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81)
- 2023(9047)
- 2022(7622)
- 2021(7345)
- 2020(6042)
- 2019(13690)
- 2018(13425)
- 2017(23926)
- 2016(12774)
- 2015(14619)
- 2014(14427)
- 2013(13910)
- 2012(13205)
- 2011(11914)
- 2010(12022)
- 2009(11178)
- 2008(10890)
- 2007(9739)
- 2006(8624)
- 2005(8028)
- 学科
- 济(49491)
- 经济(49438)
- 管理(40844)
- 业(37404)
- 企(32821)
- 企业(32821)
- 方法(20415)
- 中国(19062)
- 数学(16857)
- 数学方法(16615)
- 技术(15895)
- 农(12949)
- 环境(12447)
- 技术管理(11981)
- 业经(11835)
- 贸(11564)
- 贸易(11550)
- 财(11518)
- 易(11373)
- 理论(10914)
- 制(10825)
- 教学(10707)
- 划(10125)
- 银(9434)
- 银行(9432)
- 行(9200)
- 学(9190)
- 教育(9060)
- 地方(8891)
- 和(8836)
- 机构
- 大学(181255)
- 学院(179962)
- 济(79438)
- 经济(78045)
- 管理(67363)
- 研究(63387)
- 理学(57440)
- 理学院(56792)
- 管理学(55945)
- 管理学院(55581)
- 中国(50034)
- 京(38830)
- 财(35575)
- 科学(35275)
- 所(30260)
- 中心(29503)
- 财经(28187)
- 江(27444)
- 研究所(27348)
- 范(26214)
- 师范(25993)
- 经(25750)
- 经济学(25479)
- 北京(25438)
- 经济学院(22864)
- 院(22861)
- 农(22147)
- 州(21842)
- 业大(20912)
- 财经大学(20889)
- 基金
- 项目(117591)
- 科学(94181)
- 研究(91704)
- 基金(85569)
- 家(74281)
- 国家(73641)
- 科学基金(63465)
- 社会(60202)
- 社会科(57155)
- 社会科学(57147)
- 省(44415)
- 基金项目(44277)
- 教育(44094)
- 自然(37714)
- 划(37578)
- 自然科(36905)
- 自然科学(36896)
- 自然科学基金(36332)
- 编号(35739)
- 资助(34089)
- 成果(30773)
- 创(30258)
- 部(27418)
- 创新(27264)
- 重点(27006)
- 课题(26461)
- 国家社会(26114)
- 发(25635)
- 教育部(24369)
- 大学(23901)
共检索到285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国能
在当代多元开放的文化环境中,各种艺术思潮与创作活动异常活跃。同时,各种不同的艺术观念也会直接渗透和影响在校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学生的艺术思想与创作形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开放性与多元化,由此给民族题材中国画创作教学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当代民族题材中国画创作教学应将写生作为即兴创作与主题创作必不可少的技巧训练,将生活作为其创作与情感表达的源头活水,将"意匠经营"作为打造艺术精品的优秀传统,以彰显民族特色、抒写民族精神作为创作主题,指导学生创作出具有时代新意的民族艺术作品。
关键词:
多元文化 民族题材 中国画 创作教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邱化宾
<正>近代以来,中国画艺术一度陷入“衰败论”的悲观氛围中,彼时美术界受救亡图存思潮影响,涌现出一批志在革新的艺术家,其中又以提出“改良论”的徐悲鸿为知名代表。纵观徐悲鸿中国画创作视域下的言论行为,基本都是围绕“国画改良”这一目标展开的,他所创作的一系列人物及山水题材作品,充分阐释了“博采西方绘画所长”的理念,但又不盲目崇洋、全盘从之,同时呼吁对传统中国画优秀之处坚守、冠绝之处继承,由此奠定了“以西润中”的改良思想基础。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锦博 张聪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网络平台涌现出一批以乡村扶贫为题材的网络电影,对我国农民形象的塑造、乡土情感话语的表达以及新农村故事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该类电影对农民形象“模范化”、性格单一化等塑造特征进行了全新改变:通过设置与农民具有自然联系的乡土诗性空间,来观照农民个体的情感话语;通过生动的平民喜剧化农民形象,让观众了解乡土文化。但农民形象边缘化、标签化,新式农民形象模式化等也成了目前乡村扶贫题材网络电影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韩昌梅
少数民族题材歌剧艺术水平是少数民族艺术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歌剧艺术,是全面推动少数民族艺术发展的需要,是新形势下进一步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需要,是时代对少数民族文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民族特色是少数民族题材歌剧的灵魂,是衡量少数民族题材歌剧成败的关键。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歌剧艺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焦晓军
随着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迅速发展,原有的艺术设计专业中国画课程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教学需求。本文认为,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设计技能,还应借助中国画教学加强对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视,增强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在传统艺术设计方面的修养,将我国民族艺术的璀璨瑰宝中国画吸收到教学中,改变艺术设计教学内涵的苍白,使其更有富有活力和张力。
关键词:
高职高专 艺术设计 中国画 教学研究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胡亮
中国民族管乐作品的创作受1949年以来社会思潮及变革的影响,其创作经历了由民间形态向学院形态的巨大转型,在专业作曲家的助力下,当代中国民族管乐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回顾、总结当代中国民族管乐创作的得失,对探索未来中国民族管乐作品创作的艺术规律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民族管乐 音乐创作 时代变迁 技术语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顾宝春
本文对国画创作中的表现进行了水里,对国画审美艺术修炼进行探索和分析,以齐白石的作品作为案例进行详细分析,旨在对国画技艺的不断传承与创新,进一步深入国画审美理念和创新发展。
关键词:
表现 审美艺术 国画技法 传承 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向绪伟 杨晓培
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在推动高校内涵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实践而言,它只有与学校硬文化环境建设相配套、与特色专业建设相衔接、与长远发展规划相融合、与区位环境优势相映村,才能切实形成大德育育人氛围并保证其德育功能的最大化,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
高校 校园软文化 环境 思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曾云翔
民办高职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它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高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在文化、信息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的素质、道德和法律等软实力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构建民办高职院校法律文化环境,培养大学生学法、守法、用法,是摆在民办高职院校的重大使命。
关键词:
民办高职院校 法律文化 培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茅育青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高校CAI正在蓬勃兴起。本文比较全面地概括并分析了目前高校多媒体课件创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 多媒体 课件 创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智锋 邓文卿
近年来,"艺考"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一大热门话题。从2002年到2013年,全国设置艺术类专业的高校从597所增加到1679所。2011年,"艺术学"在我国高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从原来文学门类下面的一级学科升级为"艺术学门类"。在此背景下,高校艺术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管理体系等问题备受关注,推动艺术专业教育的标准建设已经提上日程。需要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艺术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进行分类教学科研;艺术学的专业分类、学科建设乃至专业名称界定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规范。此外,艺术创作作为艺术教育最基本、最日常、最重要的对象与内容,是否该进入艺术类专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军 殷青
商业地产项目既然是"商业"的,就必然将经济性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成功的地产项目设计,必须满足人们消费习惯,具有可持续经营能力,在设计上具有适应未来发展变化的建筑空间。商业地产项目的空间效果营造,应着重于空间尺度、空间气氛的表现。在室内外空间的结合以及建筑与环境景观的结合等方面达到丰富性、多样性、趣味性的综合协调,并促进人与建筑及空间环境的互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利明
《易经》是元哲学,是中国文化的基因库,是中国画呈现中国性的理论基础。通过长期实践与研究发现,中国画"象"、"道""、意""、神"、"变""、生(写生)"、"线(线条)""、位(经营位置)""、类(随类赋彩)"、"观(观察方法)"等十大本体语言,全部根于易学基因。《易经》凝聚中国圣贤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历久而弥新,对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仍有着无穷的意义与启迪。
关键词:
中国画 易经 基因 象 线 位 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