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08)
2023(16525)
2022(13733)
2021(12668)
2020(10386)
2019(23798)
2018(23198)
2017(44353)
2016(24242)
2015(27356)
2014(27758)
2013(27586)
2012(26016)
2011(23609)
2010(24349)
2009(22878)
2008(23137)
2007(21468)
2006(19213)
2005(17646)
作者
(72106)
(60419)
(60395)
(56955)
(38528)
(29126)
(27394)
(23526)
(22841)
(21933)
(20609)
(20246)
(19329)
(19290)
(18792)
(18558)
(18304)
(17718)
(17597)
(17457)
(15188)
(15096)
(14714)
(13977)
(13821)
(13580)
(13519)
(13509)
(12358)
(12333)
学科
(112381)
经济(112246)
(96366)
管理(77305)
(77113)
企业(77113)
(51819)
方法(42715)
业经(35401)
农业(34430)
数学(33476)
数学方法(33212)
(32990)
中国(31544)
地方(27314)
(23659)
(22013)
财务(21978)
财务管理(21928)
企业财务(20747)
技术(20211)
(19913)
贸易(19896)
(19260)
(18927)
(18847)
理论(18456)
(17968)
(17782)
银行(17749)
机构
学院(361626)
大学(353076)
(151858)
经济(148620)
管理(138473)
研究(121928)
理学(117293)
理学院(116018)
管理学(114341)
管理学院(113654)
中国(96916)
(75386)
(73230)
科学(72692)
(71790)
(62730)
(59657)
中心(57503)
农业(56028)
研究所(55835)
财经(55332)
业大(55017)
(49876)
北京(47691)
(47172)
(47013)
师范(46727)
经济学(45277)
(43036)
(41421)
基金
项目(225539)
科学(177355)
研究(170714)
基金(160711)
(138175)
国家(136754)
科学基金(117519)
社会(108824)
社会科(102691)
社会科学(102661)
(91743)
基金项目(85236)
教育(76925)
(74560)
自然(72572)
编号(71861)
自然科(70805)
自然科学(70784)
自然科学基金(69552)
资助(64085)
成果(58211)
(53991)
重点(50521)
(49692)
课题(49468)
(49072)
(45817)
创新(45155)
国家社会(44382)
发展(43996)
期刊
(186737)
经济(186737)
研究(108592)
中国(79938)
(74574)
(59184)
学报(53221)
管理(52541)
科学(50923)
农业(50104)
大学(41345)
教育(39663)
学学(39042)
(38848)
金融(38848)
业经(36596)
技术(33884)
财经(27714)
经济研究(27065)
(26299)
问题(25002)
(23978)
技术经济(20306)
(19117)
世界(18676)
商业(17976)
(17933)
现代(17448)
经济问题(16859)
农村(16771)
共检索到567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史春玉  
多功能农业政策旨在推动农村发展从以单一生产功能为导向的目标向以经济、社会和环境功能综合发展为导向的目标转变,在地方层面形成更丰富的多样化农业实践活动,实现农村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多功能农业被视作未来农村发展替代模式。法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试图调和社会平等和经济效率两种目标的张力和矛盾,在支持农业活动多样化的同时,实现农村地区整体性、系统性发展,建立区域范围内的城乡协同互补关系。不过,相关政策工具过度依赖于权力下放和项目制,导致中央政府的统筹和平衡职能被削弱,进一步扩大了区域和利益主体之间的不平等。因此,文章认为乡村振兴过程需要走出对“地方中心主义”和项目制的迷信,寻求能够最佳平衡效率和公平问题的治理结构和治理工具。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爱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传统农业受到了巨大冲击,而新型农业则不断崛起。在这种农业发展的局面下,振兴乡村发展已变得十分重要。文章就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业地位与农业发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镕基  龙彩霞  
农业具有经济、社会、生态、能源、旅游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相应农业发展路径可选择经济农业、社会农业、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农业和文化传承农业等模式。多功能农业是农村振兴的具体实现形式,又促进多功能农业发展。从生产驱动型农业、文化传承型农业、旅游休闲型农业和低碳生态型农业四维度出发,分析了这些路径所需条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重点提出以三产融合促农业规模经营、以农耕文明挖掘促农村文化传承、以软硬件设施完善促旅游休闲农业发展、以中高端农产品需求促低碳生态农业发展等对策;农业发展路径不是单一的,而要根据区域禀赋和比较优势选择重点发展模式,辅以其它模式;一般农业大市应以旅游休闲农业为先导,以生产驱动型农业为核心,以文化传承型农耕文明为灵魂,以生态农业发展为新增长点,促进三产融合和多功能农业发展,从而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崇峰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实现有机衔接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大连市通过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形式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但仍然存在着对小农生产的合理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建议通过政策支持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分工体系,强化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关系,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小农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壮大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小农户的实力及培育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的“三农”人才体系等方面发力,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实现有机衔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国鹏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新时代有效破解"三农"问题的主要抓手。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突破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出路。通过阐述以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探索出以城乡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以期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夯实的"三农"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秧分  王国刚  孙炜琳  
理论、国际与历史三个维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的充分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前提,多功能农业为基础的乡村发展成为国际主流,乡村发展需要立足当地要素与外部动力。乡村振兴战略在优先农业农村发展、引入非农产业发展的同时,尤需处理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乡村农业与非农产业、传统农业与特色农业三组关系,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补足农业现代化短板,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求、以农业为基础、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的新产业新业态,支撑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甘文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生态农业是统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农村生态环境良好的有效途径。通过探析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农业发展的价值意义,分析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总结出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实践方略:完善顶层设计,发展生态庄园经济,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加强生态农业宣传引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龚晨  
理性看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必要性、重要性,充分发挥好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全面振兴之路的优势作用,全面把握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内在关联,意义重大。二者的内在一致性表现在价值取向、问题指向、发展定向三个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创设了有利条件,拓展了更多可供选择的领域空间,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和更为丰富的资源支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乡村全面振兴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夯实了产业兴旺根基,创造了生态宜居条件,提升了乡村文明程度,促进了基层有效治理,加快了共同富裕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贝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开封市新型集体经济取得了不小成绩,但是普遍存在着党建引领力有待提升、集体经济要素亟待整合、发展后劲不足等现实问题。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供给侧改革,整合资源促发展,实施“人才工程”是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焦翔  辛绪红  郭泉  修文彦  
乡村振兴要求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有机农业是重要途径和抓手,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有机农业管理架构、有机农业政策支持,并梳理有机农业认证规模、有机土地规模和有机养殖业生产规模现状,提出完善有机农业制度、加大力度出台政策、合理安排资金补贴和拓展有机全产业链的政策建议。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红宇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农业在实现总量安全、产品质量提升、产业多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五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并经历了从现代农业1.0版向4.0版逐渐演变的过程,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被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但中国农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农业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必须坚持优先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以多元化为特征的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通过明确重点任务和深化农村改革,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根据财政部"根在基层"青年调研实践活动统一部署,金融司牵头的青年联合调研团赴山东省烟台市栖霞、莱州的7个村镇,开展"农业保险提质增效"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以及和基层政府部门、保险公司、种植和养殖大户代表等座谈交流,调研团感到基层部门和农民群众对农业保险政策普遍较为认可,但也存在许多诉求亟待解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归根到底要靠农业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冯文丽  苏晓鹏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未来"三农"工作的核心与重点。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国家为实现特定时期农业发展目标而存在的支农政策工具,其发展必须契合乡村振兴战略。论文对2018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概况、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保险的政策地位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嵩   姜磊  
文章首先构建了我国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了我国乡村振兴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并基于静态与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各省份农业高质量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及其时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一直呈逐年上升态势。目前,各省份均处于高级协调和特级协调两个阶段,其中大部分省份处于特级协调阶段;(2)动态空间计量模型结果显示,农业高质量发展可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因素,但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对周边省域乡村振兴存在虹吸效应;(3)乡村振兴存在显著的集聚时空效应,即乡村振兴存在“高-高”和“低-低”集聚现象,另外,还发现存在显著的短期时间滞后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