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118.114.72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10)
2023(12808)
2022(10403)
2021(10004)
2020(7798)
2019(17809)
2018(17635)
2017(32759)
2016(17665)
2015(20022)
2014(20281)
2013(18979)
2012(17001)
2011(15243)
2010(15315)
2009(13838)
2008(13618)
2007(12197)
2006(10731)
2005(9755)
作者
(48179)
(39747)
(39683)
(38285)
(25375)
(19061)
(18243)
(15402)
(15372)
(14372)
(13922)
(13548)
(12682)
(12493)
(12383)
(12053)
(12036)
(11838)
(11621)
(11525)
(9920)
(9703)
(9555)
(9216)
(8947)
(8939)
(8805)
(8736)
(7988)
(7740)
学科
(68050)
经济(67986)
管理(47463)
(41706)
(35252)
企业(35252)
方法(28504)
数学(23830)
数学方法(23206)
中国(20034)
(18976)
地方(17307)
业经(16783)
(16572)
理论(16423)
(14371)
农业(12830)
(11876)
(11854)
图书(10896)
教学(10894)
教育(10354)
(10321)
贸易(10311)
书馆(10211)
图书馆(10211)
(10162)
银行(10152)
环境(10147)
工作(10026)
机构
学院(242730)
大学(241803)
管理(90353)
(87754)
经济(85344)
理学(77146)
理学院(76166)
研究(74416)
管理学(74288)
管理学院(73809)
中国(56886)
(50872)
科学(47117)
(41515)
(38391)
(37381)
师范(37024)
中心(35522)
(35508)
财经(33024)
(32313)
业大(32219)
(32098)
研究所(32081)
北京(31689)
(29851)
师范大学(29327)
技术(29280)
(28105)
经济学(27074)
基金
项目(161802)
科学(127506)
研究(123930)
基金(113847)
(98011)
国家(97145)
科学基金(84370)
社会(76729)
社会科(72610)
社会科学(72595)
(65289)
基金项目(59710)
教育(59296)
编号(54531)
(54190)
自然(52412)
自然科(51236)
自然科学(51221)
自然科学基金(50209)
成果(45333)
资助(45038)
课题(37525)
重点(36849)
(35325)
(34012)
(33872)
项目编号(33745)
(31944)
国家社会(31521)
创新(31475)
期刊
(100157)
经济(100157)
研究(68253)
中国(49528)
教育(38184)
学报(36025)
管理(33937)
图书(32894)
(32349)
科学(30981)
(29483)
大学(27876)
技术(25744)
书馆(25705)
图书馆(25705)
学学(23916)
农业(20438)
(18843)
金融(18843)
业经(18027)
经济研究(15761)
财经(15590)
(14030)
论坛(14030)
(13524)
职业(12907)
问题(12382)
情报(11951)
统计(11803)
(11455)
共检索到36615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辉  黄思雨  
在数字媒体时代,传统图书馆的空间设计逐渐被注入电子化、媒介化、交互化的信息设计与时代特征。图书馆的空间模式和架构不仅仅是建筑设计师与馆藏工作者所思索的问题,也是需要读者、设计群体、全体师生多方进行协同设计、综合考量的一个长远过程,图书馆空间模式的路径探索也从视觉设计延展到人文空间布局和教育心理研究。《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理论与实践》以丰富的实践案例与详尽的理论史实对当代图书馆空间设计的架构、布局、建设提出了诸多新颖的见解。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会岗  姜涛  
现代化图书馆建筑的显著特征,就是大量先进技术和现代化设施相结合,实现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智能化和服务化。而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更应当以网络化、数字化为基础,着重安排多媒体技术、网络传输技术以及远程查询技术在整个图书馆过程中的应用。现代化图书馆建筑空间视觉设计,更应在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理念下,与人们便捷化的心理特征相适应,与高科技发展相吻合,实现建筑设计空间的可持续优化。由吴俐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馆空间设计探究》一书,以案例的形式对国外著名的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与优化进行了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小溪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获取速度与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反馈越来越快,由此带来了更多的管理难题。图书馆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应在现代化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加速管理理论与实践方法的创新。研究现代图书馆与现代管理理论的融合与创新对图书馆管理理论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何盼盼  陈雅  
公共文化空间是新的理论视角下将公共服务融入文化生活,集中展示了现阶段的精神与文化发展成果。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法梳理公共文化空间的相关研究,回顾公共文化空间概念及文化治理的特征,并探索在文化治理的视角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应坚持的原则,即应坚持政府主导、应地适宜、主体多元协同、反馈、专业能力原则,去打造舒适宜人、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市民心境的文化空间。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图书馆可从“生态群落型”、“设施依托型”、“虚拟空间型”治理模式着手去参与公共文化空间模式选择。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肖海清  黄萍  旷芸  陈晓菲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和网络调查法梳理国内图书馆阅读推广文旅融合模式的研究和实践现状,从文旅融合视角出发审视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的变革,由此构建文旅融合视角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框架,并结合阅读品牌“走读广西”的创意和实践,深入分析图书馆阅读推广领域融合、服务融合、产品融合、理念融合和价值融合等融合模式及实践过程,进而从融合广度、融合深度和融合精度三个方面提出文旅融合视角下图书馆阅读推广融合发展的方式方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晓鸥  柳英  
代际阅读为公共图书馆的传统阅读服务注入新的活力,是促进代际融合、应对人口老龄化严峻挑战、发挥图书馆作为互动空间的资源与服务优势的有效方式。文章以场域理论为视角,从代际阅读的概念内涵及其本质、图书馆互动空间演化机理以及资源要素和服务体系构成等维度搭建了理论分析框架。以欧美国家经典代际阅读推广案例的成功经验为借鉴,以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代际阅读、塑造场域空间为对象,提出图书馆要树立精准对接、精准服务的新理念,构建全民参与的协同服务机制,加强资源和空间建设,依托智慧化为代际阅读空间塑造提供支持,策划开展多元主题的服务项目,健全法律和组织保障机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鑫  兰小红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新技术已经运用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图书馆领域也不例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提高综合竞争力、推进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图书馆必须充分运用新技术以不断促进服务创新。张春红老师主编的《新技术图书馆空间与服务》一书对新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定义、技术与图书馆的应用理论和实践、图书馆发展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当代图书馆行业发展与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赵艺凡   黄健  
公共图书馆空间兼具建筑学、社会学、哲学意义,需要运用跨学科视角进行深入分析,以实现重塑和再造。根据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第三空间理论和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的观点,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再造不能局限于物质层面,还需打通精神空间、社会空间和虚拟空间,实现理性价值和情感价值的统一。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公共图书馆需要探索“虚实空间”的整合与创新应用,创新资源的组织和共享方式,丰富文化和精神内涵,增强互动和交流属性,提升空间的审美性和吸引力,使其成为一个集知识、学习、文化和社交于一体的开放空间,释放更大的社会价值和发展潜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胡永强  
[目的/意义]针对高校图书馆在建设创客空间过程中所遇到的空间瓶颈、经费瓶颈、人才瓶颈,提出多元共建模式,促进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的快速发展。[方法 /过程]通过对各个领域创客空间建设实例的对比,总结适应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多种创客空间建设模式,并针对各种协同模式的特点,分析其对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所能提供的助力,以使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走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成功之路。[结果 /结论]通过对各种创客空间建设模式的对比分析,图书馆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拘泥于已有模式的束缚,在综合各个模式优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寻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邓镰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心环节,承担着为公众提供文献资料、教育指导、信息交流等多样化功能。如何优化图书馆空间格局与设计方式,始终是公共图书馆设计运营的重要课题。由罗惠敏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馆空间设计理念研究》一书系统阐述了各个时期图书馆的外形特征、空间格局及室内装饰,清晰揭示了空间设计理念对图书馆建筑风格的影响,为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该书第一章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详细阐述了该选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主要方法。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阐述了各个时期图书馆的建筑设计理念。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袁红军  
“理、情、法”三位一体的自导式管理模式是图书馆人本管理外延的延续,是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意志和目标统一于整个服务系统的共同意志和目标,并将这一共同的理念化为个人的自觉、自主、自律、自为、自强的行为,实现管理者个人的目标与意志,同时实现服务系统的目标与意志。在这一管理模式中要强化馆员的创新意识,加强馆员思想建设,完善激励机制。要通过诱导、感应和启发读者灵性,实现读者自导式服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红军  
提出了读者自导式服务新理念,并结合读者服务过程中实际情况,论述了实现自导式服务模式的前提条件、原则、具体措施以及注意事项,并指出该服务模式将对目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叶祥满  蒋一平  
简析图书馆组织结构,分析图书馆组织结构的研究现状及模式类型,探讨用户视角下图书馆组织结构模式的设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乌兰图雅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对于美好精神生活也有了新的价值定义和追求标准。其中,图书馆作为城市的基础性建设之一,具有公共教育、传播知识和储存文献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各大高等教育院校也纷纷加大对校内图书馆的资金投入和功能建设,以此来进一步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和业务能效。当前物联网和移动应用技术蓬勃发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雪蕾  吴卓茜  李佳  尹飞  
高校图书馆新空间建设理论的模型应为"物理+虚拟+支撑+应用"的4层次模型,侧重于空间,即Library as Space,新空间服务模式框架应从环境布局、资源整合、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构架。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构建新服务模式,打造了新空间iLibrary Space,培养了新"馆员"——iLibrary Club学生社团。借鉴其成功经验,高校图书馆新空间服务模式建设应注意环境改造要避免空间浪费,空间新服务推广要循序渐进;同时还应制定规章制度,保障运营可持续;组建多功能服务团队,加强成员素养培训;建立价值评估体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