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2)
2023(10339)
2022(8437)
2021(7647)
2020(5750)
2019(12585)
2018(12265)
2017(22846)
2016(12089)
2015(13073)
2014(12525)
2013(12067)
2012(10587)
2011(9455)
2010(9478)
2009(8572)
2008(7612)
2007(6562)
2006(5700)
2005(4805)
作者
(31955)
(26783)
(26503)
(25253)
(16760)
(12641)
(11923)
(10352)
(10166)
(9269)
(9014)
(8951)
(8486)
(8286)
(8099)
(8087)
(8009)
(7958)
(7581)
(7578)
(6494)
(6361)
(6276)
(6115)
(6055)
(5819)
(5816)
(5700)
(5238)
(5226)
学科
(43306)
经济(43263)
管理(37056)
(28414)
(23019)
企业(23019)
中国(17233)
环境(13763)
(13660)
方法(13642)
地方(11454)
业经(11352)
数学(11146)
(11055)
数学方法(10955)
(9940)
农业(9330)
(9023)
(8570)
理论(7927)
(7813)
(7478)
(7422)
银行(7405)
(7369)
贸易(7359)
(7101)
(7067)
城市(6866)
(6593)
机构
学院(158283)
大学(153970)
(60427)
管理(59204)
经济(58836)
研究(53316)
理学(50661)
理学院(50071)
管理学(49126)
管理学院(48847)
中国(40089)
科学(32952)
(32507)
(28687)
中心(25628)
(24803)
(23677)
(23432)
业大(22714)
研究所(22555)
财经(22326)
(22109)
师范(21892)
(20679)
(20334)
北京(20003)
(19414)
经济学(18503)
农业(18268)
技术(17886)
基金
项目(113241)
科学(90315)
研究(85016)
基金(81474)
(71460)
国家(70883)
科学基金(61409)
社会(54925)
社会科(52062)
社会科学(52051)
(45173)
基金项目(43201)
教育(38807)
自然(38637)
(38582)
自然科(37718)
自然科学(37708)
自然科学基金(36960)
编号(34921)
资助(30277)
成果(26846)
重点(26124)
(26122)
课题(24551)
(24301)
(23785)
国家社会(22977)
创新(22665)
(22000)
科研(21108)
期刊
(69495)
经济(69495)
研究(45684)
中国(32637)
学报(22941)
(22335)
科学(22319)
(22010)
管理(21873)
教育(20134)
大学(17731)
学学(16741)
农业(15415)
技术(14322)
(13558)
金融(13558)
业经(13101)
经济研究(11079)
问题(9979)
财经(9903)
(8736)
(8403)
现代(8005)
城市(7729)
资源(7726)
科技(7701)
(7651)
(7428)
商业(6990)
职业(6900)
共检索到233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璐琪  叶启智  叶浩良  
城市群是区域高质量发展和低碳转型的重要空间形式,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群发展的链接载体,对于社会全面低碳转型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多层次视角,揭示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系统的碳减排机制,从宏观政策情景、中观体系优化和微观利基创新三个层次,识别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系统碳减排推进路径。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梳理大湾区交通领域碳减排政策与具体措施,结构化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系统碳减排推进路径。根据减排机制理论模型和案例分析,从碳减排过程跟踪体系、技术创新和碳减排目标顶层设计三个方面,对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系统的碳减排推进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璐琪  叶启智  叶浩良  
城市群是区域高质量发展和低碳转型的重要空间形式,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群发展的链接载体,对于社会全面低碳转型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多层次视角,揭示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系统的碳减排机制,从宏观政策情景、中观体系优化和微观利基创新三个层次,识别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系统碳减排推进路径。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梳理大湾区交通领域碳减排政策与具体措施,结构化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系统碳减排推进路径。根据减排机制理论模型和案例分析,从碳减排过程跟踪体系、技术创新和碳减排目标顶层设计三个方面,对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系统的碳减排推进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卢轶  
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困境20世纪90年代初,分税制改革导致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矛盾凸显,由地方政府直接开展的基础建设投融资行为受到严格规制,城投公司在此背景下设立。负责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的城投公司一般由园区管委会或国资委直接设立和实际控制,承担园区开发、招商等职责。从发展历程看,城投公司设立初期依靠土地整理、厂房建设,取得土地开发的预期价值;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凌玮   安虎森  
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高速交通网络的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但不同类型的高速路网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负向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高速公路建设加大了资源配置的扭曲,其市场整合效应也对现阶段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经济发展造成了负向影响;高速铁路建设对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高速铁路的建设显著提升了劳动力配置效率,促进知识溢出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动了本地和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邱晨园  梁红艳  
利用2003-2017年的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考察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不同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长三角,铁路通过促进物质资本跨地区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溢出效应,而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的溢出效应不显著。在珠三角,铁路有利于物质资本扩散,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有利于劳动力扩散,但普通公路导致人力资本向核心城市高度集聚;在扩散效应与极化效应的综合作用下,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表现为负向溢出效应,而铁路表现出显著正向溢出效应。在京津冀,高速公路和铁路推动劳动力向中心城市高度集聚,三种交通基础设施都导致人力资本向中心城市高度集聚,但它们都未产生物质资本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普通公路和铁路对区域经济增长最终表现为负向溢出效应,高速公路则表现出正向溢出效应。研究结论可以为推进中国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路径选择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森  
既有的关于城市群的理论研究大都分别针对城市群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而展开,本文在研究城市群的同时,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群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主要研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下,城市群内部的协调发展和城市群之间的合作,最终推动整个区域经济一体化良性发展。本文选择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作为城市群间协同发展的典型代表,提出了逐步实现辽宁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路径和政策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细良  秦婷婷  
低碳交通是降低能耗和碳排放,鼓励发展与完善公共交通系统,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大排量汽车使用,最大限度降低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交通方式。基于低碳理念的内涵和目标,分析长株潭城市群交通低碳化的实践基础,从确定交通模式,构建低碳指标,科学管理和强化引导来探索优化长株潭城市群交通系统的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小敏  徐盈之  
以是否开通高铁这一“准自然实验”为契机,采用中国2004—2016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来实证考察高铁开通对工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的收入效应和集聚效应总体上有利于降低工业污染排放强度;高铁开通的污染减排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中西部地区和泛珠三角地区的污染减排效应更为显著。之后,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问题处理结果均支持高铁开通与工业污染排放强度降低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对作用机制的进一步检验结果显示,高铁的收入效应和集聚效应在实现单位产出污染减排上的积极作用有赖于高铁网络下发生的要素结构优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华韬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不断完善,但证券法的不足也逐渐彰显,证券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新的要求下,证券法的改革应当以市场决定原则为核心,辅之以风险控制、监管强化以及投资者权益保护原则。具体而言,即以拓展证券概念为重点改革基础制度,以推进发行注册制改革为重点改革准入制度,以建立转板衔接制度为重点改革运行制度,以完善退市制度为重点改革退出制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华韬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不断完善,但证券法的不足也逐渐彰显,证券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新的要求下,证券法的改革应当以市场决定原则为核心,辅之以风险控制、监管强化以及投资者权益保护原则。具体而言,即以拓展证券概念为重点改革基础制度,以推进发行注册制改革为重点改革准入制度,以建立转板衔接制度为重点改革运行制度,以完善退市制度为重点改革退出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宗刚  张雪薇  张江朋  
本文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首先检验在不同空间权重下的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相关性,然后通过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来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对经济集聚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基础设施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地理距离权重相比0-1空间权重和地理距离空间权重对经济集聚的影响更为显著。铁路则存在较弱的影响,而且对本地经济集聚的作用不显著;公路对经济集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而且高等级公路对经济集聚的贡献度最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燕铭  孙志人  
美国建国后,在大部分时间里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家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联邦政府利用资源优先配置和鼓励性财政金融政策推动基础设施各领域的建设。经过200多年的努力,建成了世界上单个国别最为完备涵盖各领域的基础设施体系,包括运河水系、铁路、水坝水电和能源系统、高速公路和民用航空网等,形成了19世纪铁路神话和20世纪基础设施建设黄金时期。本文阐述了这一进程中联邦各级政府采取财政资源优先配置和鼓励性政策的方法和经验,亦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证新世纪以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中展现的新特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燕铭  孙志人  
美国建国后,在大部分时间里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家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联邦政府利用资源优先配置和鼓励性财政金融政策推动基础设施各领域的建设。经过200多年的努力,建成了世界上单个国别最为完备涵盖各领域的基础设施体系,包括运河水系、铁路、水坝水电和能源系统、高速公路和民用航空网等,形成了19世纪铁路神话和20世纪基础设施建设黄金时期。本文阐述了这一进程中联邦各级政府采取财政资源优先配置和鼓励性政策的方法和经验,亦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证新世纪以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中展现的新特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董军  国方媛  
针对多层次系统的动态评价问题,首先,应用"极大不相关法"筛选指标以去除重复的信息;其次,对指标进行一致化和无量纲化的预处理;再次,采用"逐层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确定评价对象在不同时刻的评价值;最后,应用时序几何平均算子来集结多个时间点的评价值,以得出最终的动态排序。这种方法没有丝毫主观色彩,适用于经济管理系统的动态评价问题。以评价电力企业的效益作为算例,说明了方法的应用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