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38)
2023(15838)
2022(12924)
2021(11949)
2020(9851)
2019(22487)
2018(21913)
2017(42630)
2016(22365)
2015(24810)
2014(24541)
2013(24182)
2012(21949)
2011(19408)
2010(19446)
2009(17790)
2008(17587)
2007(15527)
2006(13551)
2005(12349)
作者
(61235)
(51041)
(50965)
(47969)
(32678)
(24274)
(23074)
(19867)
(19504)
(18047)
(17326)
(17202)
(16015)
(16013)
(15583)
(15575)
(15178)
(14687)
(14673)
(14612)
(12452)
(12378)
(12356)
(11915)
(11392)
(11390)
(11326)
(11141)
(10075)
(10003)
学科
(106214)
经济(106118)
(92874)
(83589)
企业(83589)
管理(80270)
方法(44406)
数学(35703)
数学方法(35328)
业经(32996)
(31522)
(30470)
中国(27424)
地方(23334)
(22503)
财务(22457)
财务管理(22427)
农业(22331)
企业财务(21294)
技术(20583)
(19978)
(17703)
贸易(17687)
(17684)
(17124)
(17067)
(16982)
理论(16794)
(15731)
金融(15729)
机构
学院(318325)
大学(310973)
(139959)
经济(137490)
管理(133615)
理学(114652)
理学院(113618)
管理学(112155)
管理学院(111552)
研究(99000)
中国(80072)
(65107)
(64196)
科学(55243)
财经(51543)
(48180)
(47863)
中心(47391)
(47017)
(46906)
业大(42358)
经济学(42165)
研究所(41842)
北京(39862)
(38392)
财经大学(38161)
经济学院(38055)
(37710)
师范(37372)
商学(37148)
基金
项目(209138)
科学(169298)
研究(157558)
基金(154766)
(131880)
国家(130672)
科学基金(116595)
社会(103997)
社会科(98908)
社会科学(98887)
(82777)
基金项目(82057)
自然(73789)
自然科(72218)
自然科学(72203)
教育(71800)
自然科学基金(70952)
(67687)
编号(63358)
资助(61906)
(49227)
成果(48812)
(47127)
(46723)
重点(46151)
国家社会(43316)
创新(43242)
课题(42673)
(42218)
人文(41267)
期刊
(159559)
经济(159559)
研究(93131)
中国(61642)
管理(55884)
(54149)
(44720)
科学(40609)
学报(37840)
(33172)
金融(33172)
技术(31829)
大学(31158)
农业(30913)
学学(29735)
业经(29263)
教育(29049)
财经(26272)
经济研究(24694)
(22728)
问题(20678)
技术经济(18585)
(18531)
商业(16537)
现代(16119)
(15736)
财会(15499)
世界(15229)
理论(14531)
统计(14284)
共检索到479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邓新明   毛凤义   周强   黄丽珑   兰娅兰  
以往研究对于多市场接触与企业研发行为的关系存在争议性的观点,大多数研究遵循要素市场竞争理论,支持多市场接触下企业的研发绩效会得到提升,但也有少数研究通过实证得出了相反的观点。本文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种矛盾性观点,从多市场接触的细分视角入手,研究了两种不同的多市场接触(偶然的多市场接触与有意识的多市场接触)对于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偶然的多市场接触正向影响企业的研发绩效;有意识的多市场接触负向影响企业的研发绩效;组织冗余加强了偶然的多市场接触与企业研发绩效的正向关系;环境不确定性减弱了偶然的多市场接触与企业研发绩效的正向关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邓新明  侯丹  邱雯韵  毛凤义  崔晓敏  叶震宇  
基于中国家电行业数据,本文对多市场接触、竞争组合非相似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分析了TMT异质性与竞争惯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显示,随着企业多市场接触水平的提高,其越可能采取非对抗性的竞争方式。同时,竞争组合非相似性对企业绩效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TMT异质性会加强多市场接触与竞争组合非相似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此外,竞争惯性会加强竞争组合非相似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总体而言,本研究拓展了动态竞争领域有关企业竞争组合的研究,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方向,同时也在实践上为我国企业开展竞争活动提供了启示与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邓新明   周强   刘新韬  
本文试图以探讨多市场接触与企业供应链战略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将多市场接触的研究视角由竞争企业间扩展到竞争主体外的第三方,从而为企业在动态的竞争环境下如何采取理性有效的供应链战略提出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多市场接触与强硬供应商战略之间正相关;第二,多市场接触与强硬经销商战略之间负相关;第三,供应商集中度会削弱多市场接触与强硬供应商战略之间的正向关系;第四,客户集中度会削弱多市场接触与强硬经销商战略之间的负向关系。具体而言,当多市场接触企业面对上游供应商时,竞争企业会选择对上游供应商实施强硬战略,但当面对下游客户时,竞争企业之间会展开激烈的竞争。同时,供应商集中程度越高,企业对供应商的竞争强度会减弱;客户集中程度越高,同类竞争企业间的竞争强度会减弱,但面对经销商的竞争强度会增加。本研究验证了相互克制理论在供应链领域的部分适用,丰富了多市场接触的相关理论研究,并扩大了供应链竞争问题的边界,将边界条件从二元组扩展到三元组,为供应链管理文献提供新的视角。研究对企业高层管理者具有重要启示,为其在多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供应链战略选择提供了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曾伏娥  袁靖波  
基于中国财产保险行业的二手数据,本研究探讨了多市场接触对企业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市场集中度的调节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多市场接触正向影响企业非伦理行为,且市场集中度可以调节多市场接触与企业非伦理行为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在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市场中,多市场接触与企业非伦理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随市场集中度的升高而增强,但在寡头垄断市场中,随着市场集中度的升高,这种正向关系不复存在,多市场接触负向影响企业非伦理行为。研究结果支持了相互节制假说,与现实市场中多市场接触对企业伦理决策的影响相一致。该结果说明,现实中政府或监管部门对企业非伦理行为的治理不仅要关注行为主体,也要关注行为主体所处的市场结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邓新明  叶珍  
以往对多市场竞争研究关注的是多市场接触会减弱企业间的竞争行为,提高企业财务绩效。本文对这一观点进行了两方面的延伸:第一,提出多市场接触不仅影响产品市场中企业的竞争行为和绩效,还会影响要素市场中企业的创新绩效。第二,整合了动态竞争的多市场竞争和战略组群研究,预测多市场接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取决于企业所属战略组群的移动壁垒高度。文章对2017年度Pharm Exec(《美国医药经理人》)杂志公布的全球制药行业TOP30企业2007-2017年的数据分析表明,多市场接触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围绕战略组群的移动壁垒高度会强化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更具体地说,多市场接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在高移动壁垒下更大,随着围绕战略组群移动壁垒高度的降低,多市场接触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逐渐减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明霞   侯雪茹  
突破单个市场的静态竞争转而聚焦多市场接触下的动态竞争已成为企业研发行为的现实选择,但相关研究依然局限于单个市场的竞争格局。本文整合相互克制理论与网络理论视角,研究产品维度的多市场接触水平对企业研发深度和广度的影响,并通过考察体现技术市场竞争意图和竞争能力的两类因素(学习相对活跃度与技术存量优势)来分析多市场接触下研发行为得以推进的机制。本文利用2008—2020中国汽车行业的上市公司数据发现:多市场接触显著促进了企业研发广度和研发深度的提升;学习相对活跃度仅加强多市场接触与研发深度的关系,无法提高多市场接触格局下的研发广度;技术存量优势会同时强化多市场接触与研发广度和研发深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源自产品领域多市场接触的相互克制可以越过产品市场而影响企业在研发领域的竞争行为,推动企业双路径研发创新,该结论对于指导企业应对全局竞争态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刁昳  
多市场接触对企业间竞争强度的影响研究是多点竞争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国外有很多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文章在总结了相关研究成果以后,分析归纳出五个在多市场接触条件下降低企业间竞争强度的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其对中国企业研究的指导作用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冰  
如果服务类企业能够在多个市场接触到同类企业,便能够深化对彼此实力的了解,从而形成与该企业的默契,降低市场内竞争强度。而服务类企业将自身规模和资源与其它企业进行对比,则能够使自身充分认知进入该市场后能否占据优势。因此,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探究多市场接触对服务类企业竞争强度的作用机制,以期帮助服务类企业在市场进入过程中制定科学决策。结果表明:多市场接触与竞争强度存在“倒U型”关系;企业相对规模负向调节多市场接触与竞争强度的关系;资源相似性负向调节多市场接触与竞争强度的关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洪  
航空公司的定价策略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一直是航空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经济学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了航空公司的多市场竞争是否导致平均机票价格的上升。本文选取了当前中国民航市场30个主要通航城市之间410条国内航段所有航班的机票价格等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多市场接触指数与机票价格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尽管相关系数较小。这说明中国民航业内,多市场接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航空公司间的竞争强度,即多市场接触程度较高的航线上,企业往往采取较为温和的定价策略,以免竞争对手在其他航线上的报复行为,最终导致了该条航线上较高的票价。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姚凯  陈曼  
企业在多个市场的竞争互动构成了多市场接触,相较传统的竞争研究,多市场接触更为真实、动态地反映了企业竞争的实际局面。本文以中国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多市场接触对银行进入竞争对手所在市场可能性的影响,资源相似性和影响范围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以及多市场接触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公司进入竞争对手所在市场的可能性随着多市场接触水平的提升而增大,但偶然形成的多市场接触则与其不相关;相较低资源相似性的公司而言,高资源相似性的公司多市场接触水平对新市场进入的作用将更强;当公司之间是互换性的多市场接触时,多市场接触对新市场进入的作用将减弱;当其他要素保持不变时,公司的绩效随着多市场接触...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邓新明  张婷  王惠子  
随着多元化经营趋势的发展,企业与竞争对手在多个市场上相遇并形成多点接触早已成为常态。在企业与竞争对手间形成多点接触的背景下,许多学者验证了多点接触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在转型制度环境下,政治关联将有助于降低市场壁垒使企业进入对方所在的市场,这会增强企业间的多点接触程度并降低竞争强度。然而,对政治关联如何影响多点接触进而影响企业绩效的内在机制还鲜有研究。基于政治关联对企业进入对方所在市场行为影响的逻辑,将市场互换性作为调节变量,利用STATA软件和OLS回归分析方法,以2008年至2014年中国9家上市民营房地产企业在151个区域市场分布变化情况作为样本,结合相互容忍假说,探讨在多点竞...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胡瑞娟  匡林  
多市场接触竞争理论考虑了同一企业在不同市场的竞争行为的关联性,大量来自西方市场的研究证明多市场接触可导致企业在竞争中"相互容忍",降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参照这些研究方法,本文运用中国国内主要定期航线市场数据,计算出航线多市场接触指数,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尽管中国国内航线市场多市场接触程度较高,但对市场竞争的实际影响微弱。研究还发现管制制度是影响中国航空公司竞争战略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静  王亚娟  
本文通过手工收集整理2017年17家中国经济型连锁酒店在49个地理市场的截面数据,探讨了多市场接触与企业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总体来说,多市场接触与酒店服务质量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将服务质量分为总体评价与分项评价(位置评价、设施评价、服务评价和卫生评价),多市场接触与总体评价和分项评价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进一步将样本分为高市场化程度与低市场化程度两组,发现仅在低市场化程度下多市场接触对酒店服务质量的总体评价和分项评价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多市场接触的服务质量降低效应主要发生在低市场化程度地区。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支持了"相互克制"假说,丰富了多市场接触和服务质量的相关理论研究,而且为企业高层决策者在多市场接触情境下进行战略选择提供决策参考,也为政府部门对企业服务质量的监管提供了实证借鉴和理论支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邓新明  刘禹  刘国华  龙良智  
中国的经济型酒店行业近年来经历了迅速的扩张发展,竞争格局不断发生着变化,众多经济型连锁品牌酒店会在各个地理市场上遭遇彼此,相互竞争,公司之间的多市场竞争现象十分明显。本文以中国经济型酒店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三家企业"锦江之星""如家""汉庭"为研究对象,以2007-2014年为研究期间,选取了285个地级市作为地理市场,以公司—市场为分析层次,研究了经济型酒店行业中公司之间的多市场接触程度对于公司发起进入新市场的战略行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市场接触程度与新市场进入之间呈现出"倒U型"的曲线关系。当公司间的多市场接触程度较低时,随着彼此之间的多市场接触程度增加,公司发起进入新市场行动的可能性将会增加,在这一阶段起主导作用的是公司插足到竞争对手市场,获取关于竞争对手更多竞争情报的目的;但当多市场接触程度达到较高水平时,随着多市场接触程度继续增加,公司发起进入新市场行动的可能性将会下降,在这一阶段起主导作用的是公司彼此有能力进行多市场报复的战略威慑力,从而导致了彼此之间的相互克制。本文也引入了市场集中度和势力范围这两个调节变量,发现市场集中度增强了多市场接触程度促进新市场进入的正向效应,减弱了多市场接触抑制新市场进入的负向效应,使得倒U型关系的最高水平上升;势力范围对多市场接触与新市场进入的倒U型关系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耿玉德  张元元  
基于服务接触理论,从人际交互服务接触、人机交互服务接触和人景交互服务接触3个方面分析O2O模式下家具企业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实证分析构建基于服务接触视角O2O模式下家具企业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结果表明:O2O模式下家具企业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应由10个维度36个因素构成;顾客对O2O模式下家具企业服务质量感知最关注的是愉悦性,其次是补救质量、安全与隐私、物流配送以及客户服务;信息内容和便利性的路径系数对顾客感知也有一定的影响;顾客对平台质量、外观性和可靠性也有一定的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