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10)
- 2023(14177)
- 2022(12152)
- 2021(11545)
- 2020(9404)
- 2019(21591)
- 2018(21815)
- 2017(41837)
- 2016(22663)
- 2015(25645)
- 2014(25422)
- 2013(25012)
- 2012(22443)
- 2011(20240)
- 2010(20344)
- 2009(18795)
- 2008(17888)
- 2007(15723)
- 2006(13884)
- 2005(11841)
- 学科
- 济(87547)
- 经济(87427)
- 业(67174)
- 管理(59564)
- 农(50843)
- 企(45749)
- 企业(45749)
- 方法(36303)
- 农业(33857)
- 数学(31224)
- 数学方法(30840)
- 业经(25173)
- 中国(23072)
- 财(19865)
- 地方(18854)
- 学(18030)
- 制(17164)
- 贸(15514)
- 贸易(15506)
- 理论(15139)
- 易(15088)
- 技术(14172)
- 发(13759)
- 和(13184)
- 环境(13117)
- 策(13109)
- 银(12893)
- 银行(12858)
- 教育(12832)
- 农业经济(12593)
- 机构
- 学院(315240)
- 大学(310046)
- 管理(126485)
- 济(120308)
- 经济(117515)
- 理学(110400)
- 理学院(109239)
- 管理学(107236)
- 管理学院(106707)
- 研究(101058)
- 中国(76376)
- 农(67657)
- 京(65396)
- 科学(64182)
- 业大(53289)
- 财(52074)
- 农业(51712)
- 所(50165)
- 中心(47775)
- 江(46178)
- 研究所(45732)
- 范(43532)
- 师范(43180)
- 财经(41783)
- 北京(40588)
- 经(38061)
- 州(37736)
- 院(35833)
- 经济管理(34719)
- 师范大学(34162)
- 基金
- 项目(218144)
- 科学(170819)
- 研究(164346)
- 基金(155541)
- 家(134540)
- 国家(133279)
- 科学基金(114565)
- 社会(101498)
- 社会科(95552)
- 社会科学(95525)
- 省(87350)
- 基金项目(83439)
- 教育(74966)
- 自然(73452)
- 划(72078)
- 自然科(71680)
- 自然科学(71665)
- 编号(70942)
- 自然科学基金(70358)
- 资助(62533)
- 成果(56890)
- 重点(48205)
- 部(47442)
- 课题(47362)
- 发(47329)
- 创(45469)
- 创新(42224)
- 项目编号(41475)
- 科研(41110)
- 国家社会(40550)
- 期刊
- 济(137391)
- 经济(137391)
- 研究(88177)
- 农(70215)
- 中国(62182)
- 学报(49909)
- 农业(47988)
- 科学(46464)
- 管理(41824)
- 教育(39656)
- 大学(38515)
- 财(37469)
- 学学(36363)
- 业经(29399)
- 融(27686)
- 金融(27686)
- 技术(27652)
- 业(22438)
- 经济研究(19143)
- 问题(18715)
- 财经(18677)
- 版(17397)
- 图书(17180)
- 科技(15915)
- 经(15790)
- 农业经济(15161)
- 理论(15057)
- 农村(14735)
- 村(14735)
- 现代(14586)
共检索到454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袁书华 邢占军
为了考察不同福利范式下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问题,本文采用儿童福利供给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选取5-9年级402名农村留守儿童和536名非留守儿童作为被试。结果发现:(1)农村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体验到的消极情感更多,对生活满意度的认知更低。(2)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从核心家庭、扩展家庭和社区获取的总福利得分均低于前者。(3)农村留守儿童从不同福利供给主体所获取的福利与其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核心家庭提供的福利可以正向预测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志愿组织提供的福利可以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据此可以推断,农村留守儿童从不同福利供给主体所获取的福利是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多元福利范式 主观幸福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袁书华 邢占军
为考察农村留守儿童社会福利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儿童福利供应调查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和积极/消极情感问卷,选取6-9年级202名留守儿童和268名非留守儿童作为调查对象。结果表明:(1)留守儿童相对于非留守儿童,对生活满意度的认知和对积极情感的体验更低,对消极情感的体验更高,留守儿童对消极情感的体验存在年级差异。(2)留守儿童在资金、照顾性服务和保护性服务方面获得的福利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内部在福利方面存在年级和留守类型的差异。⑶福利提供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各成分显著相关,照顾性服务可以正向预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莉 申继亮
为考查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消极情感)与公正世界信念的关系,采用公正世界信念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和积极/消极情感问卷,选取5-8年级565名留守儿童和640名非留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各成分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内部主观幸福感各成分上年级差异显著,性别差异仅存在消极情感上,而留守时间上差异不显著。(2)留守儿童的公正世界信念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高年级留守女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得分显著高于低年级女生。(3)公正世界信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各成分显著相关,其对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情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这表明公正世界...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公正世界信念 主观幸福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亮 张丽锦 沈杰
为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状况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运用《主观幸福感阶梯量表》和自编《亲子关系状况调查表》对河南省周口地区8所农村中小学279名留守儿童和182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对自己未来主观幸福感的预期要好于当前主观幸福感的评估,对过去主观幸福感的估计最低。(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不存在差异,都处于中等偏上程度;不同年龄留守儿童当前主观幸福感没有差异。(3)父母与子女的联系及关系状况、对父母外出打工的认知和感受对留守儿童当前主观幸福感均有重要作用;同与抚养人的关系质量相比,与外出父母的关系质量对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邓纯考 周谷平
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标签"、"反思"与"比较"三种范式。"标签"范式经由多元路径建构,倾向于将留守儿童判为"问题儿童";"反思"范式反对泛化留守儿童"问题",认为留守儿童只是新"弱势儿童";"比较"范式引入同一教育生活环境中的参照儿童群体,着重揭示小样本留守儿童的"类"问题。针对已有研究,有必要超越化简、割裂与分离等"简单性"范式的局限,构建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复杂性"范式,促进留守儿童研究的联结化、多元化和具体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霓 廉恒鼎
通过使用自编"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主观评定调查问卷",调查山西平遥地区80名农村留守儿童对自己学习成绩的主观评价,结果发现:(1)男生学习成绩自我评价良好以上的比例稍高于女生。(2)小学生学习成绩自我评价良好以上的比例远高于初中生。(3)独生子(女)学习成绩自我评价良好以上的比例高于非独生子(女)。(4)父亲外出的儿童自我评价良好以上的比例最高。(5)留守时间越长,学习成绩评价为良好以上的比例越低。(6)父亲或者母亲一方监护的孩子学习成绩自我评价为良好以上的比例,高于隔代监护的孩子的评价比例。(7)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则学习成绩自我评价为良好以上的比例越高,同时评定为"中等"及以下的情况比例越低...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学习成绩 主观评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健 孟庆跃 Winnie Yip 王丽娜 曲江斌 贾莉英 孙强
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我国有9亿农民,农民感觉幸福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文章采用昨日重现法,对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居民平均有12.79%的时间处于不幸福状态;有27.00%的居民U指数大于0,均数为47.03%,说明平均有47.03%的时间处于不幸福状态;不同特征人群的主观幸福感不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调查县、文化程度、相对经济状况、失眠状况、心情抑郁和时间压力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文婷婷
文章利用CGSS2010调查和《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研究亲贫式支出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亲贫式支出可提升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但效果不显著;从结构上看,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和农林水事务支出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存在正效应,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存在负效应;从区域差异上看,亲贫式支出对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居民幸福感的正效应要显著大于经济发达地区。基于此,文章提出公共支出应向农村地区倾斜,尤其要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且要调整支出结构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和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洪松 Yinshan Tang 霍学喜
留守妇女,也称留守妻子,指丈夫外出后单独或与其他家庭成员居住在户籍地的妇女。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人口的流动性不断提高。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由于外出劳动力的主体是男性,老人、妇女和孩子留在户籍地,于是农村出现了留守妇女群体。留守妇女是中国式留守的又一典型代表。鉴于留守妇女在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作者以2012年中国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幸福感调查为研究基础,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与西方女性的幸福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条件、政府部门办事效率、是否乐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小青 许燕
目的:探讨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特点及其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及自我价值感量表对238名有留守经历高职生进行测量,并与250名无留守经历高职生对照。结果:(1)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和自我价值感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年级、专业和经济状况等维度差异不显著;在性格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维度差异显著,外向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内向学生,学生干部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3)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略低于无留守经历高职生,但差异不显著;(4)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取向特殊自我价值感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段文星
由于我国在社会福利支配方面采用的是二元社会结构,当农民进城务工之后,其留在农村的学前子女成了学前留守儿童,只得接受封闭式监护和过份的关爱与呵护,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发育和健康成长,也增加了进城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因此,只有改造我国传统的福利模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福利作用,大力发展农村托幼事业,才能确保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留守儿童 福利 托幼事业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连云
通过对264名留守儿童和213名非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不同情况下,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结果表明: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孤独感上没有显著差异;同学支持和母亲支持对非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同学支持、父亲支持和教师支持同时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高自尊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显著低于低自尊组;只有同学支持对于低自尊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同时对高自尊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玉菡 孙良媛 田璞玉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道德品行 学业表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玉菡 孙良媛 田璞玉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对留守儿童知识和道德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梅州市1327个样本,从对比的视角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进行研究后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和道德品行上的表现均不如非留守儿童。通过使用ordered logit和二值logit模型分析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监护人缺乏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社会负面价值观传播是阻碍留守儿童学习提高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和乡村道德约束功能凋敝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负面影响最大,但教师的关心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道德品行 学业表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本健 李哲 巩蓉蓉 朱海波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民主观幸福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随机抽样调查获取的1 354个样本农户的数据,研究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农民的主观幸福感;(2)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正向效应在参加专业培训的农民、45岁及以上户主家庭以及采用社交电商网销途径的家庭更为显著;(3)农村电子商务主要通过纵向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横向提升社会公平感来提升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其中,收入水平和社会公平感对参加专业培训的农民、45岁及以上户主家庭、采用大型平台电商网销途径的农户均具有正向中介效应;而社交电商网销路径主要通过提升社会公平感来提升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因此,要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接入电子商务平台提供机会;加大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培训,发挥四大网销优势,重点发挥大型平台电商和社交电商网销途径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农村电子商务 数字乡村 主观幸福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