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77)
2023(17222)
2022(14797)
2021(13924)
2020(11878)
2019(27011)
2018(26846)
2017(51241)
2016(27985)
2015(31241)
2014(30406)
2013(29711)
2012(26970)
2011(24380)
2010(24506)
2009(22273)
2008(21673)
2007(18839)
2006(16364)
2005(14202)
作者
(80218)
(66709)
(66128)
(62856)
(42539)
(32199)
(29953)
(26131)
(25330)
(23814)
(22624)
(22390)
(21391)
(21029)
(20454)
(20436)
(20046)
(19760)
(19085)
(19065)
(16798)
(16404)
(16321)
(15287)
(14983)
(14884)
(14747)
(14647)
(13424)
(13202)
学科
(107122)
经济(107012)
管理(80528)
(76585)
(65206)
企业(65206)
方法(50347)
数学(43489)
数学方法(42733)
中国(28554)
(27506)
(25541)
(24871)
业经(24294)
技术(22204)
地方(21302)
理论(20833)
(19749)
贸易(19736)
(19138)
农业(18536)
(18330)
(16985)
(16004)
环境(15957)
财务(15922)
财务管理(15897)
(15667)
银行(15597)
(15407)
机构
大学(384615)
学院(383497)
管理(152145)
(146621)
经济(143457)
理学(132602)
理学院(131084)
管理学(128271)
管理学院(127582)
研究(127318)
中国(92771)
科学(82594)
(82178)
(67482)
(65154)
(64273)
业大(62333)
研究所(59016)
中心(57244)
(56054)
农业(53259)
财经(52452)
北京(51485)
(51151)
师范(50554)
(47735)
(46224)
(45458)
技术(43444)
经济学(43091)
基金
项目(269563)
科学(210870)
基金(193650)
研究(192445)
(171401)
国家(169970)
科学基金(145311)
社会(119248)
社会科(113036)
社会科学(113005)
(107695)
基金项目(102695)
自然(97067)
自然科(94925)
自然科学(94897)
自然科学基金(93156)
(90752)
教育(90106)
资助(79931)
编号(78279)
成果(62470)
重点(60752)
(59207)
(57683)
(57195)
创新(54709)
课题(54571)
科研(51652)
计划(50472)
大学(49786)
期刊
(154151)
经济(154151)
研究(108566)
中国(77065)
学报(67439)
(60377)
科学(59286)
管理(56713)
大学(50215)
教育(49713)
(48648)
学学(47010)
农业(41431)
技术(35559)
(29357)
金融(29357)
业经(26303)
经济研究(25612)
财经(24696)
(22899)
图书(21961)
科技(21189)
(21139)
问题(19745)
技术经济(19099)
(18781)
业大(17998)
统计(17677)
理论(17341)
商业(17038)
共检索到554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苏利  金辉  龚文超  
如何提高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从团队视角出发,通过对294个在校跨学科创新团队的问卷调查,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知识共享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团队特征与协同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团队学习能力的调节效应进行研究。实证研究发现:知识共享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团队特征与协同创新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团队学习能力在知识共享多样性与协同创新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在知识共享复杂性与协同创新之间不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郑浩  
知识搜寻协同对创新绩效影响的"黑箱"机理是什么?其中,外部搜寻环境扮演了什么角色?影响机理和环境之间有什么样的互动关系?围绕上述3个问题,构建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以中国本土生产性服务企业为样本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知识搜寻协同对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2)情景双元在知识搜寻协同和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3)网络惯例对知识搜寻协同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而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情景双元的中介实现的。最后,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基于搜寻协同的创新绩效提升提出可行策略。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苏伟琳  林新奇  
本文主要探讨服务型领导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并以组织认同为中介变量和领导组织化身为调节变量,构建并验证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以阐释服务型领导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内在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通过对两阶段所收集到的356份样本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服务型领导对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认同在服务型领导影响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领导组织化身不仅能够调节服务型领导对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还能够调节组织认同在服务型领导与员工知识共享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即领导组织化身水平越高,服务型领导对员工组织认同的正向影响越强,且组织认同在服务型领导与员工知识共享行为关系间的中介效应越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倪渊  
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如何驱动集群协同创新是产业集群转型研究的重要问题。以集群网络核心企业作为切入点,从网络能力视角,探索核心企业网络能力是否、如何以及何时对集群企业探索式和利用式协同创新绩效产生影响,揭示核心企业引领集群协同创新的机制"黑箱"。基于5个地区16个产业集群的55家核心企业以及231家集群成员企业的实证数据,运用Mplus检验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网络能力是核心企业引领集群协同创新的重要因素,核心企业的网络能力对集群企业探索式和利用式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明显。(2)双重网络嵌入是核心企业网络能力与集群企业协同创新之间的中介"桥梁"。(3)环境动态性和集群企业知识整合能力在核心企业网络能力与集群协同创新之间发挥有中介的调节作用。外部环境动态性和集群企业知识整合能力越强,核心企业网络能力对集群企业协同创新的积极影响越明显。(4)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双重网络嵌入中介作用实现,而知识整合能力的调节效应完全借助双重网络嵌入的中介作用实现。最后,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集群企业、核心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实践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雁飞  蔡如茵  林星驰  
内部人身份认知是员工创新行为的重要内在驱动因素。为了探讨内部人身份认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以及组织承诺和工作嵌入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理论与文献研究以及系统检验各变量信度与效度的基础上,对所提出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员工内部人身份认知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承诺与创新行为;(2)员工组织承诺显著正向影响创新行为,组织承诺在内部人身份认知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员工工作嵌入在组织承诺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工作嵌入程度越高,组织承诺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越强;进一步地,工作嵌入还调节着组织承诺对内部人身份认...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海花  杜梅  孙芹  李玉  
信息化与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个体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以中国情境下上海319位企业成员为调查样本,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任务互依性、目标互依性、奖励互依性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机制路径,检验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和任务冲突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任务互依性、目标互依性、奖励互依性对知识获取有显著正向作用;知识获取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作用;知识获取在任务互依性、目标互依性、奖励互依性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任务冲突在目标互依性与知识获取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任务冲突调节知识获取在目标互依性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在高任务冲突情境下,该中介作用更显著。研究结果拓展了中国情境下员工创新行为理论体系,能够为企业管理者寻求更多管理策略提供指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侯志军  何文军  王正元  
通过782份有效问卷,调查了研究生导师指导风格对研究生知识共享及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的学科类型存在着不同的导师指导风格和知识共享及创新特征,理工科研究生较多感受到控制型导师指导,而文科研究生较多感受到支持型导师指导;不同的导师指导风格对研究生专业认同、知识共享及创新的影响方式不同,支持型导师指导风格更能有效预测研究生知识共享及创新,而控制型导师指导风格则是更多地通过影响研究生的专业认同进而影响知识共享及创新。认为高校应该从导师指导、研究生专业认同及知识共享等三个方面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教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于桂兰  陈丽芳  付博  孟莹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究"以团队成员为领导来源"的共享型领导和"组织正式任命"的服务型领导如何共同助推团队创新。采用"多来源和多时点"的数据收集方式,获得88个知识团队的配对数据(n=418)。研究结果表明,共享型领导正向影响团队创新绩效,服务型领导在二者之间发挥有中介的调节作用;当服务型领导水平高时,共享型领导通过减少团队知识隐藏进而提升团队创新绩效的作用更强。上述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共享型领导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潜在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并为团队领导模式变革与创新管理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继承   周芳  
数字技术冲击给组织带来巨大变革,在此情形下,企业如何把握数字技术与组织情境的联合作用,实现数字环境下协同创新,成为制造企业亟须关注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TOE框架,基于知识基础观、动态能力理论和双元创新理论,探究技术—组织联合情境对企业双元创新协同的影响机制与边界条件,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法对制造企业调研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数字化转型对双元创新协同、知识管理和动态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知识管理、动态能力对双元创新协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数字化转型与双元创新协同关系发挥正向链式多重中介作用;(3)组织惯性负向调节数字化转型与知识管理、动态能力、双元创新协同的正相关关系,且对动态能力中介效应的负向调节作用显著,而对知识管理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于制造企业把握数字化转型重点方向、促进知识管理和动态能力提升、实现双元创新协同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博  赵金金  于水仙  
针对新生代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的产生机制,通过构建被中介的调节模型来检验组织变革情境下目标取向对新生代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机理。基于新生代员工的调研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做逐项检验。结果显示:证明目标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学习目标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此过程受到证明目标取向的调节作用,并且职业倦怠会在学习目标取向与证明目标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的交互效应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分析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视角,并丰富和延伸了目标取向理论的研究范畴,还为企业管理者有效引导新生代员工的隐性知识共享行为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弘钰  邹纯龙  
通过535份企业员工的调研数据,分析变革型领导对员工越轨创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行为会促进员工越轨创新的产生;任务冲突在此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员工批判性思维特质不仅正向调节了任务冲突与员工越轨创新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正向调节了变革型领导—任务冲突—越轨创新这一中介机制。研究发现有利于组织科学引导员工越轨创新行为,从而对合理且高效的进行组织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文元  翟晓星  徐芳  
以归属需要理论和努力理论为基础,探究虚拟品牌社区中人际关系动机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虚拟品牌社区中,努力在人际关系动机和知识共享行为间起中介作用;人际和谐取向调节了人际关系动机和努力之间的关系;人际和谐取向对人际关系动机——努力——知识共享行为这一中介作用有调节作用,即与工具型人际和谐取向下的社区成员相比,价值观型人际和谐取向下,社区成员的努力对人际关系动机与知识共享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更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袁凌  曹洪启  张磊磊  
基于差异-减少机制和自我验证理论,探讨资质过高感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资质过高感显著负向影响员工知识共享行为;核心自我评价在资质过高感与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负向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领导政治技能调节了资质过高感与员工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领导政治技能越高,资质过高感对员工核心自我评价的负向影响越小;领导政治技能调节了资质过高感通过核心自我评价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间接影响,领导政治技能越高,资质过高感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就越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紫璇  陈怀超  吕妍妍  
通过构建知识异质性、集群学习、集群氛围和知识共享绩效的理论模型,对来自山西省7个产业集群的154份有效样本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集群企业的知识异质性有助于知识共享绩效的提升;集群学习在知识异质性对集群企业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集群氛围增强了知识异质性对知识共享绩效的正向影响;集群氛围对知识异质性与知识共享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完全通过集群学习起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正东  
基于领导特质理论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以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为调研样本,对职场中领导共情能力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逻辑阐述,重点考察成就需要和角色压力在二者之间发挥的中介作用及组织差错管理氛围的调节效应。通过对管理者和员工的配对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领导共情能力与员工的成就需要和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与员工角色压力呈负相关关系;成就需要和角色压力分别在领导共情能力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差错管理氛围不仅分别调节了领导共情能力与员工成就需要、角色压力之间的关系,还能解释其对成就需要、角色压力这两个中介变量的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