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44)
- 2023(4488)
- 2022(3561)
- 2021(3623)
- 2020(2920)
- 2019(6666)
- 2018(6740)
- 2017(11135)
- 2016(7194)
- 2015(8082)
- 2014(8469)
- 2013(7477)
- 2012(7044)
- 2011(6591)
- 2010(6770)
- 2009(5838)
- 2008(5904)
- 2007(5477)
- 2006(4945)
- 2005(4658)
- 学科
- 教育(20084)
- 济(17800)
- 经济(17780)
- 管理(12453)
- 中国(11555)
- 学(11028)
- 企(10778)
- 企业(10778)
- 业(10678)
- 理论(10315)
- 方法(7305)
- 教学(6963)
- 技术(5719)
- 研究(5261)
- 和(4994)
- 业经(4929)
- 思想(4536)
- 政治(4376)
- 发(4361)
- 数学(4305)
- 数学方法(4159)
- 发展(4064)
- 展(3942)
- 文化(3822)
- 思想政治(3756)
- 政治教育(3756)
- 治教(3756)
- 贸(3746)
- 贸易(3744)
- 经济学(3719)
- 机构
- 大学(99739)
- 学院(92358)
- 研究(34992)
- 教育(29115)
- 管理(28399)
- 济(26769)
- 经济(25856)
- 范(25599)
- 师范(25467)
- 理学(23986)
- 理学院(23563)
- 管理学(23014)
- 管理学院(22788)
- 京(22740)
- 师范大学(21224)
- 科学(20186)
- 中国(17928)
- 所(17043)
- 江(15623)
- 研究所(15571)
- 北京(15181)
- 中心(14433)
- 技术(14074)
- 职业(13521)
- 财(12720)
- 州(12364)
- 院(12093)
- 教育学(11260)
- 财经(10219)
- 业大(9989)
- 基金
- 项目(56531)
- 研究(50844)
- 科学(45725)
- 基金(36601)
- 教育(32212)
- 家(30635)
- 国家(30195)
- 社会(29143)
- 社会科(27211)
- 社会科学(27208)
- 科学基金(24822)
- 编号(24591)
- 成果(24574)
- 省(22940)
- 划(21582)
- 课题(19502)
- 基金项目(18108)
- 年(17273)
- 项目编号(15693)
- 规划(14781)
- 部(14337)
- 资助(14248)
- 重点(14151)
- 性(13388)
- 一(13344)
- 研究成果(13304)
- 自然(13283)
- 教育部(13209)
- 发(13075)
- 自然科(12976)
共检索到150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程亮
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系统中,教育学的认识论取向和方法论体系往往有不同的偏好或选择。跨文化比较可勾勒德国、英国、美国、中国等国教育学在知识建构方面积淀的独特传统,即德国主要以规范科学为主导,英国以基础学科为支撑,美国以经验研究为取向,中国则以实用逻辑为依归。但是,这些传统之间并非彼此封闭或不可通约的,相反它们在交互中逐渐生成了一些共通的趋向,即走向学科间的开放、方法论实用主义和教育实践的观照。在此背景下,中国教育学应立足实用的传统,广泛汲取他国教育学传统的资源,重视本土教育知识或理论的建构。
关键词:
教育学 知识建构 跨文化比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彦俊
"跨文化比较"研究是民族教育理论生成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以单一主流文化为背景进行民族教育研究,其结论的外在效度不高,是缺乏解释力的。为了克服这一缺陷,需要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建立民族教育理论的适用性。
关键词:
民族教育理论 跨文化 单一文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向蓓莉
在批判地分析比较教育研究中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研究范式的积极与消极特征[1]以及参照其它比较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多元文化主义的比较教育学研究范式,对该范式之基本观点及其对于跨文化教育所能作出的贡献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比较教育学 价值判断 范式 多元文化主义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叶隽
一、"吴家莹教育学体系"的标示特征吴家莹在《新教育学的建构——创新教育知识的经验》中将具体的实践经验研究上升到了理论总结的层面,慨然提出了"新教育学"的概念。作者有一个基本判断:"从十九世纪后半期起,原属于哲学领域的知识,纷纷离开哲学,各自独树一帜,成为独立的科学或学科。教育也勉强成了一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范涌峰 廖其发
比较教育学面临文化屏障和文化殖民两种文化上的规约,这种文化上的规约似乎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合理性和解释力。然而实际上,文化规约并不意味着比较教育学学科合理性的消融。超越文化规约的根本途径恰恰在于以主体间性哲学作为理论基础,以文化作为立足点和基本视野进行比较教育学研究;此外,比较教育研究者还须致力于提升自身国际化的文化素养和东西方话语转换技术,建立基于主体间性哲学理念的比较教育学话语言说秩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伟
跨文化视角作为比较教育学科的理念无意识,是历史和现实因素叠加博弈的产物。浪漫主义思潮和民族国家兴起助推人们以文化划分边界,也迫使比较教育服从于构建国民身份和文化认同的需要。跨文化视角的确立导致文化偏见与国家主义大行其道,也使比较教育陷入创新乏力的困局。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的到来推动各国从竞争走向依存,比较教育在"无疆界世界"中面临着从跨越边界到超越边界的文化视角转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祥超
教育学的主体间学科文化是在教育学学科知识和学科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习化社会教育本质的知识理论体系、学科方法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学科传统、伦理规范、学科制度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总和,是教育学学科知识文化和学科组织文化的集合体。具体表现为主体间指导学习教育本质观统领和贯穿其中的教育学知识体系,学术至上、精神自由、育人为本、协同创新为核心的教育学价值体系,严谨治学、勇担责任、求真重情、宽严相济的教育学规范体系,平等交往、合作探究、静心研习的教育学行为习惯。建构教育学的主体间学科文化需要遵循以下四条原则:学科领袖先行引领和学科成员平等参与相统一;研究和教学、指导、学习的强势平衡;学科内部交...
关键词:
教育学 学科文化 主体间学科文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戴伟芬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引导学生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负责为多元文化学生创造高效的文化回应式教育体验,那么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就应该培养教师与多元文化学生和谐共处的能力。随着全球化视域下多元文化教育的凸显,以及美国中小学生种族、族群、文化和语言结构的多元化日益增强,美国中小学教育更需要擅长多元文化教育的教师。针对现实中孤立的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及其低效问题,美国提倡设置基于全球观培养教师跨文化能力的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使教师具有广泛的多元文化知识基础、态度,形成持续的跨文化教学能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余蓝 郭世宝
跨国移民时代的到来向加拿大长久以来实施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研究者对当前加拿大公立学校官方课程所表现出来的欧洲中心主义、国家身份均质化和赞颂式多元文化等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性分析,为重新审视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在跨国流动性日益增强的趋势下,研究多元文化教育如何影响跨国移民及其子女的身份认同、文化适应和社会融合等问题,有必要运用跨国主义和跨文化主义理论框架对现有课程作出修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雪松
旅游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是旅游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从旅游社会学宽广视野和"跨文化比较"独特视角,并结合多年旅游一线实践的经验和市场调查资料,对东西方跨文化旅游者这一社会群体的"文化习性"进行思考。分别从心里认知、价值和行为取向、交互模式等影响跨文化旅游交际的层面加以比较研究,解读不同社会背景旅游者的"交互习性"。
关键词:
社会学 跨文化 旅游行为 交互习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晓峰 钟梅 牛小青 王丽萍
从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差异的角度,就语言、语用中某些外在因素及其与语境把握之间关系进行描述性讨论,是现代外语研究中的一大关键领域。在以语言组成要素为突破口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中,语言中的字词、语用中的句法分别与语境携带的量和质、以及作为表达符号和方式,在不同文化背景作用下,各自以其不同的方式传递着语境,从而进一步指导跨文化交际中的阅读与翻译工作。
关键词:
语言 语用 语境 跨文化交际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现平
本文基于“从教育的视角理解比较教育”的思路,从目的功能、逻辑起点、对象内容等几个主要侧面,对比较教育学与教育学作了比较研究。作者认为,教育之用在于改造人,进而改造社会,比较教育之用在于改造教育自身,进而改造社会;教育以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为逻辑起点,比较教育以教育自身的存在与发展为逻辑起点;教育学的核心内容是教育规律,解决如何育人问题,比较教育学的核心内容是教育发展规律,解决如何认识教育、如何对待教育、如何发展教育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对比较教育学的理解。
关键词:
比较教育学 教育学 比较研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田小红
以不同视角关照比较教育学知识与教育学知识之间的关系,从改革开放后我国比较教育学研究实践来看,比较教育学仍然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从比较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和教育学其他分支学科不得不广泛采用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式的角度看,比较教育学正在成为教育学本身,基于这种发展趋势和教育学本身的发展历史以及时代的发展特点,比较教育学应该成为教育研究的高级形态。
关键词:
比较教育学 教育学 关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时见 袁利平
比较是比较教育学作为一门制度化学科的逻辑起点。比较教育学的知识形态是由有一定逻辑联系的经验知识、技术知识和理论知识所组成的知识体系,它是比较教育学科的本质属性。比较教育学研究主体及其需求的复杂性和教育存在的多样性决定了比较教育学价值取向的多元性,这不仅决定着比较教育学科的生存根基与发展方向,而且从根本上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和意义世界。
关键词:
比较教育学 知识形态 价值取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长纯 宁虹 丁邦平
中外哲学是比较教育方法论建设的理论资源。在进行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的时候 ,应该展开跨文化的哲学对话。中国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对主体意识的重视、对知行关系的论述 ,特别是对“行”的重视 ,为中国比较教育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作为现代解释学支派的接受理论可以给包括比较教育在内的教育研究及其方法论带来充满活力和前途的思考空间。研究主体和接受主体的“知行合一”应成为 2 1世纪比较教育方法论的重要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