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40)
2023(10691)
2022(9056)
2021(8363)
2020(6792)
2019(15093)
2018(14766)
2017(27609)
2016(14863)
2015(16005)
2014(15200)
2013(14585)
2012(12934)
2011(11693)
2010(11213)
2009(10467)
2008(9647)
2007(8208)
2006(7156)
2005(5998)
作者
(42124)
(34982)
(34592)
(32892)
(22038)
(17000)
(15850)
(13835)
(13448)
(12206)
(11828)
(11799)
(11347)
(10866)
(10560)
(10493)
(10333)
(10199)
(10195)
(10105)
(8773)
(8373)
(8218)
(7917)
(7913)
(7876)
(7605)
(7557)
(7246)
(7000)
学科
(49967)
经济(49912)
管理(42012)
(38424)
(32040)
企业(32040)
方法(23532)
数学(20514)
数学方法(20250)
(14895)
中国(14435)
(13906)
(13613)
业经(12678)
(11932)
贸易(11926)
(11640)
图书(10322)
农业(10117)
书馆(9793)
图书馆(9793)
地方(9571)
环境(9084)
(9039)
财务(9022)
财务管理(9005)
(8855)
(8784)
技术(8757)
企业财务(8506)
机构
大学(198777)
学院(197197)
管理(79092)
(74312)
经济(72822)
理学(68893)
理学院(68139)
管理学(66841)
管理学院(66476)
研究(62142)
中国(45503)
科学(42027)
(40153)
(37913)
业大(34187)
(31938)
(30919)
农业(30356)
中心(29257)
研究所(28826)
(28464)
财经(26559)
(26307)
师范(25932)
(24244)
北京(23921)
(23712)
(22828)
经济学(22173)
图书(21842)
基金
项目(145111)
科学(113419)
基金(104702)
研究(102111)
(93616)
国家(92843)
科学基金(79279)
社会(65907)
社会科(62617)
社会科学(62602)
(57888)
基金项目(56100)
自然(51952)
自然科(50819)
自然科学(50802)
自然科学基金(49865)
(48701)
教育(45717)
编号(42352)
资助(40609)
成果(32983)
重点(32539)
(31021)
(30790)
(30280)
创新(28912)
科研(28482)
计划(27862)
国家社会(27746)
项目编号(27059)
期刊
(72751)
经济(72751)
研究(46446)
学报(39048)
中国(33045)
(32466)
科学(30440)
图书(30108)
大学(27667)
管理(24807)
学学(24419)
(23940)
书馆(23530)
图书馆(23530)
农业(22483)
教育(16512)
技术(14697)
业经(14494)
经济研究(13037)
(12774)
金融(12774)
(12334)
财经(11797)
情报(11457)
(10387)
论坛(10387)
科技(10254)
(10178)
(10171)
商业(9714)
共检索到278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陈悦  王智琦  刘则渊  宋超  
以图书情报领域的550篇arXiv论文和5782篇non-arXiv论文(2005—2017年)为主要分析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理论与方法,从引用度和关注度两个层面对论文的影响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rXiv论文在Web of Science (WoS)、Scopus和Google Scholar数据库中均具有显著的引用优势;关注度优势主要体现在Mendeley读者数上,其在WoS使用量和Twitter转载量上表现并不明显;补充计量指标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学术资源的开放获取,预印本的Mendeley读者数和WoS使用量均与被引量显著相关,但前者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更高。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图书情报预印本在科学发展和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为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适用于当今不同交流模式和交流载体的"多指标"评价体系提供了启示。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陈悦  王智琦  刘则渊  谭建国  
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6种图书情报学期刊和5种机器人出版物中发表的arXiv自存档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论文数量变化、发表时滞、引用优势和引用趋势4个方面对发表在同一本出版物中的arXiv论文和非arXiv论文进行对比,多视角地分析了arXiv自存档论文的学术影响力。研究结果表明:①arXiv论文发表数量逐年增多;②多数作者倾向于将论文提交在arXiv平台上的时间是在论文正式发表的前后两年之内;③同一本出版物中arXiv论文相比于非arXiv论文具有明显的引用优势;④论文提交到arXiv平台后的引用增长速度显著提高。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樵  
以评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图书情报学知识的外部影响力为目标,本文利用引文分析方法,对1978至2018年间中国图书情报学的知识输出,从学科、主题等角度进行多维分析和时序分析,以探究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中国图书情报学对其他领域的影响力及其演化。研究发现,中国图书情报学知识的外部影响力具有多元、变革及融合特征。具体包括:图书情报学知识输出至多元的学科和主题,知识传播的焦点主题具有时代特征,多维知识融合塑造核心知识影响力,学科知识的外部影响力不断提升。以此为基础,提出增强图情学科外部影响力的策略,为提升学科知识贡献提供支持。图4。表4。参考文献29。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柳  陈贡  
[目的/意义]多样化的科研成果、数字化的出版方式、网络化的科研交流呼唤新的机构影响力评价指标,探讨Altmetrics指标与传统科研机构影响力评价指标以及Altmetrics指标内部之间的相关性,有益于更好地探索数字环境下如何更加客观、有效地开展科研机构影响力评价。[方法/过程]以Plum Analytics为数据源,基于样本机构2012-2015年间的引用数据与Altmetrics数据,开展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结论]多元化的Altmetrics指标可反映多维化的机构影响力信息,故应当引入Altmetrics指标以全面审视机构影响力;指标数据源的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指标所反映的信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余以胜  赵月华  
[目的/意义]随着社交媒体和电子出版平台的兴起,利用期刊在TwiTTer上的关注度来评价期刊能够对传统的期刊评价方式进行补充,发现该指标与传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并以期最终构建合理的期刊社交网络影响力评价指标。[方法/过程]根据《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的社会科学版,选取国际图书情报学领域影响因子前30位的期刊作为该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为了研究alTmeTriCs指标与传统的基于引文的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利用spearman非参数相关性分析对期刊TwiTTer提及频次与8个传统指标(总被引数、影响因子、5年期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论文数、引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玉  潘云涛  袁军鹏  苏成  马峥  刘娜  殷蜀梅  张群  
[目的/意义]在分析当前图书评价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的数据应用特征,从多维角度建立中文科技图书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进行图书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有益探索。[方法/过程]采用书评分析、引文分析、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加权综合评价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在评价的基本框架内选取27个研究指标并将其归纳为4个维度,在确定权重的基础上选取医学领域3个学科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实证分析结果给出了3个学科不同类型最有影响力的图书目录;发现科技图书呈现长尾分布、外文图书翻译版影响力高等特点。最后利用CALIS馆藏图书馆数量对实证分析评价结果进行验证,证明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肖敖夏  杨思洛  
Altemetrics多用于学术论文影响力的评价,用于学术图书影响力分析的研究少。本文以Bookmetrix数据为基础,利用SPSS软件,建立基于Bookmetrix指标的学术图书因子综合评分模型,对学术图书的影响力进行综合分析,并讨论利用Bookmetrix指标对学术图书影响力进行评价的价值。研究发现:学术价值高或具有一定明星效应或具有学科基础性参考价值的图书容易获得更高的综合得分。学术图书在社交媒体中的获关注程度相较于传统的引文数据呈现出更加显著的马太效应。总体而言,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Bookmetrix指标数据表现优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利用Bookmetrix指标评价学术图书对传统计量指标具有一定的补充价值,但具有较多不足。对学术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应当采用分层分类方法,纳入更多指标和数据,以得到更全面的分析结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瑞霞  李秀霞  
[目的/意义]作者合著是科学计量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识别合著中高影响力作者可以为人才引进、资源分配等提供决策参考。为丰富已有的合著作者影响力指标体系,文章提出一种新的评价指标——相对接近度Rc (Relative closeness)指数。[方法 /过程]用作者"论文影响力"反映自身影响力,用"介数中心度"反映网络影响力;采用熵权法确定作者两种影响力的客观权重,通过TOPSIS模型定义指数,以综合量化合著作者的影响力。并以《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2017年的论文作者为例,计算作者的Rc指数,与其h指数、破坏力指数进行对比。[结果/结论]结果表明:Rc指数综合考虑了合著作者的自身影响力和网络影响力,评价效果更全面,区分合著作者影响力排名的效果更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何春建  
[目的 /意义]基于评价指标设计原理,建立可扩展到多篇论文评价的单篇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多角度评价单篇论文学术影响力提供多种指标。[方法 /过程]兼顾施引文献的数量与质量,建立包含TVF、TVF(n)以及VF(t)等单篇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提出将TVF指标扩展到多篇论文影响力的分析方法。通过实证研究,计算TVF、TVF(3)与被引次数C及施引文献的h指数的皮尔森相关性,并与他人的评价结论对照印证。[结果 /结论]对TVF及TVF(n)等指标不同的用途进行了探讨:TVF是累计综合影响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颖  肖仙桃  
[目的/意义]利用Altmetrics对学者影响力进行评价已得到广泛认可,但现有Altmetrics指标均来自于国外网络平台,由于我国政策和语言差异,我国学者对其使用较少,导致已有的指标体系不适用于我国学者的评价,因此文章参照国外Altmetrics指标体系构建了适合我国学者影响力评价的Altmetrics指标体系。[方法/过程]文章在分析国外Altmetrics指标来源平台的基础上,从国内相似平台的代表性平台中选取Altmetrics指标,引入因子分析法筛选指标并确定权重以构建指标体系,利用相关性检验和二维评价方法对所得指标体系进行验证。[结果/结论]以上方法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可以用于我国学者影响力评价,但评价层面不同于传统文献计量指标,二者互为补充。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袁吉伟  
近年来,日本更加注重发展可持续金融和影响力投资,以此应对日本经济社会面临的老龄化、气候变化等突出挑战。在政策支持下,日本影响力投资加快发展,参与主体日渐增多,影响力管理和衡量技术逐步成熟,投资成效日渐显现,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王晓慧  王康  
【目的/意义】量化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并综合评估选取最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为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过程】以CNKI期刊库为数据来源,以竞争情报为检索词,统计该领域所有学者,并计算被引频次排名靠前的99位学者的发文量、篇均被引频次、重要论文数、重要论文被引频次、合作率、h指数、g指数、p指数,利用SPSS22.0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运用不同的评价指标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将得出不同的结论;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较多相关性;p指数在众多指标中更具区分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舒予  张黎俐  
[目的/意义]论文发表时间和所属学科的不同会对论文在后续的引文产生稀释效应的影响,发生在不同时间的引文也代表了不同的学术价值。从时序动态的视角设计一种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消除稀释效应的影响并能够体现不同时期的引文价值。[方法/过程]引入参考文献集合的篇均被引次数作为论文集合的基准值,消除由于发表时间和所属学科不同造成的稀释效应,进而再对不同统计时间点的被引次数赋予不同的权重,用以表征发生在不同时期的引文的不同价值。[结果/结论]以四川大学为例,选取ESI学科和研究人员作为评价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马瑞敏  张慧  杨雨华  
在阐释作者加权引用内涵与类型基础上,从非迭代加权引用和迭代加权引用两个视角构建作者学术影响力评价模型。以国际信息计量学领域学者为评价对象,比较和检验了这两种模型之间以及与其他普遍流行的指标模型——被引次数、h指数、传统加权PageRank、加权PageRank_D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结果表明非迭代加权引用模型与迭代加权引用模型之间有很显著的较强相关性,但是两者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异。迭代加权引用模型的检验效果最好,非迭代加权引用模型的检验效果居中,但AUC检验值也达到了0.9以上,检验效果亦优良。非迭代加权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俞立平  
[目的 /意义]在多属性评价视角下,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标时间轴并不统一,存在时间异质性,评价对象涉及期刊创刊以来的所有论文被引、过去5年论文被引、过去两年论文被引、评价当年被引等等,迫切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 /过程]以CSSCI科技管理类期刊为例,提出了两个新指标:隔年影响因子、隔年h指数,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期刊被引数据统计,验证了这两个指标的合理性。[结果 /结论]期刊被引指标的设计必须尊重时效性、鲁棒性、年度内评价等原则;多属性评价时,期刊评价被引指标必须尽量保证时间轴一致;来源指标与隔年被引指标数据均来自于期刊载文当年数据,多属性评价时间轴本质上只有一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