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93)
- 2023(15302)
- 2022(12451)
- 2021(11569)
- 2020(9685)
- 2019(21813)
- 2018(21139)
- 2017(39897)
- 2016(21282)
- 2015(23446)
- 2014(22889)
- 2013(23031)
- 2012(21104)
- 2011(18957)
- 2010(18958)
- 2009(18058)
- 2008(18401)
- 2007(16510)
- 2006(14683)
- 2005(13248)
- 学科
- 济(96789)
- 经济(96676)
- 业(93473)
- 企(74741)
- 企业(74741)
- 管理(71125)
- 农(47807)
- 方法(42046)
- 数学(34008)
- 数学方法(33770)
- 农业(31624)
- 业经(31561)
- 财(28543)
- 中国(26539)
- 贸(21219)
- 贸易(21205)
- 制(21033)
- 易(20736)
- 务(20293)
- 财务(20271)
- 财务管理(20251)
- 企业财务(19216)
- 技术(17890)
- 策(16978)
- 体(15749)
- 划(15691)
- 银(15116)
- 银行(15081)
- 和(14711)
- 学(14706)
- 机构
- 学院(316873)
- 大学(310717)
- 济(144063)
- 经济(141876)
- 管理(126202)
- 理学(109037)
- 理学院(107989)
- 研究(107351)
- 管理学(106573)
- 管理学院(106001)
- 中国(88379)
- 农(70599)
- 京(64301)
- 财(63808)
- 科学(62742)
- 农业(54774)
- 所(54528)
- 业大(51959)
- 财经(51155)
- 中心(49294)
- 研究所(49228)
- 经(46779)
- 江(46644)
- 经济学(44287)
- 北京(40389)
- 经济学院(40165)
- 财经大学(37655)
- 院(37136)
- 经济管理(36764)
- 州(36283)
- 基金
- 项目(209007)
- 科学(166386)
- 基金(156476)
- 研究(149698)
- 家(138063)
- 国家(136778)
- 科学基金(117631)
- 社会(100901)
- 社会科(95598)
- 社会科学(95571)
- 基金项目(82474)
- 省(80314)
- 自然(75492)
- 自然科(73860)
- 自然科学(73835)
- 自然科学基金(72647)
- 划(66917)
- 教育(65650)
- 资助(63002)
- 编号(57447)
- 部(47441)
- 重点(46589)
- 创(46340)
- 业(45963)
- 发(45733)
- 成果(44144)
- 国家社会(43244)
- 创新(42660)
- 教育部(40472)
- 科研(39989)
共检索到476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圆
本文按照多哈回合谈判农业最新草案中的关税-削减公式,对中国33章共711种HS6位码农产品的约束关税和实际关税进行模拟削减。结果显示,无论是贸易额加权后的约束关税还是实际关税都要下降37%左右,分别从16.18%、15.95%降到10.20%、10.11%。但如果中国政府充分利用WTO对发展中国家的"灵活性"政策定义某些敏感和特殊产品,那么削减幅度都会大幅减少,只有5%和3%左右,分别降到15.63%和15.42%。同时中国农产品面临的世界实际平均关税值也大幅下降,市场准入和出口的贸易空间将被扩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鄂德峰 周立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朝阳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主席克劳福德.法尔科内2008年12月发布的模式草案("12月草案")代表了各主要利益方的最新立场。相比"哈宾森方案"、"7月方案"及"雄心方案"而言,在"12月草案"中,中国农产品关税的削减幅度最高,农产品贸易平衡的改善程度最小,总体福利和消费者剩余损失最少,生产者剩余增加也最少,但政府收益减少幅度较大;相比"12月草案(不考虑敏感产品)"而言,"12月草案"对我国生产者、政府收益和总体福利更为有利;中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和具有地域特色的水果在"12月草案"中受益明显,稻米、小麦、精糖由于被列为敏感产品收益也较明显,而其他热带水果、香蕉、大麦、高粱、温带油籽、植物油...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吴朝阳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2008年12月草案(简称12月草案)明确了许多原来较为模糊的问题,为谈判的继续推进创造了条件。文章运用ATPSM模型就该草案对中国、欧盟、美国、日本四大经济体的可能影响进行了评估,并与保守方案、折中方案和雄心方案三大参照方案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显示,与参照方案相比,12月草案对中国农产品执行关税的实际影响较大,对其总体福利和消费者剩余的负面影响较小,但对生产者剩余增加和贸易平衡的改善程度也较小;对欧盟而言,12月草案对其生产者和贸易平衡明显较为不利,但从消费者剩余、政府收益和总福利来看,对欧盟仍较为有利;对美国而言,12月草案对其贸易平衡、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总福利较为不...
关键词:
12月草案 国内支持 市场准入 出口补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国强 崔卫杰
目前世界农产品关税保护水平高,结构复杂,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多哈回合农产品关税谈判对抑制农业保护主义、推动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建立公平竞争的国际农产品贸易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按照现有谈判方案,发达成员关税平均将削减57% ̄76%,发展中成员关税平均削减22.6% ̄49.4%。关税封顶是消除农产品高关税的有效措施,将使发达成员关税至少削减44%。但敏感产品等减让例外,有可能抵消关税削减的影响,不利于实质性改善世界农产品市场准入条件。农产品关税谈判对中国也将产生深刻影响,多哈回合有可能进一步降低中国农产品关税水平。在攻防战略选择上,中国需作全面的评估,并从谈判全局统筹部署,争取实现中国整体利益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建芳 祁春节
自2000年WTO启动新一轮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以来,至今已经进入"模式"具体内容的谈判阶段。本文介绍了世界贸易组织农业谈判小组主席福尔克纳在2008年5月19日提交的最新"模式"修订草案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该案文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东梅
本文从多哈谈判失败的意义、今后可能对世界农产品市场的供应、及未来中国应如何应对三方面分析了多哈谈判失败后对世界各国农产品贸易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得出这样的结论:面对未来世界农产品市场将出现供给增加、价格下降的趋势,中国应在保证一定程度自给率的前提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农产品质量、进一步寻求双边合作才是应对之道。
关键词:
多哈回合 世界 农产品贸易 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耿晔强 田文波
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将帮助各国走出经济困境、促进其发展。后危机时代,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中的每一个结果对于农业生产和贸易将产生直接的影响,研究利用农业贸易政策模拟模型(ATPSM)对不同的农业谈判改革方案进行政策模拟,以评估政策改革对主要成员国农业生产和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农业生产 贸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松洲
本文介绍了世界贸易组织农业谈判小组主席福尔克纳在2008年5月19日提交的最新"模式"修订草案的主要内容,分析了该案文对我国农业的积极效应和消极影响;提出我国农业应对农业谈判最新成果的若干策略:调整农产品市场准入政策、加大对农业的国内支持、调整农产品的贸易支持结构、重视粮食安全、完善农业法律支持体系和提高农民收入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曙东 胡冰川 崔奇峰
本文运用GTAP6新发布的多哈回合谈判模拟情景数据库,就不同方案对全球贸易的宏观影响、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及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显示,每一种削减方案从整体上都提高了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但是,相对而言,对水稻、蔬菜水果、糖类作物等产生的影响较大。在WTO多哈回合农产品关税减让谈判中,中国的谈判首选方案为限制高关税的关税封顶方案,备选方案为限制更少敏感性农产品税号数目的方案,以谋取更多的实质性的农产品出口机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程杰 武拉平
由于各成员国的立场分歧较大,自从2005年中国香港会议取得部分成果后,多哈回合谈判已经全面终止。2007年6月,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的G20集团对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相关议题达成了最新的集中意见,就农业谈判的"三大支柱"——国内支持、市场准入和出口竞争,以及其他重要议题阐明了集团的立场和态度。这将为后续的农业谈判明确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轮谈判的尽快恢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曾文革 陈晓芳
构建中日韩自贸区,必定要在农产品领域实现贸易自由化,其中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问题首当其冲。虽然中日韩已签署的双边自贸协定对三国间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日韩为保护国内脆弱的农业,大量运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并在多边农业谈判中就关税削减、特殊保障措施的存废等问题的立场与中国存在较大差异,这预示着上述问题将成为中日韩自贸区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的难点。因此,即将开启的中日韩自贸区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应当结合有益的国内外实践,恰当规划谈判议程,遵守非歧视性原则,灵活设定关税削减问题中的农产品准入范围、过渡期,规范适用农产品特殊保障措施,从而推动该谈判各项共识的早日达成,进而加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进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莲娜 李先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邢晓荣
多哈论坛在推进农业贸易自由化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带来挑战,为此推出"特殊产品"概念,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安全。本文介绍特殊产品的提出及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特点等分析我国在多哈回合中特殊产品的选择问题。
关键词:
多哈回合 特殊产品 发展中国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