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66)
2023(9870)
2022(8048)
2021(7318)
2020(5820)
2019(12847)
2018(12400)
2017(22876)
2016(11905)
2015(13023)
2014(12161)
2013(11546)
2012(10316)
2011(9319)
2010(9708)
2009(9309)
2008(8162)
2007(7267)
2006(6626)
2005(5711)
作者
(31199)
(25464)
(25434)
(24163)
(15993)
(12077)
(11598)
(9911)
(9637)
(9029)
(8677)
(8658)
(8135)
(7925)
(7779)
(7620)
(7370)
(7357)
(7322)
(7287)
(6176)
(6124)
(6097)
(5968)
(5874)
(5689)
(5643)
(5598)
(5180)
(4990)
学科
(43128)
经济(43084)
管理(32527)
(27244)
(24892)
金融(24891)
中国(24862)
(22364)
银行(22358)
(22319)
企业(22319)
(21765)
地方(15554)
(13338)
方法(13100)
(12314)
(11735)
业经(11678)
环境(11562)
数学(11131)
中国金融(10962)
数学方法(10947)
农业(9260)
理论(8820)
(8603)
(8310)
财务(8278)
财务管理(8269)
(8060)
企业财务(7897)
机构
学院(151149)
大学(146943)
(58932)
经济(57276)
管理(54015)
研究(51558)
中国(45997)
理学(45349)
理学院(44812)
管理学(43868)
管理学院(43612)
(31430)
科学(30846)
(28906)
中心(26407)
(24119)
(23420)
财经(22273)
(22052)
研究所(21673)
(21222)
师范(21015)
(20130)
(20121)
业大(20007)
北京(19708)
(19583)
经济学(18678)
(17928)
银行(17272)
基金
项目(102414)
科学(80632)
研究(78643)
基金(72007)
(61837)
国家(61278)
科学基金(53451)
社会(50147)
社会科(47615)
社会科学(47604)
(42266)
基金项目(38319)
教育(35388)
(34446)
编号(32995)
自然(32497)
自然科(31660)
自然科学(31656)
自然科学基金(31007)
资助(27823)
成果(26013)
(24051)
重点(23583)
课题(23378)
(22020)
(20760)
国家社会(20753)
创新(20610)
(20301)
发展(19766)
期刊
(69928)
经济(69928)
研究(48179)
中国(34879)
(29081)
金融(29081)
(21911)
(20850)
教育(20125)
学报(19507)
管理(19310)
科学(18735)
大学(15192)
学学(13932)
农业(13626)
技术(13177)
业经(12797)
经济研究(10787)
财经(10291)
问题(9570)
(8880)
图书(8538)
(8204)
资源(7602)
城市(7550)
现代(7545)
职业(7087)
理论(6969)
(6787)
商业(6630)
共检索到241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课题,如何融合如何发展,成为亟待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2013年9月17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发展研究》杂志社举办了"多学科交叉融合下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讨会",基于已有的在城市科学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本着小型、高端的原则,邀请了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环境、城市文化、城市规划等不同学科领域的近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胡尚连  龙治坚  任鹏  陈红春  曹颖  黄艳  
我校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针对多学科、多专业的具体情况,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基本要点包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发挥多学科优势,全面实施和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等。目前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曾静平  钟秉枢  
围绕体育网络建设与发展、人才选拔与培育等方面展开深度研究,是具有新闻传播学科和体育学学科延伸的高等院校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我国体育网络研究已经初露端倪,但还远远落后于体育网络发展的实际需求,应围绕体育网络方面展开深度研究。厘清体育网络的内在规律,建构科学可行的体育网络学科体系,为体育院系科学研究和人才发展拓展出一条新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卓群   姚鸣奇   张晓慧  
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中国2006—2021年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建立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分析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政策对水生态韧性的影响,并从优势转化和劣势弥补两个方面展开机制分析。研究发现,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政策能够有效提升水生态韧性。该结论在进行了平行趋势检验、异质性处理效应诊断、排除其他政策干扰、个体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在优势转化方面,绿色技术创新和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政策提升水生态韧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渠道作用;在劣势弥补方面,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政策能够有效增强水污染较严重地区的净水能力,提升供水条件较差地区的供水能力,进而提高水生态韧性。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持续巩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成果、提升城市水生态韧性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林琳  李鸿  
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包容性增长从经济、社会、环境、人居和文化等多方面对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提出了要求。当前,应结合生态文明城市的基本内涵,揭示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非包容性问题,探讨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路径。一、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非包容性问题生态文明城市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达到最优化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唐小桃  
在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城市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城市环境与文明建设的重视,不断创新环境理念与道德文明建设理念,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环境教育。文章从现阶段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如何进一步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有效地环境教育提出几点意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向恩明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研究向恩明城市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将容纳越来越多的人口,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十分重要。本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趋尖锐,国内外开始研究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认为这是解决...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冉  丁镭  董鸿安  陈宏峰  
基于生态文明城市、旅游产业的内涵及其作用机理,构建宁波市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均方差决策法和综合评价法测度其综合得分,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协调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2006—2015年宁波市两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耦合度C徘徊在0.415 50.5之间,一直处于拮抗阶段;(2)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D从2006年的0.315 2上升到2015年的0.661 6,呈现出由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到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不断优化的趋势;(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冉  丁镭  董鸿安  陈宏峰  
基于生态文明城市、旅游产业的内涵及其作用机理,构建宁波市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均方差决策法和综合评价法测度其综合得分,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协调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2006—2015年宁波市两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耦合度C徘徊在0.415 5~0.5之间,一直处于拮抗阶段;(2)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D从2006年的0.315 2上升到2015年的0.661 6,呈现出由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到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不断优化的趋势;(3)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耦合协调发展表现为两阶段,即2006—2010年属旅游产业发展滞后型和2011—2015年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滞后型。据此建议构建绿色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提高生态文明城市管理水平,建设美丽宁波,着力打造天蓝山青水美的旅游环境。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申振东  龙海波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既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政府职能定位的基本前提。要实现与生态政治环境的互动,适应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就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尤其是关注衍生职能和调整职能。研究表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政府衍生职能包括生态管理和城市规划,政府调整职能包括经济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莉娅  邓勇  
本文从交叉著者和学科知识网络的角度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三种同源学科的交叉融合程度进行揭示,研究结果表明:在交叉著者方面,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交叉融合程度最高,然后是情报学和档案学,图书馆学和档案学次之;在知识网络方面,图书馆学和档案学的核心研究知识点分别集中在对图书馆和档案馆相关方面的研究上,而情报学的研究范围更广,其关注的领域除了图书情报外还有社会网络、知识图谱、文献计量等,这些研究结果说明虽然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属于同宗学科,但每个学科关注的领域有本质上的差别,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冉栋刚  李景龙  焦丽媛  王汉鹏  隋斌  
先进的仪器设备是高校开展实验教学、培养人才的基本保障,该文针对我国目前自主研发生产实验仪器能力不足、自制设备维护经验不足的问题,以某高校通过搭建设备共享和推广平台、融合多学科研发力量、突破自制设备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难题等措施,成功研发出岩石多功能多场耦合试验仪为例,提出建立跨学科交流机制、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顶端设计、全面统筹推进多层次公共支撑体系等经验方法,可为增强仪器研发能力、产生原创性成果、加强人才培养提供有效支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克昌  
关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思考袁克昌(江苏省环保局,南京,210013)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措施,而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内容的环境保护工作应该责无旁贷地成为加快两个根...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敏   沈禹颖   阎石   梁天刚   唐增   侯正豪  
面对我国草地农业发展中日益综合化和复杂化的实际问题,以及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本文以草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科学相融合为切入点,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草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草地农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首先基于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187名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结合2014-2019年该学院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和近年中国500强企业中的农牧业企业招聘信息,分析得出目前草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还存在培养方案较为陈旧、行业发展需求未被充分考虑等问题,据此讨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草学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必要性,进而构建草地农业人才培养专业框架,提出“草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创新实践平台和考核评价标准等方面具体探讨草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马国焘  姜尚峰  宁小花  叶菲  
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路径。高水平财经大学作为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的重要分支,如何依托现有学科结构和组织特征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以C大学为案例,基于学科生态系统视角建构了分析框架,对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探索进行分析,并归纳了案例高校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基本逻辑:以突破学科边界为目标,逐步建立“虚实结合”的“矩阵式”学科组织结构;以人事制度与科研评价制度改革为抓手,逐步完善学科交叉制度支撑;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加强与外部社会生态系统的持续互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