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4)
- 2023(10045)
- 2022(8984)
- 2021(8611)
- 2020(7131)
- 2019(16764)
- 2018(16831)
- 2017(32614)
- 2016(17811)
- 2015(20044)
- 2014(20004)
- 2013(19686)
- 2012(17879)
- 2011(15888)
- 2010(15573)
- 2009(13977)
- 2008(13230)
- 2007(11138)
- 2006(9596)
- 2005(8025)
- 学科
- 济(66513)
- 经济(66439)
- 管理(48961)
- 业(46708)
- 企(39135)
- 企业(39135)
- 方法(31736)
- 数学(27425)
- 数学方法(27105)
- 农(18485)
- 中国(17072)
- 财(15866)
- 地方(15503)
- 业经(15493)
- 学(15293)
- 农业(12558)
- 理论(11928)
- 和(11410)
- 贸(11129)
- 贸易(11122)
- 制(11033)
- 环境(10842)
- 技术(10821)
- 易(10741)
- 务(10453)
- 财务(10395)
- 财务管理(10381)
- 教育(9867)
- 企业财务(9764)
- 划(9476)
- 机构
- 大学(241776)
- 学院(239807)
- 管理(99358)
- 济(88211)
- 理学(87144)
- 理学院(86154)
- 经济(86077)
- 管理学(84692)
- 管理学院(84264)
- 研究(76786)
- 中国(55431)
- 京(51899)
- 科学(49840)
- 财(38912)
- 所(37524)
- 业大(37172)
- 农(36942)
- 中心(35224)
- 研究所(34615)
- 范(33689)
- 师范(33428)
- 江(33349)
- 北京(32570)
- 财经(32023)
- 经(29116)
- 农业(28893)
- 院(28478)
- 州(27899)
- 师范大学(27266)
- 技术(25336)
- 基金
- 项目(172998)
- 科学(135406)
- 研究(127809)
- 基金(124319)
- 家(107659)
- 国家(106729)
- 科学基金(92106)
- 社会(78010)
- 社会科(73696)
- 社会科学(73674)
- 省(67963)
- 基金项目(67841)
- 自然(61148)
- 自然科(59677)
- 自然科学(59665)
- 自然科学基金(58563)
- 教育(58427)
- 划(57202)
- 编号(53749)
- 资助(50344)
- 成果(42910)
- 重点(37995)
- 部(37488)
- 发(36322)
- 课题(36016)
- 创(35859)
- 创新(33276)
- 科研(33080)
- 项目编号(33080)
- 大学(32328)
共检索到334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晓萍
在世界故事类型研究中,"会唱歌的心"(singing bone)是一个重要的个案,在上世纪20年代,以芬兰学派为代表的一批经典民俗学学者围绕它建立了以西方文化观为中心的研究方法;与之相反,少数东方国家的学者提出了非西方文化中心的研究方法,包括钟敬文和普罗普。他们两人未曾谋面,但几乎同时提出了多元化的研究观点,并建立了符合自己国情的研究个案和故事分类方法。钟敬文的研究成果成为亚洲国家民俗学者研究民间故事类型的基础,普罗普的研究成果影响了法国结构主义和后芬兰学派的研究框架。这个故事类型至今是中国内地和新疆史诗
关键词:
芬兰学派 故事类型 钟敬文 普罗普 对话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游红霞 田兆元
凤舟是荆楚地区凤图腾崇拜的象征符号,在湖北洪湖一带的传承是对楚地凤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对荆楚地域文化认同的建构;民俗叙事让凤舟重回大众视野,并逐步建构了凤舟的端午节等节日符号权威;民俗叙事使凤舟成为洪湖的地域文化符号。
关键词:
洪湖凤舟 民俗叙事 文化建构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李包靖
西方19世纪时代精神的自我理解主要建立在泰坦英雄普罗米修斯形象上。从谢林、海涅和马克思三大家的普罗米修斯神话研究中可以归纳出一种辩证法神话研究路径。谢林"反神圣成为神圣"的辩证法造成了时代主体普罗米修斯造物个体市民和赫尔克勒斯审美创造天才的二元精神分裂。海涅通过诗学的反讽——辩证法的反题研究,揭示启蒙运动流产的内在原因:作为个体审美创造者的启蒙者反被市民个体被启蒙者所伤。布鲁门贝格对马克思的资本主义需要辩证法的审查,揭示资本主义积累规律压迫和束缚人性的忧郁事实。我们应该通过劳动来发展集体性神圣价值的学说,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信强 陈宸
"威胁范式"可谓是美国国家安全观的基本范式,而威胁认知的塑造则是其明确竞争对手、巩固国内共识、采取应对措施的基础和前提。为了应对外部挑战,维护全球霸权,美国在长期的安全与外交决策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界定外部威胁与渲染"被威胁"叙事,构建"自我"与"他者"的对立,再通过政府宣导为主、公共传播为辅的方式形成政策共识的威胁塑造模式。后冷战时期,美国的威胁认知也在逐步演进,其中对"中国威胁"的叙事由既往对中国经济、军事力量增长的关注逐渐延伸至政治、文化、社会、科技与意识形态等诸多领域。尤其是在特朗普入主白宫后,美国明确将中国定义为首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开始全方位地重新塑造针对中国的"威胁认知",并着重从"价值观威胁""政治文化渗透威胁"和"科技窃密威胁"三个方面构建"中国威胁新叙事",进而对两国在人文社会领域的交流活动造成了严重冲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明全
教育是一项实践的事业,教师的生活体验和实践性知识是其从事教育叙事研究的合理性基础。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说,教育叙事研究仍然归属于"叙事活动"这一范畴,它强调研究结果的意义性和可诠释性,而不是确定性和可重复性。作为一种研究方式,教育叙事研究在文本写作上要符合一些基本的规范,本文提出教育叙事案例应体现问题性、情境性、故事性和意义性。
关键词:
教育叙事研究 故事 生活体验 意义探寻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陆敏珍
虽然后世认为朱熹是周程授受问题的提出者,但南宋士人在文本的阅读中,得出二程之学来自濂溪的说法并不少见。相比之下,朱熹的濂洛叙事最为系统,他在不同场合反复论及濂洛师承相传的话题,又通过构造周程文本相似现象的联结来建立濂洛之间的思想接续,并以再文本化的方式,重新勾勒濂溪之学“以象论学”的奥义。通过在府学、县学修建濂溪祠堂与濂溪明道伊川三先生祠堂,南宋士人的濂洛叙事落实为具体的社会行动。濂溪祠堂与三先生祠堂固定了濂洛传承的叙事模式,祠堂中主祀与配祀的关系使得濂洛道统获得了实体的形象。作为道统传承的象征,濂溪祠堂或周程三先生祠堂是一篇神圣的文本,人们利用各种共同的仪式实践来维持并强化濂洛道统的认同感。乾淳以后,“濂洛”作为重要的关键词,其意义在不同人、不同语境的使用之中呈现出来。随着朱熹进入濂洛的编码体系,“隆道统”的仪式变得更为复杂,尤其是涉及象征体系中的程张座次排列时,序列化的诉求以及说明其中的理据经常出现在时人的讨论之中。不过,一直到元明时期,濂洛关闽的序列才成形,并最终成为一个不言而喻的常识,影响至今。
关键词:
南宋 濂洛 叙事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钱亚玲
发表于1943年4月的短篇小说《两条鱼》是苏青于文学体例和小说题材双重探索的结果。小说有关战时都市"底层"市民生活的叙述,既演绎了苏青小说不易察觉的技巧,也折射出苏青小说的思想力度——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国民性和海派市民性格的反思。苏青"底层"叙事的探路,为现代女性写作如何叙述城市生活提供了两点启示:既要重视如何将有限的现实经验植入文学世界成为自身创作的"专属物",也要重视塑造富有地域色彩和人性深度的鲜活人物。
关键词:
苏青小说 底层叙事 社会批判 国民性反思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明根
文学名著成功地改编为电影经典的个案不在少数。在小说《十日淡》改编为影片《十日淡》时,两种文本之间存在"互证"、"互释"。导演帕索里尼以"一"当"十",在忠实于原著故事情节的同时,又在"序列"、"背景"、"主题"、"结构"等方面的叙事性转换过程中,进行了再创造,使小说对人性悖论的揭示转化为电影对宗教悖论的讽刺,以此达到了对宗教文化的一种解构性效果。
关键词:
叙事互文性 十日谈 电影改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侯志军
大学叙事是院校发展经验的真实表达,具有真实性、具体性和经验性三个特征。院校研究中的问题、思路甚至研究方法与成果都必须在研究者获得真实的在场经验之后才能产生,也只有建立在"本土经验"基础之上的院校研究方案才更具信度和魅力。叙事研究回到现场的策略和对现场文本与研究文本的分析对院校研究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大学叙事应当成为院校研究的重要内容,叙事研究方法应当成为院校研究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
大学叙事 叙事研究 院校研究 文学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Ю.А.普罗科菲耶夫 项国兰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前苏联改革。(1)前苏联改革失误主要是决策随意,所通过的决议、法律不是巩固发展而是破坏经济、社会和文化。(2)苏共垮台的主要原因是党内没有民主化,党的上层领导蓄意、千方百计地搞垮党,党自身也有弱点。(3)前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激励机制、制度有缺陷,煤矿工人罢工,民族问题,国家发展战略失误,上层领导任意违宪,西方因素,等等。
关键词:
前苏联改革 失误 原因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晖
《普罗塔戈拉》记叙了年轻的苏格拉底初始登上公共教育舞台,通过挑战普罗塔戈拉从而宣称一种新的教育方案的故事。澄清普罗塔戈拉与苏格拉底的教育之争,可以进一步探究苏格拉底教育理念的背景与发端。普罗塔戈拉对德性教育进行世俗化的改造,他用"技艺知识"取代了内在的德性,用修辞术和法律取代了统治的智慧和正义。苏格拉底试图重建人们对内在德性的追求,他的教育建立在"整全知识"和"美德即知识"的假设上,他一方面为公民塑造了有利于"节制"的"知识神话",另一方面鼓励智慧者"勇敢"地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由此,苏格拉底的哲学教育是通过"整全知识"统合"节制"与"勇敢"的教育,他提醒人是追求美好的动物,但人必须节制而勇敢地忍受着追求美好过程中注定的艰难与失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家昕
对一个朝鲜族、汉族混居村落中,山神由朝鲜族一个族群的祭祀神发展为村落保护神的现象进行了结构过程的展示。并同时分析、呈现了村落社会山神信仰在社会变迁背景下的民俗文化实践过程。认为民俗文化生命力来源于生活世界,并同时就是生活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关键词:
祭祀圈 朝、汉混居村 山神祭祀 文化实践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敏 李甦
叙事与对话能力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研究表明,叙事对儿童的认知及社会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儿童的叙事能力成为评估正常儿童及障碍儿童交流能力的方法。作为叙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叙事中的评价的使用反映了儿童叙事能力的发展。本文梳理了儿童叙事评价能力的研究方法、年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特别是为未来形成评估儿童叙事能力的工具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叙事 叙事评价 发展 儿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靳庆文
[目的/意义]数据驱动时代面临数据认知困难、解释结果晦涩难懂以及模型决策可信度不足等诸多挑战。融合可解释性结果的数据故事化方法,为应对上述挑战、增强数据利用价值提供理论支撑和解决方案。[方法/过程]梳理模型无关局部可解释性技术的解释形式、数据故事的叙事结构以及目前数据故事化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基于可解释性理论与数据故事化实现模式构建“析出—重组—叙事”的数据故事化模型,利用定义的要素元组给出数据故事映射流程,明确实现故事化模型设计的关键技术。[结果/结论]在数据故事化模型设计的理论指导下,提出面向解释结果的“扇形”故事化实现路径和融合解释结果与故事化模型要素的交互框架,并通过案例研究验证数据故事化方法在结果解释方面的实用价值。通过构建基于可解释性结果的数据故事化方法体系框架,为扩展具备数据感知与认知、可辅助智能决策功能的故事化路径提供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