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14)
- 2023(4992)
- 2022(4094)
- 2021(3654)
- 2020(3172)
- 2019(7215)
- 2018(6595)
- 2017(12909)
- 2016(6362)
- 2015(6904)
- 2014(6591)
- 2013(6613)
- 2012(6091)
- 2011(5614)
- 2010(6175)
- 2009(6378)
- 2008(5339)
- 2007(5004)
- 2006(4703)
- 2005(4627)
- 学科
- 济(26612)
- 经济(26587)
- 融(25010)
- 金融(25008)
- 银(21776)
- 银行(21773)
- 行(21252)
- 业(18616)
- 管理(17356)
- 企(16609)
- 企业(16609)
- 中国(16255)
- 中国金融(10914)
- 财(9523)
- 制(9481)
- 方法(8354)
- 地方(7781)
- 业经(6996)
- 务(6733)
- 财务(6704)
- 财务管理(6694)
- 理论(6683)
- 数学(6609)
- 数学方法(6480)
- 企业财务(6475)
- 农(6362)
- 体(5948)
- 学(5889)
- 贸(5340)
- 贸易(5329)
- 机构
- 大学(91331)
- 学院(89529)
- 济(38876)
- 经济(38015)
- 中国(31598)
- 研究(30945)
- 管理(29701)
- 理学(24232)
- 理学院(23933)
- 管理学(23471)
- 管理学院(23295)
- 财(21962)
- 京(19036)
- 财经(16798)
- 科学(16131)
- 中心(16047)
- 银(15990)
- 银行(15480)
- 所(15346)
- 融(15282)
- 经(15112)
- 金融(15018)
- 行(14524)
- 江(14374)
- 研究所(13547)
- 经济学(13488)
- 人民(13266)
- 州(12737)
- 范(12584)
- 财经大学(12523)
- 基金
- 项目(51527)
- 研究(40508)
- 科学(40387)
- 基金(37393)
- 家(31522)
- 国家(31214)
- 科学基金(26719)
- 社会(26499)
- 社会科(25294)
- 社会科学(25286)
- 省(19925)
- 基金项目(18699)
- 教育(18384)
- 划(16437)
- 编号(16190)
- 资助(15695)
- 自然(15076)
- 成果(15025)
- 自然科(14777)
- 自然科学(14772)
- 自然科学基金(14500)
- 重点(12062)
- 课题(11915)
- 发(11700)
- 性(11419)
- 部(11396)
- 国家社会(11289)
- 创(11124)
- 融(10655)
- 项目编号(10569)
共检索到156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俞梦婷
诗是语言的画,闻一多提出诗歌的绘画美,这里绘画美不仅是词藻的运用,更是意象使用的妥帖和色彩运用的契合。诗人对意象的选取、色彩的使用无不透露着诗人对生活的理性透视。文章将从诗人民族化意象的选取中透视其民族化的色彩,再从色彩与意象的糅合中窥探诗人作品的绘画美。
关键词:
意象 色彩 绘画美 闻一多 诗歌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鲍江燕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们终其一生都是在寻找哲学上这三个终极问题的答案。会计从业20余年,我也常在想:会计的初衷是什么?会计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未来会计要走向哪里?会计的世界五彩斑斓,追梦路上且行且歌。红色——传承基因生长于江西这片红色土地,红色基因的传承让我秉着不忘初心的信念,始终以满腔热情追寻着生命的意义。作为
关键词:
职场女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平
海子在自己的诗歌中创造了独特的生命意象序列。透过多种奇幻诡谲的表现形态,生命意象呈现出三层含义:一是个体生命的真实跃动,二是生命群体的共振共在,三是对本真存在状态的追求。通过对生命意象序列进行深入解读,可以更深刻地领悟诗人海子开阔宏大的生命境界和悲壮惨烈的人生情怀。
关键词:
海子 生命意象 生命意识 本真存在状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平乔
将"反崇高"认定为第三代诗歌的主要特征其实是一种严重的误读。在第三代诗人以冷抒情的笔调对世俗生活的描写和他们极具个性化的生命意识里,同样包含有他们对历史、现实、人性深刻的思考,仍然洋溢着忧患意识与拯救意识相交织的崇高。这种崇高包孕在壮美图景的描绘、"凡俗"生活的展示、神性写作的坚守中,体现在对刚毅人格的阐扬、对不幸生命的悲悯、对永恒精神的仰望。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陆秀芬
"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诗学理论,中国诗歌的创作是和鉴赏理论达成统一认识的,因此"情景交融"往往成为诗人创作的审美取向,因而也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表现样式。从人与自然息息相通,情与景物互动互应的审美观出发,中国诗歌形成了穷情写物、以秋为悲、乐景写哀、以情造景等相对固定的阐释模式。然而在探讨诗歌模式的同时,"情景交融"诗学理论的形成渊源和发展轨迹是值得关注的,它在中国诗歌创作进程中总结和推进了"情景交融"审美特质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情景交融"诗学理论主要经历了"物感"、"情、物感发"、"心、物交融"、"情景相兼"、"情景交融"等发展阶段,这其间通过理论上的不断丰富和深化,从而使"情景交融...
关键词:
诗歌模式 诗学理论 发展轨迹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赵小琪
与中国古代文论相比,中国新诗理论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它对现代性的追求。而毫无疑问,这种追求是在西方诗学的巨大影响下进行的。西方诗学,始终是中国新诗理论视野中的重要理论资源,是构成中国诗歌批评由古典走向现代建构的重要知识背景。在西方诗学的影响下,中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詹利敏
《绘画与文学》是丰子恺唯一一部理论专著,他从文学中的远近法、文学的写生、绘画与文学、中国画与远近法等方面全面探讨了绘画与文学的关系,这本书所体现的不仅仅是诗画的贯通,更主要的是集中了丰子恺对中西画法的研究与创新,这不仅对我们认识丰子恺的诗画比较观提供很大的帮助,而且对于我们认识"子恺漫画"的民族性和大众性的艺术特色以及中国画的创作与鉴赏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胡小玲
在多恩的诗歌中,说话者或者处于话语主体地位的往往是男性,而女性通常是说话者的意识客体,或者是被动的、沉默的说话对象。多恩对不忠、叛逆的女性表现出厌恶与贬斥,女性自我辩护与反抗的声音完全被淹没了,甚至在对忠贞、神圣女性的赞美声中,也无法听到女性自己的声音。多恩所刻画的形象丰富多彩而又矛盾重重的女性,实则是诗人对当时社会性别定势的一种回应,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男权意识。
关键词:
多恩 失语女性 男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吕星月 袁曦临
古诗词的意象挖掘与组织是目前数字人文研究的一个热点。诗人李白一生曾多次漫游金陵,创作了大量诗歌。通过对李白金陵诗歌的数字化解读与空间意象挖掘,能够再现历史文化名城的诗歌情境,传承文化印记。文本构建了"地名空间-诗歌意象"的地名空间意象分析框架,依托文献资料对李白金陵诗歌进行诗歌意象识别与地点甄别定位,并利用ArcMap10.2软件绘制出了李白金陵诗歌地图。在此基础上呈现出李白在金陵游历的空间特点,同时揭示了城市文化边界与空间意象的时空变化。
关键词:
意象 时空 可视化 诗歌地图 数字人文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卫国
文章通过对镜子这一意象意义的追溯及其在不同学说中的内涵分析,并结合卞之琳的创作经历和时代环境,指出了卞之琳诗歌中镜意象的三层意蕴:一是对自我及时空的观照,二是女性想象,三是虚妄中的自赎。通过这三层意义的分析和揭示,由点到面,还原了一个最本真的卞之琳。
关键词:
卞之琳 镜 投射 女性想象 自赎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于湘苏
于鹄诗歌虽不见经传,但是细细品读其存诗,多了份清雅自然,多了些纵横清逸,与其他隐士相比确有其独特的价值。其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清逸雅正,平淡自然;精于刻画,形神具备;体裁多样,诸体皆工。
关键词:
于鹄 诗歌 艺术特色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焦健
王维在诗歌的起结上颇有造诣。其诗歌开头有着包容、平雅的特点,其诗结尾则有着蕴藉、消纳的特点。在王维的诗歌中,这些特点有时交替出现,有时同时出现。
关键词:
起结 包容 平雅 蕴藉 消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