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49)
- 2023(3283)
- 2022(2386)
- 2021(2205)
- 2020(1920)
- 2019(4413)
- 2018(4295)
- 2017(7902)
- 2016(4108)
- 2015(4510)
- 2014(4297)
- 2013(4163)
- 2012(3911)
- 2011(3542)
- 2010(3748)
- 2009(3480)
- 2008(3444)
- 2007(3123)
- 2006(2925)
- 2005(2806)
- 学科
- 济(17164)
- 经济(17054)
- 管理(8863)
- 业(8342)
- 农(6467)
- 企(5930)
- 企业(5930)
- 中国(5878)
- 学(5296)
- 方法(4459)
- 土地(4334)
- 农业(4161)
- 地方(3901)
- 业经(3833)
- 理论(3422)
- 制(3367)
- 数学(3328)
- 财(3235)
- 数学方法(3212)
- 关系(3209)
- 问题(2758)
- 教育(2705)
- 经济关系(2535)
- 对外(2463)
- 贸(2418)
- 贸易(2416)
- 发(2403)
- 体(2393)
- 策(2351)
- 和(2341)
- 机构
- 大学(57322)
- 学院(56062)
- 研究(22889)
- 济(20625)
- 经济(20102)
- 管理(18937)
- 中国(16718)
- 理学(15739)
- 理学院(15464)
- 管理学(15030)
- 管理学院(14924)
- 科学(14524)
- 京(13655)
- 农(11856)
- 所(11788)
- 研究所(10653)
- 财(10476)
- 中心(9714)
- 范(9543)
- 师范(9467)
- 江(9436)
- 业大(9401)
- 农业(9216)
- 北京(8746)
- 院(8561)
- 师范大学(7876)
- 财经(7642)
- 省(7367)
- 州(7278)
- 经(6901)
- 基金
- 项目(36800)
- 科学(29112)
- 研究(27113)
- 基金(26626)
- 家(24077)
- 国家(23873)
- 科学基金(19807)
- 社会(17187)
- 社会科(16047)
- 社会科学(16041)
- 省(13751)
- 基金项目(13541)
- 教育(12552)
- 自然(12498)
- 自然科(12183)
- 自然科学(12179)
- 划(12169)
- 自然科学基金(11935)
- 编号(11155)
- 资助(10327)
- 成果(9636)
- 重点(8928)
- 课题(8430)
- 发(8070)
- 部(7959)
- 国家社会(7245)
- 制(7071)
- 创(7068)
- 科研(6812)
- 性(6808)
共检索到94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冯文利 张炳智 牛春盈
地籍是记载土地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价值、利用等基本状况的图簿册及数据。地籍管理则是指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为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采取的以调查、监测、统计、确权、登记和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措施。可以说,地籍的历史与人类文明史同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地籍的内涵、地籍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冯文利 张炳智 牛春盈
地籍是记载土地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价值、利用等基本状况的图簿册及数据。地籍管理则是指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为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采取的以调查、监测、统计、确权、登记和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措施。可以说,地籍的历史与人类文明史同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地籍的内涵、地籍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祁帆 孙雪东 贾克敬
推进市县"多规合一",实现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为解决管理部门职能交叉、不同规划相关内容相互矛盾等问题,做出的重大规划改革举措。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国务院在全国28个地区部署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经过2年的实践探索,各试点市县在如何编制一本规划、绘制一张蓝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但也出现了一些错误倾向,致使市县空间规划可能出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祁帆 孙雪东 贾克敬
推进市县"多规合一",实现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为解决管理部门职能交叉、不同规划相关内容相互矛盾等问题,做出的重大规划改革举措。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国务院在全国28个地区部署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经过2年的实践探索,各试点市县在如何编制一本规划、绘制一张蓝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但也出现了一些错误倾向,致使市县空间规划可能出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叶笑 冯广京
研究目的:研究分析"多规冲突"和"多规合一"的机理,弥补系统剖析"规划冲突"根源的空白,提出"多规合一"的建议。研究方法:借助时空锥理论,通过研究规划的机理,分析"多规冲突"的根源。研究结果:(1)规划及其认知域是时间的函数,对未来的导向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人们对规划存在认知的局限性,导致规划具有先验性和矛盾性。(2)规划存在时空纵向上的冲突、横向上的冲突和复合性的冲突。(3)土地利用规划的刚性是其本质特征。研究结论:(1)规划及其研制的机理,是人们基于当前("t"时)确定性的认知,对未来("t+1"时)不确定性发展的预期,制定从当前到未来较合理的引导人们开展有利于自身可持续发展行动的计划和安排。这使规划产生了一个悖论,即用"t"时确定性的认知,先验性地规划"t+1"时不确定的未来的变化。(2)"多规冲突"的产生存在三种机理,纵向冲突是由研制规划时人们仅拥有不完全的知识而引起的;横向冲突是由各个规划主体都将自身系统的优化目标作为同一时空中制定各自规划的目标而引起的;复合冲突是由上一层级规划通过纵向传导而引起的。解决"规划冲突"并实现"多规合一"的方向是,应将社会经济系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各个规划的共同目标,转变规划研制战略的指导思想。(3)平衡土地利用规划的刚性和弹性,一是应将土地利用规划研制的战略导向与现阶段及今后较长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相结合,加快土地利用规划研制战略导向由注重"面积"、"数量"约束型向注重"利用强度"和"利用方式"约束型的转变;二是增加中期(5年)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土地利用规划的滚动调整,实现土地利用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的衔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叶笑 冯广京
研究目的:研究分析"多规冲突"和"多规合一"的机理,弥补系统剖析"规划冲突"根源的空白,提出"多规合一"的建议。研究方法:借助时空锥理论,通过研究规划的机理,分析"多规冲突"的根源。研究结果:(1)规划及其认知域是时间的函数,对未来的导向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人们对规划存在认知的局限性,导致规划具有先验性和矛盾性。(2)规划存在时空纵向上的冲突、横向上的冲突和复合性的冲突。(3)土地利用规划的刚性是其本质特征。研究结论:(1)规划及其研制的机理,是人们基于当前("t"时)确定性的认知,对未来("t+1"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红玲 黄薇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城市面貌日益更新,城市综合实力成就斐然。城市的发展及其带动效应,对于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摊大饼式的扩张、空间资源的浪费、碎片化管理导致的公共服务效能低下等……进入新时代,如何进一步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创新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已经成为各个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钦国华
"多规合一"是目前理论和政策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多规合一"的内涵、历史演化、面临的问题、多规冲突的原因、国内外相关实践和对策建议等方面对国内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在全面回顾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后续研究应当扩展对空间规划体系的认知、选取恰当的规划管理模式、完善规划法律制度和探索因地制宜"多规合一"的路径,以实现"多规合一"的目标。
关键词:
多规合一 空间规划 规划冲突 文献综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严金明 陈昊 夏方舟
研究目的:立足"多规合一"改革的背景,针对当前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所面临的挑战,剖析空间规划的本质认知,明确空间规划的改革导向,并据此提出未来空间规划的改革路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当前空间规划的建构面临着转型压力加大与改革诉求众多,理论储备不足与实证检验缺乏,部门共识尚未达成与磨合机制有待建立,技术标准不一与共享平台缺乏。空间规划本质上是对国土空间利用、行业政策协调和政府治理过程进行超前性的调配和安排,可以理解为国土空间格局的综合优化。研究结论:未来空间规划应当以国家意志、政府治理、永续发展、市场主导和城乡统筹为导向,建构"1+X"的空间规划体系,将"优化‘三生’"作为空间规划的核心任务,将"智慧空间"作为空间规划的基础平台,将"三条底线"作为空间规划的关键界限,将"自然资源空间管制"与国土综合整治作为空间规划的实施抓手,将立法保障作为空间规划的法律支撑。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国力
针对市县各类规划存在相互分割和矛盾的突出问题,2014年我国启动了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开展三年以来,在规划调整、路径模式、规程规范、体制机制、立法保障、省级试点等方面进展明显,取得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同时,在规划期限、规划主体、规划层次、规划审批、规划法律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的制度性约束,尚未形成全面、统一、明确的解决办法和标准,严重制约下一步试点工作的持续稳步推进。今后,应从完善市县规划体系、加强省级和市县空间规划协调、理顺配套体制机制、强化立法保障等方面促进市县"多规合一"稳步推进,
关键词:
多规合一 试点工作 空间规划 规划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方创琳
研究目的:针对中国城市多规分治导致的空间冲突加剧问题和开展多规合一试点缺失理论指导等科学问题,提出科学认知城市多规合一的理念和技术路径。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认为:城市多规合一是支撑多规协同的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最主要基石,是解决多规分治矛盾、缓解"多国演义"的现实需求,是化解空间冲突、终结多规分治时代、提升城市空间配置效率的长远需求,也是城市政府开展正常业务工作的现实需求。城市多规合一的核心实质是绘制一张核定地块主体功能并自由行使权力的约束蓝图,"一张蓝图"不是建设蓝图,是保护约束蓝图,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坚 乔治洋
研究目的: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大背景下,探索市县级"多规合一"利益相关者博弈策略,寻求实施"多规合一"的优化方法。研究方法:博弈分析、质性访谈、综合分析。研究结果:(1)政府内部纵向博弈分析结构,中央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2)政府不同部门间横向博弈,需要上级政府介入部门博弈,主导形成"一张蓝图";(3)政府与市场博弈分析表明,政府需要和企业充分对话磋商,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4)政府与社会博弈表明,政府要重视民众利益诉求,平衡公共利益和民众诉求。研究结论:推进"多规合一",需要合理构建央地关系,有效整合职能部门职责,加强政府和市场对话,充分回应民众利益诉求。
关键词:
土地规划 多规合一 博弈论 一张蓝图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坚 乔治洋
研究目的: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大背景下,探索市县级"多规合一"利益相关者博弈策略,寻求实施"多规合一"的优化方法。研究方法:博弈分析、质性访谈、综合分析。研究结果:(1)政府内部纵向博弈分析结构,中央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2)政府不同部门间横向博弈,需要上级政府介入部门博弈,主导形成"一张蓝图";(3)政府与市场博弈分析表明,政府需要和企业充分对话磋商,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4)政府与社会博弈表明,政府要重视民众利益诉求,平衡公共利益和民众诉求。研究结论:推进"多规合一",需要合理构建央地关系,
关键词:
土地规划 多规合一 博弈论 一张蓝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GZPI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GZPI)创于1953年,是华南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专业最齐全、综合实力全国领先的规划勘测设计高新技术单位,致力于向政府、社会和公众提供城乡规划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技术服务。GZPI业务涵盖了城市规划、测绘地理信息、建筑设计、市政与景观、岩土工程、工程管理与咨询六大领域,并始终以"服务政府、服务社会"为宗旨,兼顾质量标准、法律法规、业主期望和公众利益的统一,重视城市空间和地域文化对具体项目的要求。GZPI作品与项目遍及全国各地,乃至国际。拥有多名院士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建春
<正>实施城市更新,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多规合一”、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在新时期“多规合一”改革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城市更新已成为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动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抓手。如何利用“多规合一”改革成效,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的作用,稳步推进城市更新,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成为城市存量发展阶段的重要命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