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02)
2023(11409)
2022(9789)
2021(9246)
2020(7769)
2019(17347)
2018(17202)
2017(32671)
2016(17517)
2015(19409)
2014(18585)
2013(17579)
2012(15655)
2011(13647)
2010(13203)
2009(12065)
2008(10944)
2007(9156)
2006(7465)
2005(6343)
作者
(43197)
(35992)
(35773)
(34043)
(22751)
(17283)
(16445)
(13980)
(13753)
(12731)
(12328)
(11916)
(11075)
(10985)
(10944)
(10848)
(10722)
(10638)
(10303)
(10288)
(8559)
(8533)
(8493)
(8361)
(8098)
(8004)
(7852)
(7776)
(7133)
(7044)
学科
(63432)
经济(63361)
管理(47377)
(44252)
(37292)
企业(37292)
方法(31038)
数学(26921)
数学方法(26443)
(18567)
中国(16799)
(16703)
业经(15118)
地方(14503)
农业(12488)
(12021)
贸易(12013)
(11656)
理论(11590)
(11341)
(10929)
(10777)
财务(10734)
财务管理(10710)
(10215)
企业财务(10107)
环境(9812)
技术(9648)
(8982)
银行(8974)
机构
学院(222625)
大学(219465)
管理(88172)
(86194)
经济(84395)
理学(77053)
理学院(76245)
管理学(74724)
管理学院(74292)
研究(66255)
中国(49276)
(43994)
科学(39533)
(39386)
中心(33667)
(32927)
(32679)
师范(32650)
财经(32099)
业大(30169)
(29908)
(29893)
(29222)
研究所(27216)
(26629)
北京(26442)
经济学(26366)
师范大学(26016)
(24705)
财经大学(24046)
基金
项目(159272)
科学(127511)
研究(121262)
基金(115721)
(99285)
国家(98417)
科学基金(86641)
社会(77520)
社会科(73463)
社会科学(73450)
(63080)
基金项目(61421)
教育(58634)
自然(55128)
自然科(53944)
自然科学(53933)
(53022)
自然科学基金(52918)
编号(50939)
资助(46075)
成果(40402)
重点(36018)
(35406)
(34702)
课题(34406)
(34122)
国家社会(31983)
项目编号(31695)
创新(31678)
教育部(31467)
期刊
(89876)
经济(89876)
研究(62405)
中国(40178)
教育(33259)
管理(32203)
(31398)
学报(29709)
科学(28742)
(27286)
大学(24066)
学学(22364)
技术(21274)
农业(18754)
(18017)
金融(18017)
业经(17043)
财经(15226)
经济研究(14259)
(13150)
图书(11948)
问题(11883)
(10388)
商业(9951)
(9787)
职业(9700)
理论(9676)
财会(9645)
技术经济(9545)
(9517)
共检索到314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艳玲  
论文借助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身份认同类型学"理论,探讨多元文化情境中教师文化身份认同的发展过程。作者对云南4位"外来"(户籍不在当地)中学教师的追踪研究发现:这些教师的文化身份认同经历了文化心理束缚、文化身份厘清与多元文化主义三个阶段。其中,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多元文化教育信念、我国师范生就业制度和教师培训制度、教师的跨文化交往经历、反思性实践以及各种途径的学习对教师的文化身份认同有着重要影响。研究发现,教师文化身份认同发展的实质是教师的"文化意识"或"文化价值观"的发展。它意味着教师个体的文化身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方蕾蕾  
在全球化及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道德教育正面临着困境与冲突。随着世界人口的急速流动以及回归传统道德教育思潮的呼唤,学校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故而,要不要专设德育教师成为议题。事实上,德育教师这一职业将面临着职业发展、培养难题、道德困境以及德育立场选择等困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岳永杰  刘兆芙  
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既是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需要,也是促进民族院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民族院校多元文化生态环境下各民族文化个体拥有的民族意识、文化心态特点,使其成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链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民族院校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引领中华文化认同,积极搭建各民族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实现课堂系统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智慧  
基于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背景,该地区学校教育应构建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特色的课程,重建课程的多元文化生态。从文化适宜性的视角探究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文化既需要接受当代所倡导的主流文化,承认所在民族地区的本土文化,同时还需要吸纳外来文化。本研究运用行动研究的范式,围绕研究设计、研究过程与研究反思3方面来开展研究。通过民族地区幼儿园地方文化课程的行动研究来检验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理论的合理性,并与教师不断反思、改进教育教学,旨在教育儿童形成一种理解、尊重、赞赏不同民族地区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态度,符合民族地区儿童的内在心理诉求,推动幼儿园课程的文化学研究更加丰盈。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俊利  
民族高校有来自民族聚居区、汉民杂散居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又有部分汉族生源,族群身份的多样性决定了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多元化。研究发现,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认同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族群身份、个体从小生活环境、教育背景和现实社会、经济地位。为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民族高校要积极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发挥文化融凝作用;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外,国家在大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效率和公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孟凡丽  于海波  
当今社会,"所有的人都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中"。为此,欧美国家对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的知识与能力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并结合这些新要求在教师培养中探索了单独学程模式、整合模式、三阶段模式。这些探索为我国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烨  楚琳  姜继为  
民族地区的外来幼儿教师作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留任问题直接影响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师资的稳定性与整体水平,并影响着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本研究以进藏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范式,通过访谈、自传、观察法相结合的方式收集一手资料,基于“推—拉”理论视角考察进藏幼儿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留任历程,探寻其留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影响进藏幼儿教师留任的“拉力”因素与“推力”因素并存,教师留任意愿在“推”与“拉”的两种力量角逐中不断游移。为保障进藏幼儿教师的高质量留任,需要采取全方位、一体化措施改善留任状态。因此,制度保障、组织支持、个体自觉三个方面都应受到关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阮静  
本文通过介绍加拿大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论述了承担中国汉语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任务的对外汉语教师(包括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在面对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学生时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进一步阐明了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才能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真正树立起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耿泽   高宏钰   张艺   张静漪  
文化回应性评价作为近些年来多元文化教育的重点,倡导充分考虑文化之于评价的意义,将文化纳入评价之中,其影响日益扩大到学前教育评价领域。本研究通过对美国12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进行文本分析发现,美国幼儿园教师文化回应性评价素养的核心指标包括:重视文化影响的评价理念,教师须了解并尊重儿童的文化多样性并将其纳入评价设计,即“尊重性评价”;适宜文化情境的评价实践,教师须采用文化适宜的评价方式以适应儿童的文化多样性,即“适宜性评价”;强调文化沟通的评价结果,教师需吸纳熟悉儿童文化背景的家庭、社区人员、其他专业人士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评价,即“协作性评价”。由此对我国幼儿园教师开展文化回应性评价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建设适宜我国多元文化背景的评价体系、构建吸纳多元文化主体参与的评价共同体、加强我国幼儿园教师的文化回应性评价素养培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冠强  
文章从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的背景下,结合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对构建校园休闲体育文化进行分析,并在文化的精神、物质和制度层面,对新疆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提出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燕  
无论在哪个教育阶段,美育在素质教育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等教育中,美育更是成为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美育应根据培养目标,构建和完善大学美育的教学模式和实践体系,而不是简单套用美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本文旨在探讨从实际出发,创新高校灵活的教学模式,挖掘丰富的教学资源,多层次、全方位地拓展美育的实施内容和形式,使美育与学科教育之间的协调与发展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充分发挥美育在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效能。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潘康明  
文化多元是当下的社会现实,也是教育的理想和追求目标。然而许多民族学校文化中却是单一文化一统天下,具体表现在课堂、课程和校园文化层面。对民族学校固有的民族文化现象关注不够,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度降低,妨害了民族文化的传承。本文以文化学为视角,运用文献、反思和建构等方法,对民族学校的文化进行重新选择,认为只有从学校文化的课堂、课程和校园等层面整体入手,才能实现民族学校的文化多元化选择。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学强  
本文探讨了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质及其目标,对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在民族教育发展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当前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诸多误区,并对多元文化教育下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品性及其培育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廖翠兰  刘丽萍  丁国华  
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但在全球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我国高职大学生信仰出现了多变性、多元性和务实性等新特点。传统的信仰教育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信仰教育和时代的变化,在分析多元文化对我国大学生信仰教育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有效开展高职院校学生信仰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小莲  刘力  
基于对崇尚自由与个性的美国、追求团体精神的日本、注重集体主义的中国当代班级教育研究的比较,发现美国的班级教育研究比较关注班级环境与教学的关系;日本班级教育研究侧重班级团体的指导;中国的班级教育研究关注班集体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