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0)
- 2023(11009)
- 2022(8183)
- 2021(7266)
- 2020(5846)
- 2019(13152)
- 2018(12904)
- 2017(24389)
- 2016(12636)
- 2015(14430)
- 2014(14108)
- 2013(13331)
- 2012(11903)
- 2011(10644)
- 2010(11226)
- 2009(10552)
- 2008(9407)
- 2007(8540)
- 2006(7489)
- 2005(6885)
- 学科
- 济(53322)
- 经济(53290)
- 管理(34465)
- 业(33715)
- 企(29346)
- 企业(29346)
- 融(25674)
- 金融(25671)
- 方法(25009)
- 银(23132)
- 银行(23126)
- 数学(22478)
- 行(22409)
- 数学方法(21800)
- 中国(19757)
- 业经(16255)
- 财(12924)
- 农(12236)
- 制(12052)
- 理论(11291)
- 中国金融(11049)
- 地方(10923)
- 产业(10767)
- 信息(9855)
- 务(9536)
- 财务(9485)
- 财务管理(9464)
- 学(9190)
- 总论(9143)
- 信息产业(9081)
- 机构
- 学院(177284)
- 大学(174124)
- 济(66683)
- 管理(66392)
- 经济(64947)
- 理学(57140)
- 理学院(56547)
- 管理学(54836)
- 研究(54720)
- 管理学院(54542)
- 中国(48820)
- 京(36920)
- 科学(34071)
- 财(31594)
- 中心(28533)
- 所(26340)
- 江(25978)
- 财经(25253)
- 范(24941)
- 农(24751)
- 师范(24699)
- 业大(24268)
- 研究所(24021)
- 北京(23709)
- 经(22788)
- 州(22479)
- 技术(21176)
- 经济学(20885)
- 院(20579)
- 师范大学(19657)
- 基金
- 项目(119221)
- 科学(93761)
- 研究(88598)
- 基金(84255)
- 家(72950)
- 国家(72350)
- 科学基金(63026)
- 社会(54437)
- 社会科(51984)
- 社会科学(51970)
- 省(48559)
- 教育(42822)
- 基金项目(42508)
- 划(40452)
- 自然(40287)
- 自然科(39476)
- 自然科学(39469)
- 自然科学基金(38665)
- 编号(37465)
- 资助(36133)
- 成果(30284)
- 重点(27250)
- 课题(26572)
- 发(25960)
- 创(25224)
- 部(24852)
- 项目编号(23651)
- 创新(23577)
- 科研(22786)
- 国家社会(22624)
共检索到265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胡小勇 眭慧 陈莹 穆肃
教师数字画像是助力教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结合新时期教师角色的多元综合性和专业能力的多维复合性需求,有必要对教师进行基于多场景融通的数字画像。本文面向精准教研、教师培训、课堂教学、智能研修、绩效评价等教师工作属性相关的关键场景应用,从数据获取、数据融合、画像描摹、画像运用、服务优化五方面建构了多场景融合的教师数字画像模式,以解决画像重复建设、共享困难、利用率不高、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基于此,依托多场景需求识别、可视化结果呈现、多主体协同、关注数据安全问题等应用方法,可帮助制定循证的专业发展路径、设计系统智能化评估方案、形成多元贯通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和营造稳定可持续的画像应用环境,从而优化教师数字画像的多场景应用服务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炜 张治 胡爱花 孙磊 何秋娟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出台,"五育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五育"走向融合一体离不开教育评价的价值导向。本文立足大数据时代背景,结合国内外教育评价研究成果以及上海市某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经验,提出了数字画像构建框架,充分挖掘学生多来源、多维度、多模态成长数据,开展标签分析,根据不同的角色需求呈现学生个人画像以及群体画像,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各维度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深入推进新时代"五育融合"理念的校本化落实。
关键词:
五育融合 学生数字画像 综合素质评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炎炎 池春阳
为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遵循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化的趋势特征,新时代产教融合由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不能完全适应的问题,拓展至建设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产教融合标杆行业、产教融合领先企业等多维度、全方位融合。高职院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应以需求场景为出发点延伸合作空间,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落脚点优化合作模式,努力探索“共生参与、共享互动”的实施路径,最终形成高职院校自我激发空间与利益共生空间协同发展并促进资源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空间转化的良性互动机制。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场景 空间生产 人才培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范晓玉 窦永香 赵捧未 周潇
[目的 /意义]大数据时代需要将"人"数据化,科研人员也需要数据化。科研人员画像的建立,对于科研管理层全面了解科研人员的信息、客观评价其研究水平等有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分析科研人员研究行为或专家推荐的基础,提高科研管理效率。[方法 /过程]首先提出科研人员画像的概念,认为其是描述科研人员信息的标签的集合。其次,以个人主页、知网、基金网等多个异构数据源的数据为基础,提出融合多源数据的科研人员画像构建方法,分别从科研人员的基础属性、科研偏好和科研关系三方面形式化描述了科研人员信息,并提取各个维度的标签,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其画像。最后,分别以国内外两位科研人员为例,说明了科研人员画像构建方法的可行性。[结果 /结论]科研人员画像的构建适用于国内外的科研人员,能够全面描述科研人员信息并直观展示出来。
关键词:
科研人员画像 多源数据 用户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杨燚 谢辉 毛进 李纲
[目的/意义]随着城市大数据规模和类型特征日益复杂与丰富,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不再是基础信息设施,而是面向城市多源数据的融合及应用服务。[方法/过程]文章以城市物理、社会及信息三元世界下多源数据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多源数据融合对利用智慧数据呈现城市全景数字脉络的城市数据画像构建流程的支持与服务为研究目标,首先通过剖析城市数据画像构建路径明确融合框架;然后进一步展开城市数据画像数据内容及特征需求分析,并以霍尔三维模型为指导构建出城市数据画像智慧数据需求模型;从而自底向上地刻画出城市多源数据分层融合过程及其具体策略与融合规则,最后以典型应用场景描绘出城市数据画像多源智慧数据汇聚关联的服务设想。[结果/结论]研究体现出多源数据融合对城市数据画像构建的协同创新支持作用,对智慧城市下以多源大数据共享和关联为驱动力的智慧数据转化和智慧服务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与战略意义。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孙宇斌 黄凯 王伟 张慧英 韩超 王永祥
在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审计专业胜任力成长是打造高素质审计队伍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员工数字画像”评价体系为“数据底座”,构建了“双链螺旋”审计胜任力成长模型,并重点论述了“双链螺旋”审计胜任力成长模型的内涵和主要做法,提出多元化选拔、常态化评估、个性化培训、研究化实践等“四化四转型”胜任力提升机制,并以电网企业应用为例贯穿全文,以期实现内部审计人员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两条“胜任力链”的螺旋式同步持续提升。
关键词:
数字画像 双链螺旋 审计胜任力 电网企业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晓蓓 蒋亮
作为当前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引领技术,5G对于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打造智慧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作为与信息技术结合最紧密的行业之一,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同样需要5G技术的支持。本文在总结不同阶段移动通信技术与金融行业的融合发展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解析了"5G+金融"应用发展路径和作用模式,并结合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金融领域的经营详细解析可落地的应用场景。最后提出5G在金融领域应用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推动5G相关应用场景落地的对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琼妮
场景驱动创新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创新模式。针对数字化应用场景因需求多样性带来不易复用的问题,从场景资源共享和场景系统定制化设计两方面研究基于场景的创新系统快速复用模式。从本研究愿景出发构建场景资源,将数字化应用场景中共性部分抽取成为场景模板,可变部分通过外部文件进行配置,实现创新系统功能和机制的整体性复用。结合浙江省“亲农在线”应用场景向龙井茶和三门青蟹数字化系统的复用案例,阐明不同条件下如何基于场景模板实现功能复用,并基于愿景实现创新理念复用。结果表明,对场景的合理划分有助于解决系统级复用中的需求复杂性问题,理念的同步复用可使管理模式和配套机制更快作用于新系统。研究为数字化创新成果的快速推广提供了参考思路。
关键词:
应用场景 创新系统 快速复用 模板 愿景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詹希旎 李白杨 孙建军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正推动着虚实融生趋势下内容创作的范式转化,对数智融合环境中AIGC应用场景和发展机遇的探索有助于促进AI技术的高效赋能和内容生态的价值实现。[研究设计/方法]着眼于AIGC的发展历程,从内容发展、概念类比和技术发展三个角度系统梳理AIGC的概念内涵。围绕生活场景、服务场景、文娱场景、科技场景和商业场景五大应用场景的自有特征,探析AIGC的交互形态和互动模式。[结论/发现] AIGC的技术基础是数字科技的更新迭代,建构理念是创作空间的扩容增益,但其本质特征还是内容生态的创新发展。整体来看AIGC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基于群体智能的内容共生、基于数智融合的能力升维和基于增量市场的价值共创三个层面。[创新/价值]随着底层技术和算法模型的突破性发展,AI催生的内容蓝海正在从辅助协作和降本提效向智能创作和增值创造扩散,为数智逻辑下的内容生态带来了全新的创作思路。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詹希旎 李白杨 孙建军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正推动着虚实融生趋势下内容创作的范式转化,对数智融合环境中AIGC应用场景和发展机遇的探索有助于促进AI技术的高效赋能和内容生态的价值实现。[研究设计/方法]着眼于AIGC的发展历程,从内容发展、概念类比和技术发展三个角度系统梳理AIGC的概念内涵。围绕生活场景、服务场景、文娱场景、科技场景和商业场景五大应用场景的自有特征,探析AIGC的交互形态和互动模式。[结论/发现] AIGC的技术基础是数字科技的更新迭代,建构理念是创作空间的扩容增益,但其本质特征还是内容生态的创新发展。整体来看AIGC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基于群体智能的内容共生、基于数智融合的能力升维和基于增量市场的价值共创三个层面。[创新/价值]随着底层技术和算法模型的突破性发展,AI催生的内容蓝海正在从辅助协作和降本提效向智能创作和增值创造扩散,为数智逻辑下的内容生态带来了全新的创作思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应晓清
县域产业学院作为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组织载体,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成为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力。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宁海模具产业集群、慈溪家电产业集群为基础,与宁海县、慈溪市政府及相关企业(协会)共建宁海学院和慈溪学院两大县域产业学院,从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师资队伍、产学研服务平台和管理体制机制等六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构建了政、校、企(协)多元融合的现代产业学院模式。总结已取得的经验,县域产业学院未来需要在转变办学理念、优化治理结构、加大政策支持、变革育人方式等方面寻求优化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永泽 王贵成 黄天成 施玲
2014年5月,教育部发文(教发函【2014】113)"同意在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建立南通理工学院","系本科层次的民办普通高校","定位于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升本"宏观收紧、竞争异常激烈的背景下,学校"升本"之所以能够一举成功,源于多年来坚持"校企融合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添源 梅鑫
[目的/意义]构建多源数据融合获得细粒度的用户画像标签,加强和提升服务场景的用户画像识别与精准推荐,对于洞察用户需求、开展群体精准营销、提高用户忠诚度等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方法/过程]融入服务场景构建多源数据融合的用户画像识别与推荐分析框架,以用户价值模型RFM重构表征用户行为的RFCLS标签,采用LDA模型提取用户资源使用偏好的文本语义标签,继而将用户属性、用户行为和资源使用偏好等多源异构数据汇聚成用户画像标签体系后,选取随机森林模型对不同标签组合展开用户画像识别的模型训练和分类性能评估。[结果/结论]实证研究表明,与单一的数值型或者文本型画像标签体系相比,多源数据融合的用户画像模型提升了用户画像识别和分类的精准度,有效支撑高校图书馆开展更为针对性的营销服务策略和个体精准化服务推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鹏燕
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深刻影响着产教融合的发展方向和组织模式,知识生产由模式I向模式II和模式III转变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跨界性、融合性和创新性,产教融合也由产教分离向共同体建构转变,实现异质主体的跨界融合;由职业知识向技术知识转变,实现技术知识的创新应用;由传统模式向创新模式转变,实现育人标准的多维协同。产教融合应当继续沿着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发展方向,构建产教共同体的知识生产网络、问题导向的创新发展体系、协同育人的质量评价标准,更好地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伯志 唐滢 葛长荣 胡先奇 李永能 欧颖
创新创业问题是一个人才培养问题,而不是就业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行动。构建并实践"三融合、五驱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上世纪90年代末,清华大学创业设计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拉开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序幕。2002年,国家教育部确定了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所院校作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201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