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9)
2023(7626)
2022(6342)
2021(5637)
2020(4349)
2019(9994)
2018(9678)
2017(18490)
2016(9891)
2015(10922)
2014(10973)
2013(10998)
2012(10691)
2011(9972)
2010(10282)
2009(9370)
2008(9424)
2007(8692)
2006(7975)
2005(7590)
作者
(30358)
(25264)
(25232)
(23781)
(16389)
(12151)
(11286)
(9853)
(9667)
(9127)
(8671)
(8381)
(8363)
(8296)
(8028)
(7798)
(7530)
(7355)
(7342)
(7263)
(6517)
(6266)
(6102)
(5884)
(5747)
(5682)
(5642)
(5585)
(5216)
(4989)
学科
(52735)
经济(52684)
(28715)
管理(27407)
(22091)
企业(22091)
地方(18229)
中国(17419)
方法(16001)
(14282)
业经(13410)
数学(13195)
数学方法(13066)
地方经济(10513)
(10231)
贸易(10220)
农业(10084)
(9963)
金融(9963)
(9823)
(9758)
(9575)
(9566)
银行(9556)
(9390)
(9246)
(9099)
环境(8554)
技术(8311)
(7418)
机构
学院(150635)
大学(148512)
(67694)
经济(66393)
研究(56767)
管理(55721)
理学(46959)
理学院(46377)
管理学(45764)
管理学院(45458)
中国(42830)
科学(33249)
(32377)
(30569)
(29249)
研究所(26281)
(25464)
中心(25068)
(24016)
财经(23721)
(21448)
(21212)
经济学(21193)
北京(21034)
师范(20975)
(20422)
业大(20419)
农业(19642)
(19503)
经济学院(19146)
基金
项目(95209)
科学(75614)
研究(71129)
基金(68057)
(59005)
国家(58481)
科学基金(50127)
社会(46509)
社会科(44313)
社会科学(44309)
(38188)
基金项目(35235)
教育(31638)
(31599)
自然(30293)
自然科(29621)
自然科学(29617)
自然科学基金(29078)
编号(28159)
资助(28065)
(27220)
成果(23124)
发展(22442)
(22017)
重点(21616)
(20763)
课题(20709)
(20043)
国家社会(19541)
创新(18765)
期刊
(81870)
经济(81870)
研究(49841)
中国(34110)
(24651)
管理(22623)
(21551)
学报(21368)
科学(20770)
教育(17856)
(17740)
金融(17740)
农业(17207)
大学(16460)
学学(15430)
业经(14957)
经济研究(13572)
技术(13051)
财经(11721)
问题(10889)
(10209)
(9158)
(8789)
商业(8372)
世界(8255)
国际(8022)
技术经济(7801)
现代(7146)
科技(7069)
经济管理(7005)
共检索到242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鸿广  
采购方向两个潜在的供应商之一采购某种需要研发的创新性技术或产品,并采用多属性拍卖机制或研发竞赛机制来确定哪一个供应商最终能赢得合约。假设供应商是同质的和风险中性的、研发成本具有随机性,且采购方和供应商之间在研发成本上信息不对称,分别研究多属性拍卖机制和研发竞赛机制中供应商的质量决策,比较这两种机制的创新激励效应。结果发现:多属性拍卖机制中,理性的供应商都不会进行研发和参与投标;研发竞赛中奖励金额必须要足够大才能激发供应商的研发与竞赛参与意愿,此时研发竞赛机制要优于多属性拍卖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闫威  罗雨鹤  刘智慧  
何种激励方式能更好地促进创新,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分析创新竞赛中锦标赛和拍卖两种激励机制对员工努力水平及收益的影响。利用对88个被试进行的8个实验,本文获得了如下研究结论:(1)锦标赛机制下,单独的竞赛规模因素不会对被试的努力水平产生显著影响,但对被试收取一定的入场费后,随着规模的扩大,被试的努力水平会有所降低;(2)在拍卖机制下,规模因素对被试的努力水平影响显著,且规模较小时是否限制竞价区间对被试竞价值没有显著的影响;(3)对两种激励机制下被试努力水平的比较分析发现,在竞赛规模较小时,拍卖机制下被试的努力水平和收益都优于锦标赛机制。规模较大时,锦标赛和拍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朱宾欣  马志强  LEON Williams  
将声誉效应引入众包竞赛的激励机制可以促使接包方为考虑未来绩效收益而提高当前努力。建立并求解了显性和隐性声誉效应下连续两个任务阶段的动态激励模型,探讨了显性声誉修正系数、隐性声誉系数以及参赛者数量对激励效果的影响,并与无声誉激励机制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声誉激励机制通过单位绩效激励强度和固定奖励水平两条途径起作用,增大隐性声誉系数有助于提高每个任务阶段的努力程度,显性声誉不确定性则会降低第2任务阶段的努力程度;各种条件下实施声誉激励对第1任务阶段中的努力程度和单位绩效奖励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参赛者数量的增加有助于弱化第1任务阶段中棘轮效应,但也会降低声誉激励机制对努力程度的正向价值,扩大声誉激励机制对单位绩效奖励的负向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胡咏梅  李冬晖  
如何改进和完善青少年科技竞赛激励机制,促使科技竞赛真正成为选拔和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值得社会各界和教育研究者不断探索和研究。本文基于竞赛激励机制方面的相关理论,建构国内青少年科技竞赛项目与国外竞赛项目的比较框架,提出改进我国青少年科技竞赛激励机制的建议(:1)减少国内青少年科技竞赛项目的最高等级奖项配置比例;(2)对各省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名额的分配采取"基数"加"增长"的方式;(3)对获奖学生的指导教师和积极组织参与科技竞赛活动的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创设激励多方(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青少年科技竞赛的机制,是促使青少年科技竞赛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魏光兴  唐瑶  
引入心理偏好的锦标竞赛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但是忽略了偏好的异质特征。对此,采用行为博弈论方法,研究基于异质偏好分组的分类竞赛和混同竞赛,比较二者的激励结构和激励效果。结果表明:在激励结构方面,无论是奖励强度还是保障强度,自利偏好者之间的分类竞赛总是最大,并且除非偏好异质度较大公平偏好者之间的分类竞赛总是最小而混同竞赛总是居中;在激励效果方面,自利偏好者虽然参与分类竞赛只能够得到最低期望效用即保留效用但是参与混同竞赛可以得到更多期望效用,而公平偏好者参与分类竞赛和混同竞赛都只能够得到最低期望效用即保留效用,委托人的期望利润在分类竞赛下比混同竞赛要多。因此,考虑参赛者的偏好异质特征,甄别偏好类型,制定恰当的激励结构,对提高锦标竞赛的激励效果是必要的。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魏光兴  唐瑶  
引入心理偏好的锦标竞赛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但是忽略了偏好的异质特征。对此,采用行为博弈论方法,研究基于异质偏好分组的分类竞赛和混同竞赛,比较二者的激励结构和激励效果。结果表明:在激励结构方面,无论是奖励强度还是保障强度,自利偏好者之间的分类竞赛总是最大,并且除非偏好异质度较大公平偏好者之间的分类竞赛总是最小而混同竞赛总是居中;在激励效果方面,自利偏好者虽然参与分类竞赛只能够得到最低期望效用即保留效用但是参与混同竞赛可以得到更多期望效用,而公平偏好者参与分类竞赛和混同竞赛都只能够得到最低期望效用即保留效用,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唐要家  曹美玲  
本文重点解释专业研发企业拒绝许可的策略动机及其竞争效应。研究结论显示,专业研发企业通常并不具有实施拒绝许可的激励,只有当下游企业具备通过基于原始专利的二次创新并进入专利技术市场的能力时,专利持有企业才具有通过拒绝许可来排斥潜在竞争者的激励。此时,拒绝许可严重伤害技术创新和动态效率,应受到反垄断法的禁止。对构成必要设施专利持有人拒绝许可的反垄断审查应重点关注创新阻碍效应,依据"创新性市场封锁理论"进行反垄断审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和东   王燕  
剖析政府创新补贴、所得税优惠、研发加计扣除三项创新激励政策对数字企业研发的影响机制,构建双向固定效应、系统GMM模型,收集2014—2021年创新激励政策、数字企业上市公司研发相关数据,测度并比较不同创新激励政策对研发的效应大小。结果发现:对于研究投入,单项政策“研发加计扣除”效应最大,双项政策“政府创新补贴+研发加计扣除”效应最大,三项政策效应小于双项政策的最大效应;对于开发投入,单项政策“政府创新补贴”效应最大,双项政策“所得税优惠+研发加计扣除”效应最大,三项政策效应大于双项政策的最大效应;对于研发产出,单项政策“研发加计扣除”效应最大,双项政策“所得税优惠+研发加计扣除”效应最大,三项政策效应大于双项政策的最大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琪  张慧贤  
运用逆向拍卖理论,研究研发众包竞赛中最优投标策略和奖金分配机制。构建了众包接包方和发包方效用函数,以及众包接包方最优投标模型和奖金分配模型,得到了投标策略存在唯一对称的贝叶斯纳什均衡,分析了接包方的研发努力成本参数、投标人数对投标决策的影响,讨论了发包方的奖金分配策略。研究表明,均衡的投标策略可使接包方的效用最大,众包参与人数、平台佣金率、接包方的研发努力成本参数等都对最优投标策略产生影响;当接包方的成本函数为线性函数和凹函数时,发包方最优的奖金分配策略是第一名胜出者得到所有奖金;但当接包方的成本函数为凸函数时,第一名获得所有奖金的方式不一定是最优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熊麟  冯婷婷  鲁若愚  
深入研究了具有一定市场风险的、多企业参与新产品开发的研发投入问题。根据联盟结构和联盟成员收益分配方式,将联盟合作分为4种模式。研究结果显示:收益分配方式对联盟成员研发投入决策的影响大于联盟结构组成形式的影响;除跨功能联盟按研发投入比例分配收益时的联盟总研发投入随着联盟成员数的增加而增加外,其他3种模式下联盟总研发投入都随着联盟成员数的增加而减少;当联盟成员拥有更多的互补资源时,联盟的总研发投入量更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滕明明  
研发税收激励政策是各国政府鼓励研发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工具。本文在归纳总结主要国家研发定义和范围的基础上,研究各国使用的主要研发税收政策激励工具,对比分析国内外研发税收激励政策的异同,并结合我国国情针对性地提出国内研发税收政策的改进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韩霞  白雪  
研发活动在科技创新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性质又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外溢性,因此,研发活动的发展客观上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税收激励是政府支持和鼓励研发活动的重要政策手段。本文首先对税收激励政策的主要方式进行了阐述,然后对美、日、英三国激励研发活动的税收政策进行了简单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就完善我国税收激励政策、推动研发活动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战奎  
本文运用多元回归和分层回归分析高管激励、研发投入、企业绩效的相互关系,并在回归模型中加入研发投入指标作为中介变量,进一步探究研发投入的中介传导效用。结果表明:中国创业板企业实施高管股权以及薪酬激励可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而晋升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高管持股和薪酬都可促进研发投入力度,但是晋升激励机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明显;研发投入在高管股权、薪酬两种激励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中具有中介传导作用,在晋升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中介作用不存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曲晓辉  王俊  张瑞丽  
以我国2014~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手工搜集整理的独特数据,获取了上市公司实际享受的税率优惠、加计扣除、加速折旧摊销的金额,并以此为基础检验不同税收优惠方式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税率优惠、加计扣除、加速折旧摊销这三种税收优惠方式都能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三种税收优惠方式对研发投入的激励效果由大到小为:加计扣除>加速折旧摊销>税率优惠;三种税收优惠方式的激励效应两两间存在替代关系,即"1+1 <2";三种税收优惠方式对高新技术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都有正向激励效应,但激励效应的大小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