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20)
- 2023(7453)
- 2022(6183)
- 2021(6143)
- 2020(5019)
- 2019(11051)
- 2018(11089)
- 2017(18023)
- 2016(11544)
- 2015(13217)
- 2014(13171)
- 2013(11375)
- 2012(10252)
- 2011(9286)
- 2010(9838)
- 2009(8808)
- 2008(8187)
- 2007(7602)
- 2006(6784)
- 2005(6383)
- 学科
- 教育(23876)
- 济(23596)
- 经济(23557)
- 管理(23176)
- 业(17710)
- 中国(17051)
- 企(15364)
- 企业(15364)
- 理论(12594)
- 教学(11339)
- 农(9518)
- 学(8412)
- 方法(7751)
- 业经(7578)
- 财(7215)
- 学校(6716)
- 制(6641)
- 地方(6307)
- 研究(6256)
- 学法(6165)
- 教学法(6165)
- 发(6064)
- 农业(6027)
- 思想(5633)
- 政治(5594)
- 技术(5454)
- 和(5448)
- 发展(5327)
- 思想政治(5272)
- 政治教育(5272)
- 机构
- 大学(135940)
- 学院(132983)
- 研究(46896)
- 管理(39040)
- 教育(36597)
- 济(36105)
- 经济(34681)
- 范(33507)
- 师范(33307)
- 理学(32268)
- 理学院(31686)
- 京(31126)
- 管理学(30580)
- 管理学院(30289)
- 中国(28371)
- 科学(27238)
- 师范大学(26871)
- 江(24778)
- 职业(23662)
- 技术(22670)
- 所(22106)
- 中心(21318)
- 北京(20753)
- 财(20004)
- 州(19983)
- 研究所(19679)
- 院(17349)
- 职业技术(16428)
- 农(16062)
- 技术学院(15625)
- 基金
- 项目(80144)
- 研究(72887)
- 科学(63981)
- 基金(49997)
- 教育(45349)
- 家(40831)
- 社会(40596)
- 国家(40179)
- 社会科(37860)
- 社会科学(37854)
- 编号(35854)
- 省(35464)
- 科学基金(33911)
- 成果(33749)
- 划(31443)
- 课题(29627)
- 年(27035)
- 基金项目(24724)
- 规划(21788)
- 项目编号(21687)
- 重点(20241)
- 资助(19783)
- 性(19740)
- 度(19214)
- 部(18744)
- 发(18740)
- 研究成果(18632)
- 自然(18501)
- 大学(18265)
- 自然科(18062)
共检索到228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岳永杰 刘兆芙
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既是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需要,也是促进民族院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民族院校多元文化生态环境下各民族文化个体拥有的民族意识、文化心态特点,使其成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链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民族院校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引领中华文化认同,积极搭建各民族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实现课堂系统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燕
无论在哪个教育阶段,美育在素质教育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等教育中,美育更是成为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美育应根据培养目标,构建和完善大学美育的教学模式和实践体系,而不是简单套用美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本文旨在探讨从实际出发,创新高校灵活的教学模式,挖掘丰富的教学资源,多层次、全方位地拓展美育的实施内容和形式,使美育与学科教育之间的协调与发展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充分发挥美育在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效能。
关键词:
高校 美育 大学生 素质教育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俊利
民族高校有来自民族聚居区、汉民杂散居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又有部分汉族生源,族群身份的多样性决定了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多元化。研究发现,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认同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族群身份、个体从小生活环境、教育背景和现实社会、经济地位。为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民族高校要积极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发挥文化融凝作用;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外,国家在大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效率和公平。
关键词:
民族高校 大学生 文化认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立爱
在高校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文化传承、大学生素质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从搭建多元传统文化教育、交流平台;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着力开展文化实践活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等多方面入手,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血脉。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传统文化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人杰
当代大学生承载着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良莠不齐的多元文化扑面而来,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以丑为美、美感缺失和审美弱化等共性问题。要解决这些共性问题,必须深刻认识多元文化冲击对大学生美育的消极影响,进而提出以注重培养"五个能力"为主要内容,以社会文化、校园文化、舆论宣传、课堂教学"四位一体"为美育体系的应对策略,在多元文化错综交织的形势下,大学生美育策略探究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殊意义。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大学生 美育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廖翠兰 刘丽萍 丁国华
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但在全球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我国高职大学生信仰出现了多变性、多元性和务实性等新特点。传统的信仰教育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信仰教育和时代的变化,在分析多元文化对我国大学生信仰教育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有效开展高职院校学生信仰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
多元文化 高职院校学生 信仰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丽丽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对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调查与分析,力图深入了解和掌握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和特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为进一步提高教育实效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理想信念 调查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艳秋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诸多变化。文章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价值观及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查,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生活态度观、生活消费观以及业余休闲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期为实践中探索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供有效手段。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大学生 价值观 生活方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艳玲
论文借助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身份认同类型学"理论,探讨多元文化情境中教师文化身份认同的发展过程。作者对云南4位"外来"(户籍不在当地)中学教师的追踪研究发现:这些教师的文化身份认同经历了文化心理束缚、文化身份厘清与多元文化主义三个阶段。其中,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多元文化教育信念、我国师范生就业制度和教师培训制度、教师的跨文化交往经历、反思性实践以及各种途径的学习对教师的文化身份认同有着重要影响。研究发现,教师文化身份认同发展的实质是教师的"文化意识"或"文化价值观"的发展。它意味着教师个体的文化身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赖以柱 蒋常香 余文玉
重视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实现高职学生和谐发展的一个维度。本文深入分析思想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试图阐述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多元文化 思想道德教育 挑战 对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永乐 吴继忠
在对中华文化背景下薪酬差距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对前人的研究结论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在集体主义和高权力距离的激励约束条件下,不同组织层级之间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二者呈现二次曲线关系,并且,随着组织层级的提升,薪酬差距呈扩大趋势,该结果支持了锦标赛理论;而同一组织层级内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不相关或者负相关,其结果符合行为理论的预期。另外,基于我国的文化特征,重新确认了锦标赛理论仅适用于不同层级员工之间的薪酬比较,而行为理论的适用对象集中于同一组织层级的员工,二者在解释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关系时具有互补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润玲 董秀梅
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趋势日益加剧,社会文化环境复杂多样。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的师德建设不仅承受着巨大的内外压力,而且肩负着更加艰巨的历史使命。因此新形势下的师德建设问题,愈来愈成为受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各级各类院校不容忽视的紧迫问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长荔
跨文化背景下的今天,我国教育水平得到质的提升,为了让我国传统文化“走出去”,高校要重新规划来华留学生的管理机制,让留学生拥有更高的求学体验,促进其对中华文化产生认同感。《从特殊化到多元化:高校来华留学生事务跨文化管理研究》一书共分为六个部分,书中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现阶段我国高校在管理留学生时所采用的管理机制,并将不同生源的管理制度进行对比,以此比较高校采取多种管理措施时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书中第二部分以赴华留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阐明了传统管理模式的相关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郭世杰 刘明
书法教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惯习培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研究以书法教育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分析其发展脉络和文化特征,从而探究书法教育赋能中华文化认同的意义关联。研究认为,书法教育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书法教育赋能中华文化认同应以制度空间为保障,物质空间为基础,心理空间为目标,多维度、全方面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关键词:
书法教育 中华文化认同 路径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冠强
文章从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的背景下,结合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对构建校园休闲体育文化进行分析,并在文化的精神、物质和制度层面,对新疆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提出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