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85)
- 2023(15325)
- 2022(13096)
- 2021(12480)
- 2020(10186)
- 2019(23154)
- 2018(23033)
- 2017(43590)
- 2016(24254)
- 2015(27589)
- 2014(27645)
- 2013(26244)
- 2012(23794)
- 2011(21252)
- 2010(21201)
- 2009(19169)
- 2008(17901)
- 2007(15638)
- 2006(13429)
- 2005(11436)
- 学科
- 济(84403)
- 经济(84288)
- 管理(67810)
- 业(61976)
- 企(52160)
- 企业(52160)
- 方法(37639)
- 数学(31811)
- 数学方法(31378)
- 中国(25701)
- 农(24831)
- 财(22601)
- 业经(20836)
- 学(19758)
- 理论(18228)
- 地方(17502)
- 制(17142)
- 农业(16508)
- 教育(15842)
- 技术(15464)
- 贸(15228)
- 贸易(15220)
- 易(14770)
- 和(14529)
- 务(14472)
- 财务(14391)
- 财务管理(14365)
- 银(13584)
- 企业财务(13569)
- 环境(13542)
- 机构
- 学院(328442)
- 大学(321686)
- 管理(126483)
- 济(119700)
- 经济(116796)
- 理学(109837)
- 理学院(108589)
- 管理学(106529)
- 管理学院(105954)
- 研究(104984)
- 中国(76143)
- 京(68343)
- 科学(66957)
- 财(55843)
- 所(51940)
- 农(51655)
- 业大(49045)
- 江(48193)
- 中心(47669)
- 研究所(47501)
- 范(45615)
- 师范(45162)
- 财经(44875)
- 北京(42722)
- 技术(41265)
- 经(40790)
- 农业(40415)
- 州(39457)
- 院(38932)
- 师范大学(35922)
- 基金
- 项目(228397)
- 科学(178965)
- 研究(173088)
- 基金(161092)
- 家(139430)
- 国家(138151)
- 科学基金(118563)
- 社会(105184)
- 社会科(99277)
- 社会科学(99254)
- 省(92616)
- 基金项目(85564)
- 教育(82432)
- 划(77272)
- 自然(76187)
- 自然科(74383)
- 自然科学(74365)
- 编号(74309)
- 自然科学基金(72982)
- 资助(65069)
- 成果(60648)
- 课题(52241)
- 重点(51320)
- 部(49358)
- 发(48794)
- 创(48324)
- 项目编号(45537)
- 创新(44653)
- 年(43521)
- 科研(43193)
- 期刊
- 济(131351)
- 经济(131351)
- 研究(93449)
- 中国(66260)
- 教育(52998)
- 学报(51654)
- 农(47428)
- 科学(46387)
- 管理(45463)
- 财(42300)
- 大学(39175)
- 学学(36538)
- 农业(33085)
- 技术(31688)
- 融(24420)
- 金融(24420)
- 业经(23944)
- 财经(20973)
- 经济研究(20850)
- 图书(17994)
- 经(17938)
- 职业(17670)
- 问题(16649)
- 业(16418)
- 科技(15973)
- 版(15313)
- 理论(14980)
- 坛(14565)
- 论坛(14565)
- 技术经济(14349)
共检索到469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小将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和企业等多利益主体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多利益主体视角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从高职院校、学生及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基于多利益主体视角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关键词:
多利益主体 高职学生 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迪良
培育创客文化不仅能够强化高职学生的就业主体意识,也能够创新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视角,还能够推动高职院校就业环境的形成,对于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应通过完善政策与立法体系,健全创客文化教育模式,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从而促进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创客文化 高职学生 就业能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柯雄 陈英耀
本文首先梳理了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监管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群众利益、公立医院利益、医务人员利益视角对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监管的效用进行分析,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我国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监管的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进 邢运凯
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职学历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析高职学生的学习属性、就业心理、就业技能结构和就业诉求,从产业需求侧出发,发挥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学生、社会5个主体的作用,转变就业思维、提高就业技能、适应就业环境、对接就业企业、扩大就业需求、纠正就业歧视,加强就业引导,深化产教融合,以形成多层次、立体化、共育互补的高质量就业路径,建构全方位的就业质量保证体系和考评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优质就业 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静华 刘燕 黄志良
就业能力培养是一个具有复杂性与综合性的概念,涉及的问题很多,需要高等教育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全面参与。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及行业性高职院校特点,行业性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各个利益相关者明确自身的责任,并以此为基点,多方协作,共建育能机制。
关键词:
行业性高职院校 就业能力 利益相关者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庞映平 王丽娟 梁正席 岳文喜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高职大学生就业又与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高职院校对就业能力的重视程度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针对当前高职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要花大力气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拓展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加强职业指导,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为更多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职大学生 就业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庆华 郭长龙 梁阳 黄陈
东南亚是一带一路倡议核心区域,高职院校招收留学生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江苏高职院校招收全日制留学生起步较早,目前规模最大,其中又以东南亚留学生居多,具有代表性,其就业质量是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成败的试金石。高职院校要着力提升留学生就业能力,通过建立留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机制、完善留学生招生机制、拓展就业能力提升途径等措施,提高留学生核心竞争力,为一带一路建设输出优秀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伟
随着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的进一步加大,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日益引起高等教育研究者和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文章从择业教育的角度入手,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容以及通过择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性,进而基于择业教育视角指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所要实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四条主要途径:合理安排课程、增加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指导性内容,增加就业指导的宽度和深度,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参加与就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丰富心理疏导方面的教育手段。
关键词:
择业教育 大学生 就业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雪 王荣 杨小永
伴随着全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激增,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有一定的差距,就业压力在高职院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何才能高质量就业,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供应链管理是目前被企业广泛采用的管理模式,把供应链管理模式引入分析高职院校的就业问题,通过研究教育供应链上的用人单位对就业能力的需求,从而建构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结构模型,以此模型来指导高校在教育培训等环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从而帮助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月波
高职院校学生竞争力体现在学生职业能力、就业能力以及创业能力等层面,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工作仍存在诸多不足,这包括:办学目标不清,未能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提供有效的方向指引;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塑造与提高;实训条件与市场相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学校就业创业指导力度不够,影响了学生创业能力的塑造与提高等。对此,高职院校需要采取多重措施、形成合力,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就业能力以及创业能力。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就业竞争力 提升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詹宇河
本文主要探讨了国内外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现路径以及今后我国开展此项工作的具体措施。提出构建一套由政府、高校、社会和学生共同负责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教育运行机制应在政府层面,建立就业能力提升的促进保障机制;在学校层面,从教育与辅导两个方面,探究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途径;在社会层面,建立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实践平台;在学生层面,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提升个人应对社会的能力等。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晓清
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高校、大学生家长及大学生本人的关注焦点。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的阐述,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的原因,并就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出若干建议,这对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教学改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健 张珊珊
提出在电子垃圾管理中引入EPR制度,通过确立电子垃圾回收处置的责任主体减少电子产品污染物。针对我国电子产品市场结构进行简化,通过博弈得到政府、电子产品回收市场中合法企业、非合法企业各方的利益,研究各利益主体的行为,提出政府制定何政策能更好地推行EPR制度。
关键词:
EPR制度 博弈 利益 政府政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涛
近年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在围绕国内经济发展挖掘就业岗位,促进学生就业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突破学生就业的定势思维,创新就业模式,积极进军国际劳动力市场,开拓高职学生境外就业新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庞荣申 梁瑞敏 陈云尚 赵丽丽
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就业环境及自身素质的原因,在高校产生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他们或"有业不就",或"有业难就",或"就业难"。对此,高校有责任认真审视自身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缺失,找出症结,采取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指导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顺利就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困难群体 高校教育缺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