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24)
- 2023(6628)
- 2022(5513)
- 2021(5012)
- 2020(4142)
- 2019(8671)
- 2018(8594)
- 2017(15445)
- 2016(8752)
- 2015(9687)
- 2014(9364)
- 2013(8320)
- 2012(7147)
- 2011(6407)
- 2010(6292)
- 2009(5959)
- 2008(5494)
- 2007(5018)
- 2006(4154)
- 2005(3595)
- 学科
- 济(28688)
- 经济(28663)
- 管理(20971)
- 业(15289)
- 企(13493)
- 企业(13493)
- 地方(10724)
- 方法(9701)
- 中国(9184)
- 农(7520)
- 业经(7473)
- 数学(7330)
- 教育(7239)
- 数学方法(7184)
- 地方经济(6763)
- 理论(6750)
- 和(5751)
- 教学(5370)
- 财(5239)
- 学(5222)
- 农业(5112)
- 环境(5052)
- 贸(4979)
- 贸易(4976)
- 工作(4794)
- 产业(4781)
- 易(4758)
- 制(4260)
- 划(4127)
- 研究(3981)
- 机构
- 学院(107391)
- 大学(106751)
- 管理(36727)
- 济(35842)
- 经济(34804)
- 研究(33614)
- 理学(31533)
- 理学院(31084)
- 管理学(30231)
- 管理学院(30017)
- 中国(23270)
- 京(21984)
- 科学(21457)
- 范(21395)
- 师范(21279)
- 江(17169)
- 师范大学(16502)
- 财(16365)
- 所(15843)
- 中心(15825)
- 教育(14651)
- 研究所(14418)
- 州(14398)
- 北京(13508)
- 业大(13446)
- 技术(13337)
- 农(12971)
- 财经(12820)
- 院(12678)
- 职业(11957)
- 基金
- 项目(73766)
- 研究(60525)
- 科学(59011)
- 基金(49855)
- 家(41987)
- 国家(41566)
- 社会(36915)
- 科学基金(36301)
- 社会科(34964)
- 社会科学(34960)
- 省(31789)
- 教育(30665)
- 编号(27309)
- 划(26378)
- 基金项目(25978)
- 成果(23638)
- 自然(21335)
- 自然科(20853)
- 自然科学(20848)
- 自然科学基金(20416)
- 课题(20152)
- 资助(18874)
- 年(18093)
- 发(17868)
- 重点(17495)
- 项目编号(16850)
- 创(16140)
- 规划(16071)
- 部(15461)
- 性(14938)
共检索到161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改艳
随着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现代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多元化发展势头强劲,而教师是文化矛盾化解、文化内涵传承的主要实施者。在高校范围内,基于多元文化视域,促进教师角色转变,不仅可以引导教师重新审视自身职业定位与专业水平,也能打破传统文化对教师职能的束缚,重新树立文化驱动的教育发展观,重塑教师职业形象。因此,高校需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强化教师多元文化观念和能力,给予充分外部支持,转换教师观念系统角色、能力系统角色以及思维系统角色。
关键词:
多元文化 高校 教师发展 教师角色转换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晓萍 王立 刁铁军 鞠铁柱 牛海燕 潘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日渐深化,MOOC已经来到普通高校,教师作为MOOC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如何早日确定自己的角色定位,完成必要的角色转换,是每个高校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在简述传统教学和MOOC环境中高校教师角色定位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MOOC环境下高校教师角色的分类,给出了教师角色转换的办法,以期为普通高校MOOC建设奠定师资基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熊艳
高校教师发展与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教育机制、教师教育评价机制等存在密切关联。教育语言学的产生确立了教师角色在教育机制中的核心地位,为教师角色与教育机制的有效融合找到了新途径。从教育语言学的视角看,高校教师身负学科主体角色和研究客体角色的双重角色,其角色定位必须依据特定的教育文化机制;而教师发展机制中的教师教育机制和教师能力评价机制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发展必须着眼于教师作为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角色的发展,从信念与行动、语言与教育以及学科与人才三个方面实现教师角色与文化机制的有效结合,实现教师
关键词:
教育语言学 高校教师 教师角色定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芃
复杂性思维是与简单性思维相对而言的,它所关注的是事物发展的非线性、开放性、浑沌性等基本特征。我国当代音乐教师需要在复杂性思维模式下,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将师生二元对立的主客体关系转化为交互主体的价值共伺体关系,将学科型教师转换为通识型教师,实现音乐教师的角色转换。
关键词:
复杂性思维 音乐教师 角色转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由登
高校教师评价是一种旨在促进教师发展的制度安排,有助于教师反思行为、形塑认知、构筑共同体。然而,高校教师评价在实践中产生偏差,教师评价的价值导向发生偏移,阻碍了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在高校教师评价改革中,要树立系统思维、学术思维和发展思维,完善顶层设计,优化评价过程,使教师评价回归其应有的价值预设轨道。
关键词:
高校 教师评价 教师发展 评价优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彦博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项改革的逐步推进,教育法制体系不断健全,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步伐明显加快,高等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迁。同时,高等学校教师管理方式、用人制度等发生的变化,也使高等学校教师管理与教师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之间出现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教育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近来成为教育界的讨论热点,人们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研究讨论。本文从教育反哺的视角分析高校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心理起点,认为教育反哺唤醒了高校教师追求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从自身内部开始追求专业发展。并且根据勒温关于变革的过程概念,总结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态模式。
关键词:
高校教师 专业发展 教育反哺 动态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月霞
在对PCK理论、PCK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高校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PCK视域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应该从增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调整课程结构、工作结构,完善职后培训体系等方面着手,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从而促进整个高等教育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车紫薇 李双龙
职业教育元宇宙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技术塑造了虚实融合的职业教育环境,呈现了虚实融合的职业教育空间、多主体联结的职业教育创生空间、以进阶式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向的多层次空间、以人机协同为根本的产赛教融合网络空间的核心特征。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工作场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促使职业院校教师角色在教育教学、学生服务、主体属性、资源整合四个方面也发生转变。为了促进职业院校教师角色转换,需要教师这个微观主体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把握教育本质;广泛参加教师研修活动,更新胜任力结构;建立共生对话型师生关系,实现身体转向。
关键词:
教育元宇宙 职业院校 教师角色转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新春 吴艳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是人事工作中极为重要的工作,在现行的职称评审体制下,晋升高一级的职称,必须具备一定数量与质量的学术成果。一方面,由于职称与个人利益相关联,高校职称评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评审高一级职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个人内在自律精神尚未养成与外在约束制度供给不足,同时也滋生了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有效治理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必须坚持教育引导与制度保障有机结合的原则,切实建立健全恩威并施的外在约束制度,学术道德才能逐渐内化成人们自觉的行动意识,才能从源头上抵制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回归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初衷。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称评审 学术道德 失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简世德 冯丽莎 张美荣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重点分析强弱关系、社会资本和结构洞等三大核心理念对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进而提出利用社会网络促进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的基本路径与策略:营造具有共同价值与信念的校园文化氛围;搭建教师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的网络技术平台;重视高校教师社会关系网络的培育与管理;强化教师隐形知识转移效果的评价与反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越恒
文章分析了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存在特征和激励要素,认为当前大数据正在改变高校教师激励的现实环境,教师人力资本激励的传统思维和手段被数据"颠覆",数据安全、数据隐私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据此提出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本激励机制,包括构建"激励云"系统、收集高绩效教师的人力资本特征、通过联机分析实现人力资本配置精准化、把握数据内在规律实现个性化激励和建立数据"防火墙",并举例证实了该激励机制的有效性。
关键词:
大数据 高校教师 人力资本 激励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国超
高校教师肩负传承与创新人类文化的使命,其特殊身份给思政教育带来诸多便利,同时也使思政教育陷入瓶颈。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思政教育模式未能适时嵌合时代精神。当下,期翼高校教师由"思政学习者"向全社会的"思政教育者"转化,须将思政教育回归教育学范畴,重构教育关系、改革教育途径、拓宽教育内容、优化教育评价,促进高校教师思政教育本质目的之达成。
关键词:
教育学 高校教师 思政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栗林林
HRBP是指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所形成的业务合作伙伴关系,是企业实现既定目标的必然途径。在大众化教育时代到来的今天,高校教师亟需根据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从人力资源整合与建设入手,加强教师的专业契合与优势互补,从不同层面加强大学师资的管理与培养,打造一支业务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拥有教育使命感的教师队伍,从而推动整个高等教育迈向新的台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冰
基于多元文化视角的教师专业发展,超越了教师的专业情节,突出了教师的公共责任感和人文关怀,能够帮助教师在对待学生方面做到公正平等,使教师成长为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文化人"。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应以教师已有的文化认知经验以及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有效地结合高校自身以及文化情境脉络的专业发展,打造互动式、对话式的教师专业发展群体,实施批判性行动研究,使得高校教师能够形成具有多元文化特点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
多元文化 高校 教师专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