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17)
- 2023(17255)
- 2022(14220)
- 2021(13078)
- 2020(11116)
- 2019(25146)
- 2018(24910)
- 2017(47929)
- 2016(25680)
- 2015(28438)
- 2014(27433)
- 2013(26795)
- 2012(23997)
- 2011(21085)
- 2010(21063)
- 2009(19532)
- 2008(19180)
- 2007(16905)
- 2006(14575)
- 2005(12767)
- 学科
- 济(106463)
- 经济(106355)
- 业(99024)
- 企(89483)
- 企业(89483)
- 管理(87231)
- 方法(52906)
- 数学(43605)
- 数学方法(42867)
- 业经(33003)
- 财(31971)
- 农(31613)
- 中国(24654)
- 务(23861)
- 财务(23800)
- 财务管理(23767)
- 技术(22744)
- 企业财务(22537)
- 农业(22437)
- 制(21978)
- 理论(20121)
- 贸(18656)
- 贸易(18641)
- 易(18043)
- 和(17730)
- 划(17638)
- 银(17573)
- 银行(17521)
- 学(17445)
- 策(16987)
- 机构
- 学院(358969)
- 大学(352978)
- 管理(147629)
- 济(146802)
- 经济(144146)
- 理学(128472)
- 理学院(127220)
- 管理学(124872)
- 管理学院(124234)
- 研究(108664)
- 中国(87030)
- 京(72740)
- 科学(68091)
- 财(66432)
- 农(64357)
- 业大(56774)
- 财经(53775)
- 江(53270)
- 所(53143)
- 中心(51707)
- 农业(51112)
- 经(49081)
- 研究所(48547)
- 北京(44360)
- 经济学(44323)
- 州(41958)
- 范(40676)
- 商学(40436)
- 经济学院(40216)
- 师范(40126)
- 基金
- 项目(247669)
- 科学(197312)
- 基金(182535)
- 研究(175247)
- 家(160499)
- 国家(159136)
- 科学基金(139211)
- 社会(113387)
- 社会科(107845)
- 社会科学(107817)
- 省(98461)
- 基金项目(96402)
- 自然(92943)
- 自然科(91012)
- 自然科学(90988)
- 自然科学基金(89419)
- 划(82037)
- 教育(81101)
- 资助(74555)
- 编号(68858)
- 创(56605)
- 重点(55441)
- 部(53638)
- 发(52371)
- 创新(52196)
- 成果(52163)
- 业(49476)
- 科研(48102)
- 国家社会(47563)
- 课题(46657)
- 期刊
- 济(153997)
- 经济(153997)
- 研究(95469)
- 中国(65216)
- 管理(59904)
- 农(57993)
- 学报(56143)
- 财(55005)
- 科学(53046)
- 大学(43482)
- 学学(41751)
- 农业(39445)
- 技术(35442)
- 融(33248)
- 金融(33248)
- 教育(32191)
- 业经(27988)
- 财经(26620)
- 经济研究(24958)
- 业(24034)
- 经(22957)
- 技术经济(20830)
- 问题(19881)
- 统计(19496)
- 策(18811)
- 科技(18252)
- 商业(17707)
- 版(17561)
- 财会(17030)
- 现代(16803)
共检索到513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怀超 白珊 侯佳雯 戴言
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剖析组织惯例(利用式惯例与探索式惯例)、资源重构(资源重组与资源重置)、创新柔性和技术动荡性多因素联动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个因素均不是高/非高商业模式创新产生的必要条件;高商业模式创新产生的组态有3个,即惯例+资源保障的自我适应型、惯例弥补资源的内外协同驱动型和惯例+资源稳定的内外协同驱动型;非高商业模式创新产生的组态有3个,且与高商业模式创新产生的组态呈现非对称性关系。此外,创新柔性在高/非高商业模式创新产生过程中的作用突出,高利用式惯例是高商业模式创新产生的重要条件,非高资源重置是非高商业模式创新产生的重要条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寒松 牟筱笛 贾竣云
以150个创业企业为样本,基于创业学习和商业模式创新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究经验学习、认知学习、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和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及机制。研究发现,存在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等4条创新绩效产出关键路径;相较于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在关键路径中更容易提高创新绩效;利用QCA方法证实了影响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组态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替代性。结论丰富了创新绩效产出内部机制,可为创业企业提高创新绩效提供指导和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春茹 宋治国
共享经济时代下,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发生了显著变化,而传统零售企业的商业模式无法充分适应这一理念变化,许多零售企业还未能重视利用新技术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导致企业竞争力难以提升。对此,本文就影响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因素进行了测度分析,旨在引导传统零售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最终实现市场竞争力的提升。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发展与价值取向不存在相互作用;科技发展对赢利形式、资源重组、经营形式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管理者素质对价值取向、赢利形式、资源重组、经营形式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外源性市场竞争对价值取向、赢利形式、资源重组、经营形式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体系形式对价值取向、赢利形式、经营形式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体系形式与资源重组不存在相互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忠 邓郁南 谢卫红
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以45家制造企业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索企业技术、组织以及环境对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资源、高管技术背景、人才基础、市场竞争、政府支持等因素并不是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必要条件,单个因素无法有效促进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2)形成制造业数字化创新共有5条路径,被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技术-环境协同型、技术-组织协同型、技术-组织-环境协同型;(3)工业互联网应用和人才基础对于推动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具有普适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发展背后多重因素的协同作用机制,为中国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振刚 张君秋 叶宝升 陈一华
基于组织变革理论与知识基础观,引入知识管理与企业家导向变量,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机制与情境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对商业模式创新存在显著正向影响;(2)知识管理在数字化转型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3)相比于低水平企业家导向,高水平企业家导向会强化数字化转型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弱化知识管理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君锐 买生
数字金融凭借着金融资源配置的高效率、智能和普惠优势,在重塑金融市场的结构和服务模式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企业的创新活动。本研究以2011—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索了数字金融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不仅能够直接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且能通过降低交易成本间接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产生影响。同时,企业数字化转型、外部环境动态性分别发挥了正向和负向的调节作用。研究不仅为数字金融赋能微观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数字金融背景下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和控制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琴
建构价值网络逐步成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式,但狭义的价值网络观对企业盈利机理的解释并未突破价值链"将投入转换为产品"的传统逻辑。本文从更广义的价值生态系统角度剖析网络价值交换逻辑和企业价值的实现机理,从网络重构出发分析了五种不同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本文认为,受竞争压力与技术变迁的推动,网络组织的价值创造逻辑呈现颠覆性变化:顾客价值创造与企业价值实现的分离。这种分离导致许多企业即使实现了顾客价值最大化也未必产生收入,尤其面对互联网的免费经济趋势,企业只有重构价值网络、拓展新的收入源才能实现盈利并保证商业模式的稳定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立 曲晓飞
本文对国内外文献中有关商业模式的定义进行了比较研究,基于价值创新思想对商业模式的概念和实质进行了结构化的界定,提出了由战略模式、运营模式、盈利模式组成的商业模式层次结构模型,指出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中应将如何在所处的价值网络中发现、创造、获取和分配价值作为设计的核心逻辑。
关键词:
商业模式 价值创新
[期刊] 预测
[作者]
牛雄鹰 丁言乔 王亮
本文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探讨包容型领导风格、员工建言行为和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此过程中员工建言风险感知的调节作用。研究使用中国各地区的不同企业员工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促进性建言行为、抑制性建言行为和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都有正向影响;员工促进性建言行为和抑制性建言行为分别在包容型领导和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促进性建言风险感知调节包容型领导和员工促进性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抑制性建言风险感知调节包容型领导和员工抑制性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也调节了包容型领导通过员工抑制性建言行为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作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宗乾 刘彬
为探究"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在对"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设,构建"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利用问卷调查,结合结构方程模型和因子分析法验证假设,结果表明连接变化、消费需求升级、网络应用场景、社交红利、技术驱动、企业创新文化、企业未来创新意愿、公共政策支持对"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影响,其中消费需求升级、网络应用场景、社交红利、技术驱动及企业未来创新意愿为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互联网+” 商业模式创新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睿君 陈菊红 吴迪
运维服务已经成为制造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并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业务形式。从传统的"战略—组织结构"匹配视角很难解释由运维服务价值创造所引发的"服务悖论"现象。本文从"战略—交易结构"匹配视角研究了"运维服务业务层面的商业模式创新如何有效地匹配服务化战略"这一重要的问题。通过对3家实施服务化战略的中国制造企业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根据制造企业嵌入客户运作流程的程度给出了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的3种主要类型,探讨了服务化战略及其与运维商业模式创新匹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提出了9个关系命题,构建了服务化战略与运维商业模式创新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框架。研究结果表明:(1)支持产品运维的服务化战略、支持客户运维的服务化战略、接管客户运维的服务化战略对企业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2)服务化战略与运维商业模式创新匹配对制造企业绩效呈现显著影响,二者的匹配与否分别对企业绩效产生增强型和削弱型两种交互作用。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从业务层面揭示了服务化战略与运维商业模式创新的匹配关系,对制造企业从业务层面规避"服务悖论"陷阱提供了新的洞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水莲 常联伟
商业模式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由内部逻辑结构与外在实体结构交互作用形成其联动模式。在企业商业模式复杂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以及保障机制进行了研究,指出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来自于企业的内在需求以及外部刺激的综合作用;基于回声模型阐述了商业模式创新的运行机理;为保障商业模式创新的顺利实现,企业需要在组织创新意识培养、流程再造、能力培养等方面加强商业模式创新保障机制。
关键词:
复杂适应系统 商业模式 创新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建刚 张美娟 陈昌杰 赵玲玲
互联网平台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野蛮式成长,已经颠覆了传统企业成长发展的周期型规律。以滴滴出行为典型案例,以扎根理论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充分考虑到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固有特性,对影响互联网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归纳。通过三级编码归纳得到了影响滴滴出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六个核心范畴(即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给出了各核心范畴的主线,并且对核心范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研究。在案例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给出了互联网平台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可借鉴的经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建刚 张美娟 陈昌杰 赵玲玲
互联网平台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野蛮式成长,已经颠覆了传统企业成长发展的周期型规律。以滴滴出行为典型案例,以扎根理论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充分考虑到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固有特性,对影响互联网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归纳。通过三级编码归纳得到了影响滴滴出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六个核心范畴(即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给出了各核心范畴的主线,并且对核心范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研究。在案例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给出了互联网平台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可借鉴的经验。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雪琳 周冬梅 鲁若愚
数字创业企业不再拘泥于技术创新,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获取竞争优势已成为其主要追求。基于CPSED II数据库中760家企业数据,探讨数字创业企业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和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数字创业企业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具有负向影响,技术创新性负向调节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结论对数字创业企业开展与技术创新相契合的商业模式创新,进而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