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16)
- 2023(5388)
- 2022(4738)
- 2021(4349)
- 2020(3919)
- 2019(9345)
- 2018(9304)
- 2017(17906)
- 2016(10240)
- 2015(11996)
- 2014(12317)
- 2013(12367)
- 2012(11760)
- 2011(10632)
- 2010(10845)
- 2009(10177)
- 2008(10371)
- 2007(9526)
- 2006(8041)
- 2005(7151)
- 学科
- 济(43669)
- 经济(43628)
- 业(27231)
- 管理(27228)
- 方法(23245)
- 企(21527)
- 企业(21527)
- 数学(20913)
- 数学方法(20740)
- 农(12335)
- 中国(11310)
- 财(11168)
- 学(9334)
- 贸(8501)
- 贸易(8496)
- 地方(8388)
- 易(8237)
- 理论(8177)
- 制(8057)
- 农业(7994)
- 业经(7947)
- 务(6898)
- 财务(6885)
- 财务管理(6862)
- 和(6771)
- 银(6511)
- 银行(6491)
- 企业财务(6465)
- 技术(6446)
- 行(6125)
- 机构
- 大学(152204)
- 学院(151902)
- 济(61694)
- 经济(60274)
- 管理(56819)
- 研究(50740)
- 理学(48873)
- 理学院(48301)
- 管理学(47407)
- 管理学院(47118)
- 中国(38117)
- 京(32142)
- 科学(32030)
- 农(28548)
- 财(27884)
- 所(26670)
- 中心(24372)
- 研究所(24319)
- 业大(24252)
- 江(23923)
- 农业(22737)
- 财经(22339)
- 北京(20244)
- 范(20244)
- 经(20150)
- 师范(20041)
- 经济学(19310)
- 州(18619)
- 经济学院(17655)
- 院(17621)
- 基金
- 项目(98455)
- 科学(76027)
- 研究(72242)
- 基金(69187)
- 家(60215)
- 国家(59703)
- 科学基金(49991)
- 社会(43517)
- 社会科(41068)
- 社会科学(41048)
- 省(39681)
- 基金项目(36965)
- 教育(34990)
- 划(33522)
- 自然(32245)
- 自然科(31464)
- 自然科学(31451)
- 自然科学基金(30887)
- 编号(30764)
- 资助(28737)
- 成果(25349)
- 重点(22712)
- 部(22323)
- 课题(21598)
- 发(21448)
- 创(20515)
- 科研(19218)
- 创新(19166)
- 教育部(18926)
- 大学(18624)
共检索到221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亚杰
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资源的竞争。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高科技经济"的到来,高技能人才正在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在诸多专家学者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探析不同层次高技能人才的特征,将会对高技能人才的内涵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
多层次 人才 高技能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春宇 王昶 袁军平 刘文明
项目教学是社会岗位的现实需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而多层次、全方位地探索项目教学在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过程中的应用更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首先介绍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采取多层次项目教学实施课程体系过程中的做法与体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汤霓 石伟平
我国学者对"高技能人才"内涵理解有"操作性"、"技术性"与"岗位领域性"取向,然而在实践中造成"重技能,轻技术"、"技术性"理解片面与选择教育培养模式困惑的误区。通过比较国外"高技能人才"的内涵,急需对我国高技能人才进行"正名":拓宽对"技能"的理解;提升"技术"层次;拓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与工作体系。
关键词:
技能 技术 高技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吕凤军
针对高技能人才的特点,构建了由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3个一级指标和受教育程度、技术等级等15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了权重的确定,指出高技能人才的技术等级、受教育程度、计算机应用能力、解决难题的能力以及同行对其的评价在所有指标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不断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培育和发展。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评价指标体系 权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玲 庄西真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世界制造中心,但佳绩难掩"制而不智""大而不强""仿而不创"的尴尬。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其重点、难点和突破点都在制造业,打造世界智能中心,人力资本价值愈加凸显。制造业实现由"组装者"向"整合者"和"创新者"角色的转变,必须以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作为其重要基础及发展前提,从"知能结构""整体素质""创新意识"三个角度出发,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在内涵上应进一步强调"智""精""创",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国制造由外生性增长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叶容
高技能人才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高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具有逻辑适切性,对产业升级、建设技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然其在实践探索中仍存在高技能人才供需链条尚未形成动态反馈、课程体系对实践知识缺乏系统关照、师资团队胜任力不足、校企合作尚未深度协同等诸多问题。因此,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应尽快优化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路径,以产业为向导,建立科学动态的人才供给机制;优化课程体系,对接培育高技能人才的实践取向;吸纳社会资源,提升师资团队的胜任力;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具有内生性的培养系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南亲江 刘建明 王化旭
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术及现代设备的操作技能,在生产和实践领域能解决关键技术和操作难题,并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大专知识层次;较高的思想素质;健全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高技能人才的构成要素包括:动作技能、智力技能、素质技能和综合技能。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上,突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的束缚,强调先会后懂,探索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多种途径和相关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锡宝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党政领导班子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主动置身于地方经济建设,创造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培养能适应职业岗位的高技能人才,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坚定不移的办学目标,也是离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总体目标。而在建设的基本思路上,大体可以归纳为“两手抓”,即一手抓教学主要模块的改革与建设,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管理方式改革等等;一手抓师资队伍建设,树立多元化“大师资”理念,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盛艳秋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出了越来越多的高技能人才,与此同时,也必须认识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基本框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以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技能人才 培养模式 基本框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钢 徐平利
高技能人才培养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环节和产业升级换代的必然选择。研究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式成为热点问题。从历史演进和发展的视角,研究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起源、发展、丰富和超越的演进过程,对不同阶段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式进行了分析,归纳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发展。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培养方式 内涵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建娟 李建华
构建区域科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认识其成长路径及量化分析其对区域经济发展所起作用是必要的。运用多层次因子分析方法以科学确定区域科技能力的指标体系,从而得出区域科技能力的梯度分布现状。与示范区域相比,东北地区科技发展环境能力的培育是科技能力成长的主要路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波
企业对员工进行持续不断的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尽管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在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企业有必要创新人才激励的形式和方法。本期圆桌谈话就此展开讨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斌
根据教育的层次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可将高技能型人才的素质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职业技能素质,第二层次——职场应变素质,第三层次——专业创新素质。它们对学生的前途支持分别是:就业、应变和创业。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消费文化特征的影响与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三个层次素质的重要性是呈递增态势的。根据社会发展趋势的要求,必须对三个层次素质的培养在教育中做出正确定位,并依据它们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实施策略,为打造职业院校品牌奠定良好的基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扬 张晨
一、问题的提出——培养目标表述上的变化,造成高职教育课程目的定位不够明晰从现代课程论的观点出发,一般认为课程是指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安排的总称,亦即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日前由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性作用,带动行业、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加大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