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56)
2023(13880)
2022(12259)
2021(11593)
2020(9652)
2019(22096)
2018(21989)
2017(42905)
2016(23415)
2015(25975)
2014(25867)
2013(25451)
2012(23468)
2011(21016)
2010(21102)
2009(19079)
2008(18684)
2007(16409)
2006(14474)
2005(12561)
作者
(67166)
(55829)
(55386)
(53049)
(35708)
(26885)
(25316)
(21808)
(21180)
(20044)
(19015)
(18865)
(17850)
(17643)
(17316)
(17150)
(16692)
(16510)
(16007)
(15968)
(13915)
(13718)
(13451)
(12780)
(12504)
(12487)
(12293)
(12251)
(11208)
(11053)
学科
(86914)
经济(86715)
管理(65853)
(63370)
(53010)
企业(53010)
方法(40543)
数学(34033)
数学方法(33548)
(25194)
(23991)
中国(23698)
(21784)
业经(20223)
地方(17756)
理论(16605)
(16535)
农业(16223)
(15811)
(15547)
贸易(15541)
(15096)
(15071)
财务(15002)
财务管理(14978)
企业财务(14296)
(14161)
技术(14048)
(13527)
银行(13483)
机构
大学(326016)
学院(324804)
管理(129475)
(125157)
经济(122232)
理学(112295)
理学院(111004)
研究(110790)
管理学(109020)
管理学院(108421)
中国(81121)
科学(70647)
(69040)
(59726)
(55930)
(53535)
研究所(51166)
中心(50205)
业大(49396)
财经(47572)
(47513)
(44206)
师范(43788)
北京(43587)
(43273)
农业(41914)
(40550)
(38449)
经济学(36499)
师范大学(35415)
基金
项目(226182)
科学(177988)
研究(164377)
基金(164325)
(143704)
国家(142479)
科学基金(122105)
社会(103001)
社会科(96718)
社会科学(96690)
(87964)
基金项目(87447)
自然(81016)
自然科(79124)
自然科学(79107)
自然科学基金(77679)
教育(75455)
(74750)
资助(67721)
编号(67160)
成果(55174)
重点(50783)
(49837)
(47680)
(46453)
课题(46228)
科研(43633)
创新(43278)
教育部(42414)
大学(41901)
期刊
(136401)
经济(136401)
研究(96255)
中国(59713)
学报(53543)
科学(49472)
(48644)
管理(46567)
(43945)
大学(40227)
学学(37891)
教育(37547)
农业(33836)
(27961)
金融(27961)
技术(26773)
财经(22494)
业经(22476)
经济研究(21539)
(19050)
问题(17387)
图书(17083)
(16765)
科技(16004)
理论(15767)
(15474)
技术经济(14710)
现代(14575)
实践(14550)
(14550)
共检索到470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米红  
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问题研究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的"双轨制"带来诸多弊端。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统筹设计,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与职业年金补充保险相结合的保险制度,逐步化解"双轨制"矛盾,实现普惠共享、统筹城乡、互助互济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连芬  刘德伟  
20世纪70年代以来,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养老保障财务危机,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议题。"多支柱"模式是世界银行倡导的养老保障改革最佳方案。为了应对"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压力,我国逐步建立了养老金"三支柱"模式,但"三支柱"模式无法解决现存的许多问题。为了促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我国有必要吸取世界银行的思想和建议,积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金"五支柱"模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辰  
税收优惠政策是撬动第三支柱养老金发展的重要杠杆。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一年多来,参保扩面成效显著,但开户、缴费、投资人数呈“倒金字塔”式减少。本文量化分析参与人获得的税收红利与政府税式支出下的财政承受能力。研究发现:个人养老金税优政策的真正受益范围有限,潜在参保群体中仅有不到8%能享受到税收红利;当前税收优惠形式单一,未向补充养老需求迫切群体倾斜,拉大了群体间待遇差距;税优政策设计缺乏激励性,EET模式下个人养老金的投资收益率与个人福利水平的增进不成正比;当前TEE基准模式下个人养老金产生的政府税式支出对地方财政影响甚微。本文建议:扩大受益范围,将中低收入群体、女性劳动者以及新型就业群体和无业者作为政策重点目标群体;政策设计向重点目标群体倾斜,在优惠形式和缴费限额等方面分类施策;强化税优政策激励性,对扣除社保后年收入低于9.6万元的中等收入群体实行EEE模式,同时建立缴费限额动态调整机制;密切关注国家财政承受能力,建立个人养老金政府税式支出预警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一飞  丁日佳  
本文通过介绍我国养老金领域的若干投资政策新动向,分析其对第二支柱养老金管理运营绩效的影响。重点就养老保障委托管理产品上市、企业年金基金后端集合、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渠道拓宽、个人税延养老保险等政策新动向的投资绩效管理对策进行研究,并提出以风险预算管理、浮动费率机制、核心-卫星投资策略为主要方法的应对策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姚俊  
作者在借鉴世界银行养老金制度改革"多支柱"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应将社会养老服务设计的视角从居住方式转向服务递送。服务递送更加关注老年人基本需要满足和养老服务政策实施,以此为导向的"多支柱"社会养老服务设计在理念上更加强调网络化连接和服务整合,在具体设计上包括补缺性养老服务、工具性养老服务、日常性养老服务和选择性养老服务等四个部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雷克·戈拉  米哈伊·茹特科夫斯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秉文  
<正>主持人语:1994年世界银行出版发行研究报告《防止老龄危机》,向相关国家推荐养老金三支柱理念,倡导三支柱制度架构。三十年来,世界各国养老金体系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三支柱理念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三十年里,中国养老金体系建设从无到有,从一个支柱起步到三个支柱落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实,早在1991年印发的被称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里程碑的重要文件《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就提出了三支柱养老保险的理念: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比世界银行提出的三支柱理论提前了三年。
关键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鹏飞  张健明  
2011年波兰启动新一轮养老金结构性改革,组建了"二支柱"养老金模式。此次改革背离了世界银行提倡的"三支柱"养老金模式,改革后波兰养老金发展的系列指标表明,此次养老金改革一定程度上是失败的。反观我国多支柱养老金的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多内在矛盾,基于波兰新一轮养老金结构性改革的教训,深刻反思我国多支柱养老金制度建设中的内在矛盾,对于健全我国多支柱养老金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熊玮  
2022年11月,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与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共同构成我国养老第三支柱,标志着养老第三支柱进入全新发展阶段。面对老龄化加速、居民财富增长与养老需求增加的时代背景,第三支柱的制度性创新在金融领域将开启“个人养老金”的新时代。目前我国养老三支柱发展不平衡,第三支柱亟需发挥潜力,养老信托作为养老金融的组成部分,能够发挥自身制度优势推进第三支柱的发展。研究发现,信托可结合多种养老场景,设置结构多样的信托产品,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养老信托产品和服务策略,满足长者、家属与社会多方需求,为服务我国多层次养老金体系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静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世界性养老金制度改革趋势显示,对于养老社会保障体系而言,任何单一的制度安排都不能确保养老保障体系的功能作用达到最优,从而也就不能保证经济沿着最优的路径增长。因此,在设计养老社会保障体系时,不得不考虑各种养老金制度的功能作用发挥所依赖的社会经济条件,使各种制度在功能上互相补充,产生互动,以整合整个养老保障体系趋于最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焯  姜禹杉  
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如何引导个人养老金投资和第三支柱的发展并实现养老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值得思考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赋予了个人投资选择权,然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如何从纷繁复杂的养老金产品中选择合适的产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国际上有两种方式值得借鉴:一种方式是投资顾问,另一种方式是“产品清单”。然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光大集团课题组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补齐养老金体系短板,多措并举发展第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建设是个世界性难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程度日益加深,迫切需要从完善优化养老保障体系与制度设计、发掘第三支柱养老金发展潜力、畅通养老基金投资渠道等多方发力,为增强全社会养老财富储备、积极应对老龄化夯实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彦丽   康芸烨  
受智利改革成就、世界银行建议和国内经济危机等影响,1997年墨西哥养老金制度结构性改革,将公共养老金制度由现收现付制待遇确定型转向完全基金制缴费确定型个人账户制。墨西哥此次改革与拉美其他国家相比有着显著不同的特点。但改革实施后,逐渐暴露出道德风险、代际公平、财政风险、可持续性和管理不善等问题,改革效果甚微,财务危机严重。2007年,墨西哥再次进行养老金制度改革,基本形成三支柱的现行养老保险体系。这两次养老金改革在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同时,也导致老年贫困和收入不平等等问题。通过剖析墨西哥养老金制度改革,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养老金制度的性质和定位;认识到养老金制度改革必须考虑非正规就业及其带来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变化;重视缴费型养老金与非缴费型最低保障养老金的匹配,认识到养老金改革应结合本国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基本国情,制度的管理质量和效率事关改革成效、管理与运行成本以及重视文化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雨朋  
瑞士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在瑞士养老金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职业养老金最初是企业自发的福利计划,随着瑞士养老金三支柱原则的确立而转变为补充基本养老金的一项正式公共制度。在与公共养老金共同保障被保险人退休后的正常生活水平的设计理念下,职业养老金形成了庞大的基金积累和转移化的基金管理机构。近年来,职业养老金也面临着预期寿命延长、投资回报不足、制度覆盖不足等多重挑战,对此瑞士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但一些政策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其改革与发展的经验给我国养老金体系建设带来四点启示:要加强顶层设计,保证政策的统一性;要健全政策支持,提高制度发展的积极性;要发挥个人账户优势,增强制度的激励性;要及时动态调整参数,重视制度普惠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范洪敏  刘畅  穆怀中  
当前建立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最为关键、最为迫切的是促进“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与发展,而测算个人养老金账户适度缴费率和替代率水平是建立和完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基础。本文根据国民财富养老人口结构分配和三期代际交叠生命周期理论尝试构建了个人养老金账户缴费率模型,同时测算了个人养老金账户缴费率与替代率水平。本文研究发现:2020—2050年个人养老金账户适度平均缴费率水平为4.5%,而提高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收益率、适度提高个人养老金账户缴费率、引导居民提前着手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等有助于提高个人养老金账户替代率至10%的下限适度水平,甚至达到15%的上限适度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