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99)
- 2023(12516)
- 2022(11025)
- 2021(10455)
- 2020(8759)
- 2019(19989)
- 2018(19974)
- 2017(38428)
- 2016(20850)
- 2015(23367)
- 2014(22997)
- 2013(22431)
- 2012(20337)
- 2011(18202)
- 2010(18072)
- 2009(16735)
- 2008(15598)
- 2007(13217)
- 2006(11382)
- 2005(9632)
- 学科
- 济(77552)
- 经济(77453)
- 管理(58960)
- 业(55231)
- 企(46934)
- 企业(46934)
- 方法(37008)
- 数学(31371)
- 数学方法(31006)
- 中国(20565)
- 农(20241)
- 财(19947)
- 业经(17719)
- 学(17141)
- 贸(16449)
- 贸易(16442)
- 易(15962)
- 地方(15379)
- 理论(14739)
- 农业(13476)
- 制(13427)
- 和(13412)
- 务(12737)
- 财务(12673)
- 财务管理(12653)
- 技术(12535)
- 环境(12422)
- 融(12283)
- 金融(12281)
- 企业财务(11920)
- 机构
- 大学(284092)
- 学院(283120)
- 管理(114479)
- 济(109200)
- 经济(106777)
- 理学(100127)
- 理学院(99010)
- 管理学(97270)
- 管理学院(96777)
- 研究(91458)
- 中国(67029)
- 京(59651)
- 科学(57148)
- 财(49419)
- 所(44820)
- 农(41645)
- 业大(41528)
- 研究所(41112)
- 中心(41065)
- 财经(40310)
- 江(38838)
- 范(38542)
- 师范(38246)
- 北京(37346)
- 经(36706)
- 院(33628)
- 农业(32650)
- 州(32582)
- 经济学(31961)
- 师范大学(31056)
- 基金
- 项目(198618)
- 科学(156222)
- 研究(147794)
- 基金(143491)
- 家(124058)
- 国家(123017)
- 科学基金(106152)
- 社会(91773)
- 社会科(86827)
- 社会科学(86807)
- 省(77351)
- 基金项目(76812)
- 自然(69228)
- 教育(68162)
- 自然科(67608)
- 自然科学(67591)
- 自然科学基金(66350)
- 划(65205)
- 编号(61724)
- 资助(58499)
- 成果(49609)
- 重点(43987)
- 部(43592)
- 发(41814)
- 课题(41672)
- 创(41660)
- 创新(38634)
- 项目编号(38634)
- 科研(37883)
- 教育部(37737)
共检索到401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安·布蒂默 周尚意 吴莉萍 张镱宸
安·布蒂默教授是国际上人文地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2000-2004年任国际地理联合会(IGU)主席,现任欧洲科学院副主席,并为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的荣誉退休教授。其研究领域涵盖科学哲学史、城市与社会地理学、移民与认同、环境经验、自然与文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全球变化中的人类因素等,著作涉及社会空间、城市规划、历史观和环境政策等方面。其中一些具有高度理论性的著作被翻译为荷兰文、法文、德文、日文、拉脱维亚文、波兰文、葡萄牙文、俄文、西班牙文、瑞典文等多种文字。布蒂默教授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曾在10余个国家获得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在2012年8月27日召开的第32届IGU大会上,布蒂默教授应邀作了题为"Diverse Perspectives on Societyand Environment"的主题演讲,本文是在演讲稿的基础上由布蒂默教授本人作了大幅增改而成的。作者站在哲学的高度,回顾了地理学中人地关系研究的发展,着重梳理了从中国古代、古希腊直至目前的历史长河中的多元化观点,分析了人地关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非常具有启发性,有助于国内人文地理学者提升人地关系认识的高度和视野。本文的基调延续了布蒂默教授在人地关系研究中的基本思想,该思想来源于法国白吕纳的人地关系理论。文中评述了人地关系理论中的4种主要世界观,并将其对应为4种根隐喻,最后将3种地理学思维模式符号化,进而呼唤人地关系研究的创新。文章得以在本刊以中、英文形式发表,得益于周尚意教授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周教授不仅与布蒂默教授进行沟通协调,帮助《地理科学进展》取得了独家刊登修改后演讲报告的授权,还组织完成了中文稿的翻译,并补充了大量注释以帮助读者对内容的理解。英文中含有大量西方文化知识,非对西方文化发展历史有深刻了解不能胜任翻译工作。白凯博士、王亦文博士、张萌女士在翻译过程中亦提供了热心帮助,一并致谢。本刊首次尝试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发表文章,以便既能帮助读者理解作者深奥的思想,也为读者提供直接从英文中汲取营养的机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多元化声音 根隐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施国强
2014年11月27—28日,中国远程教育与企业学习领域的年度盛会——2014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在28日下午举行的"开放大学建设进程中基层电大的探索创新高峰论坛"上,萧山社区学院副院长、浙江电大萧山学院副院长胡国良,以"广播电视大学建立校企合作联盟的路径探索"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阐述了开放大学建设进程中,基层电大转型发展的新思路。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勇
李勇会长指出,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围绕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需求,特别是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开放、台作、共旅的精神.以国际化发展为导向。全面建立国际趋同的执业标准体系.培养国际化的行业人才队伍,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事务所,开拓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业务领城,建立支律行业和事务所发展的信息系统。全面提升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构建面向未来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新格局.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冯淑萍
尊敬的主席先生,朋友们:我很高兴来到这里,出席第19届亚太会计师大会。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区域会计组织,亚太会计师联合会长期致力于为亚太会计师服务、为公众利益服务,为推动亚太会计行业的发展和协调,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我们以"引领世界启迪未来"为题,共商会计行业发展大计,探讨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合作和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亚太地区会计师们的责任心和前瞻精神。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明华 韩荣青
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和人地系统。人地关系和人地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应用的基础。文章从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的基本内涵认知为切入点,综合分析了国内外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现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粗浅的研究框架和蓝图。
关键词:
人地关系 人地系统 区域可持续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雷 刘毅 杨波
作为地球表层的一个物种,人类生存与发展始终以最大限度的资源与环境占有和获取为第一需求,即使进入现代时期,情况依然如此。实际上,随着社会财富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地关系的稳定与协调始终是各国、特别是人口大国(>1亿人口)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自然禀赋(淡水、耕地、草场、森林、能源和矿产)与人文活动(人口、GDP和碳排放)的要素综合分析表明,尽管11个对象国的资源环境秉赋(本底)特征差异明显,但是在资源环境开发的极化效应作用下,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人地关系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一方面,随着资源环境开发规模和深度的不断扩大,国家财富积累与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对各国乃至全球有限的资源基础支撑能力造成日益严峻的挑战。此方面,日本的国家人地关系演进最具说服力。
关键词:
国家人地关系 资源环境基础 要素综合分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雷 刘毅 杨波
作为地球表层的一个物种,人类生存与发展始终以最大限度的资源与环境占有和获取为第一需求,即使进入现代时期,情况依然如此。实际上,随着社会财富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地关系的稳定与协调始终是各国、特别是人口大国(>1亿人口)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自然禀赋(淡水、耕地、草场、森林、能源和矿产)与人文活动(人口、GDP和碳排放)的要素综合分析表明,尽管11个对象国的资源环境秉赋(本底)特征差异明显,但是在资源环境开发的极化效应作用下,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人地关系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一方面,随着资源环境
关键词:
国家人地关系 资源环境基础 要素综合分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盛佳
值吴传钧院士八十华诞(1918~1998)之际,本文谨以他的人文地理思想与人地关系系统学说为题来祝贺。他在人文地理学中系统阐发了人地关系、人地关系系统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思想,为中国人文地理学复兴确立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科学方法论,是我国最杰出的地理学大师之一,也是世界上知名的地理学家。
关键词:
吴传钧,边缘科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军
2010年11月8日至11日,第18届世界会计师大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会展中心举行。财政部王军副部长亲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协也组织了将近200人的代表团参加了大会。王军副部长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助力经济复苏,创造持续价值》的演讲,介绍了中国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还介绍了中国会计行业始终坚持推进改革和发展,构建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为目标,既融入国际,又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中国会计体系的情况。针对后危机时期的形势,王副部长提出三点倡议:第一,各国会计师和会计组织要更加充分地发挥会计行业在促进经济复苏中的监督和预警作用,促进各国经济应对后危机时期的新挑战。第二,国际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传钧
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叶兴起的近代地理学发展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地理学,虽然其中心研究课题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有所转化,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万变不离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宗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君 郝晋珉 匡远配 谢红霞
人地关系反映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形态,和谐的人地关系传达了人地协调发展、尊重自然规律的观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根据国内外主要地理刊物和有关文献,对2005年以前人地关系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从宏观的角度反映了研究现状,分析研究趋势,我国人地关系研究的方法、技术将逐步更新,人地系统理论的不断提升,研究领域的应用性加强,研究的学科综合性日益显著。
关键词:
人地关系 人地协调 文献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岳邦瑞 王庆庆 侯全华
研究着重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探讨了聚落形态的本质,并从新疆吐鲁番鄯善县麻扎村的土地利用特征入手,探讨了绿洲型聚落的水平形态、垂直形态以及要素组织形态特征,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从人地关系视角看,聚落形态是人类在所居住的地面上安置自己的方式,其本质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人地关系的外显方式;第二,麻扎村具有"围寺而居的圈层"水平形态特征;第三,麻扎村具有"宅高田低,上居下耕"垂直形态特征;其四,麻扎村具有向心型、多组团的居住用地组织形态特征,高效复合、形态自由的道路交通组织形态特征,以及多级、广布的公共空间组织形态特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继平
五年前,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在中国上海召开,会议形成并发表了《上海共识》,开辟了世界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新时代。今天,我们又在中国唐山聚会,围绕"不断变化的技能:全球趋势与本土实践"这一主题,共同研讨职业教育全球发展趋势,交流分享五年来各国职业教育本土实践经验。这对于落实《上海共识》和2030年教育议程、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江泽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毕硕本 计晗 陈昌春 杨鸿儒 沈香
遗址—河流距离是史前聚落遗址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河南省卢氏县为例,引入地理探测器模型,采用基于PD,H值计算的连续性地理数据最优离散法,获取遗址—河流相关性定量数值,讨论和总结模型中等间距(EI)、百分位(QV)、自然断点(NB)、几何间隔(GI)4种分类方法,分别在裴李岗时期、仰韶前期、仰韶后期、龙山时期所表现的性能及适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揭示聚落的结构、发展规律、分布和范围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4个文化时期分别采用NB、QV、NB、GI及其分类数分别为8,8,8,6时,为离水距离因子的最优离散。该因子对遗址密度分布的决定力分别为39.5%、70.8%、73.0%和59.8%;2洪水切割作用导致河岸两旁的阶地逐渐崩塌,阶地的面积越来越小,古人类为了赢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将遗址沿河散开呈条带装分布。当阶地面积小到一定程度,聚落沿河流长度扩展的成本过高,便开始向远离河流部分扩张,因此离河距离因子呈先升后降;3从Q值提升强度看,NB/EI>GI>QV;从提升效率看,EI/GI>NB>QV;从决定力大小来看,GI>QV/NB>EI;4聚落结构由裴李岗时期的简单、稀疏和松散不断发展,分别在仰韶前、后期和龙山时期出现两极化、三段式,聚落发展影响因素由人口数量增长变为社会内部结构变化,聚落的分布和古人类活动范围距河流约正常人步行1~2.5 h的距离,且不断扩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