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03)
2023(13133)
2022(10978)
2021(9930)
2020(7856)
2019(18039)
2018(17362)
2017(32794)
2016(18138)
2015(19752)
2014(19433)
2013(19081)
2012(17963)
2011(16353)
2010(16305)
2009(14663)
2008(14239)
2007(12504)
2006(11061)
2005(9882)
作者
(53990)
(44838)
(44656)
(42118)
(28589)
(21726)
(20104)
(17483)
(17269)
(15916)
(15262)
(15022)
(14512)
(14026)
(13868)
(13808)
(13605)
(13263)
(13094)
(12828)
(11378)
(11020)
(10820)
(10337)
(10243)
(10037)
(9905)
(9903)
(9100)
(8845)
学科
(80051)
经济(79970)
管理(45990)
(44177)
(31436)
企业(31436)
方法(28191)
中国(27035)
地方(25744)
数学(25105)
数学方法(24890)
(23545)
业经(17751)
农业(16858)
(15861)
(15743)
(14795)
贸易(14782)
(14238)
环境(13953)
地方经济(13884)
(13285)
(12306)
(12147)
金融(12145)
(12127)
银行(12069)
技术(11841)
(11662)
产业(10212)
机构
学院(252331)
大学(250251)
(104038)
经济(101835)
研究(93869)
管理(91654)
理学(78824)
理学院(77744)
管理学(76450)
管理学院(75967)
中国(68841)
科学(59720)
(54821)
(51693)
(48257)
(44315)
研究所(44104)
中心(42331)
业大(42164)
农业(40825)
(38883)
(35775)
师范(35310)
财经(35246)
北京(34304)
(34242)
(31993)
经济学(31863)
(31218)
(29758)
基金
项目(174397)
科学(136752)
基金(125107)
研究(122866)
(111877)
国家(110877)
科学基金(93848)
社会(79520)
社会科(75434)
社会科学(75417)
(69926)
基金项目(67267)
自然(61139)
自然科(59736)
自然科学(59719)
(59287)
自然科学基金(58623)
教育(55753)
资助(49403)
编号(48238)
(43469)
重点(40075)
成果(37557)
(37016)
(36298)
课题(34831)
发展(34076)
创新(34040)
(33570)
国家社会(33341)
期刊
(117284)
经济(117284)
研究(75678)
中国(54403)
(47287)
学报(44743)
科学(40623)
大学(33004)
管理(32460)
农业(32358)
(32007)
学学(31227)
教育(28542)
(23535)
金融(23535)
业经(20761)
技术(20608)
经济研究(19336)
(17433)
问题(17138)
财经(16810)
(14606)
资源(13199)
科技(12609)
(12594)
(12561)
商业(12011)
业大(11889)
技术经济(11844)
(11616)
共检索到382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沈路  钞小静  
利用熵值法测度2011-2020年长株潭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在梳理多元要素流动影响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选取全局与局域莫兰指数检验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特征,采用3种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R&D人才流、R&D资金流和信息流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值为0.433,经济全面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明显偏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全局范围内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2)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呈现出以长沙为核心的单极化发展趋势,长沙的各要素流和综合流强度均明显高于其它城市;(3)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R&D人才流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与R&D资金流呈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经济全面发展、社会协调发展与环境友好发展在城市群内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兆峰  谢佳亮  吴卫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构建涵盖产业转型、产业运行与产业共享3个维度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框架,借助泰尔指数、重心模型与变系数固定效应回归等方法,探析环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以长沙和湘潭为核心和次核心的“双核”结构,长沙始终保持领先,娄底与益阳等则相对滞后。(2)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整体区域差异趋于敛缩,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差异是整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南北差异有所减缓,东西差距有待优化。(3)旅游专业化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产生广泛的正向显著影响,旅游劳动力在发达(欠发达)城市负向(正向)显著,而经济水平、交通条件和产业结构尚未产生广泛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卫  肖琳子  朱有志  
本文对二元经济理论、新兴古典主义和新经济地理学三个理论传统以及国内有关城乡发展理论进行回顾,结合城市群的一般特征,构建了基于城市群中城乡劳动力报酬差异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型,以长株潭城市群1978—2007年的经验数据对主要结论进行实证,最后提出城市群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群元  宋玉祥  喻定权  
城市群的发展阶段是研究城市群或城市群规划建设中首先需要搞清楚的问题。鉴于目前对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划分没有统一标准,综合国内外对城市群发展演化阶段的划分方法,借鉴生命成长规律,把城市群发展划分为雏形发育阶段、快速发育阶段、趋于成熟阶段和成熟发展阶段,并对城市群各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了概述。结合城市群各发展阶段的特征,构建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城市群发展阶段评判指标体系,并制定了指标评判的界定标准。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对长株潭城市群与泛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实证评判。评判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已处于快速发育阶段,但仍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的中前期;泛长株潭城市群仍处于雏形发育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珍丽  唐承丽  周国华  吴佳敏  陈伟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鹰  孙维筠  汪敏  彭志龙  崔珍珍  
水资源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等城镇化重大措施实施的资源制约因素。文章以长株潭城市群2009—2015年水资源分布、水资源配置、经济社会发展等相关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区域水资源与人口、土地面积、GDP等经济发展要素的基尼系数,对水资源分布、配置及其与经济发展要素匹配关系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水资源分布和配置与人口、土地面积处于高度匹配状态,与GDP分布处于比较匹配状态;但在县域层面,水资源与经济要素的洛伦兹曲线反映出两者存在空间差异性的特点。通过计算研究区域水资源—经济发展要素的不平衡指数,进一步探讨了区域水资源分布、配置与经济发展要素在空间上的协调格局,揭示其主要的影响地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以期为协调研究区域水资源与经济的发展,优化调控水资源的配置提供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林  
都市圈是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的重要空间战略,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成渝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迈进过程中,必须推动成渝两大都市圈由"背向"发展转向"相向"发展,经济合作逐步取代区域竞争成为"主旋律",区域市场逐步由"散乱"走向统一。新时代,为更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应当以国际化现代城市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创新体系协同和交通网络体系连接贯通为重点,打造成渝两大现代化都市圈,引领成渝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迈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兆峰  周颖  叶茂  
[目的]随着美丽中国建设和三大攻坚战等战略的推进,旅游生态环境成为旅游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研究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动态影响及其环境规制作用,促进旅游节能减排。[方法]本文以两型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构建关于旅游产业评价的集成指标体系,采用重心模型和回归模型计量方法,探究旅游产业和雾霾污染发展轨迹,考察旅游产业发展与雾霾污染之间空间动态关联性,分析雾霾对旅游产业发展影响程度,检验雾霾污染与其他自变量交互作用下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导要素,最后以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进一步讨论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1)旅游产业重心偏移方向由长沙向衡阳方向移动,雾霾重心偏移方向在常德和株洲两地之间往返,无显著移动规律,旅游产业发展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动态关联性,且两者之间存在反向抑制作用。2)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发展存在影响,就研究区域而言,增加1%的雾霾污染会减少3.3%的旅游产业发展,且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旅游人数和环境规制。3)以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发现雾霾污染随着环境规制类型的不同而对旅游产业发展产生不同影响,无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负面影响指数为0.8%,对旅游产业发展影响显著;宽松型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负面影响为0.2%,影响程度略小;严密型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负面影响为0.1%,影响性最小。[结论]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发展存在负面影响,但政府环境政策可有效缓解雾霾污染,因此在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减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承丽  唐凯  周国华  周文丝  
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一直以其较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引领湖南省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然而,在传统的"非整合、非合作博弈"的发展模式下,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也出现了诸如"经济效益不高、土地利用不集约、数量较多、空间布局过散"等问题。基于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发展的现状评价,以建立协调的"竞争—合作"关系和最佳的整体综合效益为出发点,提出加快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发展的"等级整合、空间整合、多级管理整合"发展模式及"市场服务、产业关联、创新共享、政府支撑"等四个对策体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马婷  袁晓辉  张晓明  王旭  
长株潭城市群绿心是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7年12月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面临巨大的蚕食开发压力。重点分析了绿心生态保护与发展背景,论述绿心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绿心生态保护与发展和绿心生态构建思路,强调"保护与开发并重,保护优先"的规划策略。通过构筑绿心生态安全格局,对绿心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并进一步对限建区进行细分,从而在非建设区强化生态服务功能和绿心生产功能,达到"保护中利用,利用中保护"的长株潭城市群绿心生态保护目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永清  
长株潭城市群被批准为国家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给长株潭城市群带来了重大的机遇,也对其现代物流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长株潭城市群现代物流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管理体制多元化,缺乏物流发展整体规划与资源整合,工商企业物流效率低下,粗放型物流经济和"野蛮物流"现象严重等。为更好地建设国家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现代物流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加强长株潭三市的沟通和总体规划;优化物流政策,营造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培育物流市场,鼓励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结成合作联盟;提升物流产业结构,推进物流服务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汤放华  陈立立  曾志伟  易纯  
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未来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空间将出现三个趋势:区域一体化、信息化与知识化、生态文明趋势。在此三个趋势的影响下,长株潭城市群必然要进行空间重构,其进行空间重构的措施主要包括:构建区域一体的"流动空间"体系,构建区域发展所需要的五个支撑网络;构建以生态基础设施为空间分割的组团式空间结构;实现区域等级空间结构的扁平网络化,实现要素流动的无阻隔。在上述三个趋势及措施的指引下,长株潭城市群将增强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已实现其作为中部重要增长极的历史重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蒋俊毅  罗能生  
城市化的不断加速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加剧了对区域资源的消耗,区域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存在显著的辩证关系。本文在建立经济综合城市化水平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协调度模型,结合湖南省经济中心区域的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十五”期间历年的数据,测算了长株潭区域历年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比较协调,“十一五”规划起步良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欣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但在城市化进程中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对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莉   张艺航  
基于2010—2020年东北3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法、Kernel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空间变差函数和障碍因子模型,对东北城市群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间内,东北城市群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从均值水平来看,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从空间格局分布来看,集中分布趋势不断加强,已经形成辽宁省东部、吉林省西部和黑龙江省东部三大集中分布区;从空间关联格局来看,全局呈现空间正相关性,局部集聚区呈现“低低增,高高减,高低减,低高减”特征;从影响因素来看,空间结构性影响逐步增强,随机性影响逐步降低,整体空间差异在减少,但仍存在局部不平衡,绿色发展和科技支撑成为主要障碍因子。加强跨部门合作和协调、建立健全农业绿色发展和科技支撑的工作机制,是推动东北城市群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