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53)
- 2023(15165)
- 2022(13401)
- 2021(12512)
- 2020(10617)
- 2019(24934)
- 2018(25098)
- 2017(47886)
- 2016(26962)
- 2015(30664)
- 2014(31240)
- 2013(30743)
- 2012(28574)
- 2011(25802)
- 2010(26013)
- 2009(23753)
- 2008(23480)
- 2007(20979)
- 2006(17964)
- 2005(15735)
- 学科
- 济(103349)
- 经济(103228)
- 管理(74964)
- 业(69754)
- 企(57197)
- 企业(57197)
- 方法(50550)
- 数学(43833)
- 数学方法(43339)
- 农(29472)
- 学(26873)
- 中国(26451)
- 财(25771)
- 业经(22013)
- 地方(21156)
- 理论(19761)
- 制(19353)
- 农业(19179)
- 贸(18482)
- 贸易(18476)
- 环境(18068)
- 易(17887)
- 和(17534)
- 务(16177)
- 财务(16097)
- 财务管理(16058)
- 技术(16031)
- 银(15605)
- 银行(15527)
- 划(15289)
- 机构
- 大学(385514)
- 学院(385123)
- 管理(147812)
- 济(144251)
- 经济(140797)
- 研究(129850)
- 理学(127915)
- 理学院(126427)
- 管理学(124042)
- 管理学院(123381)
- 中国(93924)
- 科学(86340)
- 京(82842)
- 农(74609)
- 所(68108)
- 财(65132)
- 业大(65012)
- 研究所(62595)
- 农业(59202)
- 中心(58981)
- 江(57341)
- 财经(52453)
- 北京(52166)
- 范(51929)
- 师范(51306)
- 经(47509)
- 州(46539)
- 院(46515)
- 技术(44963)
- 经济学(42199)
- 基金
- 项目(264827)
- 科学(204226)
- 研究(189481)
- 基金(187273)
- 家(165282)
- 国家(163895)
- 科学基金(137896)
- 社会(113697)
- 社会科(107370)
- 社会科学(107334)
- 省(106735)
- 基金项目(100246)
- 自然(92458)
- 自然科(90178)
- 自然科学(90149)
- 划(89832)
- 教育(88644)
- 自然科学基金(88466)
- 编号(78924)
- 资助(77770)
- 成果(64436)
- 重点(60063)
- 部(57246)
- 发(56399)
- 课题(55362)
- 创(54678)
- 科研(51206)
- 创新(51047)
- 计划(50387)
- 大学(48703)
- 期刊
- 济(156169)
- 经济(156169)
- 研究(106724)
- 中国(74678)
- 学报(70720)
- 农(67498)
- 科学(61290)
- 大学(51300)
- 管理(51236)
- 财(49550)
- 学学(48325)
- 教育(48231)
- 农业(46312)
- 技术(34529)
- 融(28597)
- 金融(28597)
- 业经(26737)
- 业(25170)
- 财经(24672)
- 经济研究(24056)
- 经(20928)
- 问题(20834)
- 图书(20605)
- 版(20072)
- 科技(19364)
- 业大(18618)
- 技术经济(18534)
- 理论(18081)
- 资源(17331)
- 商业(16788)
共检索到552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冯霞 孙振元 刘建锋 彭镇华 杜小娟
对多年生黑麦草核型及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细胞染色体变异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为二倍体,属中等染色体,由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属"1A"型,其核型公式为2n=2x=14=2sm+12m(2SAT)。组培再生苗根尖细胞有40%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其中以非整倍体变异居多;同时存在一定数量的染色体倒位、断裂、凝聚、双着丝点等染色体结构变异及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染色体不均等分裂等染色体有丝分裂异常现象。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文真 玄松南 陈惠哲 朱睦元 孙宗修
以多年生黑麦草成熟种子为外植体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研究。结果表明:dicamba替代2,4 D,蔗糖替代麦芽糖可以显著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植株再生率;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3~9mg·L-12,4 D)2,4 D浓度的升高可明显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但同时却降低了分化率;在愈伤诱导培养基中同时使用两种生长激素(2,4 D和NAA)的效果要好于单独使用一种生长激素(2,4 D)的效果;水解酪蛋白、脯氨酸和谷氨酰胺浓度的增加并没有促进植株再生率的升高。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俊婕 朱三明 郝淼 韩同宇 李玉 王高阳 杨修一 耿计彪 陈剑秋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包膜氮肥配施不同用量钾肥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期明确适宜黑麦草生长的最佳施肥配比。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包膜氮肥显著提高了黑麦草植株SPAD值、株高、叶面积、净光合速率(P
关键词:
包膜氮肥 黑麦草 产量 生理指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曾庆飞 韦鑫 陈锡 陈光洁 马培杰 吴佳海 王小利
对在贵州地区广泛种植的多花黑麦草特高(Lolium multiflorum‘Tetragold’)和多年生黑麦草四季(L.perenne‘Four seasons’)的成熟种子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建立了两个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高频诱导与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剥去成熟种子的颖壳,切除1/3胚乳端,将特高接种于CC+7mg·L(-1) 2,4-D+0.5mg·L(-1) 6-BA、四季接种于CC+5mg·L(-1) 2,4-D+0.5 mg·L(-1) 6-BA的培养基中,在明显降低组培污染率的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鲍维宝 韩烈保 尹淑霞
该文根据 3a多的试验 ,分析了多年生黑麦草的生长特征、持续性、越冬越夏性及抗性等 .结果表明 ,多年生黑麦草在一般管理条件下能良好地适应北京地区土壤气候条件 ,是北京地区建植优良草坪所需要的主要品种之一 .此外 ,黑麦草品种间的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
多年生黑麦草 引种适应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品 曹明树 张航宁 吴琴生 刘大钧
研究了在直接成苗培养基上不萌动的四倍体苇状羊茅和多花黑麦草杂种幼胚通过诱导愈伤组织获得再生杂种苗的方法。结果表明,杂种愈伤组织随着继代培养时间的延长,分化成苗能力逐步下降,在不改变培养基的情况下,分化能力可保持8个月;改变脱分化培养基中NH4NO3或KNO3的浓度可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此外,还讨论了再生植株的形态变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顶 张英俊 韩建国 王堃
为研究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和鸭茅各生育期群落光合生理生态特性,探讨三者作为人工草地混播组合的生态适应性,用CI-31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各生育期群落光合特性,并分析了硝酸还原酶活性(NRA)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和鸭茅光合生理生态指标互补优势明显,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性较强,推测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能够作为混播牧草搭配组合的重要参考指标;开花期,鸭茅群落同化CO2的净光合速率、同化CO2的光能利用效率(LUE)和同化CO2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平均值分别为17.9μmol/(m2.s),40.9mmol/mol和44.2 mmol/mol均显著高于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春蕾 李仁 吴新新 杨荣超 张海军 张娜 赵冰 郭仰东
【目的】研究黑麦草在逆境胁迫下水分代谢的基因调控,克隆黑麦草质膜型水通道蛋白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表达模式进行研究。【方法】利用RACE技术从黑麦草(品种"顶峰")中获得LpAQP全长cDNA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编码蛋白;构建LpAQP与GFP融合的瞬时表达载体,采用基因枪法转入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其细胞定位;通过real time-PCR分析LpAQP的表达模式,并用Southern杂交分析其拷贝数。【结果】克隆获得LpAQP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JX569791,其开放阅读框(ORF)为867 bp,编码288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30.7 kD。该基因含...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本峰 杜红梅
前期试验证明一定浓度褪黑素(melatonin, MT)预处理可以提高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的抗旱性。为进一步分析褪黑素预处理影响多年生黑麦草抗旱性的机理,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干旱胁迫条件下25μmol·L~(-1)MT预处理对多年生黑麦草抗氧化酶活性和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MT预处理显著延缓了多年生黑麦草草坪质量、光化学效率、相对含水量的下降速率以及相对电导率、丙二醛的上升速率。MT预处理通过提高干旱胁迫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维持细胞内膜系统的稳定性。MT预处理也可能通过提高干旱胁迫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异亮氨酸、脯氨酸、鸟氨基、赤藓酮糖和葡萄糖胺等相关代谢产物的积累,增强多年生黑麦草的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进而提高多年生黑麦草的抗旱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曾令霜 张晨晨 张敬 徐彬
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是广泛栽培利用的优质牧草、草坪草。为研究多年生黑麦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选用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0份多年生黑麦草自主选育品系和75份来自于23个不同国家的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6对引物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有91条,占总条带数的69.5%。每个SSR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156~0.722,平均为0.455。85份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性指数为0.700~0.900,NTSYS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GS)为0.738时,85份材料被划分为五大类;同时,综合聚类分析及Structure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供试材料的遗传关系与其地理来源无明显的关联性。研究结果将为多年生黑麦草种质资源评价利用及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葛台明 余毓君
通过对基本培养基的筛选和无机盐的调整,研究了小麦组培再生植株的营养需求,结果表明:再生植株在总氮为42mmol·L-1(其中铵态氮为7mmol·L-1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2.5mmol·L-1Ca(NO3)2的生根效果优于CaCl2;0.4μmol·L-1Cu-EDTA和1μmol·L-1Na2MoO4对试管苗的正常生长是必需的;Cl离子浓度不宜超过1mmol·L-1。形成了一个适于壮苗和无性繁苗的N6修饰培养基配方,此配方有可能用于小麦远缘杂交的杂种胚的挽救。
关键词:
小麦,试管苗,营养需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武军 赵继新 陈新宏 刘淑会 杨群慧 刘文献 魏芳琴 董剑 朱建楚
为了进一步建立一套完整的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附加系,对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衍生后代中,染色体数目2n=44的39个附加2条华山新麦草染色体植株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 MⅠ)染色体行为进行了GISH检测,获得了2条华山新麦草染色体能够配对的18个小麦-华山新麦草二体附加植株;并对这18个二体附加植株进行形态学比较,将其划分为7类。说明这7类二体附加植株所附加的华山新麦草染色体是不同的,初步推测在这7类二体附加植株附加的华山新麦草染色体应是华山新麦草7个同源群的不同染色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慧 段小春 常智慧
因水杨酸对盐胁迫下植物的生长和抗性生理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在水培条件下,通过裂区设计(主处理为水杨酸,浓度为0、0.25、0.50、1.00 mmol/L;副处理为Na Cl胁迫,浓度为0、250 mmol/L)研究了水杨酸对多年生黑麦草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25、0.50 mmol/L的水杨酸能提高盐胁迫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的耐盐性,其中0.25 mmol/L比0.50 mmol/L水杨酸提高耐盐性作用更明显;显著提高了坪观质量、根系总长度、根系活力以及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降低了叶片电解质渗出率和丙二醛含量。1.00mmol/L的水杨酸对多年生...
关键词:
水杨酸 耐盐性 黑麦草 生理调节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永兰 王友保
选用耐性强的草坪草进行铜尾矿的植物修复,对尾矿的复垦和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对不同比例的铜尾矿基质的修复效果,具体分析了多年生黑麦草的生长状况、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全铜和有效态的含量以及多年生黑麦草体内铜的含量与分布。结果表明,多年生黑麦草在铜尾矿基质中能较好生长,无严重伤害。多年生黑麦草显著改善了铜尾矿基质的营养和土壤酶活性,与不种植黑麦草组比,种植多年生黑麦草组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平均增加了55.5%、 44.1%、 30.0%和24.9%;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平均增加了24.8%、 20.5%、 11.4%和14.2%,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多年生黑麦草的生长和吸收作用促进了土壤铜的活化,这种活化与吸收过程共同降低了土壤铜含量,平均降幅达到12.2%,推动了铜尾矿基质的修复进程。该试验为进一步利用多年生黑麦草修复现场铜尾矿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也为其他植物对重金属尾矿的修复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范燕 闵丹丹 郭正刚 冯葆昌 胡小文
以6个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建植阶段的耐盐性。结果表明,温度、品种、盐分及其互作对多年生黑麦草不同生长时期的耐盐性都有一定的影响,且不同生长阶段黑麦草耐盐性并不一致。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黑麦草的相对萌发率、相对萌发指数、相对根苗长、相对生物量、相对密度各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温度为15/25℃(12h光照/12h黑暗)时各品种耐盐性最好,5/15℃和25/35℃都会加剧盐分胁迫。通过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品种的黑麦草耐盐性进行综合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