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8)
2023(5602)
2022(4467)
2021(4228)
2020(3300)
2019(7474)
2018(7228)
2017(12455)
2016(7913)
2015(8965)
2014(9304)
2013(8371)
2012(7710)
2011(7177)
2010(7295)
2009(6454)
2008(6434)
2007(5928)
2006(5282)
2005(4959)
作者
(19300)
(15846)
(15823)
(15197)
(10151)
(7629)
(7593)
(6310)
(6248)
(5763)
(5530)
(5372)
(5052)
(5011)
(4997)
(4972)
(4880)
(4846)
(4732)
(4499)
(4245)
(3994)
(3814)
(3706)
(3672)
(3627)
(3538)
(3403)
(3246)
(3202)
学科
(26463)
经济(26448)
教育(20585)
管理(16086)
中国(13499)
(13238)
(12064)
企业(12064)
地方(9921)
方法(9656)
理论(9325)
(7512)
数学(7225)
数学方法(7099)
地方经济(6577)
教学(6382)
业经(6164)
(5904)
(5822)
(5289)
(5191)
发展(4954)
(4832)
研究(4751)
思想(4484)
政治(4402)
技术(4381)
思想政治(4156)
政治教育(4156)
治教(4156)
机构
大学(106779)
学院(102689)
研究(38468)
(32385)
管理(32218)
经济(31396)
教育(30230)
理学(27997)
(27738)
师范(27654)
理学院(27459)
管理学(26839)
管理学院(26570)
(24420)
师范大学(22994)
科学(22642)
中国(20843)
(18599)
(17151)
研究所(17030)
北京(16276)
中心(15864)
(15144)
职业(14840)
技术(14653)
(14059)
(13670)
财经(12214)
教育学(11626)
研究院(11228)
基金
项目(66408)
研究(58037)
科学(54943)
基金(44217)
(37108)
国家(36606)
教育(35431)
社会(35215)
社会科(33044)
社会科学(33040)
科学基金(31123)
(27995)
编号(26678)
(25717)
成果(24669)
基金项目(22420)
课题(22176)
(19055)
规划(17330)
自然(17245)
重点(17225)
资助(16864)
自然科(16788)
自然科学(16784)
(16745)
(16570)
自然科学基金(16463)
项目编号(15921)
(15213)
教育部(15045)
期刊
教育(51511)
研究(41518)
(36281)
经济(36281)
中国(29127)
技术(12987)
职业(12781)
学报(12655)
科学(12334)
(11616)
大学(11070)
管理(10913)
(8737)
学学(8501)
技术教育(8441)
职业技术(8441)
职业技术教育(8441)
(7104)
论坛(7104)
(7035)
财经(6289)
农业(6217)
高等(6172)
业经(5961)
图书(5695)
(5521)
高等教育(5443)
经济研究(5391)
成人(5286)
成人教育(5286)
共检索到161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燕楠  
当前,多元文化给人们价值观念和道德认知带来冲击,学校道德教育面临挑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改进道德教育,要在确立我国核心文化的道德价值取向基础上,重建国家伦理文化传统,提升我国道德文化自觉,以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为参照,凝练学校德育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学校德育内容与方法的转型与变革,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能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唐汉卫  
多元文化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一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应对这些挑战,迫切需要学校道德教育进行必要的文化自觉:增强文化意识,明确文化立场,提升文化厚度,彰显文化特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丙元  
价值论即价值哲学在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基础和前提意义,它往往通过对道德的价值理解来规定道德及其教育的基本逻辑立场,从而左右道德教育发展的脉向。我国社会文化渐呈多元趋势,各种价值观、生活方式或并行不悖或相互冲突,在此背景下,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论,不仅影响到教育过程的展开、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更关系到道德教育引导社会道德生活的方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唐爱民  
后现代文化正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我国道德教育的理论思维与实践变革。然而,其叙述的模糊与观点的驳杂妨碍了其对道德教育研究的思想渗透力。只有透过其纷乱的理论,把握其清晰的理路与思想精髓,方能使其有利于道德教育研究的革新。反对整体化、注重差异性,摒弃单一性、强调多样性,消解逻辑分析、凸显话语分析,祛除抽象主体观、倡导自我与他者共契的道德主体观,是后现代文化之于道德教育研究的主要价值所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文化全球化不是同质化,又不是西方化。当前的文化全球化应是多元文化的共处,但这又不是文化的自我封闭和文化的民族主义,而是文化间的“和而不同”。全球化时代人们对待文化,尤其是对待具有价值指向的道德文化的态度,构成了文化全球化时代道德教育的核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大学之道”与道德教育的文化原理●樊浩一、道德教育是一个文化过程道德教育是当今中国社会更是中国教育的重大课题,也是重大难题。从逻辑上说,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不外两个方面:“教什么”与“怎么教”。“教什么”是教育的内容问题,即以什么样的价值观、行为规范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魏则胜  李萍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道德教育责任主体之外,文化始终是型构人类价值理性的强大力量。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分别具有不同的道德教育功能,但在通常情况下,文化因素是以文化模式的方式形成文化合力,进而影响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这就是道德教育的文化机制,文化也因此而成为道德教育的责任主体。文化发挥道德教育功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粗放模式",二是"集约模式"。在当代社会,集二者于一体的"混合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机制,折射出新的历史时期文化政策和道德教育理念变迁的大趋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文化定位、文化选择、文化取向乃至文化重建的焦虑一直都是作为自觉自为的学校道德教育所面临的深层意义上的困惑,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社会转型加剧的背景下,这种来自文化层面的焦虑和困惑愈来愈显著,具体表现为:文化路向的迷失、文化传统的断裂、文化多元化的挑战和文化殖民的压力等。文化路向的叩问旨在展示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应该确立的主导性的文化追求和文化使命;文化传统的追索旨在从历史传承的角度来审视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根基;多元文化碰撞的辨析是从现实文化生态的角度来分析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选择的困惑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文化殖民压力的揭示是从全球化的角度和弱势文化的立场来探讨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和道德教育正在遭遇的困惑。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赖以柱  蒋常香  余文玉  
重视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实现高职学生和谐发展的一个维度。本文深入分析思想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试图阐述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基本对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上官莉娜  
全球化与多元文化发展凸显出价值观教育的迫切性,而法国价值观教育的合法性却一直面临着学校教育"世俗性"的挑战与质疑。法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主要依托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来进行,但二者的发展是非均衡的,公民教育独大、道德教育薄弱是一直困扰着法国学校教育的现实问题。2015年秋,法国中小学将开设"世俗道德教育"课程,强调向学生传递"共同价值观",这体现出法国学校教育试图重返意义世界、复归价值引领的一种努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羊守森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德育中强化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塑造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亚楠  
价值观多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是道德教育不可规避的时代境遇。价值多元化使得道德困惑和危机普遍存在,且在全球化的今天,人类面临诸多共同问题和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寻求人类的价值共识、"求同"是时代的呼唤。多元文化主义在对传统社会解构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传统价值的复兴、对普世价值的呼吁等,使得道德教育"求同"具有理论上的依据。在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增进国际理解、探寻普世价值、培养个体价值选择与判断能力、教育方法创新等途径"求同"。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凤营  冯丽  
学习科学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习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在以往的学习科学研究中,考虑较多的是技术因素和具体教学实践活动因素,而很少涉及教育文化因素对其影响的研究。西方教育文化崇尚心智教育,注重发现、探索和理解世界;东方教育文化则关注学习个体的自我完善,注重个体道德修养发展。东西方教育文化传统对学习科学研究影响巨大:文化差异导致人们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技术应用等的认识理解显著不同;文化共性促使人们都主张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和推崇学校教育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文胜  
生态文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道德教育是新时代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顺应"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普遍提高国民的生态文明水平,引导国民在处理人、自然、社会等相互联系时自觉遵从生态文明的道德原则和基本规范,切实履行保持自然、社会、人和谐统一的责任担当。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是新型伦理实践观,它是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理论指导,是人类社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个人物质享受、精神愉悦、政治进步的可靠条件,它能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争先  
自启蒙运动以来,理性主义逐渐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导范式。理性主义范式在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推理发展的同时,因其忽视、否定学生的情绪感受,造成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低甚至反道德教育的非预期后果。21世纪以来,道德神经科学对于情绪在道德判断中作用的突破性研究使得道德心理学和道德教育领域正经历一场情绪转向。在情绪转向的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应该基于道德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结果,全面理解道德认知和道德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重视道德情绪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作用和积极的社会功能,并直面情绪转向可能对学校道德教育带来的挑战:学校要提高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警惕对道德情绪的操控;个体要运用认知推理减轻道德情绪的负面影响;社会转型和发展产生的新道德问题需要通过反复的道德实践塑造相应的道德情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