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2)
2023(9613)
2022(8204)
2021(7976)
2020(6628)
2019(15727)
2018(15832)
2017(28490)
2016(17091)
2015(19932)
2014(20900)
2013(19840)
2012(19072)
2011(17071)
2010(17848)
2009(16262)
2008(16850)
2007(15839)
2006(13669)
2005(12639)
作者
(48919)
(40789)
(40417)
(39217)
(26029)
(19789)
(19076)
(15993)
(15539)
(15157)
(13887)
(13764)
(13181)
(13052)
(12978)
(12805)
(12803)
(12096)
(12027)
(11829)
(10524)
(10273)
(9958)
(9713)
(9387)
(9283)
(9231)
(9133)
(8477)
(8358)
学科
(60519)
经济(60445)
管理(41834)
(37189)
(30728)
企业(30728)
方法(28801)
数学(23945)
数学方法(23590)
教育(22816)
中国(22156)
(17806)
(16736)
理论(16658)
(16226)
业经(12768)
(12469)
地方(12179)
教学(11983)
农业(11412)
(11391)
贸易(11382)
(11030)
(10826)
(9951)
银行(9922)
(9763)
财务(9734)
财务管理(9690)
(9393)
机构
大学(243029)
学院(239234)
(84185)
研究(83320)
经济(81686)
管理(79775)
理学(66963)
理学院(66004)
管理学(64379)
管理学院(63881)
中国(59181)
(54428)
科学(52105)
(43516)
(43001)
师范(42638)
(41667)
(41177)
(40696)
研究所(39071)
中心(38624)
教育(37154)
北京(35520)
业大(34667)
师范大学(34385)
(32847)
财经(32142)
技术(32088)
农业(32016)
(29378)
基金
项目(144553)
研究(113305)
科学(111188)
基金(96956)
(83272)
国家(82341)
科学基金(68032)
社会(64975)
教育(61194)
社会科(60889)
社会科学(60868)
(59156)
编号(51327)
(51051)
基金项目(50203)
成果(46011)
自然(42119)
自然科(41054)
自然科学(41040)
资助(40786)
自然科学基金(40278)
课题(38719)
重点(34167)
(33085)
(32574)
(31789)
项目编号(30402)
(30024)
(29301)
大学(28878)
期刊
(99985)
经济(99985)
研究(80498)
教育(64386)
中国(60992)
学报(39133)
(36990)
(35283)
科学(33043)
大学(30213)
管理(28361)
技术(26956)
学学(26512)
农业(24602)
(20293)
金融(20293)
职业(17339)
财经(16450)
业经(16030)
图书(15956)
经济研究(15072)
(14260)
(13871)
问题(13305)
(13010)
(12887)
论坛(12887)
书馆(11605)
图书馆(11605)
技术教育(11583)
共检索到381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乐先莲  
加拿大作为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马赛克国度",在公民教育中秉承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资格观——差异的公民资格以及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并重的公民教育观,并将此理念贯彻落实在公民教育的实践中,通过公民教育实现了国家认同与族群身份的有机统一。对于同样面临多元文化和民族差异问题的中国来说,加拿大的公民教育理念及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何晓芳  
在全球化时代,一体与多元成为世界发展的两种趋势。以艾丽斯·杨为代表的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思想在20世纪末以来已经成为世界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一个令人注目的亮点。普遍与差异、同质与异质成为多元化时代公民教育不可忽视的两组矛盾。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乐先莲  
公民资格是理解公民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当代英国公民资格观主要包括道德的公民资格观、法定的公民资格观、参与的公民资格观和基于身份的公民资格观。道德的公民资格观和参与的公民资格观作为当下影响英国公民教育的主导话语,对公民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定的公民资格观强调公民教育中加强人权教育。基于身份的公民资格观则对公民教育实践提出质疑与挑战。英国公民资格理论话语的发展为公民教育实践提供了参照和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小蔓  冯秀军  
通过对中国公民教育观的发展脉络进行溯源性追寻,可以看到,中国公民教育观与西方公民教育观在公民与国家、社会关系,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等方面呈现相向运动的趋势,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在本体基础、教育机制、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相互融通的可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明英  
加拿大向来以多民族和多元文化著称,其公民教育从一开始就肩负着双重使命,即在服务于政治共同体的团结之外,还要体现对多样性的尊重。在全球化时代,加拿大的公民教育顺势走向"全球公民"教育。本文在概览加拿大及其公民教育的基础上,梳理了走向"全球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并以阿尔伯塔省为例纵观其公众教育开展的状况,最终给出评价和启示,以为"全球公民"教育的研究与实施提供借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身份是基于多元文化的诉求,在批判自由主义公民身份普适性基础上提出的差异公民身份。它以族群差异为基点,强调少数族群的特殊权利和对族群的文化认同,培养公民的多元文化身份。多元文化主义强调公民的差异性和多元文化身份,但不排斥公民的统一性和国家公民身份。所以,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需要处理好平等与差异、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持族群的多样性,又保持国家认同的统一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乐先莲  
公民资格是理解公民教育的起点和基础。美国公民资格理论范式主要体现为自由主义、共和主义、批判主义和跨国主义公民资格。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公民资格作为影响美国公民教育的主导话语,对公民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批判主义和跨国主义公民资格以其特有的理论活力对公民教育提出了挑战。美国公民资格理论话语的丰富和发展为公民教育实践提供了参照和启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范微微  饶从满  
"平静的革命"给加拿大魁北克社会带来了深刻变化,也使魁北克公民教育获得了新的发展。新的魁北克公民身份和认同逐渐形成。而魁北克社会的多元文化现实又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公民教育理念——文化间性主义。法语教育、历史教育和文化间性教育成为学校中公民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面对复杂的民族关系,魁北克试图实现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公民整合与民族建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唐晓萍  
由介绍WTO的特征及其对教育贸易的规定入手,概括出该组织的教育观;进而对我国加入WTO有关教育的承诺进行分析,探究了对教育本质的新认定、新表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海莹  吴明海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世界公民教育是在共同的国家认同的前提下对族群身份的认同方式,实现在统一中尊重多元,在多元中追求统一。世界公民教育必须倡导平等、尊重、宽容和理解的价值观。我国的世界公民教育应该是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意识形态统一的前提下,寻求族群认同和差异的平衡。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范微微  赵明玉  饶从满  
多元文化社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实。国家的公民构成多样化不断冲击着民族国家原本稳固的社会情感基础。这些文化群体在相互碰撞、融合过程中发生的冲突和对抗加剧了人们对于国家秩序和团结的担忧。在这样的国内外环境下,对于国家认同和归属的情感显得有些复杂。现代民族国家需要公民教育的整合功能,以强化公民的情感联结;现代民主国家需要公民教育的民主化功能,以实现公民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因此,现代国家必须找到一条与它们的新角色相一致的社会团结和凝聚的新途径和基础。多元文化主义思想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发挥着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小勇  
通过对西方全球公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发现,西方全球公民教育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都不是一个单数概念,它是一个复杂、多元的话语,实践形式也不尽相同。根据其背后理念的不同,将西方全球公民教育可划分为能力导向的全球公民教育、意识导向的全球公民教育、政治导向的全球公民教育和批判导向的全球公民教育,并就其如何理解全球公民和全球公民教育及推行相应的全球公民教育实践作了深入分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曹婧  刘铁芳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13年5月教育的本质乃是个体成人,成为服务于社会的公民,这意味着公民教育事关教育的整体目标。本文立足于个体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旨在揭示公民的整体性生成原则,由此而试图探寻出公民教育实践的内在理路,建构完整的公民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曹婧  刘铁芳  
康德有言,"自然迫使人去解决的人类最大问题,就是达成一个普遍管理法权的公民社会",因而建立和维系公民社会是人类的最高使命。国家的基础在个人,理想的公民社会必须建基于健全的个体,有赖于个体在谋求他人的福祉之中充分地完善自我。教育的本质乃是个体成人,成为服务于社会的公民,这意味着公民教育事关教育的整体目标。本文立足于个体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旨在揭示公民的整体性生成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曹婧  刘铁芳  
答辩时间2013年5月教育的本质乃是个体成人,成为服务于社会的公民,这意味着公民教育事关教育的整体目标。本文立足于个体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旨在揭示公民的整体性生成原则,由此探寻公民教育实践的内在理路,建构完整的公民教育实践体系。论文首先通过对"公民"和"公民教育"的历史梳理,旨在从繁杂的概念和事实中辨析公民教育的精神旨趣,在此基础上厘清当代公民教育的基本要义。在个体化困境不断加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