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43)
2023(4301)
2022(3398)
2021(3406)
2020(2701)
2019(6258)
2018(6437)
2017(10043)
2016(6917)
2015(7931)
2014(8227)
2013(6853)
2012(6131)
2011(5521)
2010(5732)
2009(5016)
2008(5019)
2007(4717)
2006(3994)
2005(3701)
作者
(14246)
(11563)
(11553)
(11217)
(7317)
(5520)
(5477)
(4664)
(4414)
(4404)
(3969)
(3900)
(3810)
(3625)
(3587)
(3511)
(3475)
(3473)
(3458)
(3333)
(3154)
(3028)
(2943)
(2726)
(2716)
(2692)
(2637)
(2458)
(2452)
(2441)
学科
教育(21572)
管理(12421)
中国(11153)
(10984)
经济(10970)
理论(9508)
(9290)
企业(9290)
(8715)
教学(7591)
政治(6032)
(5668)
思想(5521)
研究(5422)
思想政治(5053)
政治教育(5053)
治教(5053)
德育(5004)
学校(4923)
方法(4891)
(4058)
(3984)
(3811)
学法(3792)
教学法(3792)
业经(3780)
(3754)
发展(3739)
文化(3739)
工作(3698)
机构
大学(84296)
学院(76964)
教育(29337)
研究(26644)
(24653)
师范(24591)
管理(20762)
师范大学(19972)
(19367)
(17862)
理学(17677)
理学院(17333)
经济(17060)
管理学(16727)
管理学院(16532)
科学(14702)
职业(13911)
(13781)
北京(13224)
技术(12770)
中国(12193)
(12024)
教育学(11342)
(10983)
研究所(10889)
中心(10670)
(10326)
(9727)
职业技术(9636)
技术学院(8628)
基金
项目(45937)
研究(45430)
科学(37106)
教育(31416)
基金(27256)
社会(25033)
成果(23217)
社会科(23182)
社会科学(23176)
编号(22772)
(21269)
国家(20849)
(20403)
课题(19679)
(18767)
(18070)
科学基金(17523)
规划(14352)
项目编号(14333)
基金项目(13333)
研究成果(13120)
(12739)
(12645)
重点(11987)
(11921)
(11644)
高校(11469)
教育部(11413)
(11363)
(11329)
期刊
教育(54882)
研究(34785)
中国(28179)
(20960)
经济(20960)
职业(12964)
技术(10433)
(9634)
学报(9387)
大学(9349)
图书(8974)
高等(8122)
管理(7766)
技术教育(7716)
职业技术(7716)
职业技术教育(7716)
科学(7358)
书馆(7049)
图书馆(7049)
高等教育(7013)
成人(6838)
成人教育(6838)
(6812)
论坛(6812)
学学(5932)
(5557)
发展(4680)
(4680)
(4649)
财经(4471)
共检索到129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斌  欧阳炯炜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高等教育面临着五彩缤纷的多元文化背景。多元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学习态度、思维习惯、审美取向和价值追求,甚至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以及价值选择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主流性导向、人文性导向、民族性导向、审美性导向、多样性导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谭霞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多元文化正逐渐影响着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这一趋势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需要在工作中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心地位,引导大学生学会辨别多元文化中的有益部分并加以应用,促进个人长远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讲究针对性,建立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培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从而保证多元文化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正常高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雪英  朱凌云  
当前,中国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己成为不争的事实;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强烈冲击,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文化传播的层面把握自身的规律;在教育内容上必须坚持一元导向与多元渗透的辩证统一;在教育的策略上必须增强开放性与民主性;在教育方法上必须加强层次性和针对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雪英  朱凌云  
当前,中国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强烈冲击,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文化传播的层面把握自身的规律;在教育内容上必须坚持一元导向与多元渗透的辩证统一;在教育的策略上必须增强开放性与民主性;在教育方法上必须加强层次性和针对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金香  龙金凤  
管理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建设高效有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是巩固高校意识形态文化传播阵地、引领大学生思想潮流的内在要求,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途径,是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客观需要。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要提高运用管理载体的主体自觉性,强化管理载体的主导定力,活化管理载体的传播张力,优化管理载体全过程育人动力,挖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文化环境资源活力,科学评估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潜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管理育人意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振东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一种特殊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特定的社会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文化过程。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以及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愈加明显,由此愈发关注对于人自身的培养与教育。在这一背景下,笔者将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多元文化引发的文化选择的必要性、加强文化选择所应坚持的原则等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虞亚平  
大数据重塑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和认知方式,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价值定位。高校要树立大数据为本理念,运用大数据技术与方法,规范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功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左永强  高强  赵明媚  
主体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塑造学生主体人格,推动学生主体行为特征和能力发展的现代教育。高校在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不断强化和建立有利于学生主体教育的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绪林  
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归根结底是由"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所导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是一种发展性价值,是指基于"生态的价值"基础之上,通过改变人的思想和行动,调节人与生态的关系而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生态的意义关系。主要表现在:帮助人们形成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责任感和生态责任感;帮助人们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帮助人们树立整体利益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的实现是人类认识和创造其价值的目的与最终归宿,而灌输和接受是其价值实现的基本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晨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现形式不一而足。其中校园文化中的育人功能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文章分析研究了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校园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最后探讨加强校园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影响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俊杰  
校园文化建设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面临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对立统一、主流性与多元性的对立统一、有序性与无序性的对立统一等挑战,为此,文章试图通过协同与创新的方式,找到解决这些矛盾的策略,以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蔡振春  
推动地方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将地方红色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在要求和价值所在。要进一步完善机制、拓展途径、创新方式方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忠红  
文化平台要引导大学生在多元意识形态背景下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平台强调在沟通中以理服人,在比较鉴别中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加强人才队伍这个第一资源建设,是文化平台构建与发展、管理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需要以文化为引领,搭建新载体,构建新平台,充分挖掘文化的内涵,发挥文化的作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全球化、网络化等时代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陆爱华  徐周双  
大学校园散落着丰富独特的文化符号,它们是兼具美学价值、文学价值和德育价值等的教育资源,同时也是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表征。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始重视文化符号的德育价值,但是对其的开发利用远远不够,存在着教育者的文化符号意识淡薄、文化符号闲置浪费、过度利用和配置不合理等现象。以主体间性理论为基本理念的基础,以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为理想模式的基本理念;以所指功能和隐性教育为基本原则;以提高高校文化符号质量、优化高校文化符号结构、改善高校文化符号环境等途径实现基于文化符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基于文化符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殷艳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内容,在高校思政教育当中具有关键作用。文章以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作为切入点,介绍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师资建设、文化挖掘、实践融入、方法拓展、技术应用以及环境营造等层面介绍了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当中的应用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