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54)
2023(15605)
2022(12949)
2021(12030)
2020(10098)
2019(22853)
2018(22586)
2017(43915)
2016(23119)
2015(25868)
2014(25352)
2013(24841)
2012(22189)
2011(19470)
2010(19483)
2009(18150)
2008(17888)
2007(16008)
2006(13818)
2005(12633)
作者
(62465)
(52227)
(52089)
(49409)
(33375)
(24767)
(23609)
(20140)
(19795)
(18669)
(17582)
(17581)
(16451)
(16432)
(16172)
(15915)
(15521)
(15247)
(15091)
(14900)
(12634)
(12612)
(12539)
(12094)
(11684)
(11587)
(11535)
(11377)
(10294)
(10112)
学科
(99624)
经济(99484)
(99044)
(90183)
企业(90183)
管理(88772)
方法(44923)
数学(36073)
数学方法(35655)
(33371)
业经(32312)
(31486)
(24247)
财务(24187)
财务管理(24150)
(24125)
中国(23253)
企业财务(22907)
农业(21552)
技术(20133)
(17697)
(17626)
(17407)
贸易(17395)
(17316)
理论(17246)
(17061)
(16941)
(15651)
银行(15634)
机构
学院(329125)
大学(322920)
(142491)
经济(139906)
管理(138036)
理学(118846)
理学院(117812)
管理学(116280)
管理学院(115638)
研究(98243)
中国(79849)
(69259)
(65140)
财经(54916)
科学(54157)
(49887)
(49370)
(48683)
中心(46969)
(45990)
业大(43822)
经济学(43386)
研究所(40776)
财经大学(40772)
北京(39709)
经济学院(39088)
(38492)
商学(38445)
商学院(38093)
农业(37909)
基金
项目(217172)
科学(175776)
研究(162841)
基金(162438)
(138113)
国家(136910)
科学基金(122381)
社会(107231)
社会科(101890)
社会科学(101868)
基金项目(85626)
(84737)
自然(78352)
自然科(76667)
自然科学(76650)
自然科学基金(75331)
教育(74900)
(69628)
编号(65377)
资助(65143)
成果(51136)
(49147)
(48789)
重点(47765)
(46285)
(46117)
创新(44888)
国家社会(44739)
课题(43670)
教育部(43577)
期刊
(159586)
经济(159586)
研究(94645)
中国(60713)
(58399)
管理(57967)
(45868)
科学(41998)
学报(40102)
(33399)
金融(33399)
大学(33070)
技术(31946)
学学(31666)
农业(31061)
业经(28652)
财经(28323)
教育(27542)
经济研究(24705)
(24345)
问题(20677)
(18526)
技术经济(18179)
财会(16947)
现代(16610)
商业(16462)
(16287)
理论(15511)
世界(15112)
会计(14154)
共检索到486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邓新明   周强   刘新韬  
本文试图以探讨多市场接触与企业供应链战略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将多市场接触的研究视角由竞争企业间扩展到竞争主体外的第三方,从而为企业在动态的竞争环境下如何采取理性有效的供应链战略提出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多市场接触与强硬供应商战略之间正相关;第二,多市场接触与强硬经销商战略之间负相关;第三,供应商集中度会削弱多市场接触与强硬供应商战略之间的正向关系;第四,客户集中度会削弱多市场接触与强硬经销商战略之间的负向关系。具体而言,当多市场接触企业面对上游供应商时,竞争企业会选择对上游供应商实施强硬战略,但当面对下游客户时,竞争企业之间会展开激烈的竞争。同时,供应商集中程度越高,企业对供应商的竞争强度会减弱;客户集中程度越高,同类竞争企业间的竞争强度会减弱,但面对经销商的竞争强度会增加。本研究验证了相互克制理论在供应链领域的部分适用,丰富了多市场接触的相关理论研究,并扩大了供应链竞争问题的边界,将边界条件从二元组扩展到三元组,为供应链管理文献提供新的视角。研究对企业高层管理者具有重要启示,为其在多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供应链战略选择提供了参考。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邓新明   毛凤义   周强   黄丽珑   兰娅兰  
以往研究对于多市场接触与企业研发行为的关系存在争议性的观点,大多数研究遵循要素市场竞争理论,支持多市场接触下企业的研发绩效会得到提升,但也有少数研究通过实证得出了相反的观点。本文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种矛盾性观点,从多市场接触的细分视角入手,研究了两种不同的多市场接触(偶然的多市场接触与有意识的多市场接触)对于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偶然的多市场接触正向影响企业的研发绩效;有意识的多市场接触负向影响企业的研发绩效;组织冗余加强了偶然的多市场接触与企业研发绩效的正向关系;环境不确定性减弱了偶然的多市场接触与企业研发绩效的正向关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邓新明  侯丹  邱雯韵  毛凤义  崔晓敏  叶震宇  
基于中国家电行业数据,本文对多市场接触、竞争组合非相似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分析了TMT异质性与竞争惯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显示,随着企业多市场接触水平的提高,其越可能采取非对抗性的竞争方式。同时,竞争组合非相似性对企业绩效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TMT异质性会加强多市场接触与竞争组合非相似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此外,竞争惯性会加强竞争组合非相似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总体而言,本研究拓展了动态竞争领域有关企业竞争组合的研究,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方向,同时也在实践上为我国企业开展竞争活动提供了启示与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冰  
如果服务类企业能够在多个市场接触到同类企业,便能够深化对彼此实力的了解,从而形成与该企业的默契,降低市场内竞争强度。而服务类企业将自身规模和资源与其它企业进行对比,则能够使自身充分认知进入该市场后能否占据优势。因此,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探究多市场接触对服务类企业竞争强度的作用机制,以期帮助服务类企业在市场进入过程中制定科学决策。结果表明:多市场接触与竞争强度存在“倒U型”关系;企业相对规模负向调节多市场接触与竞争强度的关系;资源相似性负向调节多市场接触与竞争强度的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曾伏娥  袁靖波  
基于中国财产保险行业的二手数据,本研究探讨了多市场接触对企业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市场集中度的调节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多市场接触正向影响企业非伦理行为,且市场集中度可以调节多市场接触与企业非伦理行为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在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市场中,多市场接触与企业非伦理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随市场集中度的升高而增强,但在寡头垄断市场中,随着市场集中度的升高,这种正向关系不复存在,多市场接触负向影响企业非伦理行为。研究结果支持了相互节制假说,与现实市场中多市场接触对企业伦理决策的影响相一致。该结果说明,现实中政府或监管部门对企业非伦理行为的治理不仅要关注行为主体,也要关注行为主体所处的市场结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佩昌  
企业发展需要时间积累,各方面都要达到高度匹配,才能让企业厚积薄发。德国有些中小型企业是某一细分领域的王者,在全球占据该领域60%~80%的市场份额,有的甚至高达90%以上,极具市场竞争力。还有很多中小型企业正向世界隐形冠军冲刺,假以时日,这些隐形冠军的后备力量走向全球成为真正的世界冠军毫无悬念。对这类企业,我们暂且称其为"亚隐形冠军"。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文纲  
由于现代市场竞争已步入供应链竞争的时代,因此我国本土零售企业在作出初始国际化战略决策时,应重视与同一条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的战略合作,追求供应链协同的好处和整体竞争优势,进而加快所有参与者的国际化进程。零售企业与制造企业的国际化协同体现在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的整个过程,包括国际目标市场选择的协同、制造企业产品定位与零售企业零售业态设计的协同、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的协同以及国际营销组织协同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兰素英  于敏  
文章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供应链管理视角,探讨了OPM战略、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企业价值的关系。通过构建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以统计推断方法估计出现金周转期的门限值,以此作为是否实施OPM战略的判断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OPM战略、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实施OPM战略、缩短生产和营销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期都可以显著提高企业价值。经营活动营运资本周转期和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但是否实施OPM战略和经营活动营运资本周转期的交互项却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原因是实施OPM战略的企业,其经营活动营运资本周转期和企业价值呈倒U型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锦峰  
从战略的视角来研究供应链管理是现实环境变迁和研究发展的需要。在系统总结供应链管理理论及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供应链的战略性管理体系应由公司层、业务层、职能层供应链管理活动组成,并分析了零售连锁企业如何实施各战略层次的供应链管理活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何永贵  孙一博  
运用SWOT-AHP及实证分析法,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和众包供应链视角探讨了供应链企业中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战略整合的拟合度问题。研究表明,众包供应链商业模式对"夹在中间"困境的破解,可成为企业有效整合企业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战略的新途径。该研究成果对相关企业战略定位以及竞争策略的选择具有一定应用借鉴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明霞   侯雪茹  
突破单个市场的静态竞争转而聚焦多市场接触下的动态竞争已成为企业研发行为的现实选择,但相关研究依然局限于单个市场的竞争格局。本文整合相互克制理论与网络理论视角,研究产品维度的多市场接触水平对企业研发深度和广度的影响,并通过考察体现技术市场竞争意图和竞争能力的两类因素(学习相对活跃度与技术存量优势)来分析多市场接触下研发行为得以推进的机制。本文利用2008—2020中国汽车行业的上市公司数据发现:多市场接触显著促进了企业研发广度和研发深度的提升;学习相对活跃度仅加强多市场接触与研发深度的关系,无法提高多市场接触格局下的研发广度;技术存量优势会同时强化多市场接触与研发广度和研发深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源自产品领域多市场接触的相互克制可以越过产品市场而影响企业在研发领域的竞争行为,推动企业双路径研发创新,该结论对于指导企业应对全局竞争态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朋贵  
随着合作竞争和灵捷经营思想的发展 ,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新型手段 ,它改变了传统管理的观念 ,消除了传统管理在企业之间管理上的盲点 ,并由此引发了一场管理革命。供应链有五种表述类型 ,它反映了供应链理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供应链管理具有抑制“鞭子效应”、消除不确定性、流程贯通和增强企业关系能力等多种效应。供应链的核心是确定企业之间的关系 ,供应链企业之间虽然没有资本连结 ,但保持着较高的交易协同关系 ,是介于市场交易与内部交易之间的一种中间型交易关系 ,为企业间关系的选择提供另一种可能性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邓新明  叶珍  
以往对多市场竞争研究关注的是多市场接触会减弱企业间的竞争行为,提高企业财务绩效。本文对这一观点进行了两方面的延伸:第一,提出多市场接触不仅影响产品市场中企业的竞争行为和绩效,还会影响要素市场中企业的创新绩效。第二,整合了动态竞争的多市场竞争和战略组群研究,预测多市场接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取决于企业所属战略组群的移动壁垒高度。文章对2017年度Pharm Exec(《美国医药经理人》)杂志公布的全球制药行业TOP30企业2007-2017年的数据分析表明,多市场接触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围绕战略组群的移动壁垒高度会强化多市场接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更具体地说,多市场接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在高移动壁垒下更大,随着围绕战略组群移动壁垒高度的降低,多市场接触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逐渐减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刁昳  
多市场接触对企业间竞争强度的影响研究是多点竞争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国外有很多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文章在总结了相关研究成果以后,分析归纳出五个在多市场接触条件下降低企业间竞争强度的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其对中国企业研究的指导作用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卢星冉  曹磊  
随着"消费者主权时代"的到来,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成为一切价值活动的起点,消费升级环境下,消费者需求比以往更加多元化和极致化,他们更加追求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体验。据埃森哲的调查显示,在中国年收入超过4.5万元的家庭,6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再只是购买必需品,而是选择品质优良、消费体验良好和能体现潮流趋势的产品。这意味着,商品与服务的满足要精准到每一小撮用户,甚至每一个用户,市场需求对客户体验以及物流和供应链响应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冗长散乱的供应链模式并不能很好适应当前消费市场的新变化,因此需要高效的供应链作为支撑,打造以消费体验、消费内容及消费服务为核心的更加柔性与灵活的供应链,零售企业供应链转型势在必行。然而,在零售企业供应链转型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挑战及问题,影响了服务供应链战略的落实。基于此,本文主要就零售企业服务供应链战略转型进行探讨,以期为其提供相关参考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