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8)
- 2023(9226)
- 2022(7399)
- 2021(6562)
- 2020(5476)
- 2019(12164)
- 2018(11815)
- 2017(22907)
- 2016(11847)
- 2015(12642)
- 2014(12458)
- 2013(12475)
- 2012(11264)
- 2011(9756)
- 2010(9982)
- 2009(9477)
- 2008(9587)
- 2007(8931)
- 2006(7765)
- 2005(7184)
- 学科
- 业(71469)
- 企(67112)
- 企业(67112)
- 济(61098)
- 经济(61038)
- 管理(54790)
- 业经(24807)
- 方法(21872)
- 农(20387)
- 财(19324)
- 技术(19123)
- 务(15862)
- 财务(15858)
- 财务管理(15853)
- 农业(15635)
- 企业财务(14987)
- 地方(14613)
- 数学(14473)
- 数学方法(14389)
- 技术管理(13391)
- 中国(13120)
- 划(12150)
- 和(12114)
- 制(12093)
- 策(11849)
- 理论(11370)
- 体(10956)
- 企业经济(10687)
- 经营(10260)
- 体制(8356)
- 机构
- 学院(173892)
- 大学(165121)
- 济(77629)
- 经济(76348)
- 管理(76147)
- 理学(65379)
- 理学院(64801)
- 管理学(64252)
- 管理学院(63913)
- 研究(51518)
- 中国(42277)
- 财(34558)
- 京(33464)
- 科学(29290)
- 江(27592)
- 财经(27197)
- 农(27040)
- 所(24471)
- 经(24466)
- 中心(23820)
- 业大(22610)
- 商学(22459)
- 商学院(22249)
- 经济学(22110)
- 研究所(21818)
- 州(21772)
- 经济管理(21071)
- 农业(20846)
- 北京(20461)
- 经济学院(19993)
- 基金
- 项目(113620)
- 科学(93746)
- 研究(87440)
- 基金(83706)
- 家(70889)
- 国家(70201)
- 科学基金(63754)
- 社会(58853)
- 社会科(55980)
- 社会科学(55972)
- 省(47154)
- 基金项目(45086)
- 自然(39618)
- 自然科(38781)
- 自然科学(38773)
- 自然科学基金(38176)
- 教育(38009)
- 划(37288)
- 编号(34561)
- 资助(31332)
- 创(31194)
- 业(30688)
- 创新(27970)
- 发(26761)
- 成果(25884)
- 重点(25165)
- 部(24567)
- 国家社会(24365)
- 制(24063)
- 课题(23436)
共检索到262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维有 肖起清
多区域合作格局与广西全民创业活动相得益彰,多区域合作格局拓宽了创业要素流动的渠道,全民创业能够提升广西的合作实力,凸显广西的腹地地位,增强广西的枢纽作用。因此,广西实施全民创业要立足区情,充分挖掘和利用多区域合作格局的优势,保持两者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区域合作 广西 全民创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阮平南 郭文静 杨娟
为揭示创业投资空间行为,促进创业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运用社会网络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角度剖析我国创业投资区域网络结构,并分析区域间投资合作行为及区域网络的形成。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投资区域网络节点间具有互惠性;区域网络可划分为核心区、半边缘区和边缘区,其中核心区成员稳定,各区域节点整体上呈现从半边缘区向边缘区移动的趋势;核心区发展主要依靠核心区内的相互投资,表现为地域上的投资集聚;半边缘区表现出较强的吸引力,主要依靠区域资源及禀赋吸引核心区创投机构投资;核心区节点主要是因为其属于核心区所以更倾向于投资合作关系的形成,而不仅仅是因为关系形成的另一端与自身属于同一区域。
关键词:
创业投资 区域网络 网络结构 区域合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联合课题组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REAT MEKONG SUBREGION COOPERATION,简称GMS)机制的目的是推动GMS各国经济合作,开展互联互通,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广西自2005年4月继云南省之后成为我国第二个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的省区以来,其与GMS各成员国间的经济合作广度与深度均实现了新突破,对外开放程度持续提高,在我国实施对外开放中的战略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金龙 周宏骞 史文立
区域合作治理是长株潭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文章主要从多中心治理的角度论述了长株潭区域合作治理结构的四个要素,讨论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实现长株潭区域合作治理的路径依赖:体制转换和机制创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佟景洋 吴碧波
扩大桂台经贸合作是发展海峡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和民族经济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广西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广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不断扩大,进出口商品总值逐渐增加,落户广西的台资企业开始增多,合作载体与机制不断完善,但依然存在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投资环境有待改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桂台农业优势互补,农业产业合作层次将不断提高、合作领域将不断扩宽、合作方式将不断多样化,同时必须采取健全农业产业长期合作机制、根据区域优势选择承接产业、合理农业布局与载体建设、地方政府的适当扶持与引导等政策措施。
关键词:
多区域合作 农业产业 桂台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滕飞 申红艳
省际交界地区是一类特殊的区域类型,其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远离各自省份的经济中心城市,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促进交界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是一般省际交界地区单个城市不足以辐射带动整个交界地区。本文以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为例,探索将"区域中心城市之争"转化为多区域中心城市互动合作,以此优化省际交界地区空间结构,最终形成几个功能互补、联系密切的"城市经济圈",对广大省际交界地区产生足够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打破行政分割,实现对省际交界地区的整合与协调发展。并探讨了区域合作的模式和路径,以期对国内省际交界地区避免区域冲突、促进合作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容静文
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对于提升整个区域国际竞争力有重要战略意义,积极参与泛珠合作对广西利用外资有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泛珠框架下广西利用外资的区位优势和劣势,并用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两项指标对广西利用外资的业绩和未来增长潜力进行客观评价。
关键词:
泛珠三角 投资区位 业绩指数 潜力指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建成 黎婉玉 黄丹蕾 张莉
当科技进步的组织方式向基于知识创新联合生产的模式演进时,土地要素配置效率改善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考察了中央基于审批权限的土地“放管服”改革如何导致地区间企业合作创新效率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企业合作伙伴所属区位的政府获取土地审批权限后,显著促进了本地与不同地区间的企业合作创新专利总量、合作企业数量增加以及平均合作创新效率提升。机制上,土地审批改革通过降低土地制度性交易成本、扩大技术比较优势行业规模等直接渠道为本地企业赢得合作优势。间接渠道上,一方面,土地审批改革加强了本地在技术空间中的知识溢出,强化了企业通过合作将知识溢出内部化的动机;另一方面,在土地审批改革前地区间比较优势行业的差异下,改革推动了地区间相同或相异产业结构发展趋势,进而产生差异化的技术需求。最后,本文讨论了在合作关系空间联动下实现地区间共同繁荣的可能,发现两个地区均能从因土地审批权改革引致的合作增长中获益,获益程度因伙伴区位土地审批权限变化及其发展水平的差异而不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韦铁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淡化国与国之间的地域界限,呈现出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目标下的跨国一体化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涉及中国和东盟十国的跨国经济合作区域,如何在该区域内构建高效的技术创新网络是在新经济形势下提升该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本文结合区域技术创新理论,提出构建中国东盟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必要性,并从技术创新网络平台、创新制度保障、创新网络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国东盟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设想。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曹明园 尤宏兵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东波
进入新世纪,国内外形势发生了令人瞩目的新变化。国际间经济与技术竞争更加激烈,国内出现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态势,各地快速发展的势头更为强劲。东北老工业基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此时此刻,东北老工业基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增强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充分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已有的基础和优势,加强区域合作,创立“东北工业经济圈”,为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再创辉煌。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区域合作 东北工业经济圈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锋 梁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倡导的"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保护竞争、促进联合"的区域间合作机制并未完全形成。"十三五"期间,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加强区域合作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同时,区域合作也面临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两重开放"的挑战。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全新发展理念,在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下加快区域合作与相关制度创新,必将成为新常态。
关键词:
区域合作 创新 现状 机遇 发展方向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锋 梁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倡导的"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保护竞争、促进联合"的区域间合作机制并未完全形成。"十三五"期间,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加强区域合作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同时,区域合作也面临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两重开放"的挑战。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全新发展理念,在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下加快区域合作与相关制度创新,必将成为新常态。
关键词:
区域合作 创新 现状 机遇 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