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55)
- 2023(8896)
- 2022(7802)
- 2021(7140)
- 2020(6347)
- 2019(14495)
- 2018(14688)
- 2017(28047)
- 2016(15536)
- 2015(17894)
- 2014(18465)
- 2013(17914)
- 2012(16811)
- 2011(15240)
- 2010(15356)
- 2009(14331)
- 2008(14340)
- 2007(13371)
- 2006(11534)
- 2005(10304)
- 学科
- 济(62410)
- 经济(62340)
- 管理(44698)
- 业(41096)
- 企(33399)
- 企业(33399)
- 方法(30759)
- 数学(26823)
- 数学方法(26516)
- 农(17601)
- 财(16942)
- 中国(15491)
- 学(15392)
- 业经(13682)
- 制(12976)
- 理论(12039)
- 贸(12014)
- 贸易(12013)
- 地方(11828)
- 易(11638)
- 农业(11302)
- 务(10930)
- 财务(10892)
- 财务管理(10861)
- 和(10319)
- 企业财务(10276)
- 银(9922)
- 银行(9876)
- 体(9497)
- 行(9376)
- 机构
- 大学(231581)
- 学院(229782)
- 济(88154)
- 管理(87581)
- 经济(86054)
- 研究(76472)
- 理学(74958)
- 理学院(74104)
- 管理学(72666)
- 管理学院(72240)
- 中国(56778)
- 科学(49892)
- 京(49531)
- 农(45171)
- 财(41179)
- 所(40011)
- 业大(38307)
- 中心(36721)
- 研究所(36581)
- 农业(36086)
- 江(35942)
- 财经(32770)
- 范(30987)
- 北京(30761)
- 师范(30607)
- 经(29509)
- 州(28362)
- 技术(26865)
- 院(26703)
- 经济学(26261)
- 基金
- 项目(152707)
- 科学(118364)
- 研究(109320)
- 基金(108898)
- 家(96049)
- 国家(95286)
- 科学基金(80355)
- 社会(66922)
- 社会科(63249)
- 社会科学(63224)
- 省(61099)
- 基金项目(58029)
- 自然(52812)
- 自然科(51610)
- 自然科学(51591)
- 教育(51396)
- 划(51375)
- 自然科学基金(50738)
- 编号(46351)
- 资助(44675)
- 成果(39052)
- 重点(34367)
- 部(33407)
- 发(32163)
- 课题(31447)
- 创(31249)
- 科研(29612)
- 创新(29224)
- 计划(28991)
- 项目编号(28647)
- 期刊
- 济(94826)
- 经济(94826)
- 研究(61667)
- 中国(46371)
- 学报(42406)
- 农(40100)
- 科学(35004)
- 财(33560)
- 大学(30433)
- 管理(28907)
- 学学(28407)
- 教育(27053)
- 农业(26873)
- 技术(20482)
- 融(17973)
- 金融(17973)
- 图书(16952)
- 业经(16275)
- 财经(16014)
- 经济研究(15351)
- 业(14564)
- 经(13748)
- 问题(12772)
- 版(12545)
- 理论(12095)
- 情报(11731)
- 统计(11580)
- 技术经济(11407)
- 书馆(11363)
- 图书馆(11363)
共检索到337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微 徐烨 朱镇远
[目的/意义]从不同维度对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要素的类型和属性进行分析,进而有效提升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的处理效率和利用价值。[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法对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要素中的主体、客体、本体、媒体和环境噪音从类型和属性两方面进行分析,对多媒体网络舆情发展演化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形式和内容进行系统梳理。[结果/结论]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数据类型多样,对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要素的类型和属性进行分析,有助于为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系统整合和数据库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微 李瑞 孟佳林
[目的/意义]研究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要素和运行机理,为相关部门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监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大数据技术、舆情理论、信息传播理论为基础,对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的特征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的主体、客体、媒体、本体、空间5个要素,在此基础上重点归纳总结大数据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机理,并构建传播机理的总体关系架构。[结果/结论]揭示多媒体技术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内在运行规律,为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微 赵江元 许烨婧
[目的/意义]多媒体网络舆情知识库群互操作机理能够快速、高效、精准地为政府舆情监管部门提供网络舆情监控服务。[方法/过程]在探讨多媒体网络舆情知识库群互操作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多媒体网络舆情知识库群互操作要素、机理进行分析,从数据聚合、子库协同、调度管控、算法匹配、需求反馈、交互服务、协议适配7个方面展开知识库群互操作机理论述,并深度解析机理与要素、过程以及机理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结论]完善多媒体网络舆情知识库群互操作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多媒体网络舆情知识库群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多媒体 网络舆情 知识库群 互操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晰巍 邢云菲 王楠阿雪 李师萌
[目的/意义]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成为当前政府和行业机构面临的新问题。对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剖析网络舆情传播规律。[方法/过程]根据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特征在各个阶段的变化建立舆情传播模型,以新浪微博热点话题"南海仲裁案"为数据源,获取47749条网络舆情信息,使用Java编程方式接入新浪网获取微博数据,通过Matlab软件对移动端和非移动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规律、预警规律、演化模型及用户工具端使用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移动端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李菲 柯平 高海涛 张丹红 宋佳
【目的/意义】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路径和传播规律,对相关部门加强网络舆情监管提供理论和应用支撑。【方法/过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Gephi),以新浪微博话题为实证案例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研究,最终对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特质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论揭示了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特质和传播规律,为实践层面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监管提供了理论及实践支撑。
关键词:
网络舆情 舆情传播 社会网络分析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微 刘熠 孙悦
[目的/意义]为多媒体网络舆情语义识别研究中的方法选择提供支持。[方法/过程]将多媒体网络舆情语义识别分为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的特征识别与多媒体网络舆情语义的深度识别两部分,并提出多媒体网络舆情语义识别的具体流程,定义了多媒体网络舆情语义的深度识别算法的比较指标,并对语义的深度识别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结果/结论]对在多媒体网络舆情语义识别研究过程中的技术进行了对比,对语义识别技术的选择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多媒体 网络舆情 语义识别 关键技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魏超
新媒体技术发展使网络传播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传播主体与受众融合,传播渠道与方式多元,传统传播流程被改变;网络舆情形态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个体成为网络舆情形成和扩散中心,政府"把关"功能严重削弱,出现传播权滥用与"网络串联示威"。新媒体技术还给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带来了重大挑战:信息采集数量巨大,信息分析难度增加,舆情预警时间缩短,舆情应对日益复杂。
关键词:
新媒体 技术发展 网络舆情 信息工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孙亦祥
认为网络舆情信息因其传播模式的网状化、传播内容的开放化、传播主体的隐匿化以及传播手段的个性化等显著特征,使得经典的传播效果理论受到了巨大冲击和挑战。尤其是"把关人"、"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与"使用和满足"等理论所强调的观点或假说,在网络舆情信息传播实践中,有的得到了印证和加强,而有的出现了背离和不适应。文章试图重新审视和构建新的理论体系,使之与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相适应。
关键词:
网络舆情 传播视域 效果理论 嬗变 思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晰巍 邢云菲 赵丹 赵军
[目的]随着4G网络和智能移动终端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成为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新媒介。对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路径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剖析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对强化网络舆情管控具有指导意义。[方法]基于信息传播路径理论,以新浪微博热点话题为例,使用Java编程方式接入新浪网aPI开放平台获取新浪微博数据,采用GePhI软件绘制舆情信息传播云图,对移动端和非移动端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路径和传播规律进行研究。[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移动端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路径以多级传播型为主,移动端用户节点具有更强的用户影响力。研究在理论层面为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理论传播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在实践层面对政府加强移...
关键词:
移动环境 网络舆情 信息传播 传播规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洪小娟 姜楠 洪巍 黄卫东
信息传播通过社会关系进行。媒体基于转发等关系形成媒体信息传播网络,网络结构决定信息传播效果。以2014年食品安全微博舆情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深入研究整体网络、子群网络的结构与特征,探讨媒体网络位置与信息传播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媒体信息传播网络整体稀疏,呈现无标度网络特征,少数纸质媒体微博和电视媒体微博影响网络结构的稳定性。网络中存在子群现象,且子群内部媒体分布呈地域性特征。媒体信息传播能力与其专业性、权威性及参与度密切相关。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汪明艳 陈梅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网络成为突发事件的主要传播平台,也使得网络舆情影响力得到更大范围的扩散和传播。【方法/过程】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社交媒体网络舆情传播影响力研究的现状,从研究着力点、研究方法、衡量因素及评价方法进行评述。然后,对影响社交媒体网络舆情传播的信息生态链、群体情绪研究进行分析。最后,从加强政府治理舆情治理的可控性角度,对社交媒体网络舆情传播影响力的指标构建情况分析。【结果/结论】本文认为,为提高对网络舆情影响力的可控性,应从公众情绪、媒体责任、政府治理加强引导和治理。
关键词:
社交媒体网络 网络舆情 传播影响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高歌 张艺炜 黄微
[目的/意义]研究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过程和演进机理,以准确掌握网络舆情演变规律,为相关部门增强网络舆情信息监管并引导网络舆情良性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搜集国内外多媒体网络舆情相关文献,结合传播学理论,以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多媒体网络舆情的分类、特征为基础,研究其发展规律、演进要素,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剖析多媒体网络舆情演进机理,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揭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特点,阐释了多媒体网络舆情演进阶段、演进要素和演进机理,为大数据背景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深入研究及监管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网络舆情 大数据 演进特征 演进机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邢云菲 赵丹 李嘉兴
[目的/意义]研究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舆情信息传播路径和传播规律,为相关部门加强社会舆情信息监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理论研究层面,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3个属性出发,对移动端和非移动端雾霾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进行对比分析;在应用研究层面,以新浪微博中雾霾话题信息为例,采用Java编程方式接入新浪网API开放平台获取新浪微博数据,使用Gephi软件及数理统计分析工具绘制有关图表。[结果/结论]揭示了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特点,验证了社会网络分析法在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研究中的有效性,并为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为实践层面移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邢云菲 赵丹 李嘉兴
[目的/意义]研究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舆情信息传播路径和传播规律,为相关部门加强社会舆情信息监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理论研究层面,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 3个属性出发,对移动端和非移动端雾霾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进行对比分析;在应用研究层面,以新浪微博中雾霾话题信息为例,采用 Java编程方式接入新浪网 API开放平台获取新浪微博数据,使用 Gephi软件及数理统计分析工具绘制有关图表。[结果/结论]揭示了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特点,验证了社会网络分析法在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研究中的有效性,并为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为实践...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璟浩 李纲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具有动态性、风险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研究其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过程,对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传播模式的形式再现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过程,体现了模式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另外,突发公共事件情境下,网络媒体所处的传播系统内外部因素的构造、功能也被进一步阐释,这其中包括对系统外部噪音、利益相关者、政府部门、网络媒体组织和受众的作用方式及动因的解构。最后,文章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网络媒体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