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80)
2023(8683)
2022(7888)
2021(7529)
2020(6285)
2019(14671)
2018(14813)
2017(28830)
2016(15703)
2015(17733)
2014(17710)
2013(17618)
2012(15968)
2011(14162)
2010(13945)
2009(12572)
2008(12002)
2007(10180)
2006(8759)
2005(7376)
作者
(44893)
(37078)
(36762)
(34938)
(23743)
(17769)
(16703)
(14766)
(14146)
(13121)
(12842)
(12224)
(11595)
(11512)
(11480)
(11261)
(11163)
(11075)
(10506)
(10390)
(9285)
(8975)
(8864)
(8385)
(8276)
(8232)
(8199)
(8090)
(7416)
(7365)
学科
(59505)
经济(59440)
管理(45146)
(42567)
(36309)
企业(36309)
方法(30229)
数学(26123)
数学方法(25825)
(15394)
(14604)
中国(14454)
(13806)
业经(13290)
地方(12301)
理论(10773)
(10418)
农业(10252)
(10085)
贸易(10077)
技术(9892)
(9869)
(9765)
(9705)
环境(9705)
财务(9648)
财务管理(9633)
企业财务(9143)
教育(8801)
(8725)
机构
大学(218929)
学院(216490)
管理(91297)
(80775)
理学(80224)
理学院(79367)
经济(78861)
管理学(78014)
管理学院(77639)
研究(69192)
中国(49747)
(46781)
科学(45171)
(35426)
业大(34455)
(34127)
(33889)
中心(31653)
研究所(31551)
(29635)
北京(29368)
财经(29339)
(28730)
师范(28480)
(26744)
农业(26629)
(25400)
(24686)
师范大学(23188)
商学(23042)
基金
项目(156954)
科学(122707)
研究(114594)
基金(113370)
(98567)
国家(97743)
科学基金(84178)
社会(69987)
社会科(66187)
社会科学(66166)
基金项目(61512)
(61421)
自然(56345)
自然科(55012)
自然科学(54998)
自然科学基金(53988)
教育(52228)
(51819)
编号(47436)
资助(46490)
成果(37845)
重点(34405)
(34162)
(32666)
(32598)
课题(31813)
创新(30338)
科研(30137)
项目编号(29654)
大学(29257)
期刊
(84333)
经济(84333)
研究(61376)
中国(36115)
学报(35601)
科学(32677)
管理(32007)
(30427)
大学(26784)
(25164)
学学(25136)
教育(24600)
农业(21886)
技术(18521)
(15257)
金融(15257)
业经(14216)
图书(13312)
财经(13245)
经济研究(12841)
理论(11933)
科技(11590)
实践(11294)
(11294)
(11051)
问题(10901)
(10592)
情报(10356)
技术经济(10282)
现代(9918)
共检索到299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科厅  王娟  戴思兰  
利用节间横切薄层(transverse thin cell layers,tTCLs)培养技术建立不定芽再生体系,可以极大提高植物组织培养的再生频率,并有效控制不定芽玻璃化的发生率。该研究以4个多头切花菊品种:‘Repluse’、‘Regan EliteImproved’、‘Regan Elite Sunny’、‘Regan Elite White’的节间tTCLs为外植体,筛选出不定芽分化所需的最佳生长素种类和浓度、最佳的外植体来源和取材部位,并通过调控琼脂浓度和培养温度来有效降低不定芽玻璃化的发生率。结果表明:试验中的4个品种都能高频再生,不定芽再生率都在70%以上,Ⅰ级节间的tTCLs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晋慧  吴月亮  孙磊  高亦珂  张启翔  
以7个不同菊花品种的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基因型、苗龄、叶片着生部位、Vc、活性炭、AgNO3以及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等因素对菊花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不定芽再生的重要因素;15~35d苗龄的无菌苗中、上部幼嫩叶片不定芽再生能力较高;高浓度NAA有利于提高‘紫妍’叶片外植体的再生能力和消除褐化现象;AgNO3未能促进叶片外植体的再生;适宜‘紫妍’再生的培养基是MS+6BA1mgL+NAA0.5mgL和MS+6BA2mgL+NAA1mgL;适宜‘L12M57’再生的培养基是MS+6BA2mgL+NAA0.2mgL和MS+6BA2mgL+NAA0.1mgL.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颖章  韩碧文  赵云云  
菊苣花梗薄层培养花芽分化中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表明,在花芽原基的形成中细胞内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大量增加,且始终可见线粒体的分裂增殖,大量增加的线粒体为内质网、高尔基体的活动提供能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为花芽分化合成新的结构蛋白和新的功能蛋白。花芽分化是一强烈的代谢过程。此外,壁旁体多处可见,且常与内质网、高尔基体相邻分布,其功能可能与物质运输有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国栋  张荷芃  康卓慧  赵彩平  韩明玉  刘航空  田英  
【目的】研究桃叶片再生不定芽的影响因子,建立并优化叶片再生体系。【方法】以桃品种"布目早生"、"甜桃王"、"瑞江"和优系"97-8-4"组培苗叶片为试材,研究基因型、叶龄、叶片不同部位、基本培养基及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不同基因型叶片的不定芽再生率差异较大,"97-8-4"和"甜桃王"不定芽再生率均较高,"布目早生"次之,"瑞江"的叶片不能再生;叶片在不同培养基中再生不定芽的效果不同,以LP培养基的再生效果较好;不同成熟度的叶片再生不定芽的能力不同,完全展开幼嫩叶片的再生效果较好;叶片不同部位产生不定芽的能力不同,叶柄和叶片基部的再生效果较好;叶片暗培养时最适的生长调节剂组合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婉茹  房伟民  王海滨  赵爽  张飞  陈素梅  陈发棣  管志勇  
[目的]本文旨在构建出适宜的综合评价体系以便筛选出优良的多头切花菊立面装饰品种。[方法]从300个切花品种中初选出82个多头切花菊品种,对其8个与立面装饰相关的性状进行观测记录,借助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K-means聚类分析法建立评价体系,并基于该体系开展品种评价。[结果]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其中插满单个标准花泥所需花枝数的权重值最大,为0.291;其次是10 cm花枝的花朵数和观赏寿命,权重值分别为0.160、0.156。在此基础上将82个品种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法分为4个等级,其中优秀品种9个,良好品种16个,一般品种27个,较差品种30个,分别占11.0%、19.5%、32.9%、36.6%。[结论]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的评价体系,可以筛选出适宜立面装饰的多头切花菊品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玉发  房伟民  陈发棣  石常磊  
通过不同品种和定植期试验,根据温光对菊花Dendranthema×grandiflora品质的影响,初步建立了以生理辐热积(PTEP)为尺度的日光温室多头切花菊外观品质预测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日光温室多头切花菊株高、展叶数、单株叶面积、茎粗和花径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符合度较好,模拟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和相对预测误差(ERP)分别为0.99,0.99,0.94,0.87,0.92和7.2%,6.9%,10.2%,5.6%,18.2%,模型预测精度较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大伟  夏延斌  
为了确定薄层黄花菜的最佳干燥温度,将薄层黄花菜分别在60,70,80,90,100℃温度下进行干燥试验.结果表明,热风干燥温度低于80℃时,干燥时间长(2~5h),干制品形态饱满,呈黄色;干燥温度高于90℃时,干燥时间短(1.5~2h),产品呈褐色的油条状,由此确定薄层黄花菜的最佳干燥温度为80~90℃.同时建立了薄层黄花菜干燥的数学模型MR=e-rtn(r=e-4.31+0.056T,n=0.522+0.01007T,T为温度),可较好地描述干燥过程中物料含水率与干燥时间的关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艳  陈莉  辛海波  义鸣放  
为了建立适宜百合遗传转化的受体系统,以铁炮百合品种白天堂无菌苗的叶片和鳞片为外植体,薄层切割后接种于添加不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观察其植株再生情况,并对其建立的再生体系的遗传转化前景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叶片薄层细胞几乎没有再生能力;2,4-D和Picloram均可诱导横向薄层鳞片细胞直接产生鳞茎芽,最适的培养基是MS+2,4-D 0.002 mg/L,在30 d内就可直接诱导出鳞茎芽,再生率达到100%,平均出芽数为2.38;MS+TDZ 0.4 mg/L+NAA 0.5 mg/L可以诱导横向薄层鳞片细胞产生愈伤。综合考虑,百合鳞片薄层培养以MS+2,4-D 0.002 mg/L诱导的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军  焦培培  周正立  李倩  李健强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胡杨根蘖繁殖特性进行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胡杨横走侧根的初生木质部为三原型或四原型,周皮中栓内层较发达,由6~8层薄壁细胞组成。横走侧根横切面上次生维管组织中次生韧皮部的比例远小于次生木质部;早期形成的次生木质部以细胞壁尚未木质化的木纤维细胞数量居多为特征;维管射线很发达。胡杨的根蘖繁殖源于横走侧根上不定芽的发生及生长发育。不定芽起源于横走侧根的木栓形成层,由木栓形成层细胞经过分裂活动形成不定芽原基,不定芽原基细胞分裂和生长分化形成在横走侧根表面可观察到的不定芽,由不定芽直接发育成根蘖苗。不定芽发生具有同步或非同步的时间特征以及单点或多点聚集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其生长过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贵章  徐凌飞  马锋旺  梁东  
以苹果主栽品种长富2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及6-BA和NAA浓度对黄化且不带腋芽的节间茎段再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因子对长富2号黄化茎段再生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基本培养基>6-BA>NAA;最适培养基为M S+6-BA 5.0 m g/L+NAA 0.4 m g/L+CH 200 m g/L+蔗糖30 g/L+琼脂7 g/L,再生频率可达83%,最高平均再生芽数为3.03。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慧  陈晓阳  李云  李伟  郭海  
该文以银白杨无菌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 ,进行了不同培养基及不同因子对银白杨叶片不定芽诱导的研究 ,建立了叶片不定芽再生植株体系 ,为今后的遗传工程改良奠定了基础 .结果表明 :银白杨叶片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是MS附加 6 BA和NAA(5∶1) (即MS +6 BA 0 5mg L +NAA 0 1mg L +蔗糖 2 5 % +琼脂 0 5 5 % ,pH 5 8) ,不定芽再生率达 95 %以上 ;当 6 BA NAA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延军  谢鸣  蒋桂华  陈俊伟  吴江  张上隆  
A method for adventitious shoot regeneration from mature cotyledons and leaves of seed-derived Loquat (Eriobotrya japonica cv. ‘Dahongpao') in vitro has been develop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GA pre-treatments could shorten the time of seed germination. 2) Shoots regeneration occurred when matu...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霞  陈晓阳  李云  李伟  
该文以胡杨试管苗叶片为材料 ,进行了不同培养基及不同影响因子对胡杨叶片不定芽再生能力影响的试验 .结果表明 :胡杨叶片再生的最适培养基是MS +BA 0 .5mg L +NAA 0 1~ 0 2mg L +腺嘌呤 4 0mg L +水解乳蛋白 5 0 0mg L +白砂糖 2 5g L +琼脂 5g L ,再生频率达 10 0 % ;叶片培养的最佳取材位置是自茎尖展叶始第 1~ 3片叶 ;叶片正面向上或正面向下接种培养 ,对其形成不定芽无显著影响 ;由丛生芽和愈伤组织两个途径得到的无菌苗上的叶片在再生能力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明琴  朱月林  朱丽华  
以 2个日本优质结球白菜爱知结球白菜 (C1 ) 和新理想白菜 (C2 ) 的子叶为外植体, 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AgNO3浓度和苗龄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 6 BA相比, TDZ对子叶不定芽再生的效果更好。在MS+0 5mg·L-1 NAA+1mg·L-1 TDZ培养基中, 2个品种的子叶不定芽再生率分别达到 75 0%和 55 0%。在此基础上, 添加 5mg·L-1 AgNO3 时, C1 和C2 子叶不定芽再生率分别达到 96 7%和 80 0%, 并以 5~8d为子叶不定芽再生的最佳苗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莹莹  张恩慧  许忠民  杨安平  程永安  程慧  程芳芳  
【目的】探讨甘蓝小孢子胚状体诱导不定芽的适宜生根转接高度及添加烯效唑对再生植株生长的影响,寻找胚状体芽生根和再生植株生长发育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甘蓝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奠定基础。【方法】以"绿球66"甘蓝游离小孢子为材料,诱导分化出不定芽,根据芽高度不同分为≥1.0~<2.0cm(小芽)和≥2.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