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18)
2023(15316)
2022(12882)
2021(11930)
2020(9800)
2019(22372)
2018(21715)
2017(41309)
2016(22405)
2015(24823)
2014(24543)
2013(23812)
2012(22128)
2011(19888)
2010(19830)
2009(17599)
2008(16752)
2007(14781)
2006(12938)
2005(11360)
作者
(60498)
(51126)
(50295)
(47673)
(32014)
(24432)
(22774)
(20074)
(19362)
(17900)
(17385)
(17056)
(15955)
(15792)
(15541)
(15516)
(14957)
(14926)
(14534)
(14515)
(12635)
(12468)
(12297)
(11826)
(11545)
(11402)
(11218)
(11035)
(10214)
(10047)
学科
(96856)
经济(96759)
(68010)
管理(57580)
(48393)
(45137)
企业(45137)
方法(38187)
数学(34073)
数学方法(33640)
农业(32326)
中国(30533)
地方(24888)
业经(24438)
(20839)
(17214)
(16897)
贸易(16884)
技术(16792)
(16366)
(16005)
(15436)
环境(14633)
(14597)
银行(14577)
(14490)
金融(14489)
(14108)
理论(13474)
(13377)
机构
学院(306642)
大学(298532)
(130715)
经济(128214)
管理(120258)
理学(104449)
理学院(103357)
研究(102848)
管理学(101544)
管理学院(100992)
中国(77571)
(63001)
(61663)
科学(60611)
(56660)
(50057)
中心(49297)
业大(48468)
农业(48036)
(46334)
研究所(45351)
财经(45197)
(41939)
师范(41554)
(41459)
经济学(39290)
北京(38136)
(36854)
(36353)
经济学院(35572)
基金
项目(211389)
科学(169520)
研究(159597)
基金(153491)
(133363)
国家(131862)
科学基金(114411)
社会(103309)
社会科(97770)
社会科学(97746)
(85017)
基金项目(81491)
教育(75058)
自然(71817)
(70571)
自然科(70207)
自然科学(70192)
自然科学基金(68923)
编号(66037)
资助(61177)
成果(50899)
(50815)
(47893)
重点(47790)
课题(45907)
(44972)
国家社会(42995)
创新(41892)
教育部(41512)
发展(41003)
期刊
(146936)
经济(146936)
研究(87511)
中国(66236)
(64996)
农业(44473)
学报(43430)
管理(42640)
科学(42616)
(41486)
教育(39960)
大学(35118)
学学(33308)
技术(32407)
业经(30768)
(30445)
金融(30445)
(21820)
经济研究(21674)
财经(21534)
问题(20444)
(18570)
世界(15847)
技术经济(15245)
(14928)
职业(14900)
农村(14860)
(14860)
农业经济(14785)
科技(14430)
共检索到458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兰勇   胡敏   谢先雄  
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需要复合型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多元职业经历是塑造复合型农业人才的重要路径。本研究基于烙印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构建了“多元职业经历-动态能力-农场高质量发展”理论框架,通过对湖南省6市12县共292个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运用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实证探究多元职业经历对家庭农场高质量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农场主多元化职业经历显著助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这一效应不仅依靠认知烙印和社会资本积累发挥直接作用,还通过能力烙印塑造其动态能力发挥中介效果;2)学习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在多元职业经历对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存在显著中介作用,且资源整合能力影响较高;3)多群组分析表明,多元职业经历更有助于促进高融资约束、低政策支持、非省级示范、养殖类和初创发展期的农场高质量发展。因此,可鼓励、引导具有多元职业经历的返乡创业人员经营家庭农场,注重培育和提升农场动态能力,促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兰勇   胡敏   谢先雄  
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需要复合型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多元职业经历是塑造复合型农业人才的重要路径。本研究基于烙印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构建了“多元职业经历-动态能力-农场高质量发展”理论框架,通过对湖南省6市12县共292个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运用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实证探究多元职业经历对家庭农场高质量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农场主多元化职业经历显著助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这一效应不仅依靠认知烙印和社会资本积累发挥直接作用,还通过能力烙印塑造其动态能力发挥中介效果;2)学习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在多元职业经历对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存在显著中介作用,且资源整合能力影响较高;3)多群组分析表明,多元职业经历更有助于促进高融资约束、低政策支持、非省级示范、养殖类和初创发展期的农场高质量发展。因此,可鼓励、引导具有多元职业经历的返乡创业人员经营家庭农场,注重培育和提升农场动态能力,促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范之瑜   张福明  
[目的]代际传承是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农业代际传承意愿低是阻碍我国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论证代际传承意愿对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为政府制定家庭农场支持政策提供了决策参考,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法]基于山东省家庭农场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Tobit、Logit、OLS等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代际传承意愿对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家庭农场的农业代际传承意愿偏低。父代期望子女务农且子代愿意务农的家庭农场的占比仅为7.5%。家庭农场的农业代际传承意愿对家庭农场的高质量发展有显著正影响。同时,代际传承意愿能够通过分别促进农场主的农业培训参与率、家庭农场的农业技术应用水平及收益水平显著提升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水平,另外,经营者受教育水平高、规模较大、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及以下的家庭农场,其代际传承意愿对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结论]提高农业代际传承意愿是促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而提高家庭农场代际传承意愿首先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确保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的稳定,夯实家庭农场农业经营代际传承的制度保障;二是让农民成为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营造利于家庭农场农业经营代际传承的社会环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蔺相月  
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业生态化建设等具有重要作用。对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是在深刻把握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依据导向性、可操作性、系统性、规范性原则,从经济性、战略性、社会性和生态性等四个维度构建其易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为我国家庭农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和各级政府制定激励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厦  王丹  
从特征、投入、产出、支持四个维度构建了家庭农场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现有指标体系不同,该指标体系突显家庭农场本质属性、资源禀赋状况等特征。同时,基于2017-2019年三轮家庭农场问卷调查得到的1242个家庭农场样本数据,并使用AHP-熵值法计算指标综合权重,分总体、经营类型和地区三个维度对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89%的家庭农场发展质量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上水平,说明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总体情况尚可,但离高质量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2)从农场经营类型来看,种养结合类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高,养殖类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低。(3)分地区评价结果来看,武汉和郎溪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高,麻城和武穴家庭农场发展质量较低。由此从特征、投入、产出、支持四个维度出发,提出政府应加大对家庭农场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规范家庭农场注册登记与完善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标准以提高家庭农场发展质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厦  王丹  
从特征、投入、产出、支持四个维度构建了家庭农场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现有指标体系不同,该指标体系突显家庭农场本质属性、资源禀赋状况等特征。同时,基于2017-2019年三轮家庭农场问卷调查得到的1242个家庭农场样本数据,并使用AHP-熵值法计算指标综合权重,分总体、经营类型和地区三个维度对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89%的家庭农场发展质量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上水平,说明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总体情况尚可,但离高质量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2)从农场经营类型来看,种养结合类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高,养殖类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低。(3)分地区评价结果来看,武汉和郎溪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高,麻城和武穴家庭农场发展质量较低。由此从特征、投入、产出、支持四个维度出发,提出政府应加大对家庭农场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规范家庭农场注册登记与完善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标准以提高家庭农场发展质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战平  陈宏毅  
基于欧美国家农场的直观场景、产生历史等自然属性分析,农场是在一定规模的土地区域范围内进行商品性农产品生产经营及其必要生活活动的相对封闭独立、稳定的地理单元和一种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家庭农场是由家庭成员共享农场生产经营权利、共担风险责任,用家庭共同财产清偿生产经营债务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场制是不同国家、不同阶段有关农场的制度规范,体现农场的社会属性。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国情和制度,发展家庭农场不同于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欧美国家,将面临经营状态的稳定性差、风险高、永续生存的基础薄弱、行政主导的负面效应大等特殊问题。促进中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要遵循"肯定但不夸大、扶持但不包办"的理性思路,制定实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德  
发展包容性金融,支持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调查家庭农场的金融需求和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现实障碍,并提出改善家庭农场金融服务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崔开昌  汪泓  叶茂春  任慧霞  
通过比较国内外学者对家庭农场的研究史发现,国内学者注重家庭农场发展宏观的现状和举措研究,而国外学者往往侧重于实证研究。国内外关于家庭农场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研究的方法不同、内容不同、视角不同,据此提出了研究中国发展家庭农场亟需面对和重视的问题:更加重视数据收集和实证研究,注重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家庭农场困难和瓶颈研究,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促进中国家庭农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宜挺  叶红敏  张宁  
基于对213个新疆家庭农场的实地调研结果,从经营状况和政策需求方面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总结出家庭农场面临诸如土地流转困难、农场主科技文化及经营素质较低、农场资金来源单一、雇工不稳定和成本较高及扶持政策有待完善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继续加大土地经营权流转,增加土地流转补贴;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主;建立新型雇工制度;尽快完善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尤其是科技与资金扶持,以期加快新疆家庭农场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安琪  杨国涛  武嘉旭  
近年来,我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其发展的政策法规。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是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为系统梳理现阶段我国家庭农场支持性政策法规相关内容,本文从质性文本分析的角度,梳理总结2013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法规的整体性特征,并依据特征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国家相关部门关于家庭农场的政策法规特征为:方向上兼顾一贯性与多样性、结构上侧重阶段性与现实性、主体上关注府际职能的广泛性与协调性。为进一步优化家庭农场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应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优势,推动多样政策供给;明确法律主体地位,加快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执行部门间协同治理,明确部门职责边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明月  薛兴利  
本文运用ISM模型解析了约束家庭农场发展的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分析表明,农场带头人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弱是约束家庭农场发展的表层直接因素,农民培训滞后、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流转障碍多、农场融资困难等因素是中层间接因素,政府组织指导不当、配套扶持政策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不够、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等是深层根源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为民  李捷理  陈娆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示要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为农业经营形式的创新之一。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全球农作物商品交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农业生产主体就是家庭农场。本文通过对美国家庭农场农业生产中的角色定位、近年的发展情况、所面临的新问题以及政府支持等方面的系统分析,总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美国家庭农场发展的特点,以期对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改革有所借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林蔚   霍学喜   孔荣  
基于陕西省564户种植业家庭农场微观调研数据,在考虑样本选择偏差和家庭农场异质性基础上,采用倾向匹配得分(PSM)模型探究非农职业经历对家庭农场主农业生产生态自觉性的净效应,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土地流转视角下非农职业经历影响家庭农场主农业生产生态自觉性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非农职业经历对家庭农场主农业生产生态自觉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高龄农场主非农职业经历对农业生产生态自觉性的影响效应较为显著;非农职业经历通过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和延长土地流转期限提高家庭农场主农业生产生态自觉性,且土地流转规模的中介效应影响更大。因此,政府应完善具备非农职业经历群体返乡创业激励机制,加大对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农业生态生产政策支持力度,并适度推进土地流转规模扩张及土地流转期限长期化,推动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汪恭礼  
家庭农场模式为农业农村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据农业部调查,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符合调查条件的家庭农场87.7万个,全部家庭农场经营耕地面积达到1.76亿亩,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3.4%。与普通农户相比,家庭农场的增收效果十分明显。2012年全国家庭农场经营总收入为1620亿元,平均每个家庭农场为18.47万元。(一)发展家庭农场模式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尽管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自身实力弱、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偏低等问题,更面临土地流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