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04)
2023(5433)
2022(4636)
2021(4036)
2020(3420)
2019(7455)
2018(7457)
2017(14122)
2016(7617)
2015(8510)
2014(8485)
2013(8257)
2012(7463)
2011(6754)
2010(6765)
2009(6602)
2008(6734)
2007(5983)
2006(5363)
2005(5221)
作者
(20935)
(17595)
(17359)
(16833)
(11128)
(8396)
(8011)
(6676)
(6559)
(6356)
(6034)
(5945)
(5810)
(5661)
(5605)
(5388)
(5186)
(5143)
(5124)
(4989)
(4484)
(4225)
(4206)
(4000)
(3970)
(3964)
(3935)
(3880)
(3457)
(3414)
学科
管理(30753)
(29275)
经济(29210)
(24939)
(22494)
企业(22494)
(12738)
(12009)
方法(9777)
(8485)
数学(8299)
数学方法(8220)
中国(7964)
业经(7659)
体制(7446)
(7382)
财务(7363)
财务管理(7345)
(7158)
银行(7153)
(7116)
企业财务(7020)
(6812)
(6532)
金融(6530)
环境(5690)
(5626)
(5606)
制度(5603)
地方(5600)
机构
大学(108680)
学院(107621)
(46781)
经济(45752)
管理(42077)
研究(35689)
理学(35616)
理学院(35270)
管理学(34846)
管理学院(34624)
中国(29495)
(26317)
(22488)
财经(19621)
科学(18840)
(17659)
(17217)
(17140)
中心(16813)
研究所(14907)
经济学(14849)
财经大学(14542)
(14460)
北京(14088)
业大(13408)
经济学院(13235)
(13218)
(13068)
(12311)
师范(12190)
基金
项目(69948)
科学(56398)
研究(53290)
基金(52182)
(44412)
国家(44067)
科学基金(38820)
社会(35954)
社会科(34176)
社会科学(34171)
基金项目(27352)
(27082)
教育(24428)
自然(23597)
自然科(23066)
自然科学(23062)
自然科学基金(22674)
(22561)
编号(20785)
资助(20505)
(20373)
成果(17941)
(16273)
重点(15842)
(15343)
国家社会(15278)
课题(15085)
(14762)
创新(14529)
教育部(14495)
期刊
(54760)
经济(54760)
研究(35242)
中国(25968)
(22653)
管理(17912)
学报(14107)
(13961)
(13682)
金融(13682)
科学(13615)
大学(11704)
学学(11035)
教育(10843)
财经(10571)
(9011)
技术(8974)
农业(8842)
经济研究(8300)
业经(8024)
问题(6973)
会计(6359)
财会(5654)
(5645)
理论(5487)
(5279)
国际(5117)
现代(5055)
科技(4991)
改革(4907)
共检索到172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西奥多·格罗夫斯   马丁·洛伊伯   伍鸣  
经济学家往往倾向于建议采用分散的价格机制为协调公司内部的外差效应的手段,然而内部市场的狭窄很可能导致非最优化的控制,而将那些有外差效应的决策集中化,则又面临着如何从分部门取得正确信息问题。本文将提出一个控制机制,它将保留分散化控制机制的优点,并激励分部门传递正确信息,以便做出促使公司整体利润最大化的决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德银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国内利率调整频率的进一步加快,客观上已经对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经济价值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这些影响并没有引起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足够重视,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对利率风险的识别、计量、防范和控制能力还相当脆弱。笔者在深入分析研究后认为,国内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必须在充分认识利率风险的基础上,尽快采取诸如建立健全利率风险的管理流程、利率风险的工作机制,以及采取灵活的经营策略和技巧等一系列措施,力争将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危害降至最低程度。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别凌  徐珺  
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工作主体都是银行业金融机构 ,二者之间关系紧密。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监管成本 ,维持银行业平稳、健康运行 ,建立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与银监会派出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就显得十分迫切。本文在分析区域内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与银监会派出机构的主要职能基础上 ,就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协调问题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建立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银监会派出机构沟通协调机制的一些设想。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先治  孙文刚  
管理控制是管理者影响组织中其他成员以实现组织战略的过程 ,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控制与内部审计共同发展的进程中 ,管理控制推动了内部审计的演进 ,内部审计促进了管理控制的不断完善 ,二者通过相互的推动作用已经耦合在一起。因而 ,协调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控制的关系 ,是当前我国推动内部审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本文在论证管理控制及与内部审计关系的基础上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内部审计与管理控制的协调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建华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工作目标是什么,是单目标还是多目标,多目标之间是否有冲突,多目标的重要性如何排序,各个目标间的权重是多少等,是分支行行长应认真思考的问题。在人民银行石家庄中支的履职实践中,笔者将工作目标定位于"1+4+1",即"做好六个服务,争取六个满意"。为央行职责服务,让总行党委满意一是贯彻落实货币政策。首先,为总行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依据。认真做好金融统计和各类调查工作,跟踪、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奉军  
均衡的金融结构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金融的各项功能,促进经济增长。虽然各国政府和金融管理当局都已认识到及时根据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对金融结构进行调控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存在诸多制约调控效果的因素。金融管理当局在调控过程中,应该在尊重金融结构变迁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坚持遵循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规模及层次相匹配的原则、规管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江苏保监局课题组  
分支机构的执行力是决定内控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分支机构内控薄弱会直接导致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风险评估体系薄弱、内部审计和信息管理水平不高等原因,当前部分产险公司内控管理普遍存在无章可循、有章难循、有章不循等问题。保险监管部门应当发挥"引导者"、"监督者"和"沟通者"的作用,从对地方保险机构的教育评估和对总公司的督察管理上双管齐下,提高基层保险机构内控水平,从源头上杜绝各类违法违规现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海龙  
人口控制中的政策协调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多年来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所依托的社会背景和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控制人口工作与社会各系统、各部门的发展相互间的需要增加了。在政策调研中,基层广大干部和群众表示:“许多问题都因部门政策不协调而解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周曙光  
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需求者来源于多个方面,不同的信息需求主体,具有不同的需求动机。所有者的需求动机,在于检验管理当局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潜在投资者的需求动机,在于提高其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管理当局的需求动机,在于向外界传递积极的信号;政府监管部门的需求动机,在于规范资本市场行为。然而,从2009年度的统计数据来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供给明显不足。加大政府监管与协调力度,是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的重要途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和  蒲惠荧  隋广军  
企业的治理目标可以理解为企业的价值取向,即企业应该为谁服务,为谁而存在?企业治理目标也体现在维护企业内创造价值的关键性资源的完整性,并通过价值分配来激励这些关键性资源。传统的物质资本密集型企业其关键性资源具有产权特性,控制企业产权便可以维持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同时也可以获得相应的价值分配权,因此物质资本密集型企业的治理目标便是控制企业的关键性物资资本,并为其服务。而在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中,创造价值的关键性资源无法通过产权加以控制,需要凭借关系型契约来协调。此时,只有妥善协调企业内的关键性资源,才能维持企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先治  田言  李静波  
在管理控制研究中,管理会计报告的地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管理会计报告研究中,管理控制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这两个问题相互牵绊,相互制约,形成恶性循环,使得会计的内部管理职能无法摆脱低水平陷阱。笔者认为,基于管理控制与管理会计报告的本质与关系,管理控制与管理会计报告应统一于以管理会计报告为核心的管理控制系统——包含"做会计""用会计"两大环节。在此系统之中,管理控制与管理会计报告相互融合与协调,使会计的内部管理职能得以有效发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牛晓闽  
本文阐述了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控监督体系的作用和现状,分析了内控监督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人民银行实际工作,对如何建立完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控监督协调机制,整合监督资源,共享监督信息,提高监督效率效果,减轻基层央行负担,完善内控安全长效机制建设提出了具体办法和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颜雄兵  
中央银行内部审计力度逐年加大,但"年年搞审计,年年有问题"的现象一直存在,原因之一是内审问责制度不完善,问责难以落实。本文分析了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开展内审问责的重要意义,深入剖析了内审问责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从内审问责目标、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规则以及实施流程、保障机制等方面构建内审问责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任伍  
一、关于控制协调机制控制协调机制是企业针对经营环境日趋复杂、组织依存度日益提高的跨国化经营过程中,减少经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重要机制。许多学者对跨国公司的控制与协调机制的种类和形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Thompson(1967)根据绩效标准与因果关系,将控制分为产出控制、行为控制、输入控制;Ouchi(1979)针对组织整体的控制,提出了市场控制、科层控制与氏族控制的三种控制战略。一些学者还运用多种理论,对跨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清华  李卫红  
该文通过建立上下游企业合作创新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控制结构下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研究表明,供应链企业无论在分散化结构或中心化结构下开展合作创新,供应链绩效均高于不合作情况下的绩效。在分散化结构下,过高的研发成本分担比例会使上游企业失去合作创新动力;在中心化结构下,供应链系统收益会更高,企业创新动力会更强。该文还设计了基于满意原则的熵权TOPSIS法综合协调机制,驱使供应链企业以高效合作的方式开展技术创新,避免因不同利益动机而引起的合作冲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