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1)
2023(11281)
2022(9657)
2021(9360)
2020(7954)
2019(18740)
2018(18828)
2017(34838)
2016(19652)
2015(22481)
2014(22863)
2013(21790)
2012(20041)
2011(18095)
2010(17960)
2009(16296)
2008(16088)
2007(14490)
2006(12281)
2005(10681)
作者
(52833)
(44311)
(44304)
(42511)
(27918)
(21371)
(20531)
(17493)
(16968)
(15775)
(15016)
(14726)
(14012)
(13963)
(13809)
(13762)
(13531)
(13124)
(12804)
(12670)
(10974)
(10912)
(10695)
(10234)
(10066)
(9953)
(9920)
(9893)
(8885)
(8884)
学科
(75258)
经济(75085)
管理(51109)
(47864)
方法(40271)
(40178)
企业(40178)
数学(34944)
数学方法(34465)
中国(23934)
教育(21387)
(20065)
(19946)
(17320)
理论(16485)
业经(15391)
地方(12930)
(12901)
(12763)
贸易(12760)
农业(12751)
(12650)
财务(12605)
财务管理(12575)
(12413)
(12312)
企业财务(11924)
技术(11592)
环境(10123)
(9947)
机构
大学(274750)
学院(269888)
(104563)
经济(102250)
管理(101898)
理学(88920)
研究(88324)
理学院(87898)
管理学(86137)
管理学院(85605)
中国(60223)
(57806)
科学(53527)
(47828)
(44109)
师范(43781)
(43064)
中心(41324)
(41113)
(40378)
研究所(39349)
业大(39082)
财经(39016)
北京(36453)
教育(36312)
师范大学(35706)
(35459)
经济学(32593)
农业(32350)
(31560)
基金
项目(182417)
科学(145309)
研究(137824)
基金(130926)
(112729)
国家(111671)
科学基金(96258)
社会(86914)
社会科(81280)
社会科学(81254)
(72412)
教育(71758)
基金项目(69110)
(62634)
自然(61714)
自然科(60319)
自然科学(60302)
自然科学基金(59222)
编号(58274)
资助(53533)
成果(48826)
(42697)
重点(42185)
课题(41854)
(39118)
(38076)
教育部(37535)
大学(35733)
项目编号(35492)
人文(35475)
期刊
(106880)
经济(106880)
研究(83111)
教育(57654)
中国(54990)
学报(40755)
(38972)
科学(36954)
(35872)
管理(34890)
大学(32366)
学学(29127)
技术(28077)
农业(24343)
财经(19692)
(18801)
金融(18801)
经济研究(17202)
业经(17091)
(16915)
职业(14697)
问题(14473)
统计(13404)
(13059)
(12986)
技术经济(12782)
图书(12344)
理论(11937)
(11859)
(11335)
共检索到389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金刚  
基于涂尔干社会团结思想的分析可以发现,教育公平观的模式与社会团结方式之间存在内在关联。在机械团结的社会,教育公平观实质上是"一元教育公平观";而有机团结的社会则需要"多元教育公平观"。多元教育公平观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包容性,是新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尊重差异,承认多元;促进不同教育公平观的视域融合,减少彼此观点之间的歧视与偏见;培养反思公平的能力和养成公平自觉是实现多元教育公平的有效路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丁道勇  
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诉求之一。但是,有关讨论并未意识到,不同教育公平观在基本原则上存在分歧,并且秉持不同原则的教育公平观对教育部门的设计、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定位都十分不同。为了澄清我们的教育公平理想,很有必要深入检讨其基本原则。为此,文章区分出基于平等原则的教育公平和基于多元正义原则的教育公平两个观念。随后,在批判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基于平等原则的教育公平观较难满足当前教育公平的核心诉求;由于多元正义原则与教育的个性化原则之间相互匹配,所以基于多元正义原则的教育公平观更为可取。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楠  
本文尝试从人格的概念入手,来理解涂尔干道德教育的意图和实践。在涂尔干看来,现代社会危机的重要面向正是虚假的抽象理性和原子化个体对社会的疏离。但另一方面,试图抹消人格、强行赋予个人某种"整体性",也会造成狂热和集权。只有调和人格和社会之间的张力,令前者将后者纳入自身,超越主观抽象和任意,才能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机结合。而学校教育正是旨在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使人尊重权威、亲爱朋友、拥有理性,从而与集体的道德生活相统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戴伟芬  
在美国,社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逐渐成熟起来,它假设了教师是知识与社会的转换者,试图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培养教师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感、知识和技能,使得教师能够在美国多元化群体学生日益增长的环境中进行有效教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君进  
从纪律到规训的思想史演进是从涂尔干到福柯教育思想发展的内在缩影,其存在着一种断裂与连续并存的实质联系。断裂主要表现在涂尔干和福柯关于纪律的社会后果上的内在分歧,即培养合格的国家公民还是生产温驯的规训肉体。但这种断裂又恰恰体现了涂尔干和福柯各自教育思想的最深刻之处,即合理限度的纪律概念和寻求承认的规训概念之间的内在统一。需要强调的是,寻求承认的规训概念标识出福柯晚年的思想转向,这个时候的规训概念已经隐匿地吸收了涂尔干纪律概念的合理成分,这就意味着:福柯晚年的规训理论不再是反抗的教育学,而是和解的教育学;不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华  
教育公平问题是时代问题,不同时代的教育公平具有不同的旨趣。新世纪以来,由于社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教育公平的问题随之凸显。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教育发展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由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以及制度性不公,教育公平问题依然突出。从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并参照国际教育发展新趋势,新教育公平应在教育平等的基础上,以"高质量的教育"与"实质性的公平"为两翼,终极目标是让每一个人都享有适合自己的优质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卫东  董泽芳  
答辩时间2012年11月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高等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之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迅速推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得到了极大的增加,高等教育资源为更多的人所分享,这种公平只是"量"的公平而非"质"的公平。高等教育"质"的公平要求我们在关注入学机会公平的同时,更要关注高等教育过程的公平性,即处于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学生所接受教育的公平性。包括:高校学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超华  
教育公平实质上是人们对教育领域中人与人之间教育利益分配关系的评价,表现为一种在社会各阶层和社会成员之间按比例平等分配教育利益的理想和制度。教育公平具有客观性、规律性、相对性、动态性和永恒性等特征。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价值力量。要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必须强化教育公平理念、完善教育公平政策、革除教育公平屏障、优化教育公平环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天君  
教育公平观的变化,实质是"什么要平等"这一评估域的转换。60余年来,我国教育公平的评估域从强调政治、经济等"社会"的片面需求逐渐转向侧重"人"的全面发展。当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话语虽已让位于"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但"效率优先"的路径依赖与实践惯性依然强劲。"新教育公平"观旨在实现以"人"为核心评估域的视角转换,主张从注重效率优先到强调公平正义,从注重教育公平的外延到关注教育公平的内涵。而依靠发展、通过改革和增加创新,则是实现新教育公平的可行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贺晓星  
教育公平问题既是社会的关注焦点也是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围绕"公平"一词,可以看到一个独特的以宏观制度性表述为特色的话语空间,充斥着对社会正义的希望寄托和激情澎湃,以及相应的种种具体改革操作指南。但这些操作指南大多指向机会与资源的种种不平等,在教育的起点、过程、结果及其制度保障上大做文章,而很少去思考个体的生命体验、生活感受以及意义赋予等问题。为此,只有敏感于个体的生命体验、生活感受以及意义赋予,学会平等换位的思考,新教育公平的理论建构才有可能。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英飞  
19世纪的法国在建立世俗国家的进程中始终面临来自笛卡尔式的理性主义和抽象个人主义所带来的对现实政治和社会的挑战。本文从法国道德世俗化的角度,考察了涂尔干在力图克服这两个危机根源的同时,如何践行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教育,并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培养合格的公民。本文认为,涂尔干借助有关"社会"科学的教育,为法兰西人塑造了一种新型的理性主义,并培育出一种道德的个人主义,为化解政治和社会危机做出应有的努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岩  
英国在教育公平政策的目标追求上经历了从教育机会公平到教育结果公平的转变。从教育结果公平的视角来说,英国教育存在:贫富社会阶层之间教育结果的不公;男女性别之间教育结果的不公;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落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英国政府以政策文本的形式为推动力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政策改革与调整:颁布国家课程,建立全国统一的评价标准;将学校功能延伸至社区,改造薄弱学校,最大限度地减少家庭出身与背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有针对性地支持,努力实现基于结果的教育公平与均衡。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荟  桑尔璇  李晓贺  
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象征。在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有助于各民族的团结,也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公平的实现。目前,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情况良好,但仍然存在将其等同于"汉族语言文字",并与"双语教育"相对立的认识误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既是诸多教育资源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性配置,更具有促进教育公平的意蕴。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体现了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首先厘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内涵,澄清误解;其次,充分肯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资源价值,认识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最后,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因地制宜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夏雪  
美国学者伯尔尼(Berne)和斯蒂弗尔(Stiefel)在上世纪提出的教育财政公平分析框架被理论界认为是"最全面"的框架,本文试图在评价该分析框架基础上,构建适合我国教育实情的教育财政公平的分析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