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4)
2023(11651)
2022(10299)
2021(9873)
2020(8361)
2019(19626)
2018(19397)
2017(38352)
2016(20872)
2015(23554)
2014(23643)
2013(23338)
2012(21144)
2011(18859)
2010(18918)
2009(17451)
2008(17149)
2007(15152)
2006(13331)
2005(11957)
作者
(60293)
(49872)
(49615)
(47179)
(31929)
(24041)
(22579)
(19518)
(19013)
(17999)
(17332)
(16623)
(15764)
(15732)
(15323)
(15247)
(14859)
(14689)
(14336)
(14306)
(12373)
(12209)
(12043)
(11451)
(11098)
(11091)
(11010)
(10975)
(10102)
(9677)
学科
(84946)
经济(84847)
管理(64088)
(62294)
(54382)
企业(54382)
方法(43437)
数学(38286)
数学方法(37687)
(23376)
(20718)
中国(20167)
业经(18081)
(17822)
(17525)
(16145)
财务(16067)
财务管理(16035)
地方(15356)
企业财务(15301)
(14717)
贸易(14707)
理论(14454)
(14241)
农业(13350)
(13174)
技术(12894)
(12664)
银行(12631)
(12463)
机构
大学(298147)
学院(296465)
管理(123261)
(116453)
经济(113832)
理学(106911)
理学院(105802)
管理学(103738)
管理学院(103214)
研究(94690)
中国(72500)
(63503)
科学(58720)
(55095)
(47610)
财经(44384)
(44279)
中心(43337)
业大(43318)
研究所(42814)
(42215)
北京(40715)
(40310)
(37783)
师范(37478)
(35132)
农业(34464)
(34092)
经济学(33715)
财经大学(33265)
基金
项目(200820)
科学(158338)
基金(146584)
研究(145866)
(126957)
国家(125929)
科学基金(109355)
社会(90437)
社会科(85756)
社会科学(85731)
基金项目(78079)
(77973)
自然(73529)
自然科(71905)
自然科学(71892)
自然科学基金(70547)
教育(67471)
(65749)
资助(62190)
编号(59930)
成果(48078)
重点(44256)
(44248)
(41601)
(41032)
课题(40423)
创新(38660)
科研(38591)
教育部(38208)
大学(37898)
期刊
(126988)
经济(126988)
研究(87949)
中国(52395)
管理(46009)
学报(44772)
(42911)
科学(41702)
(39491)
大学(33886)
学学(31828)
教育(31193)
(27942)
金融(27942)
农业(27343)
技术(25981)
财经(21846)
业经(20678)
经济研究(19616)
(18399)
问题(16617)
理论(16340)
图书(15953)
技术经济(15093)
实践(14965)
(14965)
统计(14052)
科技(13842)
(13753)
现代(13346)
共检索到432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卓紘畾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混业经营(多角化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要导向,也是中国金融改革的目标之一。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的收购与兼并也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追求变大变强的主要模式。目前,并购理论研究的主流方向有并购动机、并购绩效、并购动机与并购绩效的关系。本文首先梳理了学术界对并购动机的研究成果,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股票市场驱动并购模型(SMDA)进行了拓展研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开春  
并购动机理论是并购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出发,学者们提出了股票市场驱动并购(SMDA)的并购动机理论模型,这个模型回答了诸如“谁收购谁”、“现金收购还是换股收购”、“并购浪潮怎么产生”等等问题。本文比较全面地总结了SMDA的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的成果,并做了简要的评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井林  李宇姣  
随着学术界对企业并购决策动因的研究逐步由理性经济视角转向行为学视角,股票市场错误定价的并购效应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话题。然而,国内外关于股票市场错误定价对并购影响的理论研究仍存在诸多争论,国内学者基于中国情境下对股票市场错误定价与并购的关系还有待深入考察。为此,文章基于多维度视角,从并购浪潮、并购决策、并购支付与融资方式、并购溢价以及并购绩效等维度,就股票市场错误定价对并购行为和绩效的影响效应及其机理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和对比。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争议与不足,指出未来研究有待突破的方面,以期对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佟家栋  王敬国  李月平  
本文应用剩余收益模型,对美国近20年来企业并购活动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国际企业并购活动的时机、并购方式和支付方式,与资本市场上股票定价之间具有高度依存关系。同时显示企业在做并购决策时充分利用股票这一投融资工具的作用,有助于推进并购行为,降低并购成本和选择合意的并购对象。当股市处于牛市时,上市企业倾向于采用换股方式来收购目标企业,而敌意收购较少,所以收购活动的数量和金额会有提高;当上市公司估价准确程度差别较大时,敌意收购也变得相对较少。本文的结论可供我国参与企业并购重组的证券从业人员和企业管理层参考,为我国国资改革实践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靳香玲  马国强  
我国企业并购的新一轮浪潮日益成为解决国有企业效益低下、国有资产凝固化等深层矛盾、实现资产重组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而企业并购作为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的产权交易活动,必然与股票市场密切相关。本文仅就近几年我国股市的发展及其与企业并购的内在联系作些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相昱  唐亮  王典典  
本文基于并购行为主体的动机特性,界定了炒作型并购和真实并购,从信息发布、交易时长、大宗交易数、内部人持股变动四个维度进行区分,并讨论了不同类型的并购可能带来的市场效果。研究表明:增加并购期间利好信息的发布确实能够在短时间内带来格外的市场绩效,并购交易进行的时间越长,所能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多;但没有明显证据表明,高低风险组获得的财富效应不同,但高低风险组的股票价格波动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表明炒作型并购在我国股票市场上主要体现为管理层套利的目的,而非再融资的目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生年  黄兰兰  
在企业并购中,采取恰当的支付方式有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并购方现金支付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方现金支付有助于缓解企业股价高估;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现金支付通过减少代理成本和降低信息不对称缓解了股票错误定价;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银行业竞争程度高的地区和跨行业并购样本中,并购方现金支付对股票错误定价的缓解作用更显著。文章拓展了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因素研究,对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防范金融风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毛志宏  呼建光  
对企业并购长期市场绩效与影响因素的研究是目前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以中国上市公司1998~2004年发生并购的公司为样本,研究并购公司在并购后三年的市场绩效,结果表明:并购后三年内并购公司的市场绩效都小于对照组的市场绩效;虽然管理者有高估自己能力的可能,但是对绩效推断假说的检验表明,无法用管理者是否过度自信解释价值型公司和成长型公司在并购后长期市场绩效的差异。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琦  杨婉怡  
随着行为公司金融理论不断发展,股票错误定价对公司并购的影响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围绕股票错误定价对公司并购动机、并购支付决策以及并购经济后果三大方面展开,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往研究发现股票错误定价对并购活动的发起与终止具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股价高估驱动并购和市场迎合驱动两种并购理论来解释公司并购动机。并购支付同样受到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现有研究关于错误定价对并购支付方式选择的影响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而在并购溢价合理性的问题上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在并购经济后果方面,已有文献从不同视角分析了股票错误定价对并购财富分配的影响,并结合协同效应考察了错误定价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鉴于股票错误定价与公司并购研究现状下存在的争议问题与不足之处,未来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程凤朝  闫相杉  叶依常  
并购重组是世界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而交易定价是并购重组的核心,关系到并购重组的成功与失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市场化并购重组",我国将迎来新一轮并购重组热潮。现有学者对交易定价问题研究主要集中于标的资产估值方面,而对于同等地位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中股票定价这一内容鲜有关注。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从20个交易日均价波动性、董事会决议会议召开时机的选择以及存在内部信息外溢现象三方面,分析此股票定价机制对于不同公司、不同类型的并购重组适用情况;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受到公司股权特征、公司董事会特征、高管特征等因素影响;最后,从适当延长股票定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俊霖  
本文选取了2007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中发生的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作为样本,通过构建Logit回归模型来研究市场错误定价对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市场错误定价对于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具有驱动作用,上市公司的股票被高估的程度越高,并购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非国有上市企业比国有上市企业更有可能发生并购;并购公司的股票价值越被高估,选择股票支付的概率就越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琳  张秋生  
本文探讨了股票并购中确定目标企业价值及换股比率的方法。文中阐述了并购前后目标企业价值的估算方法,并综合考虑兼并溢价和控股权变动等问题,探讨了并购交易中换股比率的确定方法,旨在为股票并购的谈判及成交提供一个客观基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苑泽明  李萌  
2018年资本市场"黑天鹅"事件频出,巨额商誉减值致使上市公司业绩集中"爆雷",引发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商誉资产后续计量方法的激烈讨论。通过梳理直接冲销法、永久保留法、系统摊销法和减值计提法四种典型的商誉资产后续计量方法的历史演变过程,并结合我国国情,对备受争议的系统摊销法和减值计提法进行利弊分析。研究发现:系统摊销法可操作性较强,摊销额对利润的抵消作用会使上市公司更加谨慎地对待企业并购,从源头上杜绝巨额商誉的产生;但资本市场瞬息万变,一旦产生明确的减值迹象,计提商誉减值可提升商誉资产账面价值的相关性。基于此,提出未来对商誉资产的后续计量应重新引入系统摊销机制,并在有明确减值迹象时进行减值测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卫华  
一、关于股市投机问题理论界对股市的投机现象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众说纷纭,仁智之见颇多。但笔者认为,我国股市投机的主要原因一是大量的民间储蓄资金没有有效的投资渠道,二由于股价过早放开,为它们提供了大规模投机的机会和条件,于是,在通货膨胀威胁之下“走投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鲍平  孙阳  
以1984年开始的各种形态的社会集资活动为序曲,中国股票市场已走过十几个春秋了。其间经历了从试点到发展、从不规范到逐步规范的过程。但不容否认的是,目前的中国股市仍非成熟股市,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中国股市存在的问题 (一)股价波动频繁,波动幅度大 拿反映整个股市变动的股票指数来看,有时日股指上升100点以上,有时日股指又下挫100点左右,呈现剧烈的震荡行情,其波动幅度之大,远远超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