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41)
2023(17406)
2022(15036)
2021(14031)
2020(12011)
2019(28205)
2018(27869)
2017(54406)
2016(29575)
2015(33580)
2014(33702)
2013(33416)
2012(30658)
2011(27665)
2010(28075)
2009(26516)
2008(25334)
2007(22606)
2006(19517)
2005(17237)
作者
(86558)
(72170)
(71700)
(68356)
(45793)
(34781)
(32714)
(28303)
(27330)
(25839)
(24619)
(24011)
(22788)
(22674)
(22456)
(22327)
(21870)
(21339)
(20758)
(20711)
(18073)
(17751)
(17681)
(16356)
(16263)
(16046)
(16029)
(16012)
(14638)
(14227)
学科
(119740)
经济(119608)
管理(85837)
(84278)
(71310)
企业(71310)
方法(60680)
数学(53765)
数学方法(52955)
中国(33963)
(33494)
(30771)
(29762)
金融(29759)
(28175)
银行(28114)
(26937)
业经(25707)
(25574)
地方(24639)
(24341)
(23126)
财务(23029)
财务管理(22979)
企业财务(21898)
(21653)
贸易(21638)
(20979)
理论(20791)
农业(20694)
机构
大学(422445)
学院(422138)
管理(166854)
(166708)
经济(162929)
理学(144902)
理学院(143337)
管理学(140568)
管理学院(139826)
研究(136581)
中国(107065)
(88798)
科学(86364)
(77839)
(70983)
(69511)
业大(64956)
中心(64449)
研究所(63447)
财经(63066)
(61004)
(57177)
北京(56174)
农业(56124)
(53390)
师范(52839)
经济学(50609)
(50342)
(49040)
财经大学(47042)
基金
项目(286947)
科学(224167)
基金(207307)
研究(205886)
(180877)
国家(179383)
科学基金(153966)
社会(127474)
社会科(120935)
社会科学(120898)
(113317)
基金项目(109731)
自然(102581)
自然科(100225)
自然科学(100201)
自然科学基金(98370)
教育(96006)
(95165)
资助(88056)
编号(84605)
成果(68047)
重点(64300)
(63050)
(60144)
(59311)
课题(58150)
科研(55682)
创新(55326)
教育部(53855)
大学(53639)
期刊
(174203)
经济(174203)
研究(119640)
中国(76712)
学报(68814)
(63094)
科学(61288)
(60750)
管理(58461)
大学(51403)
学学(48613)
(47824)
金融(47824)
教育(44013)
农业(42578)
技术(37215)
财经(30752)
业经(28497)
经济研究(28398)
(26109)
问题(22636)
(22549)
统计(22009)
技术经济(21012)
理论(20867)
图书(20613)
(19886)
(19834)
科技(19320)
实践(19081)
共检索到608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宇轩  金伟泽  袁亮  
经济周期以及金融周期因子均是影响量化选股模型优劣的重要因素。本文在传统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多因子选股模型基础上,将GARCH模型合成的中国金融状况指数(FCI)引入多因子选股模型之中,构建了基于金融周期的行业轮动多因子选股模型。实证结果得出:一是所选因子的正负性并不固定,通过回归法测度因子正负性能改善多因子选股模型的收益率;二是宏观因素对多因子选股模型具有重要影响,引入宏观因素后能显著提升多因子选股模型的表现;三是引入金融周期指数的多因子选股模型相较于引入经济周期指数的选股模型能更好地捕捉金融市场的变动,从而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国庆  
过去的二十多年间,全球化和区域化以不可替代之势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全球和区域经济联系大大加强,全球经济周期呈现的协同与异化特征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为了分析全球经济周期的动态演变,本文根据1971~2014年间98个国家的产出、消费和投资数据建立了一种多层因子模型,研究了全球性、区域性因素对于全球经济周期的影响。实证结论表明:(1)区域内贸易协定和货币联盟的扩大对经济全球化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全球经济周期的协同性明显;(2)全球化时代见证了区域经济周期的出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国庆  
过去的二十多年间,全球化和区域化以不可替代之势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全球和区域经济联系大大加强,全球经济周期呈现的协同与异化特征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为了分析全球经济周期的动态演变,本文根据19712014年间98个国家的产出、消费和投资数据建立了一种多层因子模型,研究了全球性、区域性因素对于全球经济周期的影响。实证结论表明:(1)区域内贸易协定和货币联盟的扩大对经济全球化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全球经济周期的协同性明显;(2)全球化时代见证了区域经济周期的出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小龙  康明  
我国A股市场诞生至今已有30年,对其运行机理和投资收益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的热点、难点问题。本文研究上市公司的投资热度和财务杠杆对股票超额收益率的影响,基于理论分析构造以市值增长率为代理变量的热度因子和以资产负债率来衡量的杠杆因子,组建八因子模型,基于我国A股市场数据进行分组和整体的回归分析,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模拟检验,发现新八因子模型解释能力更强;热度因子和杠杆因子对超额收益率分别具有负的和正的影响,表明投资过热的股票对投资者未来收益不利,财务杠杆较低和较高的公司更可能让投资者获利。本文研究阐明了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优势与不足,为当下证券市场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赵胜民  刘笑天  
如何将投资者偏好以定价因子的形式引入多因子模型,是建立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的关键。本文假设投资者在前景理论的框架下评估风险,将股票历史收益率分布所对应的前景理论价值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在理论上分析了股票前景理论价值与预期收益率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使用1995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沪深两市全部A股作为研究样本,对投资者偏好与股票预期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票的前景理论价值与预期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负相关关系在小盘股中更为明显;基于前景理论价值构建的投资者偏好因子BMG不能被经典资产定价模型所解释,若在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投资者偏好因子BMG,模型的解释能力显著提高。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勇  张铭志  张钰  
近年来,在金融监管日趋严格及刚性兑付打破的背景下,债券市场的有效性迅速提高,基于多因子模型在市场波动中挖掘有效因子的方法更具优势。因此,研究债券超额收益的定价因子,对提升债券投资收益、控制风险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中国公司债超额收益的因子贡献问题。实证结果显示流动性风险因子等对公司债超额收益率有正的贡献,信用风险因子的正贡献较弱,下行风险因子在部分分组中有负贡献。研究表明中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的预期仍在,且存在机构投资者行为一致的现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智明  郭永济  李鹏  
本文对全球169个经济体1991—2013年的产出、居民消费支出和国民收入增长率数据进行估计,以探究全球经济周期相互依存度的动态演变过程。运用动态分层因子模型将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和其他经济体三个组别的宏观经济波动分解为全球因子、组别因子、国家层面因子和异质性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全球经济周期对发达经济体经济周期的溢出效应强于对新兴经济体和其他经济体经济周期的溢出效应,新兴经济体和其他经济体的经济周期明显与全球经济周期"脱钩"。发达经济体之间经济周期波动的趋同性较为明显,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周期具有一定程度的趋同性,但也存在"脱钩"现象。中国的经济周期与全球经济周期"脱钩",但与新兴经济体的...
[期刊] 求索  [作者] 阳玉香  莫旋  刘杰  
基于贝叶斯动态潜在因子模型,研究28个省1953-2014年省级经济周期,估计影响所有省份产出、消费和投资的全国因子和影响对应省份三大变量的省份因子,研究发现:全国因子走势与全国实际GDP增速走势高度相似,全国因子能解释大部分地区产出一半以上的波动;以1978年为时间节点将全样本分成两个子样本进行估计,发现改革开放后全国因子对大多数省份产出波动的解释程度比改革开放前有所下降。这意味着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全国因子的作用在减弱,而各省自身的异质性特征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波  卢露  
本文在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2001-2012年期间金融体系脆弱性进行测度的基础上,使用信号提取法来实证考察我国逆周期缓冲资本调整指标的选择问题。结果表明,在μ+σ的高危临界值标准下,2002Q1、2003Q2、2005Q1和2009Q1是我国金融体系较为脆弱的时期。GDP缺口和贷款损失准备金率分别是我国逆周期缓冲资本积累阶段和释放阶段较为合适的调整指标,而巴塞尔协议Ⅲ所建议的信贷/GDP缺口在整个阶段未能对缓冲资本的调整发出及时可靠的信号。无论是在积累阶段还是释放阶段,逆周期缓冲资本政策的制定都不能过于依赖单一调整指标发出的信号,稳妥的政策决策还需关注其他维度的信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干伟明  张涤新  
采用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国内A股月度收益率数据,基于Fama-French的多因子模型研究价值与成长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市场还存在投机现象,但以盈利和成长为基础的价值投资依然有效,因此国内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就应引导优质公司IPO,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本文补充了国内资产定价理论和实证分析,为国内资本市场下一步健康发展和价值投资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仰炬  李文婷  张有方  
随着金融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愈发显著,信贷、资产、房地产价格及相应的金融周期与经济政策、经济周期存在怎样的关系成为监管当局和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我国1995~2019年的月度数据,对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交叉谱分析了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互动关系,对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领先与滞后、波幅与频率等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创  徐曼  
充分了解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交互影响和作用规律,不仅对于新时期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以及避免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脱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也成为科学制定金融监管措施与宏观调控政策、有效维护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双重稳定的突破口。文章在选取利率、汇率、货币供给、社会融资规模和资产价格等多维金融指标构建金融形势指数并测度中国金融周期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基于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的动态溢出指数方法考察了中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交互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宏观金融与经济波动之间的交互影响受到国际金融市场震荡、经济金融对外开放程度、金融市场发展及金融工具创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金融波动对经济波动具有十分显著的冲击影响,而经济波动对金融波动的影响作用则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金融体系"脱实向虚"的现象值得警惕。
[期刊] 预测  [作者] 姜明辉  于宁  曹兴中  
本文在美国客户满意度指数模型(ACSI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客户生命周期这一新变量进行改进,得到修正的ACSI模型及其测评指标。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并选择某商业银行信用卡客户进行调查,在数据处理和参数估计的基础上,选择LISREL法对修正的ACSI模型进行求解,其结果表明客户生命周期的引入对模型整体拟合的改进是有效的,客户满意对客户忠诚具有强烈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卜文辉  陈德胜  宿媛媛  陈炜  
投资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然而投资规模是否过度一直是实务界和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文章采用实际GDP增长率、资本形成总额、银行部门提供的国内信贷、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市场资本总额和CPI作为系统关键变量,通过VEC模型分析投资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勇  冯心悦  田拓  
本文通过构建综合性的金融周期指数,对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金融周期、货币周期和信贷周期在经济周期中的不同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周期不仅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而且对经济周期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同时,与传统的货币周期和信贷周期相比,金融周期变化不仅成为货币周期、信贷周期、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关键驱动因素,而且成为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来源。本文的实证分析结论不仅使得"金融-实体经济"内生关联的命题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同时也为后续同时关注金融和实体经济稳定的政策实践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