)强割条件下,不同品系的排胶时间和排胶体积变化规律高度一致,RY8-79排胶总体积和时间明显高于PR107、RY7-33-97和Tjir1;乙烯利处理后所有品系的排胶时间和总体积显著提高(P<0.05),其中PR107和Tjir1这2个排胶少的品系受乙烯利刺激的影响更明显。4)强割条件下RY8-79和RY7-33-97排胶初速度明显高于PR107和Tjir1,但乙烯利刺激显著降低所有品系的排胶初速度。5)强割条件下不同品系堵塞指数差异较大,RY8-79最低,RY7-33-97最高,乙烯利刺激明显降低该指数。6)强割条件下RY8-79硫醇含量最高,其次为RY7-33-97、PR107,Tjir1最低,乙烯利刺激后48 h 4个品系硫醇含量均表现出降低趋势。【结论】不同品系对强割和乙烯利刺激后的排胶反应不同。强割和过度乙烯利刺激均不利于橡胶粒子粒径、干胶含量等产排胶相关参数的恢复。橡胶粒子粒径和干胶含量相对其他参数受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可作为衡量排胶是否过度的参考指标。橡胶粒子粒径0.80μm是一个较有标志性的值,胶乳粒径降到该值之下,预示应降低割胶强度。自然条件下排胶量大的品系通常不耐强割和乙烯利刺激,RY8-79和RY7-33-97作为主栽品种应尽量避免割胶中施加乙烯利,而PR107可配合施用乙烯利刺激剂。利用幼龄树,结合强割和乙烯利刺激,可以作为育种早期快速筛选不同品系是否具有耐割和耐刺激的方法之一,也为不同品系割胶制度的制定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