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34)
- 2023(8635)
- 2022(7121)
- 2021(6655)
- 2020(5354)
- 2019(11817)
- 2018(11782)
- 2017(20861)
- 2016(11259)
- 2015(12207)
- 2014(11646)
- 2013(10355)
- 2012(8887)
- 2011(7804)
- 2010(7825)
- 2009(7256)
- 2008(6503)
- 2007(5874)
- 2006(4833)
- 2005(3848)
- 学科
- 管理(37143)
- 业(34494)
- 企(30911)
- 企业(30911)
- 济(29161)
- 经济(29128)
- 技术(15393)
- 中国(11881)
- 技术管理(11756)
- 方法(10463)
- 农(9925)
- 业经(9733)
- 理论(9670)
- 教育(9347)
- 财(8957)
- 教学(8259)
- 数学(8019)
- 数学方法(7884)
- 制(6686)
- 农业(6635)
- 划(6257)
- 贸(6161)
- 贸易(6154)
- 易(5999)
- 银(5947)
- 银行(5938)
- 地方(5906)
- 务(5838)
- 财务(5827)
- 财务管理(5818)
- 机构
- 学院(137352)
- 大学(134696)
- 管理(53573)
- 济(49450)
- 经济(48289)
- 理学(46492)
- 理学院(46065)
- 管理学(45227)
- 管理学院(44964)
- 研究(38695)
- 中国(27681)
- 京(26153)
- 财(23364)
- 科学(22350)
- 江(21287)
- 范(20612)
- 师范(20454)
- 中心(18573)
- 财经(18451)
- 技术(17887)
- 业大(17682)
- 州(17416)
- 经(16744)
- 所(16679)
- 农(16322)
- 职业(15858)
- 北京(15752)
- 师范大学(15373)
- 研究所(15083)
- 商学(14927)
- 基金
- 项目(95561)
- 研究(78544)
- 科学(76821)
- 基金(65442)
- 家(54961)
- 国家(54403)
- 科学基金(48680)
- 社会(48546)
- 社会科(45959)
- 社会科学(45952)
- 省(41970)
- 教育(39661)
- 基金项目(34934)
- 编号(33916)
- 划(33638)
- 自然(29145)
- 自然科(28585)
- 自然科学(28580)
- 自然科学基金(28079)
- 成果(27955)
- 创(27234)
- 课题(24792)
- 创新(24150)
- 资助(23811)
- 年(21871)
- 重点(21777)
- 项目编号(21456)
- 发(21060)
- 规划(20376)
- 制(20231)
共检索到202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鲁石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但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着政策空转、异化与固化困境的严峻考验,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借助生态学、心理学、移动互联等视角来交叉审视,高校、政府、企业应从多个维度协同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坚持社会需求的根本导向,立体化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生态体系,多渠道、分层次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智慧型创新人才,合力推动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可 杨萌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在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要完成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必须从多维的角度出发,改革优化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办学模式、课程设置等等,确立正确的办学目标,从整体上推进高校教育教学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多维视角 高校 创新人才 培养方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爱邦 吴卫光
文章首先论述了岭南文化对广东高校艺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创新求变有利于艺术创新,务实有利于艺术发展。然后分析了艺术创新人才对岭南文化的作用:深化岭南文化的内涵,强化岭南文化的特质,提升岭南文化的现代性。最后提出了基于岭南文化的广东高校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立足岭南文化的创新求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岭南文化的重商务实,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推进岭南文化的现代性,构建艺术人才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
岭南文化 广东高校 艺术创新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国丽
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两个困境,它们影响了人才的价值实现。本文从困境出发,探索人力资本视角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人力资本 高校 创新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东红 吴永祥
本文以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从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体系制、创新教学机制、实践育人平台、大学创新文化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以便使学风建设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学风建设 长效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邢亮 乔万敏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坚持以文化人,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文化本性的必然要求。培养创新人才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建设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树立国际意识和世界眼光,提高本土文化创新因子含量;需要建设社会创新文化,优化大学文化育人环境;需要建设大学创新文化,培植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重点建设崇尚创新的精神文化、自觉创新的行为文化、保障创新的制度文化、鼓励创新的环境文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创新文化 人才培养 大学文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宁 陈伟 张园
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既是高校服务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更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如何依托协同创新,面向社会需求,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真正造就一批学术英才和创新高手,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探索的一个全新领域和课题。这需要构建基于协同创新思想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校 协同创新 创新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文杰 朱文豪
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历史时期,实施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有着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和作用。从"素质模型"的视角出发,概括了拔尖性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阐述了高校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与逻辑架构,分析了高校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影响因素,并重点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机制、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保障机制等六个方面详细探讨了高校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方略。
关键词:
素质模型 高校 创新 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红丽 武永乐
创新型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环境基础,主要包括创新学生与老师的素质以及创新校园文化。当前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存在专业才能缺乏、急功近利、创新力有待提高的现状。针对此现状,文章提出了要做到时代精神与传统精华文化相结合、创新管理体制、制定相关制度等措施,通过构建校园文化以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高校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校园文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旦
创业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在于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支撑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深化高等教育领域产教融合,推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地方高校实施创业型创新人才培养,应加快理念转变、加强课程建设、重视师资培养、完善资源保障。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 地方高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廷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质量问题逐渐突显,并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综观最近一段时期人们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讨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二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两个方面的内涵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一方面要在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质量的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华永 陈芷 王宗元
文章分析了高职教学管理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提出研究制定人才选拔制度和方法、量身定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教学管理视角下高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并指出高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发现和挖掘具有拔尖创新潜质人才等需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教学管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颖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成为了时代发展的主题,而学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而进行学风建设研究意义重大。文章认为,财经类院校要想立足财经特色在高校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需要弄清学风建设的问题所在,针对问题探索出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学风建设有效措施来推进构建财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财经类院校 学风建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颖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成为了时代发展的主题,而学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而进行学风建设研究意义重大。文章认为,财经类院校要想立足财经特色在高校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需要弄清学风建设的问题所在,针对问题探索出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学风建设有效措施来推进构建财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财经类院校 学风建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德忠
创新人才培养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工程。本文回顾了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其对科技创新投入和创新效率的影响,分析了制约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原因,并从强化创新观念、对高校进行科学分层与定位、建立健全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扩大创新人才培养规模等方面提出初步思考。
关键词:
创新人才 高等教育 资源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